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节阅读_第73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2 KB   上传时间:2020-12-07 19:14:55

  “怎么会这样?”裴邵不敢相信地惊呼道,西南道总督也是正二品的官职,甚至算得上是封疆大吏,但是从京官到地方就是相当于降了半个职位,而且像姜延这样的正二品大员,若是有调动,都会提前在朝中商议的,而姜延的这次调动可以说是悄无声息,之前一点风声都没有传出来。

  “胡骏也是太子的人?”裴邵越想越不对,“这是太子早就算计好的?还是说姜延也事先知情,所以才不愿意转投二皇子?”

  “这些都不是重点!”齐国公有些生气,儿子现在都没有搞清楚这件事情背后的意义,“重点是若是太子可以如此轻易地就说动陛下调换一个二品官员的官位,那么太子在陛下那儿的影响力有多大?二皇子这场夺嫡究竟有没有胜算?”

  听到齐国公这样说,裴邵也意识到了这其中最根本的问题,他们之前一直觉得二皇子受宠,但是如今看来似乎也不是这样,如今大皇子已经开始逐渐接受宗正寺,四皇子据说也要奔赴沙场,连五皇子都开始跟着太子办事,整个大魏的皇子,似乎除了六皇子,其余的皇子都选择依靠太子,而且陛下对太子的重视和信任明显很高,而且应该是高过二皇子的。

  “可是我们和太子立场不同,万不能再转投太子。”齐国公叹了一口气道:“只能拼一次了!”

  比起齐国公府的哀愁,薛夷光现在忙碌地很,因为她及笄礼的日子到了。

第165章 及笄礼(1)

  女子年十五岁, 称为“及笄”。《仪礼.士婚礼》:“女子许嫁,笄而礼之,称字。”《礼记.内则》“女子......十有五年而笄。”所以对于女子来说, 及笄礼便象征着成人, 对女子来说其地位等同于男子的冠礼。

  及笄礼的程序很复杂,身为郡主,薛夷光本身就有着属于郡主规制的及笄礼吉服,这个礼部和宫中一早就为她备下了, 对于薛夷光和安国公夫妇来说, 及笄礼最难的不是请客宴宾, 而是这正宾的人选, 至于赞者、有司这些都还好说, 赞者薛夷光已经和永淑公主说好了,之前永淑公主和平宁县主及笄礼的时候她们三个人就商量着轮着当赞者, 现在轮到永淑公主给她当赞者了。

  至于有司则由她的二婶房夫人担任, 而现在最难的是正宾,正宾究竟请谁,这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其实一般来讲, 女子若是定下亲事, 一般都是由未来的婆母做正宾, 但是她未来的婆母是周皇后,让周皇后特意出宫给她当正宾, 这个太子之前和她提过,不过薛夷光觉得为了她让周皇后兴师动众地从宫中出来, 未免有些太麻烦。

  正宾一般选择的是德高望重的女性长辈, 而且她也有老师, 如果她老师张微有妻子的话, 她及笄礼正宾的位置应该归自己的师母,但是她老师张微是个大龄剩男!至今未婚,她也没有师母,所以这条路也不通。

  现在不仅是安国公夫妇为这个人选发愁,就是薛夷光也不知道选谁好。

  “其实,前两日我见杨家贾老夫人的时候,贾老夫人还和我谈起过阿瑶及笄礼正宾的人选,我觉得贾老夫人是有意的。”安国公夫人说道。

  “杨首辅的夫人?”安国公问道,看着安国公夫人点了点头道:“那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薛夷光也觉得贾老夫人给自己当正宾也挺合适,正当三人想要确定人选,安国公夫人都要拿起笺纸给贾老夫人写请帖时,便有人来通禀,说是周皇后身边的内监来了,要宣安国公夫人入宫。

  一般情况下,周皇后宫中的人来安国公府都是宣召薛夷光或者是给薛夷光送赏赐的,这还是第一次宣召安国公夫人。薛夷光和来人也认识,问了周皇后宣召安国公夫人何事。内监笑着道:“是皇后娘娘有事找夫人商量,郡主和国公爷请放心,不是什么坏事,是好事。”

  薛夷光听后也放了心,另一边安国公夫人也换好了诰命的服装跟着内监进了宫。

  等到安国公夫人回来的时候,天色已经黑了,薛夷光和安国公已经商量好了及笄礼的大部分流程,只等着安国公夫人回来拍板了。

  薛夷光赶紧给安国公夫人沏了一杯茶递给母亲,问道:“阿娘,皇后急召可是有什么事?”

