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假千金的红包群_分节阅读_第36节
小说作者:漫漫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12 KB   上传时间:2020-12-07 19:14:55

  “陛下是开明的,太子也是。”苏夷光说道,只不过先帝不是,现在的礼教就是先帝时期起来的,现在还有人想要提出继续严守礼教,只不过景祐帝不喜,所以现在的风气算起来比先帝时期还开放不少。

  至于接下来,苏夷光对太子有信心,她可从没有在太子身上看到想要复辟礼教的想法,她相信太子那样聪明的人,一定会明白开放包容的社会更能繁荣稳定。

  历朝历代,苏夷光最喜欢的就是大唐的开放和包容。

  她认为只有开放和包容的社会才能让国家更加强大,至于闭关锁国只会让国家走向灭亡和屈辱。

  张微没有再说什么,而是对苏夷光道:“今日我身着儒袍,便是想要告诉你,儒学即便有再多的地方让你觉得不对,你依旧要尊重它,因为它是治世之学,我们现在的安定都需要它来维护。”

  “也许它有不对的地方,但是诸子百家又有哪一家是没有任何缺陷的?”张微说道:“比起别的学说,儒学能够安定国家这就足够我们敬重了。”

  张微今日之所以跟苏夷光说这些,是因为太子跟他说,苏夷光颇为喜爱杂学,他以小徒弟和他之前一样少年心性,觉得儒学有各种不好,以后走上歧路,但是他发现他和太子似乎都有些过度担忧了,小徒弟比他当初要明白地多。

  “好了,不说这些了。”张微说完后又道:“接下来我会接着给你讲史,你若是有其他想要学的也可以跟我说。”

  苏夷光自然点头应好。

  “我听太子说,你认为史书不真,那你说说它都已经不真了,为何还要学史?”张微现在越来越明白,为何太子要将永嘉郡主交给他教导,他这位小徒弟有些想法确实和常人不一样,说的话也都是常人不敢说的,或者是想都不敢想的,而且思维很独特,目光犀利却又心思澄明,比他当初还要厉害很多。

  “史学不一定真实,但是我们为何一定要探寻真实?”苏夷光笑笑道:“我们学史,不过是想要以史为鉴,少走一些弯路罢了。”

  “说得对,你能懂得这一点已经强于一般人了。”张微对于自己收了这么一个徒弟很是高兴。他觉得自己收了一个真正的衣钵传人。

  人和人的聪慧是不一样的,有的人的聪慧是学什么东西一学就会,举一反三,但有的人的聪慧是心思澄明,直指人心,而他的小徒弟就属于后者。

  接下来,张微就接着秦始皇帝的历史往下讲。

  苏夷光不得不说,张微不愧是三元及第的状元,确实比之前的刘元给她讲的要丰富地多,当然最重点的是张微有时会参杂自己的想法和她讨论,两人意见相左时,还能够讨论,张微从不拦着她发表自己的想法,即便有时候她的想法是错悟的,张伟也会听完,然后耐心地给她指正。

  学下来以后,苏夷光只觉得收获颇丰,张微将自己要讲的讲完,然后对着苏夷光道:“今天的课就到这里,明日我带你出去。”之后张微又布置了作业,根据苏夷光的预估,这绝对赶得上太子的,不过让她欣慰的时,张微没有让她练字。

  不过,苏夷光对张微的话,还是好奇,道:“您明日要带我去哪?”

  “去京郊的田地里转转,正好如今是春耕的时候,身为我的弟子,绝不可以连地都没下过。”张微说完后便起身离开。

  苏夷光望着张微离去的背影,想象着张微在地里种地的样子,瞬间觉得自己师父名士的形象崩塌了。

第74章 农家

  苏夷光回到薛府的时候, 房氏关心了她几句,然后很高兴地告诉她,安国公夫妇还有半个月左右就能回到京城了。

  这让苏夷光有些惊讶, 要知道从北疆到京中的时间并不短。

  “大哥大嫂想要见你, 一刻也等不了,都是加急赶回来的。”房氏说完后,真心替侄女和安国公夫妇高兴,这总算是父母和女儿团聚了, 安国公一家盼这天都盼了十几年了, 只是房氏有些遗憾道:“可惜你大哥二哥还有你三叔他们都来不了, 不然我们也能一家人齐聚了。”

  苏夷光笑着点头,道:“没事, 总归会见面的。”

  “您能和我说说我阿娘是什么样的人吗?”这是苏夷光第一次向房氏打听自己这一世的亲生母亲, 她之前一直听说安国公夫人因为女儿的事情精神恍惚,苏夷光觉得等见了面, 一定要给安国公夫人调养身体, 她的医术还是不错的。

  房氏听到苏夷光关心自己的父母,心中也高兴,回忆起自己的大嫂盛氏来,道:“你母亲出身江南大族,身上有着江南女子的清扬婉丽,温柔如水, 我还记得那时和你母亲说话,你母亲永远都是细声细语,温柔极了。”在她的印象中, 大嫂盛氏虽然是武将夫人, 但确实是她见过的最温柔的人。

  从房氏的话中, 苏夷光对自己的亲生母亲又好奇了几分,这样一个温婉如水的女子,能让安国公如此敬重,能跟着安国公前往边疆,可见安国公夫人不只是温柔,而且坚强,是个外柔内坚的人。

  之后,苏夷光又从房氏这里知道了很多安国公夫人的性情,才从房氏这里离开,走在回去的路上,苏夷光的嘴角微微勾起,有一个真心疼爱她的母亲,也许真的很不错。

  第二日,苏夷光知道要去京郊农田,所以便颜女官给自己换了一身简洁的服饰,之后随着张微出了城,去了京郊。

  和以前苏夷光去京郊的时候去的都是庄子上不同,这次张微带苏夷光去的是真正的农家。他们来到的是京城治下的安南县。

  苏夷光没有想到的是,张微这样的名士,居然在乡下也有房子,张微下了车后对苏夷光道:“我们许是会在这住一两天。”

