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教科书中的朕_分节阅读_第78节
小说作者:渲洇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2 MB   上传时间:2021-04-09 19:52:27

  “阿兄!”

  赵游舟继续说了下去,“反倒是长公主,箭在弦上,做了这么多的努力,不得不陪着我们继续走下去了。在没有救出陛下的时候,你敷衍她几句就好,救出陛下后,你只当从未听我说过那些承诺。”

  “还有——”他又说:“昆山玉那人,极其难缠。我现在心里很不安,如果我的计划出了问题,那么昆山玉说不定就是那个害我功亏一篑的人。你—定、—定要小心!记得杀了他,为我报仇。”

  “阿兄、阿兄——”赵游翼急切的攥住赵游舟的手,但已经来不及了,赵游舟手中握着—根钢针——这是审问他的刑具之—,被他偷偷藏了下来,现在刺进了他的心口。

  “我活着已经没有什么价值了。”他用最后的力气拍了拍弟弟的肩膀,“我死了,你才有胜过他的机会……”

  那只手无力的垂落,赵游翼泣不成声。

第127章 、二十章

  皇帝还在学着识字,朝中奏表多由宦官念给他听。

  他其实也不傻,知道这样不好,假如这些成日里伺候在他身边的阉奴们想要骗他,他都没有丝毫办法。奈何纸上文字对他而言本就陌生,组合在一起更是如同天书,他不但要依靠宦官们念出,还得让他们将那些拗口的辞章译成通俗的白话。

  这点使他颇感羞耻。这种羞耻在见过嘉禾几次之后,越发的浓烈。连一个女人都比他更有帝王的风仪,而他居然连字都不认识。于是只得抽空愈加努力的学,暗自发誓早晚有一天要活出皇帝的样子来,绝不再让人轻视。

  听着听着,新帝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你们为什么要杀这么多的人?”他直截了当的问了出来。

  才到京城的时候,那些举手投足雍容贵气的公卿大夫们让他心生敬畏,就连那些因识文断字而显得风雅无比的宦官都叫他打心眼里尊敬,在他们面前大气都不敢喘上一声,生怕自己那句话说错了会召来鄙夷。直到那日他的姑母周嘉禾当着他的面给了其中一名宦官几个耳光,才叫他意识到这些人都只不过是他的家奴,他若有不满可以直说,有问题可以直问,倒是身为他长辈的周嘉禾才值得他摆出恭敬的态度。

  “回陛下的话。”声音尖细眉眼修长的宦官笑着回答他,“这是因为赵逆出逃在外的缘故。那逆贼在端和一朝便仗着宁康长主的宠幸祸国殃民,这下从牢狱之中逃出,更是会找机会扰乱陛下的江山社稷。此人留不得,凡是与此人牵扯不清的小人,更是留不得!”

  为了抓赵游翼,京中已有数十家官僚惨遭抄家。他们这些御前的宦官乐得隔岸观火,抄家之后所得的家财,昆山玉甚至还会分他们一部分,这让他们更是欢喜不已。

  其实过去赵氏兄弟的势力更多还是在紫禁城中,执掌厂卫的他们,成日里打交道的不是禁军便是宦官。可是当赵游翼越狱,京中四处搜捕此人的时候,锦衣卫与太监们反倒并没有受到多少的波及。

  所以说什么为了社稷、什么缉捕逆贼,不过是文官们在拥立了新君之后,急吼吼的便开始了内斗分权。

  但其中的道理,没有必要说给新帝听,一个脑子木木的皇帝总比过去那个明明是女人,却比不少男子都还要精明难缠的女帝要好。

  新帝茫然的发了会呆。他不知道要怎样才算得上是明君,从前还在乡下的时候,听那些歌颂君王的戏文里头都说明君便是爱民如子,仁慈宽宏。可现在他成了皇帝,京城中他看不到的地方却在发生着一场又一场的杀戮。

  “你继续吧。”他缩了缩脖子,小声说道。

  宦官颔首,御案上的奏疏几乎都与近来赵游翼的逃亡有关,但没有一本说在哪里找到了赵游翼,只是不停的呈报君王,某某臣子疑与赵逆勾结,现已下狱,某某臣畏罪自尽,某某臣是为逆党,证据确凿,理应抄家灭族。

  新帝越听越觉得遍体生寒,不仅仅是因为死了这么多人他害怕,更是因为,他想象不出为何这世上会有这么多人反对他。

  那些下狱的、身死的、族灭的,都是逆贼么?窜逃在外的赵游翼也是逆贼么?他们为何要犯上作乱?是他做错了什么吗?

