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节阅读_第79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2 KB   上传时间:2020-12-07 19:14:55

  “陈大人的家世小的不知道大人知不知道?”师爷得到薛夷光的保证,话说得很痛快,“您是公府出身,家境富贵,但是陈大人不一样,陈大人是寒门子弟,自从做了布政使之后便喜好奢华,家中整日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光是给陈大人的老太太办寿宴,陈府一年到两头就得办上两三回,剩下的陈大人的寿宴,刘夫人的寿宴,总之各种名目的宴席加在一起太多了,这为得是什么,不要小的说,大人也应该明白吧。”

  薛夷光自然是懂得这些,说起来她之前只听说一些官员为了收礼,连脸都不要了,整日找各种名头办各种宴席,这样就能够光明正大地收礼了。之前她觉得这有些夸张,却没有想到大魏确实存在这样的人。

  “但是就这么收礼,陈大人还是觉得不够。”师爷继续道:“小的听吕县令说,陈大人总是想要给子孙留下家业,经常羡慕京中的那些公侯伯府世代传承的家财,所以……只能想尽各种名目敛财,自从陈大人上任燕云布政使之后,为了敛财想了不少主意,这慢慢地胆子也大了,就打到了赈灾款的主意上。”

  “其实这也不是第一次了,只是以前陈大人和吕县令的胆子没有那么大,他们只敢从赈灾款中抽取十分之二三,后来胆子越来越大,直到这一次全部都吞没,当然陈大人还留了一些钱打点各地的知府和一些官员,剩下的大部分都进了陈大人的腰包,当然吕县令自己也留了不少。”师爷将这件事情说清楚,可以说如果来的不是永嘉郡主或是皇家宗室,一般官员就是知道了这其中是布政使陈清和的手笔,也不会彻查到底,因为没有人想要得罪一个二品大员,而且得罪不起。

  其实就是这些官员想要向朝廷告状,也实行不了。因为一般监察御史的官职都不高,根据这些人的官职写出的奏书都不能加急送往京都,等到送到京都的时候已经半个月到一个月过去了,再经过六部三司往上递,就算递到了内阁手中,这个时候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

  而如果陈清和同时写奏书呈交内阁,这奏书却可以通过加急和直呈内阁的方式早监察御史半个多月到达,可以说等到内阁看到监察御史的奏书时,他们已经率先看到了陈清和的奏书,而且陈清和必定会在心中将事情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而且人通常都会相信第一印象,内阁这个时候早已对陈清和的奏书做了批示,监察御史的这本奏书根本就不会在内阁掀起半点水花,更不会被呈到景祐帝或者是太子面前。

  想想自己的奏书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还为此得罪了一个二品布政使,只要会权衡利弊的人都不会去做,官员除了会考虑百姓外,更多的还会为自己考虑。

  这一点师爷清楚,薛夷光自然也清楚,也正是因为清楚这一点,薛夷光觉得大魏的官制有很多的问题,整个朝廷的制度就有很大的缺陷。比如说在地方的问题上,现在的很多布政使就是名副其实的封疆大吏,很多时候这些封疆大吏究竟在地方上干了什么,朝廷根本就不知道,这就是权力过大,所造成的贪污腐败,限制地方官员的权力,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势在必行。

  经过这位师爷一说,薛夷光也明白如今华庆县百姓的现状可以说是布政使陈清和一手造成的,吕县令只是马前卒,也正是因为有陈清和做靠山,吕县令才有恃无恐,延平府知府才根本不敢过问。

  如果她没有记错的话,这次对于燕云省的赈灾,除去粮食不算。朝廷一共拨付二十万两白银,如果这二十万两白银都进入了陈清和一帮人的口袋,那薛夷光只能说一句“该杀!”。这样的人不配为官!

