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节阅读_第82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2 KB   上传时间:2020-12-07 19:14:55

  她之前以为自己这辈子出门在外,可以活得很潇洒,除了嫁人,不去想念任何人,如今看来她错了,她不是不想,而是没有遇到那个被她及挂在心里的人。现在她遇到了,就懂得了思念。

  京都

  太子却没有那个时间去赏月,自从收到薛夷光的信后,他反反复复地读了很多遍,在确定薛夷光本身不会有太多的危险后,太子心中松了一口气,同时也开始召集阁老和六部的一些朝臣议事。

  现在坐在下首的,除了首辅杨廷和外,就是太子嫡亲的舅父英国公了,像是章万钧这些人,此时根本就没有出现在书房中。

  太子将薛夷光写来信大概分为三个部分,一是陈清和吕闻的罪责问题,二是请求朝中派遣官职更高的官员担任钦差前来彻查,三是对廉政问题的讨论。

  第一个问题薛夷光交代的很清楚明白,最后一个急不得,所以只剩下最后第二个问题需要现在就讨论,杨廷和提意钦差最好由皇子担任。

  这个时候众人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放在了一旁的五皇子身上。

第188章 不想娶妻的五皇子

  太子自然也明白杨廷和的意思, 道:“边关有安国公一族镇守,即便是胡族入侵,我大魏有早有准备。对胡族的布局, 我也已经告诉永嘉,胡族的也交由永嘉之手,她会见机行事的。”

  对于太子将暗探交给永嘉郡主, 杨廷和等人先是一惊, 又觉得理所应当, 永嘉郡主和太子夫妇一体,能得太子信任也是理所应当。

  “只怕到时候陈清和会与胡族接触,甚至是——联手。”这才是英国公最担心的地方。

  “这点孤会在信件上注明。”太子笑道:“永嘉聪慧,不会不妨的。”在这点上太子对薛夷光还是有信心的, 他一手教出来的小姑娘, 怎么可能连这点都想不到, 若是想不到,他才是白教这么多年了。

  听到太子这么说,英国公也放下心来, 虽然他对永嘉郡主不是很放心, 但是就像太子说的,有安国公坐镇, 边疆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如今天色已经晚了,议完事后太子便让宫人送杨廷和等人离开,只将五皇子留了下来。五皇子听到太子教自己的名字留下时, 心中苦的厉害,他最害怕一个人面对太子了。

  “最近母后和安嫔娘娘为你选妃, 听说给你推荐的好几个姑娘你都拒绝了?”太子对着五皇子问道, 他现在最怕的就是五皇子对永嘉余情未了。太子又不是脑子有问题, 正常人都不喜欢有人觊觎自己妻子的好吗?特别是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兄弟。

  “不想娶妻。”对太子,五皇子实话实说,他可不敢像敷衍周皇后和安嫔一样敷衍太子,要是被拆穿了谎言,太子有的是手段惩罚他。

  “怎么又不想娶妻了。孤记得当初安嫔娘娘向母后开口为你求娶永嘉的时候,你可是愿意的。”太子皱眉道。

  “这不一样。”五皇子小声道:“永嘉和那些姑娘又不一样,我要是娶妻,那些人一定会管着我,我又不想要被人管,我一个人自由自在的多好啊!永嘉和她们这些姑娘就不一样,永嘉会帮我带厨子和菜谱,还有各种好玩的,不会成天管着我,这能一样吗?”

  太子听后直接将手中的奏书扔到了五皇子的头上,“合着你求娶永嘉就是为了找一个不管你的妻子?”

  五皇子被砸了一下也不敢躲,苦着脸道:“当然也不全是,永嘉性子好,又漂亮,最重要的是性子和我最合得来,我自然也是喜欢永嘉的。”说完这句话后,五皇子猛然想起现在和永嘉定亲的是太子,赶紧改口道:“当然,永嘉马上就是三皇嫂了,是太子妃,我早就没有那个心思了。”他相信他要是敢有心思,太子现在就能将他揍一顿,不死也得脱层皮的那种,而且还不会有人帮他求情。

  他母妃早在永嘉被赐婚的那一天就警告他以后拿永嘉当妹妹爱护,当嫂子敬重,反正不准他有别的心思。他其实也没有太大的想法,主要是有想法也没用,他更痛心的还有自己以后就不能和永嘉一起玩了,有了小秘密也不能和永嘉分享了,这让五皇子着实烦恼了一段时间。

  太子看五皇子不像是说假话,更不想是对永嘉余情未了的样子,心中放下了很多,对着五皇子道:“娶王妃也不是为了管你,很多时候,妻子管丈夫,是为了丈夫好,难道你希望自己的妻子以后跟着你一起胡闹?”说完后太子看着五皇子闷着头,叹了一口气道:“孤也不逼你,总有一天你遇到了喜欢的姑娘,得求着母后和安嫔娘娘赐婚。”当初的他就是个例子,为此太子没少被周皇后打趣。

  五皇子闷声应是,他又上哪里找一个能陪他一起玩儿的王妃呢?

