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2 KB   上传时间:2020-12-07 19:14:55

  班昭接着道:“就像是冯有姐姐,因为冯有姐姐和魏文帝的变法成功了,所以冯有姐姐成了文明太后,但若是冯有姐姐失败了,在史书上冯有姐姐也绝对是和吕后一样的评价。”

  这段话冯有并没有觉得不高兴,反而认同地点了点头道:“当时我推行均田制的时候,朝中阻挠地厉害,甚至有些大臣在朝堂上指着鼻子骂我,可想而知,若是我最后失败了,等待我的将会是什么?”

  薛夷光在两人讨论完,又接着道:“其实皇权和世家的争斗一直都存在,隋炀帝是为了遏制世家在朝中的势力,所以选择开科取士,同样,同为陇西贵族的李家在得了天下后,也一样选择对付世家,比如明明唐朝的史书上记载隋炀帝是昏君,却依旧选用昏君所开创的科举制度。”若是隋炀帝真的是昏君,那他的政策应当是不能用的才对,但是唐却沿用了科举制度,这就说隋炀帝绝非史书上的昏君,真正的昏君哪里能开创影响华夏甚至是整个世界的取士制度。

  “其实,不只是隋,唐在对付世家上也有不少的争斗,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则天皇帝。”薛夷光道。

  同昌公主听到薛夷光提起自己的长辈,心中更为好奇,催促道:“群主快说。”其实大唐对武则天一直讳莫如深,毕竟被女子篡了朝,还成功的王朝就只有唐了,即便是到了唐中后期,李氏一族很多时候也不愿意提起武则天,毕竟当时武则天杀了不少李唐宗室。

  “其实,唐高宗李治的时期,也是一场皇权和世家的争斗,则天皇帝其实就是唐高宗推出来遏制世家之人。”薛夷光说道,抛去李治和武则天的感情不谈,但是武则天之所以能够走上政治舞台,并且造成当时二圣临朝的场面,这和当时的政治斗争不无关系。比如说当时大权在握,身为李治舅父的长孙无忌,若不是长孙无忌,李治也不会让武则天临朝,当然这其中也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说李治的身体不好等等。

  总之,武则天这位大佬,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走上朝堂的原因很负责,包括当时李治的废后,王皇后到底是无辜,武则天陷害,这其中的理由是什么样的没人关心,因为王皇后就是李治和世家较量中的牺牲品,李治选择将武则天推向朝堂,替自己和那群大臣争斗,就要给武则天一个合适的身份,而后宫摄政,没有比皇后的身份更符合朝堂了。

  当然,李治会选择将武则天推向前朝,这和武则天本身的能力是分不开的,能被评价“政起开元治宏贞观”的女子又岂会没有能力,相反她是很多女子的骄傲。

  所以说,每一个王朝都不安稳,看似一场后宫的争斗,其实牵扯到了整个朝局,一些史书只会告诉我们事实,其中的缘由和真相还需要后人慢慢解读,要是真的听信了史书上的评价,那真的会造成很多误会。

  同昌公主对自己家族这段历史听得津津有味,冯有听到武则天的事迹,感叹道:“我们有很多的相似之处,但在临朝称制上我不如她。”冯有之所以说和武则天有相似之处,其实也不难理解,同样都是女子临朝,同样都和自己的子女针锋相对,刀戎相向,其实冯有觉得还是武则天在这个点上更可怜一些,她是个养子,不是亲子,还不是很伤心,但是武则天面对的却是自己的亲子。

  但是,在临朝称制上,冯有始终都没有迈出这一步,在这点上,她确实不如武则天。

  “她还是爱自己的孩子的。”冯有说道:“她说是任用武家人,李显处境艰难,但是却也始终没有废了李显。”

  薛夷光对这句话还是赞同的,“我认为则天皇帝始终没有想要将皇位传给武家人的想法,总所周知,则天皇帝在入宫前,日子并不好过,和武家之间有很多的恩怨,甚至可以说得上是有仇。”其实,很多人都猜测,武则天是觉得自己几个孩子有猪队友的嫌疑,而且当时她登基的时候李唐宗室频繁有所动作,所以武则天任用武家人是为了压制李唐宗室,巩固自己的权力。

  “所以你知道秦始皇到隋炀帝,从唐到武则天,这些事情告诉我们什么吗?”冯有感叹完后回归正题,其实冯有在教育人上面还是很有自己的一套的,要不然魏文帝也不会被她养的如此孝顺,至于自己的养子,冯有只能说是人都会有失败的。大号废了的她,只能练小号。

