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带着淘宝穿成七零女配_分节阅读_第27节
小说作者:雨中花慢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6 KB   上传时间:2021-04-12 18:13:05

  苏慢说:“大家都去山上捡柴,柴也不好捡,这核桃我想用来烧火用。”

  花枝婶子说:“苏慢这想法不错,那核桃皮厚,晚上做完饭后填一灶膛,炕暖和。”

  苏建党也没怀疑,说:“行,那你就都弄回来。”

  苏慢又跑上山几次,看核桃皮好剥,可以采摘,就在第二天早上带着苏向东、苏向南跟糖包上山去打核桃。

  四人摸着黑出发,天色越走越亮,糖包可开心了,每次全家一块上山她都特别高兴,蹦蹦跳跳像只小兔子。

  即便是考虑问题特别仔细的苏向东也没怀疑苏慢想要烧火用的想法,他说:“核桃能有多少,我上班之前下班之后多给你拣点柴禾不就行了。”

  苏慢说:“核桃好烧,再说也不费什么劲。”

  到了地方,俩兄弟用树枝往下打,苏慢和糖包在树下拣,花了一早上的时间,两蛇皮袋核桃运回来,在山上和路上几乎没碰见人。

  俩兄弟去上班上学,苏慢带着糖包剥青皮,然后把核桃阴干。等干差不多,苏慢在淘宝上买了把游标卡尺,开始给核桃配对。

  这是一项简单又需要耐心的活儿,苏慢很乐意做这种跟玩一样又不费脑的活计。

  糖包看姐姐把核桃摆的炕上、地下都是,觉得像玩游戏一样,特别感兴趣,苏慢教她把一样大小,长得又一模一样的核桃配对。

  糖包挑啊挑啊,终于挑出两个递给苏慢,苏慢一看是歪尖的,还是刮刮她的小鼻子,鼓励地说:“糖包真棒,能帮姐姐干活了。”

  核桃树大,挂果不到两千个,小个的歪瓜裂枣的核桃全部当柴烧,剩下的都是个头大长得周正的。最后边宽超过五十毫米品相完美匹配度超高的核桃一共有三十对,最大的一对边宽有五十八毫米。六面精配的有八对。

  配好对后,就赶紧上架。简介写的是“精配官帽,山上几十年生老树,仅此一棵。”

  如何标价苏慢犹豫了,要是现场交易价格双方商议,这在淘宝上卖她无法和顾客沟通,价格高了怕卖不掉,价格低了又糟践东西,对不起核桃的品相。

  最后她决定定比较低的价格,最好的一对卖三千块钱,其它的按尺寸递减,不到五十毫米的配对一般的核桃就卖几十块钱一对。

  上架后时间不长,三十八对大核桃全部被人买走,苏慢账户一下多了五万多块钱。

  苏慢激动得心跳加速,有这么多钱就意味着买米面肉等等她再也不用缩手缩脚。

  查看订单情况,还是买崖柏那个顾客,这个人真是出手大方,苏慢想对方应该是个文玩爱好者。她的精品核桃卖的价格低,对方买的划算,她一下子拿到这么多钱,相当于双赢。

  剩下的核桃就慢慢卖。以后苏慢还是会继续卖蔬菜之类的赚小钱,但有了这么多钱,她感觉自己是个有钱人了,以后不会再巴巴地等着卖菜的钱到账。

  账户有了钱,手头了粮食,双抢已经结束,社员也没那么忙了,而且秋后雨水少,苏慢决定马上建房,最好是在上冻之前把房子建好,要不得持续到明年开春化冻。

第36章 糖包会说话了

  跟俩兄弟说过建房的事儿,苏向东有些担忧:“你肯定弄不了,要不我请段时间假?”

  苏慢笑着说:“你还是上班吧,刚去农机站不久,别耽误工作。我不懂,还不会找人吗?我想着铁锁大伯就是合适的人选。他年轻时还干过泥瓦匠,自家也建过新房,操持一栋房子肯定没问题。”

  吃过晚饭后,苏慢跟苏向东一块带着闪电去找铁锁大伯,他正躺在炕上休息,听到苏慢在院子外喊他,迎了出来说:“你们俩啊,找我有事?我这都躺下了。”

  苏慢惊讶:“大伯,不能这么早就睡吧,天还亮着呢!”