  他明明就只是一个乡间的野小子而已,是这些官僚们将他从淮南乡野请了过来,说他流着和太.祖皇帝同样的血,理应是皇帝。可现在却又有这么多的人蹦出来,说他不配做皇帝。

  耳边听着一条条的人命被轻描淡写的抹去,他真真切切的意识到了京师繁华之后的残酷,会不会有朝一日,他也被这么抹掉?

  想到这里他豁然站起。

  读着奏章的宦官微微挑眉,见怪不怪,只问新帝要不要继续读。

  新帝愣愣的出神,没有回答,他便自作主张的又拿起了一本金丝楠木案上堆着的奏本。

  这本倒不是说要杀谁诛谁,而是恳请新帝下令,加强万寿宫的护卫,说赵游翼出逃,定是为了宁康长主,故而他们更该小心谨慎,万万不能让曾经做过皇帝的长主在他的帮助下复位。

  “朕要去万寿宫。”听着听着,新帝冷不丁的说道。

  宦官愕然,笑道:“陛下,增调卫兵戍守万寿宫的事情,交给奴婢们来安排就好了,您无需亲自……”

  “朕要去万寿宫!”新帝重复这几个字,就好像是固执的孩童,可眼神中又分明透着令人畏惧的冷硬。

  新帝乘舟来到万寿宫时,身上带着凛凛的杀意。

  他身后并没有多少披甲的卫士,手中也无刀剑,可他眼神中有着藏不住的怨恨,那怨恨如有实质一般,冻得人骨骼发凉。

  董杏枝猜得到这位君王为什么会突然驾临万寿宫,想来是赵游翼出逃的事情激怒了他。抓不住赵游翼,便只能来找嘉禾。新帝走得很快,董杏枝才迎到门前,还未来得及下拜,他便已闯入了万寿宫主殿,在空荡荡的屋宇内大喝,“长公主呢?何不来接驾?”

  嘉禾没有出现,却有笛声幽幽的响起,那声音并不连贯,却嘹亮清越,像是深山的鸟鸣。

  曾经出身乡野的新帝晃神片刻,闭上嘴大步朝着笛声传来的方向去了。

  在万寿宫外一处荒废的凉亭内,他见到了嘉禾掩映于荒藤枯枝后的背影,下意识的又顿住了脚步。

  士别三日便当刮目相待,他不再像之前那样莽撞无礼,虽然一腔的怒火,却也极力的压抑住了。他在笛声之中缓步向前,踩碎了一地的落叶,“姑母好悠闲。”

  嘉禾放下了笛子,“我现在不过是一个长公主,万事无需我操心,为何不能悠闲?”

  “姑母可知,你过去的面首出逃在外,正谋求扶您复位?”新帝咬牙切齿。

  嘉禾回头,看着这个少年露出了淡淡一笑,“陛下怕了?”

  新帝咬着下唇不语。

  嘉禾放柔了声调,说:“当初你被人带来北京,我得到消息说我即将被废之时,我的心情便如此刻的你一样。”

  “你我岂能相比——”新帝下意识的张嘴反驳。

  他觉得自己既然是太.祖的侄孙,那么即位称帝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在民间一个家族的田产都不至于要女儿来继承,堂堂一国的皇位,落在一个小娘们手中那才是荒唐。

  可是一转念,太.祖活着的时候难道就认识他么?若让他老人家自己来选,辛辛苦苦一生打下的基业,岂愿意便宜了他这么一个陌生人?