  薛夷光这两年受到了很多来自冯有的教育,因此也不介意答道:“胜利者可以书写史书,而失败者注定要背负千古骂名。特别是对于变法者和改革者来说,失败的下场可能直接会导致王朝的灭亡,所以无论变革什么政策,都需要深思远虑,特别是要考虑百姓。”就像有句话叫作,越变法百姓越苦,这句话道出了百姓的苦楚,所以,薛夷光不希望他们的变法,也会让百姓更加痛苦。

  所以想要变法真的对百姓好,不只是要站在百姓的立场上考虑,还应当到多地考察,看看百姓的实际日子究竟如何,不能只活在自己的想象中。

  薛夷光本来今日想要给群里的大佬们普及一下科举,却没有想到会被上了一课,还多了很多感悟。之后薛夷光也不再说话了,她今日确实累了,便和群里的大佬们道了晚安,便睡了,她明日还要参加琼林宴呢。

  琼林宴确切地说应该是叫作闻喜宴,自唐代开始闻喜宴出现,只不过到了宋朝的时候,闻喜宴在琼林苑中举行,所以闻喜宴又被叫作琼林宴。一开始的闻喜宴主要是新科进士们一起凑份子钱吃顿饭,但是到了宋朝以后,闻喜宴便成为了皇帝赐宴,新科进士们不再掏钱,大魏沿袭了宋朝的风俗,琼林宴也是由帝王赐下。

  琼林宴,帝王并不亲自参加,但是赏赐却是有的,比如一些诗书,袍靴,笏和冰等等,比如薛夷光在这次的琼林宴上就收到了景祐帝赏赐的四书。当然除了皇帝赐宴赏赐外,大魏还沿袭了琼林宴其他的制度,比如——簪花。

  虽然听起来男子戴花有些维和之感,比如薛夷光就想不出来太子戴花是什么样子。但是这确实是存在的,琼林宴实行九盏制,以歇宴赐花为标志,实行前五盏、后四盏的行酒制度。也就是说,大家饮完前五盏以后,进入到了宴会间歇时刻,这个时候也就是赐花的时间段。“人赐宫花四朵,簪于幞头上,从人下吏皆得赐花。”众人簪花以后,“望阙位立定,谢花再拜”,然后各自归位,再行酒四次,宴会结束。

  这就是琼林宴的整个流程,本来琼林宴对薛夷光来说很轻松,特别是宫人将她酒杯中的酒水全都换成了桃花酿,这是最适合女子饮用的酒水,其实说是酒水,度数非常低,和果汁差不多。

  至于是谁帮她换的酒水,除了太子,不做他想。因为琼林宴是内庭局和礼部操办,除了太子,就是太后皇后都不会将手插进礼部。

  比起鹿鸣宴来说,琼林宴的进士们更为热闹些,而且没有了裴邵,也没有人找她麻烦,作为状元她只需要将原本准备好的赴宴诗念出来就好,一切都很和谐。

  但到了五盏过后,要赐花的时候,却没有想到来的不是景祐帝身边的内监,而是二皇子。

第147章 羞辱

  二皇子并不是一个人来的, 身后还跟着几个青年,其中裴邵赫然在列。

  比起太子的威压深重,二皇子似乎更为亲和一些, 嘴角都带着笑意, 似乎很好相处。二皇子手中拿着圣旨,后面的内监们手捧木盒, 盒子上放着各种鲜花。

  见到二皇子,新进的进士们还是很激动的, 毕竟他们虽然踏入过太和殿,也听过景祐帝的声音, 但是进殿的时候,没人敢抬头,从始至终他们都没有见过景祐帝的盛颜。他们虽然自称是天子门生, 但是所有的进士出身的人都是天子门生, 这个身份无法给他们带来半点便利。

  所以看到二皇子,对很多人来说是意外之喜,毕竟二皇子的身份地位摆在那里, 他们若是搭上了二皇子, 他们一定前途似锦。这是大部分寒门子弟的心声。

  薛夷光跟随众人给二皇子见礼。

  “诸位免礼,今日是诸位的大好日子, 我代父皇送来这簪花。”二皇子说完后, 又看向旁边的薛夷光笑道:“永嘉可是状元郎,这簪花还是得从状元郎开始。”

  薛夷光觉得自己已经尽力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了, 没想到二皇子还是能想起来她,薛夷光只能起身上前道:“多谢殿下。”