  “咳,这不是灌了个水饱吗,早点躺着省着饿。就这点红薯,省着吃都不够,储存不好明年三月就该坏了,除了好吃点还能咋办?”铁锁大伯说。

  苏慢轻笑,其实刚才对方走路的时候她就听见他肚子里有水晃荡的声音。她说:“大伯,我家要盖房,需要有人操持,盖一栋房子,我给一百斤玉米,你看咋样?”

  铁锁大伯来了兴致:“一百斤,这么多,可以啊,盖房子我懂,可以给你操持。”

  正缺粮呢,就有人送粮来了,在生产队干一年活才分三百六十斤粮食,在正缺粮的时候给一百斤,那简直是遇到做好事的。

  看铁锁大伯那个高兴样子,苏慢没忘了从他家拿的崖柏,本来他也要用来制炭,换来一百斤救命粮,也还可以了。以后他再有什么事,多帮衬他点就行。

  见苏慢把粮食分出去,苏向东担心地问:“把粮食给人家,咱们吃啥,不如给点钱吧。”

  苏慢说:“咱们几个都在长身体,只吃玉米没营养,不如用钱换点细粮,你就好好上班就行,家里伙食我负责,我有各种赚钱的办法。”

  要是细说起来,苏慢的话肯定是有漏洞,可现在苏向东很相信苏慢,也就不深想她说的话。

  第二天,苏慢就跟铁锁大伯一起准备材料,先是买了石灰、阳灰跟玻璃,又去河套拉石头,拉沙子,挖土。等把这些都准备好,铁锁大伯组织了一些有建房经验的社员马上动手建房。

  建房地点就是原来苏慢家的茅草屋,那是生产队批给他们的宅基地。

  来的人比苏慢预想的要多,大家都不要工钱,都要玉米,正合苏慢的意,她手头就那么点钱,少花点最好。而大家都缺粮食,给她建房用劳动换粮食,对缺粮的他们是特别划算的事情。

  铁锁大伯见想来的人太多,就说:“人够了,人太多挤在一起反而没法干活。”

  人员安排好后就开始打地基,地基、墙壁干燥都需要时间,这期间木匠没闲着,做房梁,做完后木料还有剩,木匠就按照苏慢的要求打家具。

  除了铁锁大伯的一百斤玉米,苏慢又拿出四百斤玉米,在铁锁大伯建议下,根据帮工的社员活计多少来分配。来帮工拿到玉米的社员欢天喜地,手里有了粮食才感觉踏实。

  没有来帮工的社员甚至有些遗憾,多好的能拿到救命粮食的机会!

  而苏慢也很满意,不需要付工钱,手头钱就那么多,能省下来最好。

  不够的部分苏慢又从淘宝买了一些玉米面,看着跟现在的玉米面外观差不多,放心地分给社员。

  大家干劲十足,没有磨洋工的,都尽心尽力给她盖房子,照这个速度,在上冻前房子可以建完。

  大家都这么热情,苏慢也大方,在淘宝买两斤猪肉,给大家做大铁锅炖菜。现在有条件,公社奖励的猪肉是土猪肉,留着自己吃,淘宝上买的给大伙吃。

  做好之后,盛了两大瓷盆从旧庙端到新房。

  肉香味飘得到处都是,大家都想吃猪肉但还有有人替苏慢操心:“你都给我们粮食了,饭就随便吃点就行,不用吃这么好,你这样花钱你大伯还你的钱很快就没了。”

  苏慢笑着说:“这新房在赶工呢,总不能亏欠大伙。钱该花就是得花。”大伙知道她手头有钱不是好事,不如大家以为她把钱都花了。

  最烦躁的人是李巧花,她埋怨苏远山:“本来应该是我们家的新房,结果老二家盖上了,苏慢还给帮工的人分粮食,这不是气人吗,你也去帮工,弄点粮食回来,我们家现在只有红薯吃。”

  苏远山坐在炕沿抽烟,一动不动,他恨声说:“你还在这上蹿下跳,都是你撺掇我咪了老二家的钱,我哪有脸去。”

  李巧花哼了一声:“我去,假装干活谁不会啊!”

