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节阅读_第75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2 KB   上传时间:2020-12-07 19:14:55

  二皇子自然不信,道:“怎么没有?我记得你有一个堂妹不正好到了待嫁的年龄了吗?”

  “前几日我三婶已经给我堂妹定下了亲事,恐怕帮不上殿下的忙了。”二皇子妃抚摸着自己越来越大的肚子,她根本就不怕二皇子生气,二皇子生不生气和她有什么关系,只要她生下二皇子的嫡子,在这府中就没人能够撼动她的地位。

  二皇子听到章氏的话,自然是知道二章氏不想帮自己这个忙,但是又碍于章氏的家世,二皇子不好对着章氏发脾气,只得拂袖而去。

  章氏对二皇子的这副样子早就已经见怪不怪,在二皇子走后,对着自己身旁的侍女道:“去章家传个话,让祖父最近好好找二皇子聊聊,别让二皇子闹出什么笑话来!”

  丫鬟赶紧应是。

  说完后,章氏又对着丫鬟道:“去看看二皇子去哪里了?”

  丫鬟应是,挑门出去,一会儿又回来了,然后对着章氏道:“殿下去了王侧妃那里。”侧妃王氏是五品官员之女,在二皇子后宅中算是出身比较好的,又会讨二皇子欢心,最为得宠。

  “派人看着些,若是她胆敢举荐自己的妹妹给二皇子分忧,就让她病一段时间吧。”章氏说道,对于二皇子后宅的把控,章氏向来是最严的,后宅几个侧妃侍妾的一举一动都有她的人在监视。这些东西,自她小时候,她母亲就从小教导她,后宅的侍妾虽说只是个玩意儿,但是却要把控地严格些,不能掉以轻心。

  丫鬟听后赶紧应是,二皇子妃虽然说对二皇子不是太上心,但是对二皇子府却是在意的,这后宅之中,无论哪个侧妃再受宠,都越不过二皇子妃去,二皇子妃对这些侧妃侍妾也都是随意处置,就是二皇子也不会有什么异议。

  章万钧那里接到了孙女的传话,直接将手中正在批阅奏书的笔扔到了一旁,对着下首的长子章霆道:“早知道,当初就不应该选择二皇子!”

  章霆也是叹了一口气道:“二皇子确实不如太子!”若是没有太子,依照二皇子是除了病弱的大皇子以外的长子的身份,或许有一争之力,但是现在太子尚存,二皇子登顶的机会就微乎其微了。

  “但是父亲,我们真的要放弃二皇子吗?”章霆有些犹豫道,女儿嫁给了二皇子,若是章家真的决定要重新选择太子,那么就意味着女儿成为了弃子,到底是自己的嫡女,章霆还是有些不忍心的。

  “再看看吧。”章万钧最终叹了一口气道,说实在的他现在也没有拿定主意,太子和他的理念有些分歧,但是太子的变法,对章家的影响远远没有对齐国公府等勋贵世族的影响大。即便是变法,章家也不会伤了元气。

  他现在最大的顾虑是如果他现在转投太子,和跟着二皇子一条路拼一把哪个获得的利益更大。跟着二皇子最大的好处就是一旦二皇子登基,章家就是后族,若是孙女生下嫡子,章家最起码还可以荣耀三代。

  但这风险太大,十有八九章家会粉身碎骨。而转投太子也不划算,太子身边已经有杨廷和等人,再加上安国公府,根本轮不到章家分到好处,还有他和二皇子的渊源,太子会不会秋后算账还不好说。所以,章家现在真的是进退两难,即便是章万钧也拿不了主意,只能选择观望。

  另一边,薛夷光结束了及笄礼后,休息了一天,便去了东宫报到。

第170章 燕云

  太子洗马是辅佐太子, 教太子政事、文理的官职,秦汉始置,作先马, 后人可能误写,作“洗马”, 从此留下千古悬念。正史王朝统一将官名做“洗马”,而不用“冼马”或“先马”。

  “先马”即在马前驰驱之意, 为太子的侍从官,秦汉始置, 太子出行时为先导。汉时亦作“先马”、“前马”,秩比六百石。

  后世洗马官职虽有变动, 但也大多相同, 如今大魏的洗马也是如此,是辅佐太子, 教太子文理的官位,从五品, 这个官职虽然不高,但每个太子洗马都是太子的心腹, 而且虽然官职不高,但却有不少实权, 可以参与东宫中的机密议事,这点才是薛夷光最看重的。

