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越之填房日常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晨晓茉莉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76 KB   上传时间:2020-12-28 19:17:03

  曾氏道:“娘这都睡了几十年,习惯了,换了软的反而睡不踏实。”

  “开始几天不踏实,过一阵子就好了,”刘玉真再劝,“你女婿陈世文不也是如此,刚开始那会儿他也是睡不惯软枕头,如今给他硬的枕头他还不愿意呢。”

  “若您真的不喜欢,换成藤条编的藤条枕也行啊,村子里就有人有这手艺,比瓷枕软多了。”

  “再说吧。”曾氏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她享受了一会儿女儿的服侍然后笑盈盈地阻止了刘玉真的继续动作。

  “好了,娘知道你的孝心,快坐下吧,别累着了。咦?你脸色不大好,”曾氏有些紧张,伸手去触碰刘玉真的眼眶,“我瞧瞧,这眼底怎么都泛青了,这是怎么了?”

  刘玉真迟疑着摸了一把自己的脸,她昨晚辗转发侧好一阵子才睡着,今天起来的时候是有些累,但没有想到自己竟然眼眶乌青,“真的吗?应该是昨夜没有睡好的缘故。”

  “在自己家里怎么没睡好呢,”曾氏心疼道:“这被褥都是依着你的喜好做的,屋里熏的也是今年新做的梅香,还特地让人夜里不要靠近免得吵到你们。”

  “怎么还是睡不好?”

  曾氏问道:“可是孩子们吵着你了?既然这样那今晚就不要让他们睡在你屋里了,让他们和瑞哥儿一起睡吧,也有伴。”

  刘玉真想了想,答应了,“这样也好,在路上的时候每天住的地方都不一样,怕他们害怕也怕他们生病,我们都是带着睡的。”

  “也就在陈家的时候才分开了。”

  “你们两个啊,也太宠着孩子了。”曾氏笑着摇了摇头,“女婿也是好性子,由着你。”

  “他在功课上还是很抓紧的,若是功课没有做完,就要打手心,我瞧着都心疼得很。”刘玉真解释道:“也就是在外头怕他们生病才如此,在家里的时候他们都是一人一间屋子的。”

  “我们商量着等到了越城,就让他们哥俩搬到外院去,各领一个院子。”

  曾氏没再深究,转而说起了别的话题,“真儿,瑾哥儿和瑜哥儿也有这般大了,这五六年你这肚子怎么就再没了动静?”

  端着茶正要喝的刘玉真愣住了,“我没想过这个,有他们两个就够了。”这是她的真实想法,有两个孩子就够了,不想再生第三个。

  一来这个世道女子生育毕竟有风险,一尸两命的她这些年也见过,又不是没有孩子她不想再冒险了。二来便是因为养孩子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其中需要花费的精力很多,与其多生几个还不如养好这两个。

  而且她也还有自己的事要做。

  陈世文刚开始的时候虽然不太理解,但后来还是被她说服了,所以这几年她都没有再怀孕。

  “这如何能够呢?”曾氏有些不解道:“不说要多子多福生七八个的,但你再生一个也好啊,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我看女婿也只有高兴的。”

  “你那些姐妹这几年也都生了孩子,你周姐姐、三姐和四姐如今也是儿女双全。”曾氏拍拍刘玉真的手,“若有一个像你的女孩那就最好不过了,女儿贴心呢。”

  “几位姐姐现今如何了?”刘玉真岔开话题,“我这次回来也待不了几日,不知道能不能和几位姐姐都见上一面。”

  “这事简单,”曾氏道:“年初二是回娘家的日子,嫁出去的女儿都要回娘家来,你那个时候就能见到了。”

  刘玉真期待道:“那感情好,我和几位姐姐也有许多年未见了,不知道她们现在如何。”

  曾氏道:“有过得好的,有过得不好的,你见着就知道了。”

第162章

  年初二, 陈世文和刘玉真一大早就带着几个孩子乘车去给曾氏拜年,临近中午的时候曾氏才带着他们去往刘府,给老太太请安。

  老太太比年前那次见面又疲惫了些, 满头白发被整齐地梳往脑后, 精神不太好,似乎被什么烦恼的事情困扰着, 见到大房一家子联袂前来只淡淡地露了个笑。

  没说什么寒暄的话然后就叫人看座。

  倒是在这几年里同样苍老了好些的二太太冷嘲热讽了几句, 被曾氏毫不犹豫地呛回去了。屋子里的其他人见怪不怪,刘府大房和二房不和不是什么新鲜事, 不说亲近的人家,整个县城都知道了。