  “好了,”太子说完这件事后,又对着五皇子说起正事,“永嘉胆子大,你过去后,一定要注意永嘉的安全,不要让她事事亲为,有危险的事情交给下面的人去做,别让她亲自去。”对于薛夷光的性子太子还是知道一些的,小姑娘看着年纪不大,长得漂亮,乖乖巧巧的样子,其实胆子大得很,不注意些,小姑娘不知道能做出什么事吓他呢。

  “皇兄放心,我一定看着永嘉,不会让永嘉有危险的。”五皇子应道,他其实不觉得有什么,他一直觉得永嘉很乖巧,是太子太担心了。直到五皇子到了燕云和薛夷光真正相处,才直到自己真的是不了解薛夷光。

  交代完五皇子后,太子又道:“走之前去给母后和安嫔娘娘她们道个别,还有太后,宫中的人都惦记着你。”

  五皇子听到太子的话笑嘻嘻地应是。

  另一边,英国公等人所料不错,胡族的人在得知薛夷光和陈清和之间的矛盾后,便派了人前来接触陈清和,趁着这个时候陈清和还能控制燕云,他们若是不擅加利用,到时候陈清和什么都不是了,他们想利用也利用不上了。

  胡族派人接触陈清和的消息,薛夷光也很快就收到了胡族密探的汇报,看着手中的密信,薛夷光叹了口气,她希望这位封疆大吏能做出正确的选择。

第189章 叛国

  薛夷光在延平府逗留了不少时间, 主要是她不会在这个时候前往燕云省衙,燕云省省衙是在郑华城,如今郑华城中不是没有他们的人, 和她一起来的王鹤堂此时就在郑华城中。

  她不得不说,太子的手下不管年龄多大,都是有些手段的。王鹤堂看着年纪不大,但是却能够在陈清和的眼皮子底下跟她传递消息,也是不容小觑之人。

  如今薛夷光手中的消息有一些是王鹤堂传递给她的, 她得到的更多消息是来自太子给她的暗探, 但是只这么一些消息, 就足以看出王鹤堂手段的不俗了。

  薛夷光迟迟没有选择前往郑华城的原因也很简单,主要是安全问题。她虽然不担心陈清和要她的命, 但是她好不容易搜集来的证据却是需要好好保护, 这些东西的安全也很重要, 当然还有一些证人,比如这些日子受尽折磨已经想通招了的吕闻, 吕闻自知大势已去,想要将责任都推到陈清和身上, 和她吐露了更多连吕闻的那位师爷都不知道的秘密。

  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陈清和手中有一个账簿,这个账簿记载了陈清和每一笔所收受的贿赂和陈清和帮助行贿的人所办的事情。

  当得知这个账簿的存在,从薛夷光到群里的各位大佬们都是吐槽的。

  “果然每一个贪官污吏都有一个账簿!”最心直口快的同昌公主吐槽道。

  薛夷光也跟着点头附和道:“而且这个账簿都成了这个贪官的催命符, 查案的人最终都会找到这个账簿。”

  “我就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每个人收受贿赂都还要记账?”同昌公主接着道:“我一直以为那是只有群主兑换从系统那里兑换的小说和电视电影中才有的剧情。”

  对于同昌公主的吐槽,作为大秦第一女富商的巴清大佬道,“我就喜欢记账, 知道自己每一笔前的来路和去处, 这样下面的那些人才不会蒙蔽你, 你是公主,有人替你管理公主府,你不用操心,但实际上都是要记账的,记账有记账的好处,最起码可以知道你的钱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对于巴清的解释同昌公主理解,但是她理解不了的在别的地方,“你是商人,记账我能理解,但是他一个贪官记这么清楚干什么,留着给别人当指认他的证据吗?”

  “当然不是,相反他可以将这些事情当作要挟别人的筹码。”冯有说道:“试想一下,这些贿赂就会成为他的筹码,别人可以检举陈清和受贿,陈清和同样也可以检举别人行贿他,他这样做就是要将那些行贿他的人跟他绑在一条船上,这样他在燕云的势力才会一点点扩大,燕云的官员他都有把柄,这样燕云不就在他的掌控之中了?”