  人和人是需要比较才能分出高低的, 比如薛夷光成为状元,入职翰林院才不过一个多月,就升了职, 被调任太子的东宫做事, 若是换成别人, 那可以说会被同届的进士们眼红极了,但是薛夷光不一样,作为未来的太子妃去东宫,大家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若他们是太子,也不会放任自己如此漂亮的未婚妻每天跟一群男子一起共事的,还是将人放在眼皮子底下才能放心些。

  其实,这些人不过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太子调任薛夷光进东宫担任洗马一职,除了自己的私心外,更多的是在为薛夷光的前途考虑,薛夷光毕竟是女子,朝中歧视女子为官的官员很多,这些人肯定会为难薛夷光,就算不为难,主官也不会培养薛夷光,所以太子将人调在自己身边,这样不仅是他,东宫的其他官员包括杨廷和在内的内阁也都会对薛夷光另眼相待,这样薛夷光才能够学到知识,得以长进。

  薛夷光看着自己的新官服,叹了一口气,虽说升官了,但是薛夷光自己知道这和自己的能力没有半点关系,一切都是太子的调动,所以她活了两世,第一次在官场上靠关系往上升,这不仅没让她感到高兴,反而有些害怕,她害怕自己这种捷径走时间长了,就会一直想要走捷径,不思正道了。

  “群主,你有这样的想法就说明你的心思没歪。”冯有对着薛夷光安慰道。

  “有时候关系也是实力的一种,群主你要相信你自己。”蔡琰也跟着道。

  对于大佬们的话,薛夷光知道是自己矫情了,笑了笑说好,只是她心里有自己的底线,下一次她希望自己的升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的,而不是再靠着太子。

  薛夷光到东宫的时候,就看到笑着站在东宫门前迎自己的陈福。

  陈福见到薛夷光,脸上立时笑成了一朵花儿,道:“郡主里面快请,几位阁老和大人还没到,您赶紧进去,正好也有时间和殿下说几句话。”如果说之前陈福对薛夷光是讨好,那么现在就是将薛夷光当作除太子外的另一个主子,那是真正的从心里恭敬。

  薛夷光自然应好,然后问道:“今天要议什么事?有哪几位大人过来?”

  陈福赶紧道:“议什么事奴婢不知道,不过今日内阁的阁老们和六部以及三法司的主官们都会到。”若是换做是旁人,陈福肯定是不会透露东宫的消息的,但是对于被太子当做宝贝的未来太子妃,陈福不敢有一定隐瞒,而且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

  薛夷光听到陈福说起来的人,就知道今日所议之事不小,不然也不会将朝中最有实权的朝臣们都惊动了。

  等到薛夷光进了书房见到太子后,就明白今日所议何事了。

  “你来得正好。”太子见到薛夷光,原本有些微皱的眉头放松了下来,笑道:“你来的正是时候,一会儿我要和朝臣商议修改大魏律例的事情,还有你之前说得想要在大魏建设学堂的事情,这次都会商议到,你有什么想说的,也可以发表意见。”

  说完后太子又对着薛夷光道:“还有件喜事忘了告诉你了,派去航海的人已经回来了,半个月前在两广登陆,算算时间再有十天左右也就回到京中了。”

  薛夷光听到这话大喜,赶紧问道:“他们可有伤亡?可寻到了那些东西?”其实,算算时间,这些人也是出去不少时间了,和上一世那位发现新大陆的探险家不同,大魏的这些人手中是握有她给的地图,她前世虽不是学地理的,但因为好奇,也是研究过一段时间的航海的,有她提供的地图,大魏的人不可能一两年才回来。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要等那些人回来再说。”现在在薛夷光面前,太子基本上都会选择用我而不是孤,他发现其实小姑娘在这点上还挺在意的。其实他本人又不是太喜欢称孤道寡,他有小姑娘,这辈子就不是孤家寡人。