  安国公喝了一杯贴心的女儿递过来的茶水,瞪了一眼旁边傻愣着的安国公,心中只觉得还是女儿贴心,道:“不用给贾老夫人下请帖了,皇后娘娘说她来给你当正宾。”

  薛夷光听后皱眉道:“这是皇后娘娘自己的意思?”她之前只以为是太子想要给她体面,提出让周皇后给她正宾,并没有想到过是周皇后的意思,毕竟周皇后自从入宫出了每年的祭天,狩猎,避暑之类的皇家集体出宫外,周皇后基本上没有出国宫,这也是薛夷光没敢惊动周皇后的原因,要知道皇后出宫,可不仅仅只是一句兴师动众可以形容的,从护卫到依仗等等,都有讲究,周皇后麻烦,接待周皇后的安国公府也麻烦。

  但如今听安国公夫人的意思,这似乎是周皇后自己的意思?如果是周皇后自己愿意出宫给她做正宾就意义不同了,她自然是极为高兴的。如果说她的学业功课和做事方式都是太子交出来的,那么她在女子方面的仪态和处事道理那就都是周皇后教授的,周皇后教会了她更好地适应大魏这个时代。

  在薛夷光心中,周皇后就是自己除了母亲安国公夫人外最亲近的长辈,当然太后也是,只不过太后对她多是祖母对孙女的那种溺爱,而周皇后却想母亲一样引导她,在她缺失亲生母亲的十几年中,是周皇后填补了这个角色的空缺。

  所以周皇后也是她内心最期待的正宾人选,只是她碍于周皇后的身份,没敢和周皇后说过,也是怕周皇后太过麻烦,毕竟皇后出宫一次不是小事。

  如今听到周皇后真的要来给她当正宾,薛夷光高兴极了,嘴角的笑容怎么也止不住。

  “会不会太劳烦皇后娘娘了?”安国公自然也希望女儿的及笄礼能够盛大,但是也没想过让周皇后亲自出宫当正宾。

  “我本来也是推辞的,但是皇后娘娘执意。”安国公夫人道:“皇后娘娘说她是看着阿瑶长辈的,是最合适的正宾,还有,皇后娘娘说阿瑶是未来的太子妃,将来的皇后,这正宾也只有她这个皇后来做最合适。”也正是因为这个理由,让安国公夫人无法反驳。

  对于这个理由,安国公和薛夷光听后当然也是沉默的,这个理由确实让人无法反驳。

  “那我这就命府中还有族中准备好过几日迎接凤驾。”安国公说道,既然周皇后已经决定,他们这些做臣子的自然也没办法反驳,而且对于周皇后愿意不辞辛苦亲自前来,无论是安国公还是安国公夫人心里都是高兴的,这至少证明皇家对女儿的重视,以及周皇后这个未来婆母对女儿的喜爱。

  自古以来最难的就是婆媳问题,如今看周皇后对女儿的态度,安国公夫人在这点上放心不少。

  薛夷光的及笄礼是安国公夫妇十分认真地操办的,他们想要给女儿办一个盛大的及笄礼,所以一向在京中低调的安国公府,广邀京中名门望族,勋贵宗室参加永嘉郡主及笄礼一事在京中引起不小的风波。

  知道薛夷光的及笄礼比上一世还要隆重数倍的苏夷玉,气得又在齐国公府的院子里砸了许多东西。凭什么?到底是凭什么?明明她已经重来一世,为什么还是比不过薛夷光那个贱人!

  苏夷玉心中不甘心极了,心中满满地都是恨意!凭什么她前世今生的及笄礼,给她做正宾的只有她的舅母,而且还是她的母亲低声下气求来的?是的,前世的苏夷玉及笄礼虽然没有办酒宴,但赵氏心疼女儿,还是请了自己的娘家嫂子来做正宾,只是没有宾客罢了。

  这一世,苏夷玉想要齐国公夫人给自己做正宾,结果还是一样,最后做正宾的还是自己的舅母。而苏夷玉呢?那是一次比一次好!从齐国公夫人到周皇后,一个比一个尊贵,将她衬托地更加不如,这让苏夷玉怎么能不恨!