  冯有当了这么多年的掌权者,对于这些官员的小心思一猜就能猜到,她了解那些官员,知道这些人心中的弯弯绕绕,特别是贪官心中的想法。因为北魏的官员一开始是没有俸禄的,这样一来官员富裕奢侈的生活从哪里来?还不是都从百姓身上来?

  冯有当政的时候主持改革了北魏的俸禄问题,让北魏的官员有了俸禄,虽然不多,但也是巨大的进步,从无到有,从党派林立,寒门世家争斗中走出来的当权者,冯有有着洞察人心的本事。薛夷光虽然聪慧,但是在经验上远远不如冯有。

  薛夷光听到冯有的话,瞬间明白,点头道:“冯有姐姐说得对,陈清和想来也是打的这个主意。”比如在杨贺的问题上,陈清和估计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干,若是不记账,他又哪里能记得这么清楚,随时找杨贺的麻烦?

  “我不关心这账簿的问题,我现在最主要的比较好奇陈清和会不会和胡族走到一起?”班昭兴致勃勃地问道。

  “他若是和胡族走到一起,便是叛国!”蔡琰对于胡族的感情很复杂,虽然现在的胡族不是东汉末期的胡族,但是被胡族人抓走沦为侍妾多年的蔡琰在胡族受了太多的苦,只从胡茄十八拍和悲愤赋中就能听出,但是同时她在胡族又孕有孩子,所以蔡琰对胡族的感情极为复杂。

  “但若人到了一定时刻,为了活下去,什么屈辱都能受。”蔡琰又接着道,这句话和原本的语气不一样,似乎是想起了自己之前的生活。

  “蔡琰姐姐别伤心,我们一切都要向前看。”薛夷光安慰道:“以后我会努力赚积分,让你们都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说群里命运最悲惨的,薛夷光觉得一定是非蔡琰莫属了,甚至从王女沦落到宫女的冯有都没有蔡琰命运悲惨,毕竟冯有还有身为姑姑的左昭仪照顾,蔡琰却是孤身一人在异族呆了这么多年。

  蔡琰听到薛夷光哄她开心的话,笑道:“我没事,不过是感叹一番,以前的事情我不会再想了。”蔡琰的情绪调整地很快,说完这句话后就回归了正题,道:“陈清和与我不一样,我去胡族是被掳走,而且我并没有做对大汉不利之事,可陈清和若是去胡族,定然会拿大魏和百姓的命做自己的北魏的敲门砖,这不是一个概念。”

  在敌国生活可以,但是做人却不能忘记和加害养育了你的祖国,这是应该是一个人做人的底线和两只问题。

  “蔡妍妹妹说得对,确实应当如此。”班昭也跟着赞同道。

  “叛国之罪,罪无可恕。”薛夷光道。不管她之前有多么的厌恶陈清和,这一次,薛夷光都希望陈清和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对得起头上那顶乌纱帽和身上那身大魏的官服。

  另一边,陈清和确实见到了胡族的人,来人的身份地位并不低,是胡族的一个王室,据说在胡族颇得两年前被大魏送回胡族的三王子的信任,是胡族如今颇有名气的人物,年纪却不大,只有二十多岁,名叫贺楼兰。

  贺楼兰和许多胡族人一样,生得五官深邃,但和普通的胡族人还有着很大的不一样,贺楼兰没有像那些胡族人一样五大三粗,贺楼兰只是个子高些,但是并不粗壮,反而身体修长,身上的气质更偏向于汉人,颇有些温润的样子,只是眼中的精光让贺楼兰更不敢小觑。

  “陈大人想必对我的来意也清楚。”贺楼兰没有选择和陈清和磨磨唧唧,开门见山,但是话语间却并不寻常,“其实我近日来也不管是为了胡族,更是为了陈大人考虑。”

  陈清和好歹也做了这么多年的官,自然不会为贺楼兰这短短几句话就选择相信贺楼兰,“为我?这恐怕是个笑话吧。”其实他一开始是不打算件贺楼兰的,但是随着这几日薛夷光在燕云的动作越来越大,就差告诉全燕云的人有人要彻查燕云的藩台了!

  虽然陈清和手中握着那些人的把柄,心中放心些,但是有杨贺的经验在前,再加上薛夷光手腕确实高明而且强劲,这让陈清和越来越慌,也正是因为慌,陈清和才开始想要给自己找退路,这个时候贺楼兰来了,这让陈清和犹豫再三,最终还是决定和陈清和贺楼兰见上一面。

  “自然是为陈大人考虑,如今陈大人的处境可不妙,那永嘉郡主有太子和安国公府撑腰,你根本不敢对永嘉郡主动手。”贺楼兰说道:“你以为只要将证据销毁,将证人都灭口就没有问题了吗?那永嘉郡主只要回到京都,跟太子揭穿陈大人,陈大人下场只会更惨!”