  听到太子这么说,薛夷光也不是太着急了,毕竟着急也没用。

  正在这时,陈福通报说众位大臣们都到了,薛夷光也赶紧退到一旁。

  来的人除了朝中的重臣外,还有几个其他的东宫属官,比如太子庶子,校书等官员,可以说这些人都是太子的心腹,是太子培养的未来的阁臣尚书。

  进来的朝臣先对着太子请了安,被太子叫起后,就看到了一旁的薛夷光,虽然有些惊讶,但转而想又觉得理所当然,更没有人敢在太子面前说出不让薛夷光参与这场议政的话,及笄礼时太子对薛夷光的重视她们都看得出来,谁说那些话,无异于找死。

  不过也没有人特意和薛夷光说话,因为打不打招呼他们都尴尬,他们不知道该以什么身份来对待薛夷光,是臣子还是上官?

  薛夷光也知道现在自己身份有些尴尬,所以也不介意,只是走到属于自己的位置旁,和众人一起坐下,免得大家的尴尬。

  太子从来不在这样的小事上在意,因为他不可能一直在小姑娘身旁,有些事情总要小姑娘自己去面对,特别是这样的小事。

  “好了,既然都到了,便开始议事吧。”太子威严的声音再次响起,道:“孤令三法司按照要求重新拟定的大魏律例可有拟好?”

  被问起的三法司的主官都有些冷汗,他们都知道太子不是可以糊弄的,特别是被任命为律令总裁官的刑部尚书,此时算是体会到了上次大理寺卿耿弘文上次因为宋国公府的事情面对太子时的战战兢兢了。

  “臣还没有拟好,主要是这修改律令不是一朝一夕之事,这各地的情况都不一样,这么短的时间臣真的来不及啊!”刑部尚书叫冤道。

  太子却是不理会刑部尚书的叫冤,质问道:“是没调查出来,还是压根就没调查,或者是调查出来了却不敢写?”

  刑部尚书知道太子已经看穿自己的小心思,不敢隐瞒赶紧道:“回殿下,臣确实调查了一部分,也修改了一些地方的律法,比如江苏山东等地,江苏还好些,但是山东和以北的燕云等地情况却不怎么好,燕云布政使屡次和燕云地方官员屡次写奏书说燕云不适合变法和新律例的施行,所以臣也是因此无法落笔啊!”

  其实,变法一事触动最多的是占有土地最多的江南世族,但这些世族被太子之前下江南在江南官场的手段吓破了胆,现在都畏畏缩缩不敢出手。而且太子下江南后,让江南世族元气大伤,很多已经不成气候,这些家族都不敢大声反对,只敢背后里耍些小手段,比如和二皇子走的近些,但是明目张胆反对变法的却是没有。

  反倒是北方的一些世族开始跃跃欲试,开始找各种理由阻止变法和新律例的实施。山东的情况还好些,齐鲁之地总是遵循礼法还好管教些,但是燕云十六州是北疆之地,北疆民风彪悍,还有各种归顺大魏的胡族等部落,确实情况极为麻烦,也不是燕云布政使故意推诿,或者是刑部尚书不想去做,而是情况确实负责,很难解决。

  再加上刑部尚书他自己和燕云还有千丝万缕的关系,这就更难了。

  “臣愧对殿下所托。”刑部尚书最后只能选择向太子请罪:“请殿下恕罪。”

  旁边的首辅杨廷和听到后说道:“殿下,燕云的情况确实复杂,而且最近胡族动荡,似乎又有想要进攻我大魏之意,对燕云的情况,殿下必需要慎重行事。”

  薛夷光听到胡族又有进攻大魏之意,这让她不由想起来前两年太子从苏夷玉口中套出的关于安国公府战死沙场的消息,心中不由一紧。

  杨廷和的话太子是认同的,道:“燕云确实需要慎重以待,孤觉得可派钦差前去,诸位卿家可有什么好的人选举荐?”