  不过,就是心中有恨意,苏夷玉也奈何不了薛夷光,也阻碍不了这场及笄礼的举行,因为就算是安国公府广邀京中名门,但齐国公府和宣平侯府也不在受邀之列,苏夷玉连帖子都收不到一张,连安国公府的大门都进不了,更何况做其他事情?

  安国公府现在忙得厉害,今日是永嘉郡主的及笄礼,对安国公府来说是大喜事,对于安国公府的下人来讲也是喜事,因为安国公夫人为了给女儿庆祝及笄,每人都赏了一个月的月钱,这和逢年过节的赏赐都差不多了,下人们自然高兴,办事也更加用心。

  此时的薛夷光正坐在自己的闺房中看着陈福送来的八尾凤钗,有些怔愣。

  “这是太子殿下的意思,一会儿皇后娘娘给您加笄的时候,可用此凤钗,郡主不用担心,今日及笄礼过后,赐婚的圣旨便会下来这凤钗也是陛下默许的。”陈福赶紧笑着道:“这是殿下为了您及笄,特地让内庭局的人打造的,这凤钗的图案还是殿下亲笔所绘交由内庭局的。”

  薛夷光说过,太子是个浪漫的人,比如在送她东西上,总是亲历亲为,这样才有意义,才让人觉得暖心,打量着面前的八尾凤钗,这是只有嫡公主和太子妃才能有的荣耀,大魏没有嫡公主,所以这八位凤钗独一无二。

  凤钗是用纯金打造,上年点缀着各色的珠宝玉石,华丽异常,以前的薛夷光总觉得金子的颜色有些俗气,但是面前这振翅欲飞的凤凰只给她一种尊贵华美之感,绝无意思俗气。

  “替我谢过太子殿下。”薛夷光将凤钗替换掉自己原来准备及笄礼用的小凤钗,这个凤钗是自己大哥前几日刚命人送来的,和凤钗一起送来的还有好多首饰,都说是给她及笄用的,她二哥也是如此,她和母亲选了很久最终选定了这一支精致的小凤钗,但是现在要替换掉了,对此她只能对自己大哥说声抱歉。

  “一会儿殿下就和皇后娘娘一起来了,您亲自殿下道谢,殿下会更开心的。”陈福笑着道。

  吉时前半个时辰左右,凤驾驾临安国公府,安国公夫妇摔阖府跪迎,前来的除了周皇后,还有太子和永淑公主,以及后面来自景祐帝,太后,周皇后的一堆赏赐以及各宫嫔妃送来的贺礼。

第166章 及笄礼(2)

  薛夷光在京中, 特别是在宫中的人缘还是不错的,这其中有“皇家宠爱”这个红包的原因在,当然也有妃嫔们想要借着薛夷光来讨好太后和皇后的原因。后宫的很多事情都是跟风的, 太后和周皇后两人作为后宫之主, 是妃嫔们争相巴结的对象。

  特别是这一次,周皇后亲自出来给薛夷光做正宾,可以说不仅是整个后宫,就是整个京都都震惊了。他们虽然听说过周皇后对永嘉郡主极为喜爱, 但是却没有想到会对永嘉郡主喜欢到这个份上, 亲自出宫, 这都还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景祐帝居然同意了。

  要知道周皇后出宫一定是经过景祐帝的同意的, 即便是天下之母,周皇后也没有出宫的自由。所以大家奇怪就奇怪在这个地方, 景祐帝究竟是什么意思?只是单纯地喜欢永嘉郡主这个晚辈?还是看在安国公的面子上?还是因为永嘉郡主现在是太子的人, 景祐帝是在借机表达对太子的看重?种种原因,众人猜测纷纭。

  不过怎么说,因为周皇后会到场, 所以安国公府的请柬一时间成了各府争抢的对象, 人人都以能够收到永嘉郡主及笄礼的请柬为荣。像齐国公府和宣平侯这两家, 作为和永嘉郡主渊源甚深的人家,自然成为众人关注的焦点, 得知安国公府没有给这两家送请柬,众人对安国公府的态度更加明白。