  “剩下的那些粮食呢?”薛夷光问道,除了赈灾款外还有不少粮食呢。

  “全都被陈大人卖给了燕云的粮商和乡绅。”师爷说道:“因为陈大人买粮的钱本来就不低,所以粮商们便纷纷涨价,这粮食的价钱比平常涨了足足两倍,所以百姓也就更加买不起粮食了。”

  “我记得陛下初年时还曾赞誉燕云布政使陈清和清正廉明,如今看来……”倒是成了笑话了,最后几个字薛夷光没有说,毕竟对皇室的影响不好,但是这确实是个笑话。

  昔年最有名的廉政之臣,却成了最大的贪污腐败之人,这是笑话,也是悲哀。

  “陈大人年纪越来越大,前半生清正廉洁,一点钱财都没有,颇为清苦,只靠着妻子的嫁妆过日子,这年纪越大,觉得自己给儿孙留不下什么财产,所以才想着贪腐吧。”师爷多少是知道一些这位布政使的想法的,因为他随着吕县令进进出出陈府这么多次,多少知道一些内情。

  薛夷光听到这话,嘴角只剩下苦笑,陈清和的问题说明了什么?堂堂官员要靠着自己妻子的嫁妆过日子,所以才家中抬不起头,年纪大了觉得自己为朝廷贡献一生,所以就心安理得的贪腐起来,想着为子孙留家产,前半生想得是百姓,后半生想得是子孙,这应该怎么说呢?说是人之常情,但那些受苦的百姓的冤屈去哪里诉苦!

  但一位朝廷大员却要靠着妻子的嫁妆度日,朝廷又对得起陈清和吗?

  所以她说,大魏的朝廷制度本身就存在很大的问题,想要改变官员的贪腐问题,官员本身的思想道德是一方面,朝廷的制度也是一方面,如果一个官员来生活都成问题,那他又怎么可能会清正廉洁?

  高薪养廉,这是有道理的。

  还有之前这位师爷说得陈清和出身寒门的问题,他们一直都在说世家对朝廷的危害有多大,但是事情总是有两面性的。比如大部分权贵之家出身的官员,他们祖上传下来的家产就足够他们花销了,所以他们用不到去贪腐,这也就造成了很多出身权贵家庭的官员在贪腐问题上要比寒门子弟轻很多,不是说这些人不贪,只是程度要轻。

  世家其实也都是一步步建立起来的,很多世家一开始也都是寒门出身,像现在的寒门子弟一样去贪,去敛财,但是他们只需要贪一代或者是两代,之后他们的日子富裕了,只需要慢慢积累财富,这个时候他们也有了名望,就会爱惜自己的羽毛,家中子弟不再贪污。

  而现在的寒门官员正在走着世家最开始走的路,每一个寒门出身的官员,也许在一开始想着去对抗世家,痛恨世家,但是随着年龄的增大,他们就会开始想尽办法让自己的家族传承下去成为新的世家,就这样旧的世家落寞,新的世家兴起,世家永远都不会消灭。

  关于世家的问题,薛夷光觉得她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但是对于贪污的问题,薛夷光觉得高薪养廉是最好的办法。

  之后这位师爷又交代了吕县令和陈清和的信件往来和账簿等证据,薛夷光连夜写信给太子,一是对廉政问题阐述自己的想法,希望大魏改革弊政,二就是对陈清和的问题做出说明,她虽然是监察御史,但官职太低,无法清查一个二品大员,这个还需要朝廷另派人前来才可以。

  “将这封信五百里加急送往东宫,面交太子殿下。”薛夷光将信件交给钦察卫队的校尉道。

第181章 妾室

  当日晚上薛夷光是在华庆县的县衙中落脚的, 华庆县衙中原本住着的吕县令的妻妾儿女都已经被薛夷光圈禁起来,而且她让人对整个县衙进行了清查,不查不知道, 这一查着实让薛夷光震惊了, 就这样一个小小的华庆县县令家中居然有钱五万贯和三万两白银。

  这让薛夷光忍不住想起前世有一句极为讽刺官场的话, 叫作“三年清知县,十万雪花银”, 这话薛夷光原本只以为是夸张, 如今看来, 这说得确实是真的。华庆县不算是富庶的县, 甚至在江南都算得上是贫穷,这样的一个县令却能有这么多的银钱,薛夷光只觉得讽刺和悲哀。

  安国公夫人也看出了今日女儿心情很不好,她只觉得心疼,但心中又骄傲。晚上的时候,安国公夫人亲自炖了一碗静心汤送到薛夷光的房间。

  薛夷光看到是安国公夫人,赶紧放下手中的笔,笑着道:“阿娘怎么还不休息?”