  对于二皇子表现出熟捻的样子, 薛夷光表示他们并不熟, 先不说二皇子比她大上不少, 她虽然经常出入宫中,但是除了太子和五皇子外,其余的几位皇子和她并不熟悉,只是面子情罢了。以前和二皇子见面的时候,二皇子也只是客气两句,并无太深的交情,特别是二皇子身后还跟着裴邵在,这让薛夷光心中警惕立马起来了。

  众人本以为二皇子会令内监将花递给薛夷光挑选,却没有想到二皇子亲自从中挑出一朵芍药花来递给薛夷光,笑道:“我帮永嘉簪上吧。”

  若说之前薛夷光还只是怀疑,那么现在薛夷光就是惊悚了,二皇子这分明就是在打她的主意!芍药这花看着没有任何问题,但其中一个男子送一个女子芍药就有很大的问题了。

  《诗经郑风溱洧》中写道:“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虽说后来有人说在秦汉以前牡丹和芍药都被称为芍药,牡丹便是木芍药。之后牡丹成了雍容华贵的象征,而芍药却被写成妖娆多姿,如果非要形容二者的地位,那么就是牡丹是正室的象征,而芍药却是宠妾。

  再加上二皇子已经娶妻,这芍药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当然,薛夷光不觉得二皇子可能真的有想要纳她为侧妃的想法,但是她更觉得这更是二皇子对她和太子的一种羞辱,整个朝堂都知道她是太子的人,而二皇子却以芍药为她簪花,这本身就是一种羞辱。

  薛夷光看向二皇子的目光冷凝,她想不明白这是谁给二皇子出的馊主意,居然敢怕主意打到她的头上来,扫视了二皇子身边的人,薛夷光最后将目光落在有些阴郁的裴邵身上,不得不说裴邵的变化很大,完全没有了之前世家公子的骄矜,浑身充满着阴郁之感,让人不喜。

  在场这么多的人,唯一和她有恩怨多久只有裴邵,其他的人没有必要撺掇二皇子对她下手。

  “臣不喜欢芍药。”二皇子用芍药暗示,如此强硬,这都欺负到她头上来了,她自然也不会给二皇子留面子,薛夷光说完后,指了指上面的牡丹道:“臣觉得只有牡丹才配得上臣。”

  二皇子听到薛夷光的话,原本拿着芍药的手一僵,他一直都觉得薛夷光是个好说话的性子,之前裴邵说永嘉不好相与,他还不以为然,如今看来倒是真的。

  其实,二皇子也不是真的想要纳薛夷光为妾室,他已有正妃,而且是章阁老的嫡孙女,章家顺理成章地站在了他这一边,但是二皇子还是不满足。章万钧虽是阁老,但是却被杨廷和压制地死死的,还有一个彭时一个劲儿地和章万钧作对,所以章万钧在朝中的影响力不小,但是比之杨廷和却是小上太少,如今杨廷和站在太子这边,他这边根本不足以抗衡。

  而且他势力中最弱的就是兵权,太子的外家是英国公府,英国公手握重兵,太子不用为此操心,可是他不成,他手下只有裴邵为他拉拢来的威远侯的五万兵马,这还远远不够。

  裴邵之前也和他进言过,若是永嘉郡主一旦真的归属太子一系,那么安国公府很有可能彻底归顺太子,到时候太子手下两大国公府,重兵在握,他手下只有威远侯,根本无法与之抗衡。所以二皇子确实想要从薛夷光入手。

  比起滑不溜秋的安国公和薛培,薛夷光这个小姑娘无疑更好对付,在二皇子看来薛夷光虽然读了不少书,但是再厉害的姑娘都是摆脱不了情情爱爱的,二皇子觉得只要自己展现出风度来,薛夷光应该会对自己芳心暗许的,他自认自己的长相很不错。

  当然,二皇子脑子还是很清醒的,他知道此事成功的机率不是很高,薛夷光怎么说也是郡主,比他皇子妃的身份还要高,怎么可能给他当侧妃?所以二皇子送以芍药,是抱着侥幸的心里,如果薛夷光接下,他就去求父皇赐婚,若是薛夷光不接下,他也借机羞辱了太子,何乐而不为?

  至于会不会得罪安国公,二皇子也不在乎,他拉拢安国公几次安国公都十分敷衍,根本不将他放在眼里,他不拼这一把,安国公府也不会站在他这一边。再说就算是得罪安国公府,安国公又能拿他如何,他是皇子,安国公只是臣子,他还不信自己在父皇心中地位比不上一个安国公?