  不过, 宣平侯府没有收到请柬, 但是二太太房氏和苏夷媛却是收到了, 两人很早就来到了薛夷光的院子里。薛夷光得知苏夷媛怀了身孕, 心中也更加高兴。

  此时,安国公府的前院,安国公夫妇带着阖府跪迎周皇后和太子。周皇后下了凤辇后,亲自扶起安国公夫妇和为首的几位朝中重臣,旁边的太子也是如此。

  旁边的永淑公主下了车后,在周皇后和太子扶起重臣后,跟周皇后说了一声,便去找薛夷光去了。

  “臣恭请皇后娘娘和太子殿下上座。”安国公对着周皇后和太子恭请道。

  周皇后点了点头,笑道:“今日本宫是正宾,倒是不忙入席,待主持完永嘉的及笄礼再入席也不迟。”随后又笑着对众人道:“诸位卿家不必在意本宫,自行入座就好。”

  众人听到周皇后如此说,自然恭敬应诺,随后周皇后走上正宾的席位,太子倒是和安国公一起入了席位。太子看着安国公的态度,明明之前对他已经好了很多,今日许是因为永嘉及笄礼这个特殊的意思,似乎又有想要回归以前态度的意思。

  “听说国公喜爱兵器,孤的私库中还有几把不错的名剑,虽然比不上湛卢,但也是传世的名剑。”太子转头对着安国公客气道:“国公要不要去孤的私库看看?”他现在已经知道了对付安国公的办法,至于那些名剑,太子虽然也肉疼,但是比起自己心爱的小姑娘,太子觉得这些都不算什么。

  安国公听后确实心动,他今天心情说高兴也高兴,说难过也难过。今日是女儿的及笄礼,他自然是为女儿成人而高兴,但是同时也更感到失落,女儿及笄就意味着女儿要出嫁,嫁给别人了,这对安国公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他还没找回女儿两年呢?女儿又马上不是自己的了,换成谁谁都不会高兴?

  所以对于即将要抢走女儿的太子,安国公自然是没什么好脸色,甚至脸色还有些臭。但是太子的提意他确实感到心动,他可是听说了太子的私库中名剑还有不少,比他收藏的还要多,他自然是想要一睹为快。

  “看了又如何?左右也不是臣的,臣还是别看了,免得到时候整天日思夜想这些东西,睡不好觉。”安国公说道。

  太子嘴角一抽,朝中都说武将忠厚老实,但是要他说安国公绝对是这其中的特例,先不说那哄他父皇的水平,就说这说话的艺术,就是朝中的一些文臣都抵不过,太子只能狠下心来道:“国公爷说笑了,您是大魏的功臣,孤还能让您因为一把剑睡不着?您看上哪把,直接拿走就好!”

  对于太子的爽朗大气,安国公明知道这是糖衣炮弹,但还是忍不住心动,这名剑的诱惑太大了,他实在是把持不住,安国公在心里告诉自己,这事一码归一码,女儿的事和名剑的事不能一概而论,他收了名剑,不代表自己就认可太子这个女婿。

  嗯,他心里是这么告诉自己的,坚决不承认自己已经被太子收买。

  另一边,薛夷光送走了陈福后,又见到了永淑公主和平宁县主等闺中好友,刚说了没几句话,颜女官便来通报说吉时到了,让薛夷光和赞者永淑公主准备,该入场了。

  周皇后为正宾,有司为房夫人,赞者为永淑公主。

  及笄礼是加笄的过程,三次加笄,象征着女孩成长的过程,采衣色泽纯丽,象征着女童的天真烂漫;色浅而素雅的襦裙,象征着豆蔻少女的纯真;端庄的深衣,象征着花季少女的明丽;最后的礼服,象征着大魏女子的雍容大气,典雅端丽。

  及笄礼开始时,房夫人托盘于西面阶梯之下。

  因着薛夷光郡主的身份又是周皇后亲自为正宾,所以整场及笄礼都是由礼部主持的,这时礼部派来的赞礼开始唱道:“笄礼始,全场静。天地造万物,万物兴恒,以家以国,祖光荣耀。父母传我,人生家国,贵至荣和。夫,人之因幼,少而及往,青年独立继承。家、族、国纳其人之成立,与其人之权利,其成人者受个体生存,家族责任,社会义务之命。此,特予正礼明典。成人笄礼开始,礼乐起!请赞者入席。”

  赞礼的话落后,永淑公主便对着旁边的薛夷光微微一笑后,走了出去。

  作为有司的房夫人早就已经立于薛家祠堂的一侧,永淑公主站在另一侧点烛,燃香。

  这时,赞礼又开始让主人和宾客入席,随后又高声道:“请笄者出!”