  “我来看看你。”安国公夫人将静心汤放在薛夷光面前,给女儿盛了一碗道:“这个静心汤是用龙眼肉和川芎熬制的,最是静心安神,我看你今日愁眉不解,所以给你炖了一碗汤, 你喝下好入眠。”

  薛夷光听后, 心中微暖,安国公夫人是特别细心和体贴的母亲, “您一天舟车劳顿, 别为我操劳了, 我没事,您还是要早些休息。”说完后薛夷光将静心汤一分为二,笑道;“这汤我和阿娘一人一半,咱们喝了后都能睡个好觉。”

  安国公夫人看到女儿贴心的举动,也不推辞,接过女儿递给自己的静心汤,和女儿一起饮用后,想到今日的事情,对着女儿道:“有些话阿娘还是想要和你说说。这人总是会变,就像男女之情一样,成婚前的海誓山盟,成婚后也许就被抛诸脑后,纳妾通房好不快活,这做官也是一样,有些学子年轻时意气风发,誓要做个为民请命的好官,有的人也确实做了,做了一年两年三年,也有的做了五年六年,有的甚至做了几十年,就如同布政使陈清和一样,但是最后他们中很多人都会变,有的是心变了,有的是向现实低头了。”

  薛夷光知道,安国公夫人说的是实话,这些道理很多人都明白,她明白,安国公夫人明白,相信太子,景祐帝也明白。

  “阿娘想说什么?”薛夷光问道。

  “阿娘想说的是,人心是最莫测的,现实也是会让人低头的。”安国公夫人拉着女儿的手语重心长地说道:“这些事情绝对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够改变的,你不要为了这些事情气坏了身子,知道欠缺什么你就去做就好,阿娘希望你能够保重自己的身子,别为了这些事气坏了!”这才是她最担心的事情,今日的薛夷光其实外表看起来还是十分平和的样子,但是作为母亲的安国公夫人却能感受到女儿平静的面容下隐藏的愤怒。

  安国公夫人虽然思想开明,但是她也只是一个内宅的妇人,她知道国家大义,比如当初她愿意和丈夫一起为了国家战死,但她也是一位母亲,她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活下去。现在也是一样,安国公夫人虽然理解这些都是国家大事,百姓安危,但是她同样希望女儿别为了这些事情伤了自己的身子。

  薛夷光一直都知道安国公夫人是个很通透的人,就像是她之前说得那句话“人心是最莫测的,现实也是会让人低头的”,其实在大魏像安国公夫人一样通透的女子并不少,只是她们的一生都被束缚在后宅之中,到底失了自己的风采。

  不过,她又不是安国公夫人也不能妄自评价说安国公夫人过得就不幸福,她只是想说女子可以有更多的选择,如果女子愿意做贤妻良母,可以去做,如果愿意自己打拼事业,也可以去做,她只是希望自己能给女子更多选择的机会,而不是强迫所有的女子都必须去考科举去做官。

  每一个女子都可以活得自由,自由,应当是她对女子未来最大的期待。

  “我知道,您放心。”薛夷光对着安国公夫人点头道,她生气是真的,但是她会尽量控制自己。

  安国公夫人听后,拍了拍女儿的手,她知道女儿其实是一个很有责任心而且有大志向的人,道:“你早点休息,阿娘先回去了。”

  薛夷光应好,将安国公夫人送出房门后,薛夷光正在准备清查从县衙中搜出的吕县令手中的账本,却听到梧桐禀报道:“郡主,后院有些人想要见您?”