  一屋子的人要么相看两相厌,要么没地位、没心情开口,所以只得大奶奶颜氏和二奶奶罗氏因是小辈不断地说着暖场的讨巧话, 偶尔能得到一两句简短的回应,场面尴尬得不行。

  就连几个孩子们也察觉到了气氛的不对劲,各自安分地在位置上坐着, 只时不时地朝父母望去。

  刘玉真年前回来的时候没有见着几位姐姐,所以这会儿也打量了几眼。

  坐在她上首的是四姐姐,几年没见她老了些, 身上穿着一件由普通的绸缎料子制成,款式略显老气的袍子。

  眉目间温婉依旧但也带了几分果敢, 脸蛋圆了些,身子胖了些。再往上看,发髻上的足金头面程亮, 但刘玉真曾在她的嫁妆里看过, 显然是年前拿去新炸过的。

  看来钱家如今的状况不怎么样, 这念头在刘玉真脑海里一闪而过。

  “五妹妹, ”刘玉娴朝她笑着,声音略小地说道:“还不曾多谢你们从京城寄回来的科考文章,夫君说得用得很,观之受益匪浅。”

  她有些不好意思,也有些拘谨,“夫君说下科再考,他更有把握了,若能得中你们两个就是我们的贵人。”

  刘玉娴说的是之前陈世文从京城寄回来的会试文章,科举的乡试和会试模式是一样的,考的类型也是一样,只不过一个简单些,一个艰难些,一个题少些一个题多些的区别。

  所以去年新一次会试,陈世文看到京城出的会试文集便让人买了几本,和着一些京城的科考书籍寄回来,其中一套就给了乡试再次落榜的连襟钱秀才。

  这于陈世文是举手之劳,但对于钱秀才和刘玉娴来说却是雪中送炭,所以她在信里道了谢不算,今日见着了人还再说了一遍。

  “我知道妹妹你喜欢梅花,还喜欢用梅花上的落雪烹茶,所以特地存了几坛子让人给你送去,你若用完了尽管打发人来我这取。”

  刘玉真回了个笑脸,高兴道:“还是四姐姐你想得周到,我在京城的时候还想着回来这梅花都要谢了,正为收不到这样好的水有些失落呢,谁成想没两日姐姐就打发人送来了,我当时就让人开了一坛子,煮出来的茶香得很。”

  “若不是想着就要过年了你忙得很,我定是要给你送帖子的。”

  “那可巧了,”刘玉娴见刘玉真是真的高兴脸上的笑容也大了些,她道:“上回你们家暖房子你婆婆还领着我和三姐姐到你们院子逛了一番,后头种的那些果子我们眼馋得很,你若给我下帖子我定是要去看看的。”

  “什么果子?”坐在刘玉娴上侧的三姐姐刘玉蓉挺着三个月,刚刚显怀的肚子回过头来,略有些好奇地问道:“好吃吗?”

  怀孕了的她近来嘴馋得很,冬日里又没有什么鲜货,所以听到‘果子’她顿时就竖起了耳朵,迫不及待地问出声:“若是好吃可别忘了我。”

  刘玉真还没来得及说话,刘玉娴就用在闺中时从未有过熟稔口吻道:“我们在说五妹妹屋子后头那些果树呢,也不知道今年结没结果子。”

  她看着刘玉蓉难掩笑意,“当初去瞧的时候三姐姐你还说在状元郎院子里种的果树定和旁的地方不同,结了果那都是有文气的,得跟五妹妹讨几颗给我那小侄儿吃。”

  “让他将来也去考状元。”

  刘玉真听得噗嗤一笑,“哪有那么夸张,即便是有文气这种东西可陈世文他也从未住过啊,再说了我只听说过书读得多了人就聪明,能考好,可从来没听说过吃几颗果子就能考中状元的。”

  “若真是如此那坡下村的果子不得卖疯了?毕竟谁也不知道陈世文小时候有没有去村子里的果树下念过书。”

  刘玉蓉和刘玉娴对视一眼,刘玉蓉略有些神秘地说道:“五妹妹你可别不信,这可不是我说的,而是大伙儿说的。”

  “你可还记得当年传遍了的稻田鱼?大家都说那鱼吃了就能变聪明,我在府城也略有耳闻,有一阵子大伙儿都疯了,一车车地来买。”

  “孙家的几位爷都跟着吃过一阵子,我夫君说的确有效果,如今每一餐都要有鱼呢。你不在的这几年我还让人去你们家里买过。”当然后面这养鱼之法渐渐地被有心人学会了。

  如今清源县甚至是府城许多人家都养了些,孙家也不例外,这样一来稻花鱼的价格一度降低了很多。但后来由于吃的人越来越多,并且随着陈世文的高中这鱼的名声也越来越广,所以养鱼的人收成也还过得去。

  这些信息刘玉真在京城的时候陆陆续续从家书里知道过,如今再经过两位姐姐的补充,她还知道了如今大家都明白想要吃稻花鱼就得来清源县,想要吃到最正宗的就得到坡下村。

  若是能买到陈状元家自己养的那就太好了,不过这难得很,有的人买到了陈家养的鱼竟供了起来,让孩子祭拜。

  刘玉真有几分哭笑不得,“这也太夸张了些,其实哪里养的鱼都是一样的,只是口味略有不同罢了。”清源县的这个还是她炒出来的,所以她是最清楚的。

  “你可别这么说!”刘玉蓉道:“咱们县里的是不一样的!”