  正在薛夷光和二皇子僵持的时候,一道威严的声音想起,道:“确实唯有牡丹才配得上永嘉。”只见太子从外面带着人踏入了琼林苑中。

  见到二皇子让在场的新科进士们感到兴奋,但是见到见到太子,对他们来说就是惊喜了。

  太子本来是不打算参加琼林宴的,毕竟这样的宴会,他身为储君,未免让这些新科进士不自在,所以太子和景祐帝都选择不来,但是二皇子非要找景祐帝讨送簪花这件事,太子知道二皇子这是迫不及待地再打新科进士们的主意了,毕竟二皇子人手短缺,需要更多的人。

  原本太子并不心急,毕竟招揽人才需要慎重,也需要考核,他也没打算来。但是他想起小姑娘还在这琼林宴中,小姑娘是他的人,而他和二皇子之间是死敌,所以太子心中十分担心薛夷光,这才带着人过来了。

  太子本来和二皇子之间还是有些面子情的,但是如今二皇子要针对的是薛夷光,这就让太子忍受不了了,他心爱的人,他自己都舍不得欺负,恨不得珍之爱之,二皇子这就是在触他的逆鳞。太子的逆鳞没有几个,一是皇后,二就是薛夷光了。

  所以,太子丝毫没有给二皇子留面子,直接道:“孤看这朵芍药很适合文贵妃,二皇子还是将这芍药留给文贵妃簪吧。”

  太子这话什么意思,在场的人都能听出来,在太子口中,这花配不上永嘉郡主,却能配得起文贵妃,那意思就是再说文贵妃的身份还不如太子。

  一个贵妃不如一个郡主!这可以说是太子在羞辱二皇子和文贵妃了!

  二皇子自然是气急,道:“太子殿下怕是误会了,我只是看这朵芍药好看,与郡主容貌相配,并没有其他的意思。”就算他有其他的意思,也不能在太子面前说起来,太子的手段有多狠,他从小就见识过,虽然之后二皇子因为野心选择了夺嫡,但是太子年幼时在他心中留下的阴影并没有消散。太子爷几乎成了二皇子的心魔,他觉得只有太子被废或者是太子死了,他对太子的恐惧和心魔才会消除。

  “那孤也没有别的意思,孤就是单纯地觉得这芍药好看,和文贵妃十分相配。”太子看了一眼二皇子,不急不慢地道。

  薛夷光听着太子学二皇子说话,把二皇子脸都气得白了,突然有些想笑,她觉得其实有些时候太子嘴也是挺毒的,能把人气哭的那种。

  二皇子自然不能把这花拿回去给文贵妃,那他和自己母妃才成了真正的笑话。

  “这毕竟是父皇赏赐给众位新科进士的,我拿回去也不好。”二皇子将花放在了原本的木盒中,道:“再说,母妃那里也不缺花簪,我就不费这个心思了。”

  太子冷冷地看了二皇子一眼,只命人将木盒中的魏紫拿了出来,亲自给薛夷光簪上,脸上也露出了笑意,道:“唯有牡丹才可与永嘉相配。”

  别人不理解太子这句话的意思,只以为太子是看重他,这话是说给二皇子听得,也是在替她讨回公道,但是知道太子心思的薛夷光脸上却止不住地红了起来。

第148章 簪花

  太子为她簪上了魏紫, 薛夷光并没有像拒绝二皇子一样决绝太子为她簪花,只是脸上更红了些。

  为薛夷光簪上花后,太子看着小姑娘红彤彤的脸庞, 显然是害羞的样子, 太子会心地笑了,看来小姑娘对他也不是完全没有感觉。太子今日来主要是为了薛夷光, 但是却也不全是。而且小姑娘家的清名要紧,太子不希望在自己确定和薛夷光的婚事前, 外面就有流言蜚语,这对薛夷光的名声不好对于太子来说, 他自己无所谓,但是涉及到薛夷光的时候,太子会慎之又慎。

  “好了, 诸位簪花吧。”太子对着众位学子道。

  剩下的新科进士们自然没有想过太子和二皇子亲自为他们簪花, 他们又不是郡主,怎么可能让尊贵的储君和皇子为他们簪花呢?所以这些新科进士们还是很有眼色的自己拿起御赐的花,戴在自己头上, 这个时候, 没有人敢去挑之前那朵芍药。

  太子见众人簪花后,便带着身后的几位官员一起入了席, 太子自然而然地坐在了主位上, 薛夷光也回到原本属于自己的位置,二皇子见太子无视自己, 心中气闷。他就说太子向来傲慢无人,很是看不起他们这些庶子, 都是父皇的儿子, 都是皇子, 太子凭什么从小就看不起他们,就因为他是皇后肚子里爬出来的?就比他们尊贵?