  陈清和自然不会这么天真,所以他现在才犯愁。之前他确实想过杀掉证人,偷走证物,但是他没有一样得逞的,他就知道永嘉郡主一直在防备他,他根本无能为力。

  贺楼兰说的是事实,他无法阻止永嘉郡主回到京都,而一旦永嘉郡主回到京都,在太子和景祐帝那里告他一状,到时就算是没有证据,景祐帝和太子多少都会对他不满,甚至会另派钦差大臣前来,那又是一堆麻烦。

  这还是最好的情况。而现在的现实却是他永嘉郡主根本不忘郑华城来,显然是对他极为防备。他拿不到证物,等到他的只有死路一条和满门查抄的结局。

  贺楼兰的话不是蛊惑,而是事实。

  “解决这个事情的唯一办法,就是——杀了永嘉郡主,可是……陈大人又敢做吗?”贺楼兰看着陈清和,此时不再是温和的样子,而是嘴角微勾,带着些邪气。

  “那样我的下场也不会好到哪里去。”陈清和冷哼一声道,他才不会中了这激将之法。

  贺楼兰轻笑了一声,又道:“我有一个办法,不仅可以让永嘉郡主死去,还可以让安国公府全都也全部丧命,而且这些人的死还不会牵连到陈大人身上,陈大人心动吗?”

  陈清和听到贺楼兰的话,心中一跳,他之前就想过,如何能够除掉永嘉郡主和其背后的安国公府,还又不被朝廷怪罪,却始终不得其法。

  “你有办法?”陈清和问道。

  “当然。”贺楼兰嘴角一勾,笑得更为邪魅。

第190章 出卖

  陈清和真的心动了, 从贺楼兰说出这些话的时候,陈清和就心动了。

  “什么办法?”陈清和声音有些激动,但是却又不敢在贺楼兰面前表现出来, 生怕让贺楼兰察觉出来,让贺楼兰知道他心动后更好地拿捏他。但陈清和不知道的是,他只要问出这句话,他就已经被贺楼兰拿捏在手中了。

  “自然是让永嘉郡主和安国公死在战场上。”贺楼兰说出自己早就已经和胡族三王子商议好的决定,这个决定是胡族商议了许久才定下的一局棋, 胡族的目的和陈清和差不多, 只不过陈清和想要的是薛夷光的命, 而他们胡族想要的是安国公府所有人的命。

  安国公可以说是整个胡族最为仇视之人,死在安国公刀下的胡族将士太多, 也是因为安国公, 他们胡族多次迎来大难, 根本无法踏入中原。可是他们草原人需要进入中原,他们草原没有粮食, 当灾年或者是冬季来临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来中原抢掠, 而安国公将他们拦在城墙之外,让他们根本无法进入中原,为此多少胡族人饿死,他们对安国公带有恨, 但同时作为一个臣子和将领,贺楼兰对安国公也有着一些敬佩和尊重。

  他们各为其主,但他不得不说安国公是一个令人尊敬的将领。安国公可以选择和一城的百姓共赴生死, 这一点很少有人做到, 令人敬服。

  至于抢掠这种不道德的事情, 贺楼兰虽然受到中原的文化熏陶多年,但骨子里却是胡族的狼性的思想,他认为强者为尊,弱肉强食,中原打不过他们,那么他们的粮食就活该被抢夺,这些百姓就活该沦为奴隶。

  这些想法可以说是整个胡族的想法,他们不去抢夺就会饿死,所以他们心安理得,肆无忌惮,连最基本的道德都没有了。

  陈清和听到贺楼兰的话,心中一动,战死沙场确实是最好的死法,若是永嘉郡主和安国公府的所有人一起战死沙场,他相信他的事情京中就不会知道了。至于现在薛夷光有没有向京中传递消息,陈清和早就有准备,因为燕云各地的驿站,检查其中的信件,确实检查出一封薛夷光的奏书,当时陈清和就命人给拦下了,这也是陈清和自信京中之人不会相信的原因。

  只是陈清和不知道的是那是薛夷光的障眼法,通过驿站递上京都的奏书就是为了让陈清和看到拦下,并且放心。

  不过天下哪里有白送的好事?胡族又不是善人,相反他们是狼,在盯住你的时候就想要咬你一口肉。陈清和心中明白,如果安国公一族和永嘉郡主全都战死沙场,那就意味着胡族基本上会占领燕云,而他这个燕云布政使到时候又如何向景祐帝交差呢?