  “吕闻的妻妾?”薛夷光听到梧桐的话问道,吕闻是吕县令的名字。

  “是的。”梧桐回答道:“是他的几个妾室,说是想要求郡主放她们归家,她们是被吕闻强纳的。”

  薛夷光听后放下手中的账簿,道:“叫她们过来,顺便去核实这些女子的身份和情况。”

  吕闻的妾室并不少,虽然大魏对男子纳妾有着明确的规定,但是只要是有权有势,又有谁会遵循这个规定?吕闻的妾室通房侍女加在一起足足有□□人,就这妾室的人数,京中的诸多官员都没有这么招摇的。

  之前那位师爷就说了,吕闻还有陈清和的很多妾室都是强纳的,比起陈清和这位还会爱惜羽毛的二品大员,吕闻就放肆多了。

  这也是薛夷光为什么愿意见这些女子的原因,本就是苦命的人,她不想再让这些女子苦上加苦了。

  薛夷光见到的这些妾室的时候,是有些震惊的,因为这些女子的年纪并不大,有的甚至还没有及笄。这倒不是吕闻有什么特殊的癖好,而是在大魏,很多地方女子确实是十三四岁就出嫁,甚至有些地方十一二岁就成婚了。

  “大人,求求你救救我们!”以为看着十七八岁的姑娘对着薛夷光叩首,她看着似乎是这些姑娘的主心骨,最小的那位姑娘就倚靠在她的身边,轻轻啜泣。

  “说说你们的情况,还有你们的名字。”薛夷光说道,随后又叫了起,让这些姑娘坐下,柔声道:“有什么冤屈都可以跟我说,你们日后有什么打算也可以和我说。”

  “妾身娘家姓程,叫作婉清,家中的长辈都称呼妾身清娘。”程婉清说道。

  薛夷光一听这女子说话轻轻柔柔,还有这名字就知道这位出身不错,在家中的时候也应该是受家中疼爱的,“‘有美人兮,婉兮清扬’,是个好名字,你父母应当是很疼爱你的。”

  听到薛夷光提起自己的父母,程婉清眼中闪过温柔和悲伤,“是的,妾身的父亲是举人,又只有妾身一个孩子,所以对妾身很是疼爱,后来父亲也是为了救我,才被那恶贼污蔑下了大狱,以此逼迫妾身嫁给她,为了父亲,妾身只能委身那恶贼!”

  只这恶贼的称呼,薛夷光就明白程婉清对于吕闻有多恨!吕闻迫害的不仅仅只是这些无辜的姑娘,还有一个个幸福的家庭。若是没有吕闻,她相信以程婉清的家世和其父亲对其的疼爱,以及程婉清本身的聪慧,完全可以有一个幸福的人生,但她遇到了吕闻,幸福的人生没了,只剩下无尽的痛苦和绝望。

  “妾身和这些姐妹前半生已经痛苦不堪,妾身也实话实说,妾身不想跟着吕闻一起被治罪,只求大人给妾身们一条活路,若是不行,妾身只求一样,就是死妾身也不要被冠上那恶贼的姓氏!”程婉清带着身后的姑娘对着薛夷光叩首,她们本来就是受害者,她们从不承认自己是那恶贼的妾室,更不愿意冠以吕姓而死!

  薛夷光将地上的程婉清等人扶起,道:“我知道你们和门外的那些村民一样都是有冤屈,你们也是受害者,我已经让人去核实你们的事情,若都是属实,我会帮你们平反冤屈的,也会放你们离开,这些日子你们就呆在后院之中安心等待就好,我一定会帮你们的。”

  程婉清听到薛夷光这么说心中大喜,她身后的姑娘们也是一样,千恩万谢地对着薛夷光道谢。薛夷光再次将人扶起,她现在最担心的是另一个问题,“若是我放了你们,允许你们回家,你们接下来又有什么打算呢?回去再嫁人吗?”

  被薛夷光的这个问题一问,剩下的几个姑娘们面面相觑,有一个圆脸的姑娘说道:“我表哥还在等着我,他说他会等着我离开那恶贼,就娶我!”