  这话让下面的朝臣们面面相觑,不敢搭话,若是换个地方,他们也许还会举荐自家的子侄去,但是燕云的形式太复杂,还有打仗的风险,说不定就会死在那里,他们就不敢拿子侄的命冒险了。

  薛夷光却觉得这是个机会,起身对着太子道:“臣自荐前往燕云。”

第171章 妥协

  所有的人都没有想到, 最终出声自愿前往的会是永嘉郡主。

  薛夷光看着太子皱眉,不回答自己,只能再次请命道:“臣自荐前往燕云。”她愿意去燕云绝不是随口说说, 她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先不说她和自己的兄长从没有相见,就说那前世害死自己父母的胡族, 薛夷光也恨之入骨。

  她了解过如今燕云的情况,她兄长的能力是够镇守燕云的, 但是到底年纪在那儿摆着,身份和年纪都不足以让胡族忌惮, 而且论威望还是不及自己的父亲安国公的,所以一旦战事开启, 安国公必须要重回北疆, 抵御胡族。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安国公最终会战死沙场的原因。前世安国公没有找到她,所以一直驻守在北疆, 但如今即便是有了她,她不认为她劝说安国公, 安国公就会放弃边疆不顾,选择龟缩在京中贪生怕死这绝不是安国公的作风。

  薛夷光也十分清楚此事, 所以她才要选择去北疆,如今离胡族进犯北疆还有一段时间, 所以她想要尽快前去北疆,看看这件事还有没有回转的余地。

  薛夷光的这些心思, 太子怎么可能不清楚,他现在突然有些后悔将当初安国公的事情告诉小姑娘,让小姑娘心中担忧, 其实这些事情他早就有了布局, 他从胡族将要回自己战败的三皇子的时候, 一切的布局就已经开始了,只是此事是机密,他一直没有告诉小姑娘。

  不过,太子也十分清楚,前去燕云是一个十分不错的历练机会,若是敢做敢拼之人,一定能在燕云做出一番成绩来,到时候回京后受赏晋升是绝对的。这样的好机会,当然也伴随着极大的危险,而且这个危险还不小,所以太子一开始从来都没有下过要薛夷光前去,一是因为危险,二当然是太子的私心,若是小姑娘去了燕云,他们又得有至少半年多见不到面了,等到小姑娘回来,用不了几个月就该举行婚礼了,所以小姑娘这一走,他成亲前估计也见不到小姑娘几面了,这让太子怎么舍得?

  太子以前从来都不觉得自己是儿女情长的人,但是在薛夷光的事情上,太子明白不是自己以前真的铁石心肠,而是他之前没有意识到还有让自己儿女情长的小姑娘。

  “你的事情我们回来单说。”太子不打算现在和薛夷光说这件事,当着这么多的朝臣不方便,有些话他只能私下里和小姑娘说。

  薛夷光自然也不会在这样的场合下逼着太子答应,在薛夷光这里,太子从来都不是难说话的人,只要她有充足的理由,太子基本上都是支持自己的。连航海这样的事情太子都做了,更何况这区区前往燕云之事?

  “是。”薛夷光从来不会不给太子的面子,太子都这么说了,她若是一直坚持到底,才是伤了太子的心,所以薛夷光直接点头应是,退了下去。

  太子看了看剩下的其他人,道:“还有人自荐或者是举荐其他人前往燕云的吗?”

  众人听到太子的话,又重新恢复了紧张。还是那句话,燕云太危险,到时候去了,别功没立,业没建,连命都丢在燕云,那才是不值得呢!所以不论是阁臣还是下面的太子属官,对于去燕云都是犹豫的,最终只见末位上东宫属官中,一位太子庶子站了起来,对着太子道:“殿下,臣也自荐前往燕云。”

  薛夷光看向这位太子庶子,她若是记得没错的话,这位太子庶子应该是叫王鹤堂,是上一届的二甲传胪,本来是供奉在翰林院的,最后却太子看中,调动后成了太子东宫的属官,而且颇得太子看重,据传若是太子登基,依照其太子心腹的地位,到时候一个二品大员是跑不了的。

  这个时候,王鹤堂敢于主动请命,薛夷光觉得太子没有看错王鹤堂,这位有野心,但也肯做实事。有野心不可怕,可怕的是一个人没有野心。前世她记得有句名言,叫作:“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好士兵。”可见,一个人想要往高处走,野心往往是第一动力。

  但若是一个人真的没有欲望,六根清净,那和出家当和尚没什么区别了?不,应该说当和尚都是有欲望的,和尚还有想要修成佛的呢?这也是野心好不好?