  她很快来到苏慢家建房现场,大伙刚吃完饭,空气里的猪肉香味还没散,馋得她心肝脾肺都纠结在一起,中午吃过红薯一点都不顶用,只觉得饿。

  李巧花心里特别不平衡,觉得自己来晚了,没赶上好饭,搬了两块砖说:“苏慢,我来给你干活,玉米面分我点。”

  苏慢冷眼看着她,还未开口,铁锁大伯斜眼瞧着她:“你忘了咪人钱的事儿,要是心中有愧来帮工可以,想要玉米面的话你赶紧一边凉快去。”

  “是啊,巧花嫂子,我们这儿人够了,不用你。玉米面我们也分完了,苏慢这儿也没啥玉米面。”

  “嫂子,就冲着玉米面来的吧。哎,挡道了,赶紧挪开。”一人推着水泥过来,嫌弃地说,“这本来就狭窄,就不要凑热闹了。”

  李巧花脸上马上就挂不住了,她不明白这些人跟老二家也不沾亲带故,怎么就一致维护他家。

  她的面容扭曲,想说什么,动动嘴唇,一个字都没说出来,她要是继续呆在这儿,大家的吐沫星子都能把她淹死。

  苏慢眼看她气势衰败下去,心里痛快极了,跟这些社员处好关系,随时有人会维护她。

  李巧花灰溜溜地回了家,见到她一脸灰败,苏远山没吭声,二儿子苏槐林极度不满,火上浇油地说:“妈,你咋跟斗败的公鸡似的,你还不知道吧,苏向东最近一直没上工,也不知道天天干啥,苏建党太偏心了,他不上工都不管。”苏槐林跟苏向东一般年纪,不上学就在生产队上工,看苏向东不上工很不服气。

  李巧花气势又起来了,说:“还有这事,那我可得找苏建党说道说道。”

  次日,苏向东傍晚刚回到大柳树生产队就被李巧花跟苏槐林拦住了,苏槐林说:“苏向东,你为啥不上工,你凭啥这么特殊。”

  苏慢从人家借了筛子,刚还完往回走,看到路上围了一群人,走过去看,原来人群中央是苏向东几人。

  当弄清楚事情经过,苏慢差点笑出声来,看来是他们太低调。要是别人找到份好工作肯定马上宣扬的人尽皆知,可他们不一样。开始苏向东没转正,他们没把他去农机站上班的事情告诉别人,现在转正了也没往外说。

  苏向东面无表情地站定,冷酷地说:“我不想上工就不去,咋地,你有意见?有意见憋着。”

  “憋着干啥,憋着我能憋死,你不去上工还不让人说了。”李巧花拉住从远处走来的苏建党,“大队长你心偏到天边去了吧,苏向东不上工你也不管,凭啥他不上工。”

  苏建党嫌李巧花事多,咳嗽了两声说:“苏向东,你说。”

  苏向东说:“你们这是红眼病犯了,心里不好受吧,我可以不去上工,你不可以。”

  苏槐林气得呼哧呼哧喘气:“不去,我也不去。”

  苏慢看着人越聚越多,挤进人群里,对众人说:“大伙应该不知道,我们家苏向东进农机站工作了。”她把“农机站”几个字说得很重。

  她和苏向东如愿以偿看到大家眼中的震撼,农机站啊,有工资拿,还能经常能吃到猪肉的工作。

  尤其是李巧花跟苏槐林更是惊掉了下巴,平日里不声不响的苏向东居然能进农机站,李巧花大声说:“一定是走后门进去的。”

  苏慢弯着唇角看她,心术不正的人看别人心思也是歪的,她说:“苏向东会修拖拉机,会开拖拉机,还会修很多别的农机,他可是农机站的正式职工,凭本事进去的。”正式职工和本事几个字,咬字格外清晰。