  这又不是在普通的家族之中,嫡子继承家业,在皇家,嫡子能登上皇位的又有几个?二皇子相信,虽然太子现在势大,但也因为如此,随着他父皇的年纪越大,就会越忌讳太子,对于帝王来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更何况还是一个比自己年轻的人,即便这个人是自己的儿子,历史上这样的事情比比皆是,等到了那个时候,他的机会就来了。

  二皇子告诉自己要隐忍,现在要忍着太子,这么想了一圈后,二皇子的脸色才好了不少,重新挂起笑容来,走向太子下首的位置坐好,二皇子带来的裴邵等人坐在了太子带来的东宫属官的对面。

  有着太子镇压,接下来二皇子并不感再起什么幺蛾子,只能让着自己带来的人多和新科进士们交流,当然二皇子自己也做足了礼贤下士的态度。相较于二皇子亲善的样子,太子显得更威严一些,太子和二皇子广撒网不同,太子有自己的目标,在来之前,他就和东宫属官商量过,哪些人是可用的,哪些人是和他们对立的,这些,东宫都商量过了,所以太子选择的精准到人。

  不过,这些也用不到太子亲自出马,他所带来的东宫属官又不是吃素的,这些人也大多都是前两届到三届的进士们,这些人大部分年纪不大,和在场的一些年轻的进士们很有话题聊,更能融入到新科进士们中。

  相较于太子的选人,二皇子带来的人则更多的是像裴邵和威远侯世子这样的勋贵人家或者是世家子弟,这些人身上普遍都有骄矜和傲慢,其实太子带来的人中也有出身好的,但是几年的官场已经打磨掉了他们身上的尖锐,让他们变得圆滑,精于世故,更能融入到新科进士中去。

  而二皇子带来的人显然没有这个本事,薛夷光看着裴邵和威远侯世子拉不下面子和人攀谈,只有一些新科进士主动围上来时才会交谈,其实不是裴邵和威远侯不是没有努力过,比如裴邵一开始想要和颜铄交谈,但是却被颜铄不急不慢地挡了回去,裴邵碰了一鼻子灰。

  裴邵不明白,原本还和颇为亲近的颜铄,为何现在态度这般冷淡。当然,这个时候裴邵便想起来自己落榜的事情,其实今天二皇子叫他一起来琼林宴他是不想来的,他觉得他以落榜之人的身份去琼林宴,是一种对自己的侮辱,但是裴邵却反抗不了二皇子。

  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裴邵是想要来看好戏的,因为薛夷光中举,二皇子对永嘉郡主动了心思,裴邵便趁机怂恿二皇子纳薛夷光为侧妃,向来高傲的薛夷光,若是真的给人做了妾室,他只要一想想,心里就痛快。在裴邵看来,二皇子是未来的帝王,又受景祐帝看中,薛夷光虽然是安国公之女,裴邵觉得,若是二皇子执意,景祐帝应该会同意的。

  送芍药也是裴邵的主意,他想要二皇子借机羞辱薛夷光,正巧这和二皇子想要羞辱太子的心思不谋而合。其实,在这点上,裴邵还是挺瞧不起二皇子的 ,虽然他现在为二皇子效力,但是裴邵觉得二皇子也是蠢的厉害,居然真的会听信他的话,意图纳薛夷光为侧妃,先不说会不会和安国公府结仇,就说二皇子妃和章家都不会同意的。

  裴邵的目的就是让二皇子和安国公府对上,他在薛夷光那受到的委屈太多,而且安国公因为往日的原因,在朝堂上整日针对他父亲,这让齐国公苦不堪言,安国公势大,又深得景祐帝的圣心,齐国公对付不了安国公,所以只想让二皇子因为薛夷光和安国公对上,这样有二皇子在前面,齐国公府在面对安国公的时候也能有人挡一下。

  裴邵觉得二皇子很蠢,但是二皇子虽然蠢,可二皇子有一个他都没有的优点,那就是二皇子会装,比如现在这样礼贤下士的样子,要知道二皇子很看不起寒门学子的,觉得这些人身后没有势力,帮不了自己的大业,但现在二皇子面对一些寒门学子的时候,还能笑脸相迎,这就是二皇子的优势了,这就是二皇子的虚伪。