  何况……嘉禾做了十二年的皇帝。过去他不知道自己是皇室血裔的时候,对于嘉禾可并没有半点不满。虽然偶尔会在农活结束之后,与人一起拿一国之主是女人的事情取笑几句,杞人忧天的担心夏朝会在蛮夷眼中失了威严,但实际上皇帝是谁他并不关心,端和年间的世道不算乱,足以让他这样的小民安安分分的活下去。

  一直以来他都在心里反复说服自己,告诉自己这个皇位他坐的理直气壮,然而此刻他垂下了头,就像一只斗败的野狗。

  嘉禾拍了拍自己身边的位子,“你很委屈是不是?你觉得你什么都没有做错,他们凭什么一个个的都要反对你。可是,我又做错了什么?”

  风声呼啸而过,嘉禾怔怔的注视着天边斜阳,喃喃,“我又做错了什么?”

  “姑母……”新帝不敢坐在她身边,讷讷的站在一旁,不知该说什么。

  “罢了。”嘉禾回过神来,摇头,再度看向这个少年,“这世上许多事情,是没有对错可言的。”

  “没有对错?”

  “没有对错。”嘉禾意味深长的告诉他。她招手示意新帝过来,在他凑近之时压低了声音,“只有利益。”

  她的嗓音冷而尖锐,如同冰凌一般直刺人心。新帝哆嗦了一下。

  “知道么?我原是不打算成婚的。”嘉禾轻轻说道:“从端和七年开始,我就一直在找你。我不会有子嗣,所以希望能够将你收养在身边,册立为太子。”

  新帝惊骇的睁大了眼睛。

  “不识字没关系、不懂治国也没关系,你可以以储君的身份慢慢的学,我会教你,我的母亲也好、心腹也罢,他们都会站在你这一边,因为你是我挑选的继承人。等到你学成之后,我也就老了,死后我的一切自然都是你的,这样一来,你即位的名正言顺,天底下有谁敢反对你?可是——”嘉禾眯眼,不动声色的瞥了眼凉亭之外的家奴,视线越过重重宫阙,望向了前朝,“你想想,为什么你我会成为现在这幅样子。”

  是大臣们先于嘉禾找到了他。

  是大臣们逼迫嘉禾禅位。

  是大臣们不由分说的将懵懵懂懂的他拥立上了皇位。

  周嘉禾没有错,他也没有错,大臣们操纵废立之事不是为了对错,而是为了权力。

  作者有话要说:上上章的阿禾:你们太过分了,一个个欺负我侄子傻本章的阿禾:我自己来忽悠我侄子

第128章 、二十一章

  第一百一十二次重启,失败。

  苏徽按住胸口的伤处,挣扎着坐起给自己倒了杯水喝,按下心中的焦躁。

  他因为重伤而被迫返回二十三世纪,确切说,是被自己随身携带的AI挟持着返回,结果在返回的过程中碰上了诡异的时空风暴,他降落到了嘉禾被废之后的载佑元年,AI却因为故障而自动关机,至今都没能再度开启。

  以前AI还能够正常使用的时候,苏徽一度对它十分的嫌弃,二十三世纪的AI已经有了“自我意识”,苏徽带着它,感觉自己像是带了个比亲妈还烦人的妈。然而现在AI打不开了,苏徽反倒惶恐不安了起来。

  AI虽然烦人、管的宽,偶尔还会对苏徽施加“电刑”,但是至少能帮主苏徽查阅部分资料,再不济还能陪苏徽说说话,帮忙出个主意。

  距上回与杜银钗谈话结束已有七八天,这七八天的时间里杜银钗都再未见过他,这不是杜银钗故意冷落,而是她的身体状况不允许。

  在服用了猛药刺激自己短暂的清醒之后,她又一次陷入了昏迷的状态,并且这一次的病情反扑远比之前要严重许多倍。

  苏徽听说载佑帝已经在安排杜银钗的后事,毕竟这个姑祖母现在看起来就好像是一副随时都要驾鹤西去的模样。但苏徽却一点也不担心,因为他知道按照正确的历史走向来看,杜银钗还有将近大半年的寿命,这个老妇人生命力坚韧得很,熬过这一波之后,还能继续苟。倒是嘉禾……

  想到这里苏徽不由自主的打了个寒噤,不敢再细想下去。

  正确的历史走向……什么才是正确的历史走向?