  薛夷光虽然觉得表哥表妹成婚不好打,但是在大魏,这显然是段良缘,而且若真是如这姑娘所说,这男子确实是个痴情人,是良配。

  “你若是过些日子成亲了,一定要告诉我,我给你随礼。”薛夷光想要给这个姑娘一份体面,不为别的,只为让这姑娘有份体面,以后在婆家日子好过些。

  圆脸姑娘听后自然是喜不自禁,对着薛夷光赶紧道谢。

  但是其他人却都不说话了,程婉清说道:“不瞒大人说,我们这些人就算是回家嫁人,也嫁不到什么好人家。与其这样,还不如不嫁或者是做个尼姑一个人一辈子。”她们不想出了狼窝有进虎口。

  薛夷光知道程婉清的话很现实,她道:“我可以给你们出个主意,只看你们想不想干了。”

第182章 独立

  程婉清和身旁的姑娘在听到薛夷光的话后对视了一眼, 道:“大人请说。”

  “我觉得你们现在最重要的是活下去,关于你们户籍的问题,你们若是我可以让官府给你们办女户, 这点你们放心。”关于女户这一点, 当初她没有实现, 但是却不代表这些姑娘不能成为女户,因为如果吕闻被判死刑, 那么这些姑娘就是寡妇, 是可以符合女户的条件的, 和她当初未出阁的情况截然相反, 所以这些姑娘完全可以成为女户。

  “至于活下去,这就要看你们有什么擅长的了,或者是之后想要做什么?”薛夷光问道:“或者是你们没什么擅长的也不要紧,我可以提供机会让你们学。你们若是不愿意呆在这华庆县,我也可以把你们送离华庆县,重新开始,这些都可以,主要看你们自己的选择。”

  “你们总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够养活自己。”薛夷光说道。她不会选择说自己救下了这么多的女子,就要将这些人留在身边照顾,这显然是不现实也不可能的,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她希望的是这些女子可以不依靠任何人自己活下去, 真正的做到女性的独立。

  程婉清也知道薛夷光说的是对的,她们却是要有一技之长才可以, 不然只会活活饿死自己, 她道:“妾身认得一些字, 她们几个虽不认字,但基本上都会女红,还有的会裁衣制衣,妾身之前合计过,如果她们都不愿意嫁人,那么我就和在一起开个布庄或者是成衣铺子,也算是有个活计,能养活的了我们自己。”

  薛夷光听到程婉清的话就知道,程婉清是个有主见的人,开门做生意,要有掌柜,这个识过字的程婉清就可以,还有手艺人,剩下的这些姑娘们就合适。

  在这个时代,如果说女子要开一家店铺,那最合适的无疑就是和女红有关的生意,也就是卖衣服和布料,这些是她们最为熟悉的。

  说完后程婉清又看向薛夷光不好意思地请求道:“妾身还有一个不情之请。”

  薛夷光点头道:“你说。”她其实本人对程婉清是有些心动的,这样有能力有主见的人可是不多见,如果可以,薛夷光甚至是有想要将程婉清挖到自己身边的想法,但是她觉得又不太可能,也不太现实,因为可以看出,程婉清身边的这些姑娘都是依赖程婉清的,如果程婉清走了,那这些姑娘没有了依靠,后半生也许又会是一场悲剧。

  而且看程婉清牢牢地握住自己身旁那位最小的姑娘的手,时时安抚的样子,她就知道这些姑娘对程婉清来说也很重要。

  她知道即便自己说出可以带程婉清走,给程婉清给好的机会,程婉清也会选择和这些姑娘在一起。

  “妾身和姐妹们没有经验,如果可以妾身希望和姐妹们去人家的布庄上帮忙一段时间,不然这要是直接做了,绝对是两眼一抓瞎,什么都干不起来。”程婉清脑子是很清楚的,她家中原本家境还是不错的,家中也有两个铺子,一直都知道这铺子里都是老师傅带学徒,特别是像这做衣服,这花纹,颜色,布料的种类都是有讲究的,要是盲目地去开店,根本就撑不了多久。

  薛夷光听后更加赞赏程婉清,道:“这些你放心,只要是你们愿意学,我就会帮你们。”她欣赏这些愿意去独立的女性。

  “你们开店的钱,我先帮你们垫付。”薛夷光对着这些姑娘道:“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和梧桐说,我能够帮你们的我都会帮,你们若是有人找到了好人家也可以和我说,我给你们添嫁妆。”