  其实裴邵一直都有些怀疑苏夷玉告诉他的最后是二皇子登基是不是真的,论心计手腕,二皇子样样都不如太子,唯一比太子强的地方就是比太子会装。他有时候想不明白最后景祐帝为何会弃太子选二皇子,这个问题他问过苏夷玉很多遍,但是苏夷玉含糊其辞,答不上来是,说自己只梦到了二皇子登基的场面,其他的不清楚。

  不过现在不管怎么说,齐国公府为了自己的利益选择二皇子是必然,就算是苏夷玉的这个预知是假的,他也要让其变成真的。以现在的朝堂形势来看,若是太子登基,齐国公府别说从此落寞,就连丢官罢爵都有可能。

  有太子压着,二皇子自然不敢再做什么出格事情了,更不敢针对薛夷光,所以薛夷光又恢复了平静,再加上薛彦斌之前也一直在薛夷光身边守着自己的堂妹,刚才薛彦斌都上前走到薛夷光身边,刚要开口说话,却被来得太及时的太子打断了,这让薛彦斌心里更加自责,所以之后薛彦斌也顾不上和同科的进士们应酬,只守在薛夷光的身边。

  薛夷光对薛彦斌兄长看护自己的态度既无奈又暖心,她劝堂兄不用太关注她,毕竟琼林宴是极好的结交人脉的时候,却被薛彦斌拒绝了,一直都在旁边守着她。

  怎么说的,薛夷光在薛家受到的待遇和她前面三十年受到的教育都不一样,在前世,她父母从小培养她独立的性格,后来穿越,她在宣平侯府只能独立,而太子从小队她的教导,也是让她学会坚强,学会一个人处理事情,让她直面困难,而不是躲在别人的羽翼下,这样永远都成长不了。而安国公府不是如此,安国公府将她当作瓷娃娃一样呵护,生怕那哪里磕了碰了,她在外面受到一点委屈,从安国公夫妇到两个堂兄都会帮她找回来,在安国公府她可以做一个被人宠着,被人呵护的小姑娘。

  薛夷光自己的性子是偏向独立的,但是每个女孩又都希望自己是被人宠着的。这并不矛盾,只是薛夷光对自己的认知更为清楚,她知道自己以后要走的路很长,不可能一直躲在家人的羽翼下,她必须要独立,有自己的思想,有属于自己的能力,相较于安国公府,太子给她的教导对她的未来更有帮助。

  她不是说不喜欢被家人呵护的感觉,这两者之间又不需做取舍,太子的教导能让她在外面应对一切风浪,披荆斩棘,而安国公府就是她在外面累了后,能够放下心来休息的地方,温暖又放松。

  赐花后,又行了四盏酒,这场琼林宴才算是结束,因为太子和二皇子的到来,让原本的总裁和两位副主考官存在感低了些,但是作为座师,三人在新科进士中的地位依旧很高。

  宴会结束时,座师带着所有人起身相送太子和二皇子,在太子等人走后,薛夷光才和众人散席离开,和三堂兄薛彦斌一起回府。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薛夷光乘着辇车刚出宫门,便看到宫门前停着一个辇轿,辇轿旁站着的人薛夷光也十分熟悉,那是太子的心腹内监陈福,辇轿中的人是谁不言而喻。

  果然她便看到太子从辇轿中走出来,来到她的马车旁,对着她道:“永嘉,我们谈谈好吗?”

第149章 契合

  薛夷光听到太子的话, 心中一震,她真的很少见过太子用这样的语气和人说话,若是换作以前, 太子想要和她说话, 应当只会说:“孤有事和你说,你明日来一趟东宫。”之类的话。

  这样的话是陈述的,也是一种命令式的语气。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太子从小就是储君,除了景祐帝外,谁又敢命令太子, 就是周皇后在和儿子说话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商量的语气, 当然这主要和太子从小到大太有主见有关。

  而今日太子的话, 却是在征询她的意见, 并没有强迫和命令,这让薛夷光觉得很舒心。她虽然对太子有朦胧的好感, 但是却始终不知道究竟该接受这份感情, 还是放弃, 这个时候太子能够愿意和她坐下来好好谈一谈,对于这个时代的男子来说特别是对于太子这样的储君来说,已经算得上是很尊重她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的红包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