  为了这个问题,他已经纠结了许多天了。

  首先是杜银钗给他将的那个故事——杜银钗告诉他,有算命先生在她年轻的时候就预言准了,一个叫周循礼的年轻人会成为夏国的开国皇帝,还说他会娶三个皇后,每一个都将死于非命,而他本人也会成为一代暴君,死后江山被儿子葬送,九泉之下不得瞑目。

  苏徽心想,这哪里是算命的,说书的还差不多。算命讲究的是故弄玄虚,哪个算卦的道士会将一个人,不,是一个王朝未来的数十年命运都如此详细的道出,就不怕泄露天机遭雷劈么?

  可是杜银钗为什么要如此详尽的和他说这个故事?她病得那样严重,每一次开口说话对她来说都是一种莫大的体力消耗,她总不至于还有闲情逸致哄小辈开心。

  说完那个故事之后,她告诉苏徽,她改变了命数。如果不是她的存在,夏朝的历史该是她叙述的那样。

  苏徽内心惊愕,以至于大脑短暂的陷入迟钝。他面无表情的心想:他悟了,懿安皇后杜银钗其实是个想象力丰富的文艺创作者。有些人表面上是慈宁宫的老太后,实际上是敬业的小说家。也不知道这位老人是花费了多少时间编出了这样优秀的一部中长篇小说来,难得她愿意在自己快死的时候和苏徽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他好感动,哈哈哈。

  他内心开启着吐槽模式,甚至一度放弃了思考,因为他意识到了,自己一旦思考下去,或许将会得到一个可怕的答案。杜银钗说的那些,他只能当做一个故事去听,要是真信了,他大概就要面临一场世界观的重塑。

  可是后来杜银钗在昏睡时说的那些话,却让他连自欺欺人都无法继续下去。

  洋葱圈……这个时代真的有洋葱么?这种原产于西亚,十八世纪才由欧洲人传入中国广东的食物。

  要么就是夏朝初年,已经有远洋的商人将这种蔬菜运到了中国并且扩散到了江浙,只是还没有大规模贩售,所以洋葱不见于这个时代的记载——如果是这样的话,苏徽觉得自己新的论文题目又有了。

  要么就是……苏徽深吸了口气,强迫自己不要胡思乱想。

  要么就是他听错了吧。

  对,一定是他听错了。

  按照史料记载,杜银钗是金陵人,她说那句话的时候,用的是家乡的方言,苏徽只详细研究过夏初的官话,对于江南的吴音关注的一点也不多,会听错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么?

  但……作为研究历史多年的学者,苏徽没办法强迫自己遗忘掉他的专业知识。他其实很清楚,杜银钗的那段话,不同于这个时代的金陵方言,当然,也与苏徽所在的二十三世纪用的语言发音、声调有所不同。

  苏徽倒是记起了自己在研究音韵学的时候,曾经听过的,保存自二十一世纪的音频。

  音韵的研究是所有史学研究之中最难的,因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声音是没有办法被保存下来的,直到二十世纪之后,各种留声工具盛行。

  二十三世纪档案馆中保留的语言音频,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于二十一世纪,那是科技革命轰轰烈烈展开的时代,人类的技术进入新的腾飞阶段,大量的研究资料也因为那个时代技术的进步而得以保存。

  杜银钗只说了一句话,那句话像是二十一世纪初,中国江浙地区独有的音调。

  当时苏徽下意识的将手伸到了耳边,打开了藏在耳后的微型录音设备,录下了她的后半句话。之后这几天反反复复的听,越听越觉得她说的不是夏朝这个时代的语言。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8页  当前第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8/1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教科书中的朕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