  她强调道:“最近两年咱们县考中童声秀才的,比前些年多了好几个,还有那屡试不第的有一个也考上了,可见……”

  她话还没说完,门外就走进来一个丫鬟,她穿着二等的服饰,朝着老太太恭敬行礼后道:“回禀老太太,三老爷、三太太、二姑爷和二姑奶奶、三爷和四爷、五爷以及七姑娘、八姑娘、十一姑娘、表小姐、表少爷们来给您请安了。”

  老太太让传。

  不一会儿门外就走进来几个熟悉的身影,刘玉真定睛一看走在前头的是她那道貌岸然疑是情圣的三叔。

  他苍老了好些,头上也有了丝缕白发,身上穿的锦袍还是去年流行的图样,可见分出去的这些年过得很一般。

  其后就是那周氏,与刘三老爷相比她就更不堪了,在三个妯娌里头她是最年轻的,但如今瞧着却是最显老。

  那脸上的皱纹,那拘谨躲闪的神态完全没有一点大家风范。

  身上的衣裳,头上的首饰……

  刘玉真撇开眼,看到了已嫁入周家好些年头的刘玉媛,她今年有二十好几了,脸上的粉涂得很厚显得整个人特别的白,嘴唇红得鲜艳整个人有一种凌厉感,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

  至于周二郎却无多大变化,依旧是翩翩公子模样,含笑着和老太太、陈世文等人打招呼。

  跟在他们夫妇身后的是一大三小四个孩子,最小的还被乳母抱着,他们都是周二郎的孩子,此番特地带过来认认亲戚的。

  再后来就是三房尚未婚嫁的孩子了,大的两个不必说,小的四个是这几年新添的,一嫡三庶。稍大些的七姑娘是周氏生的,身子一看便是有些弱。而三个小的则是老太太赏的姨娘所出,由于这几年二房也添了姑娘,所以她们的排位并不连续。

  他们进来的时候东张西望,经过提点以后才慢半拍地跪下给老太太磕头请安。

  “儿子给母亲请安,”刘三老爷领些一大群人扑咚跪了下去,给老太太磕头,“母亲金安——”

  “给祖母请安——”

  “给太外祖母请安——”

  老太太道:“这一大家子就等着你们了,如今可算是到了。”

  “儿子惶恐,”刘三老爷深深地弯下了腰,“盖因临出门的时候孙姨娘发动了,这才耽搁了些时辰,母亲恕罪。”

  “哦?”老太太提起了几分精神,高兴道:“是如英啊?我就知道她是个有福气的,不枉我特特将人给了你。”她顿了顿,犀利的眼眸从周氏身上扫过,惊得她打了个寒颤,“家里可都安排好了?”

  “可莫要再出了事,这子嗣之事可容不得分毫差错。”

  “母亲请放心,您给的孙嬷嬷得用得很,有她的看顾家里一切都稳妥。”刘三老爷略抬起头,目光扫过侍立在老太太身侧,略有些激动地看着他的生母,复低着头道:“母亲请放心。”

  “嗯。”老太太满意地点着头,“你们好好的我就放心了,地上凉,快起来吧。”

第163章

  三房一家神色不一地起身, 各自落座,刚刚请安时只略拱拱手的周二郎在丫鬟的引领下来到了刘家几位孙女婿的坐处,和他们攀谈起来。

  午膳时分, 一屋子的人分男女在偏厅用膳, 刘玉真几姐妹是出嫁女,回来就是贵客, 所以理所应当地坐在了女客的主桌上。

  除了她们几个, 主桌上还有老太太、大太太曾氏、二太太小王氏以及大奶奶颜氏。至于三太太周氏,不但没有在主桌占个位置, 次席也没能坐到二奶奶罗氏的上首。

  颜氏身为长孙媳,殷勤地劝酒劝菜,还站起身子给众人布菜。“几位妹妹,快尝尝这道山煮羊, 知道你们今日要来我特特吩咐厨房做的,用的还是我娘家的法子。”

  刘玉娴依言尝了一口,不由得眼前一亮, “味儿的确不错,大嫂你用的是什么法啊?我在家里也让人做过这羊,但都不及你这个炖得酥。”

  “这简单, ”颜氏笑道:“还是我娘教我的,那砂锅里除了葱椒外再掷几枚杏仁, 活水煮之,至骨糜烂可得。回头你也可以试试。”

  刘玉娴又尝了一口,“那谢谢大嫂, 改明儿我打发人买羊肉去。”

  她闲聊般说道:“说到这羊肉, 如今咱们县除了稻花鱼外这高山羊也多, 听说都是那些山民在深山里头养的, 喝的是泉水吃的是嫩青草叶子,比我们在庄子上养的强些。”

  “对,”颜氏赞同道:“今日这羊便是那高山羊,年前那会儿遇上了山民出来卖羊,管家一并都买下了。”

  “羊肉温补,最适合我等女子了。五妹妹,你也多用些吧。”

  “谢谢大嫂,你也别忙活了,快坐下用膳吧不然可得被我们都吃完了。”刘玉真回道。

  颜氏高兴道:“那感情好,喜欢便多用些,厨房里头还有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60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6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越之填房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