  有苏寒山的启蒙,有老吴师傅带,在加上他有点天分,好像苏向东天生就会摆弄机器,学得特别快,农机站的领导对他都很满意。

  苏慢这话一出口,大家羡慕极了,都夸苏向东小小年纪就有出息。有人夸的时候,苏慢一般都是带着谦虚的表情听着,苏向东也是。

  众人夸完苏向东,就开始谴责李巧花跟苏槐林。

  “巧花嫂子,你真是红眼病犯了,就这么看不惯你们老二一家子好。”

  “都断绝关系了,还整天找人家麻烦,巧花,我劝你还是消停点吧。”

  李巧花脸上青白红黑各种颜色频繁闪现,她无地自容,恨不得找个老鼠洞钻进去。为什么平平无奇的苏向东能进农机站,这不公平。

  都是苏槐林挑事,她把气撒到二儿子身上,骂道:“你这个怂孩崽了,你就不能有点出息,败家玩意。”

  苏槐林见他妈动怒,拔腿就跑。李巧花就追着他打,引来众人一阵哄笑。

  天气越来越凉,苏慢拿淘宝上买的玉米面跟人换了不少棉花,拿到牛大婶拿去请她纺线织布,给牛大婶的报酬自然也是玉米面。苏慢没什么钱,牛大婶缺粮,两人对这种交换都很满意。

  其实公社奖励的玉米面苏慢早就用完,有人问起她就说是苏寒山的战友给的,也没人怀疑。

  牛大婶还会给线染色,染出的布还挺好看,红白格子、红蓝格子相间的布,不易掉色,做被子和棉袄很合适。

  布织好后,苏慢从淘宝上买棉花做了四床棉被,都用了十斤棉花,淘宝上买的棉花跟那个年代不一样,不过缝被子里面也不会有人看到。

  棉被做完,又给四人一人做了一身棉袄棉裤,乡土气息十足,但重在暖和。

  她把大被子、棉袄棉裤做好,房子也盖好了,院子里挖好水井,天也冷了下来。苏慢只买了三百块钱材料,一分工钱都没花。她对成功捂住了钱包非常满意,她从淘宝买了一些粳米,特意买的农家米,颜色泛黄,跟这个年代的粳米外观差不多,给帮工的人一人分了两斤。

  明明付出劳动,是劳动所得,这些帮工的社员反而很感激她,觉得是她帮了他们的忙,苏慢一家跟社员们的关系愈发好了起来。

  还有一个好消息,因为提供优良玉米种子,县里免除了大柳树生产队的玉米部分的公粮,并且还下发了救济粮。不说吃的特饱,起码不会饿肚子。

  领粮食那天,大柳树生产队的气氛像是过年一样热闹,社员们领了粮食,都欢天喜地来感谢苏慢,感谢她为大家换来这么多粮食。

  苏慢笑着说:“不用谢我,都是大队长跟县里申请,给咱们生产队争取来的。”

  苏建党也不抢功劳:“要是没有玉米种子,县里也不会拨救济粮,还是得感谢你。”

  社员们纷纷表示:“别推让了,都得感谢。”

  眼见着苏建党在社员中重新树立威信,孙有权觉得自己灰头土脸,没人愿意搭理他,不说像过街老鼠,也已经是大柳树生产队最边缘化的人物。

  本来是别的生产队看大柳树生产队的笑话,现在开始羡慕大柳树生产队了。明明他们生产队也受了灾,玉米倒伏也不少,可县里没给他们拨粮,谁叫他们没有优质粮种呢。

  在新房,苏慢要带着糖包住主屋,她这屋很大,炕只有半截,另外半截可以藏粮食用。

  这种农家建房几乎不需要散味,屋里的白墙干差不多了就能住,趁着俩兄弟不在家,苏慢把藏在旧庙的大米白面都鼓捣到新房,连放在佛像下面的米面她也没忘,全都弄过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5页  当前第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7/8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带着淘宝穿成七零女配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