  程婉清听到薛夷光没有犹豫地答应自己的请求,便知道自己是遇到好人了,像是普通的官员怎么会这么无条件的帮助她们?她们之前只是听说了一些这位钦察大人的身份,知道对方是女子,身份尊贵,其他的就不清楚了,她们原本还有些害怕这位尊贵的少女会鄙夷她们的身份,却没有想到对方不仅会同情她们帮她们洗刷冤屈,还愿意如此帮助她们,这让曾经一度觉得自己是被上天抛弃的程婉清感觉希望又回来了。

  柳暗花明又一村,说的也许就是她们现在吧。

  将这些姑娘送出门后,薛夷光对着梧桐道:“你留下来帮忙安排吧,我记得咱们的流芳堂也开到燕云了吧,你安排这些姑娘去那儿学学吧。”流芳堂是薛夷光自己卖口脂手工皂等东西的店铺,流芳堂已经开到了全国各地,燕云也有。

  “奴婢知道了。”梧桐屈身应是,只对着薛夷光感叹道:“这几位姑娘真是可怜,不过她们遇到郡主,以后的日子也有了盼头,这是她们的幸运。”

  薛夷光听后摇了摇头苦笑道:“我情愿她们都没有遇上我,也希望她们没有经历这痛苦的一遭,以后她们的日子能过成什么样,还是要看她们自己能不能立起来,我能救得了她们一时救不了她们一世。”

  “郡主也不必太过担心,我看清娘是个能立起来的。”梧桐对着薛夷光安慰道。

  薛夷光对程婉清倒不是很担心,有程婉清在,她再帮衬些,相信这些姑娘是可以独立生活的。她真正忧心的是,一个华庆县就有这么多受苦受难的姑娘的,那其他地方呢?又是什么样子?大魏的官员确实需要约束,若是没了约束,只靠这些官员自觉,大魏将会变得更加混乱。

  看着面前的这一堆账簿,薛夷光叹了一口气,事情总是要一步步地来,谁都不能一口吃个大胖子,国家改革更不行。

  第二日,薛夷光便命人将从吕闻处搜刮来的赈灾银和粮食分发给百姓,她在被授予监察御史的时候,还被授予了便于行事的权力,薛夷光知道太子给她纯钧剑的意思,不仅是让她在关键时刻保护自己,更是告诉她,她在一些时候可以有便宜行事的特权,不需要任何事都要层层上报,依条令办事。

  马家村村正马英还有马全等人在领到钱和粮食后直接对着薛夷光叩首感谢,特别是马全,这两日自己妻子喝了药,已经好了一些,原本都下不了床的,现在都能够下床走路了,而且薛夷光还给她留了很多的补品,这让马全怎么可能不感激薛夷光?

  薛夷光将这些人扶起,心中感叹,百姓还是淳朴的,谁对他们好,他们就会感激谁。和这些村民说了会儿话后,就有人告诉她,帐簿中出现的和吕闻同流合污的乡绅都被带来了。

  这些乡绅是被押来的,他们自然也听说了吕闻被抓的事情,本来心中是有些胆战心惊的,但见到薛夷光后,发现对方只是个年纪不大的小姑娘,立时就不害怕了。他们没有吕闻一样消息灵通,不知道薛夷光的身份,只是觉得薛夷光是钦差的女儿或者是家中受宠的小辈,被真正的钦差派出来糊弄自己的而已。

  “姑娘,还是让你们家大人出面,你一个小姑娘家的能知道什么?”一个身着锦缎,身体圆胖的中年男子对着薛夷光不客气道。

  “我家大人你还是没资格见的。”薛夷光说道,大人这个词在大魏的很多地方除了用来称呼官员外更可以用来称呼父亲,薛夷光自然是知道这些乡绅在想什么,只不过她没心情解释。

  “还有诸位,现在是在公堂之上。”薛夷光走上自己的位置坐下,当然就在昨天,这个位置上做的还是吕闻,而她却站在下面,今日却调换了,吕闻此时也已经被她手下的护卫带到了公堂之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7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9/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的红包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