  “若是燕云失守,陛下也一样会治我的罪。”陈清和眼中意味不明,他的初步意向和贺楼兰其实是一致的,让安国公一族和永嘉郡主都命丧燕云,不能再回京都,但是具体如何做,就要看他如何跟贺楼兰讨价还价了。

  安国公府镇守的北疆可以说是燕云的屏藩,如果安国公一族全都战死沙场,那么也就意味着北疆的将领将成为一盘散沙,无人可用,到时候北疆失守,接下来胡族将会势如破竹,直取燕云腹地,到时候燕云整个省都会沦陷,而他这个燕云布政使到时候又会是什么下场?

  “陈大人说笑了,这守卫边疆的是安国公一族,若是燕云失守那也是安国公一族的责任,和陈大人有什么关系?”贺楼兰道:“陈大人只是燕云布政使,手中并无太多的兵权,到时候陈大人带人稍微抵抗下做做样子就好了,大魏是不会治罪陈大人的,最多是降个一两阶,到时候过个两年,陈大人走走关系,还能够升迁,这一点小的降职比起陈大人以贪污之罪被治罪要好得多吧。”

  陈清和不得不说,对于贺楼兰的这个提议他十分心动,确实如此,他只是布政使,省内的军权都由都指挥使掌握,他根本就无法动用,大魏,政与军是两权分离的,如果燕云失守,陈清和也不会被降罪太多的,毕竟他的主要任务是治理地方并为各地卫所提供军需,也就是后勤。

  所以布政使在战争上一般不太会被追责,如果他是燕云的都指挥使,那么他的责任就大了。如今燕云的都指挥使自然是安国公。

  但是陈清和还是犹豫的,因为这不是一件小事。一边是燕云百姓的命和燕云这片的国土,一边是自己的命和整个家族的命运,陈清和一时之间有些做不出选择。他也是熟读圣贤书的人,也知道忠君爱国,也曾读过文宋瑞的那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年少的时候甚至有着一颗保国卫民的心,陈清和是有些犹豫的。

  贪腐是他的本性,他没有亲自动手害死过任何一个人,也自以为自己留下的赈灾款足够那些百姓过日子,他选择眼不见为净,所以从来不去看百姓过得怎么样,也不想听那些百姓过得如何,这样他会受到良心的谴责,所以对于杨贺整日来告诉他华庆县现状,他是极为厌烦的,也不想要搭理。

  但是现在不一样,作为一个大魏的官员,让他亲手将大魏这些百姓的命和大魏的国土卖给贺楼兰,这让陈清和一时有些接受不了。

  “陈大人,你就算不为自己着想,也要为你的儿孙想想吧。”贺楼兰自然是知道陈清和为什么犹豫,但他同时也知道陈清和的弱点在哪里,贺楼兰接着道:“我听说陈大人三年前才得了一个幼子,据说长得和陈大人十分相像,只是不知道陈大人愿不愿意幼子也跟着一起被治罪。虽说这孩子不一定会死,但是没了父亲的庇护,他估计也活不了吧。”

  据贺楼兰所知,陈清和最为疼爱的就是这个宠妾所出的幼子,为此还和家中的嫡长子和嫡妻闹得很不愉快。

  陈清和确实是最为疼爱自己的幼子的,陈清和出身寒门,得中进士后被伯府招为女婿,这本是让陈清和极为高兴的事,甚至引以为傲,但是婚后的生活和他想得并不一样,他无论是生活的习惯还是作风都和自己的妻子不一样,他寒门出身,什么都不讲究,但是妻子不一样,比如吃个饭还要讲究什么菜配什么,出去游玩还要想着配什么花色的裙子,总之这些在陈清和看来就是穷讲究,但是更让他感到自卑。

  因为他根本就不懂这些世家生活的礼仪,他本以为自己当了官了,就可以有钱了,但是事实证明他的俸禄根本支撑不起家族的开销,或者说可以支撑家里的开销,但是得过得拮据,不能有富贵的生活,所以陈清和为了让自己的日子好过些,就默认了用妻子的嫁妆,这也他原本有些自卑的心更加感到卑微。

  生下嫡子后,自己的母亲想要将嫡子抱过去养,但是妻子不同意,甚至跟自己的母亲闹翻了,这更让陈清和不喜自己的妻子,他觉得自己的妻子瞧不起自己,也瞧不起自己的母亲。所以陈清和对养在自己妻子膝下的嫡长子并不喜欢,而且长子的进学成婚都是妻子一手包办,根本就不让他插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2/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的红包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