  只见这时一位身着采衣采履的少女缓步走出,永淑公主以盥洗手后就位,与薛夷光互相一揖,然后薛夷光又对着周皇后和安国公夫妇行礼后,才正坐于席位之上。

  随后赞礼又唱:“请正宾盥手,请赞者为将笄者理妆。”永淑公主开始为薛夷光梳头,周皇后从座位上起身,在安国公夫人的陪同下盥手。之后,二人一礼,安国公夫人退下。

  在周皇后站定后,房夫人以冠笄盘进,周皇后接过冠笄,执之,正容,对着薛夷光祝曰:“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以介景福。”周皇后为薛夷光加冠笄后,薛夷光回拜,周皇后归位。

  接着笄者入东房,薛夷光在永淑公主的陪同下更衣,接着薛夷光换了一身鹅黄色的襦裙后,对着安国公夫妇跪拜,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

  归位后,周皇后再盥手,有司奉上发钗,周皇后唱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敬尔威仪,淑慎尔德。眉寿万年,永受胡福。”永淑公主为薛夷光去发笄,周皇后为薛夷光戴上发钗。

  之后,薛夷光又换上深衣曲裾,对着师长和长辈行跪拜礼。礼毕后,就坐。

  周皇后接过房夫人奉上的钗冠,特别是那根八尾凤钗,凤凰的八只尾羽,在阳光下熠熠放光,光彩夺目,绚烂多彩,下面的人看到这只凤钗一时之间都吸了一口气,但是看到周皇后和太子都面色如常,就知道这是皇家的意思,一时间众人猜测纷纭。

  周皇后将象征着太子妃和嫡公主身份的发簪戴在永嘉郡主身上,到底是在印证哪个身份,是太子妃?还是嫡公主?

  但是作为正宾的周皇后和笄者的薛夷光,以及上首的太子却是面色如常,就是安国公夫妇也只是在一开始有些惊讶后,也恢复了神色,这让众人的猜测更多了起来。

  若不是碍于周皇后和太子还在上首,下面早就闹开了,但是因着周皇后和太子在,众人也只敢小声议论。不过这些人再议论,也阻挡不了接下来及笄礼的进程。

  “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之后,去发钗,换钗冠。

  随后薛夷光回屋后换上礼部早就准备好的郡主吉服走了出来,礼服上用金丝银线勾勒出的纹路,再加上头上的八尾凤钗,让薛夷光耀眼极了。

  薛夷光再次回到周皇后的面前,“执酒祭亲,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周皇后将酒杯递给薛夷光,薛夷光跪着将酒洒在地上,象征性地沾了沾唇,有司接过酒具,奉上饭,薛夷光吃了一口,待有司撤下,再对着周皇后行礼道:“请正宾赐字。”

  “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女士攸宜,宜之於嘏,永受保之,字曰瑶光。”周皇后唱到。

  “重光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薛夷光对曰。

  紧接着,安国公夫人上前训词:“事亲以孝,接下以慈。和柔正顺,恭俭谦仪。不溢不骄,毋诐毋欺。古训是式,尔其守之。”

  “儿虽不敏,敢不祗承!”

  礼毕后,薛夷光对着宾客作揖,表示感谢,宾客纷纷回礼。

  众人本以为这场盛大的及笄礼结束,却没有想到周皇后身旁的女官上前递上一道明黄的圣旨,只听到周皇后接过圣旨道:“永嘉郡主接旨!”

第167章 赐婚

  从周皇后为薛夷光赐字“瑶光”二字的时候, 在场的众人就觉得不对劲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瑶光”二字寓意深远, 又是星象之名, 很少有人会以此为字。

  众所周知,瑶光是北斗七星之一,位于斗柄的最末端,是北斗七星中最后的一颗星。这都不是重点, 重点是瑶光一星象征的意义不一样, 瑶光是象征着吉瑞的。

  《文子·下德》有载:“摇光者, 资粮万物者也。”对于古人来说, 瑶光一星视为祥瑞。而这个名字显然不可能是安国公为女儿取的, 安国公还没有这么大的胆子,敢以星宿之名为女儿起名, 也不敢直接说自己的女儿是祥瑞, 所以这个表字只有可能是皇家赐下的。

  但皇家为什么会赐下这个表字给永嘉郡主吗?难道皇家真的是认为永嘉郡主是祥瑞之人吗?若是如此,这永嘉郡主的价值将会比他们想象中更大,这样也更加让众人坚定要为家中子侄娶永嘉郡0主为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7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3/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的红包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