  “你确定?”太子听到王鹤堂的话,心中一松,只要还有人愿意去就好,这样就算小姑娘执意要去,也好有个伴,当然太子更希望薛夷光看到有人去了从而放弃这个前去的想法。但是对薛夷光来说显然不可能,所以太子抱着的基本上也只是第一种想法。

  王鹤堂能在太子手下做事这么多年,而且深受器重,自然也不是出尔反尔的人,而且这件事情也是经过王鹤堂自己深思熟虑后产生的结果。和薛夷光,颜铄还有刘芳这一届的一甲都有不错的家世不一样,王鹤堂出身寒门,是真正的寒门,家中发现有读书的天赋,而且天赋异禀,所以才狠下心来,砸锅卖铁也要让王鹤堂读书,他们认为唯一能够改变自己一家命运的好运,就在自己的这个儿子身上,所以对于王家来说,机会可以称得上是砸锅卖铁将王鹤堂供上了学堂,这样的苦日子,一直到王鹤堂得中秀才,才让家里减轻些负担。

  事实上,王家也没有白供王鹤堂这么多年,王鹤堂是一个极为知道感恩的人,他为官后,就将自己的父母接到自己的身边,而且家中还有什么好东西,都会送给自己的兄长和族中帮助过自己的人,所以王鹤堂可以说是真正的寒门学子,自然这样的人对变法是极为推崇的。王鹤堂不管是才学还是样貌,无论是家世还是能力,都在上一届的学子中极为出众,这也是太子会重用王鹤堂的原因。

  王鹤堂之所以会自荐,主要是王鹤堂十分明白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是他真的做成了,到时候五年之内,他都不会缺晋升的机会了。他自认自己和永嘉郡主不一样,永嘉郡主深受太子宠爱,是未来的太子妃,想要做什么都有太子为其铺路,但是他不一样,他是得太子信重,但是太子手下能人术士奇多,他才发现原来自己原来不过是一个可有可无的人,那么太子根本就像对待永嘉郡主一样,将机会任由他们挑选,他们这些人想要什么,都要靠自己争取。

  这次去燕云虽然艰难,但是王鹤堂也相信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若是他能办成了事情,帮太子解忧,到时候才是真的未来可期。王鹤堂之前一直觉得自己前途迷茫,自然要抓住一切能够抓住的机会。

  太子对王鹤堂的表现至少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道:“可以,孤允了。”

  王鹤堂心中高兴,对着太子谢恩。

  薛夷光知道,王鹤堂这次是彻底入了太子的眼了,王鹤堂这步棋走得不错,只要王鹤堂能立功回来,王鹤堂将会前途无量。

  太子对着谢恩的王鹤堂叫了起,然后看向一旁的几位大员,道:“你们那些小心思孤都清楚,但孤希望你们能够明白,这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我大魏从来都不缺官员,也不缺有出息的子弟,只要你们胆敢在这些事情上下次再耍什么花招。”

  “若是还有下次,那诸位也就不要再出现在我的面前了,”太子冷声道:“我大魏不缺官员,更不缺私心重的官员,诸位好自为之。”

  太子的话让在场的朝臣都出了不少冷汗!,道:“臣等谨记。”他们想想原本的兵部尚书姜延,因为一场女儿的婚事,下场是什么样子?即便有二皇子护着,还是不声不响得直接被调任去了西疆,叫他们说,如果真的得罪了太子,即便他们都是当世的权臣,也一样无可奈何。

  说完这些后,太子就没有继续刚才的话题继续下去,而是道:“好了,燕云的事情已经定下,接下来说说其他地方吧?两广,两湖如何?”其实对于大魏来说,最大的粮食产地还是在苏州和湖州,苏湖熟,这名头绝不是白叫的。

  “两广之地如今还好……,两湖……”因为殿下在江南的手腕,他们就算是想要对付太子,也对付不了。

  针对此事太子又和朝臣敲定了一些政策后,太子便让那些朝臣告退了,屋内也只剩下薛夷光和太子两人。

  “真的想要去吗?”太子也没说答应也没说不答应,太子现在在做最后的挣扎!

  “当然。”薛夷光决定了就不会反悔,即便是太子再次询问,她也是一个回答。

  “你想去就去吧。”最终太子叹了一口气道:“去燕云孤不拦你,但是孤要让你知道,出门在外一定要注意安全。”

  薛夷光听到太子最后同意的话,脸上立时浮现出了笑容,她就知道太子一定会妥协。

第172章 情书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7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5/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的红包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