  苏夷光庆幸自己是带了换洗的衣服的,她觉得她这次应当是被张微给坑了,下次张微要是带她出门,她一定要问好几天,不然很有可能后悔莫及。

  张微说完后就带着苏夷光往前面的农田上走去,如今正是春耕的时候。

  和苏夷光想像的每个人牵着一头牛犁地不一样,苏夷光发现这里的牛并没有几头,很多都还是百姓自己犁田。

  苏夷光虽然也经常会上庄子里去,但是她的那些庄子大部分都是太后和皇后给她的,庄子里的人比外面的日子还是好过不少,农忙的时候苏夷光基本上是不去庄子的,她怕那个时候去了给庄子里的人添乱,所以真的算起来这还是苏夷光第一次见到这个时代的人耕作。

  给苏夷光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累!只用人力耕地哪有不累的?若说之前她没有感觉到什么,但是现在她真的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落后。

  张微看着小徒弟站在农田上蹙着眉,道:“看到了吗?这才是百姓真正的生活。”

  “怎么样?要不要下地试试?”张微又问道。

  苏夷光想了想,摇头道:“人家干得正好,我还是别去填麻烦了,要试的话回去试就好,别耽误了人家春耕。”她还是有自知之明的,就她这也不是干农活的料,她要是想要体验,回自己庄子上,有的是体验的机会。

  张微也没有强求,他只是想让小徒弟见识见识,没有真的想让一个郡主下地干农活。

  正在这时,只见一位年龄不小的老者领着一个中年男子过来,苏夷光和张微虽然轻车简从,但是改带的护卫却不少,周围的护卫将两人拦住,盘问后才对着张微和苏夷光禀报道:“是村正带着他的儿子过来了。”

  苏夷光知道是他和张微的阵仗太大,把人给引来了,苏夷光看向旁边的张微,张微对着人摆了摆手,示意护卫将人带过来。

  “给贵人请安。”村正赶紧带着儿子给张微和苏夷光跪下道。

  张微让人将村正两人扶起来,笑道:“村正我们屋里叙话?”

  村正自然应好,外面的日头不小,张微也没有让小徒弟在外面晒太久的意思,这要是晒坏了,太子还不得找他算账?

  村正诚惶诚恐地将张微和苏夷光引进自家的院子里,这时苏夷光才注意到眼前的这些房屋,怎么说呢?连用泥糊的都很少,大部分甚至都是茅草屋,和她之前在古装剧中看到的完全是天差地别。

  村正家的房子是唯一的青瓦房,说是青瓦房其实三间中只有一间是用青砖盖的,其余的都是用泥胚房,院子也不大,里面放了不少东西,因为养了鸡鸭的原因,倒是有些味道。

  这次跟苏夷光来的是梧桐,梧桐入宫早,年幼时的事情已经记不清了,见张微领着自家郡主进这样的院子,梧桐都快哭了,就是在宣平侯府,她们郡主也没有进过这样的房子里。

  苏夷光倒是面不改色,虽说院子里的气味不太好闻,倒是里面的东西倒也摆得整整齐齐的,十分利落,这时一个十三四岁的姑娘从屋里走了出来,看到苏夷光等人,直接吓得往屋里躲,最后还是村正叫住了。

  “这是我孙女大丫,没见过什么世面,贵人别见怪。”说完后就对着那姑娘呵斥道:“愣着干什么?还不给贵人请安!”

  “无妨。”张微摆了摆手,示意无事,然后就被村正请进了屋里。

  村正赶紧吩咐自己孙女给贵人烧水,梧桐自然是不放心自家郡主喝这样人家烧的水的,嘱咐了旁边的二等丫鬟照看郡主,便跟着大丫一起过去了。

  苏夷光对于梧桐做事向来放心,也不过问,只是她想要知道张微到底想要做什么。

  村正是有眼色的,他自打见了张微和苏夷光就觉得自己是遇到贵人了,张微长得风流俊秀,一表人才,再加上苏夷光带着帷帽,他虽不知道苏夷光长得如何,但是只看那身边跟着的四个丫鬟他就知道,这一定是贵人,他是见过一些县令家的娘子出门的,那也就只有一个丫鬟,这可是四个呢,也不知道是什么来头。

  苏夷光戴上帷帽主要还是因为田地里太晒了,作为一个姑娘,苏夷光总是爱美的,美白是每个女孩的追求,在这个没有防晒霜的年代,物理防晒就是唯一的手段了。

  这边张微已经和村正聊了起来,张微问着村正去年的收成什么的,苏夷光在一旁仔细听着,去年风调雨顺,一亩地一季收麦大约是一石左右,合成后世的斤数,应当是一百五十多斤,这是最好的情况,若是遇到不好的时节,连一百斤都收不到,苏夷光一直都知道粮食的产量低,但是却从没想过会低到这个地步。

  不过对于这个结果,群里的大佬们都觉得这个产量很不错了。

  班昭道:“我们那个时候更低,在汉朝想要吃用麦粉蒸的馒头,那都是奢侈。”班昭说得自然不是白面的馒头,而是黑面的,汉朝的时候吃一口麦饭那都是奢侈。

  巴清更是道:“我们那个时候连馒头是什么都没有见过。”

  “群主不要这么担心,你看看这几百年过去了,进步很多了啊。”同昌公主对着苏夷光安慰道。

  “可是进步得太慢了。”苏夷光说道。

  “群主你想要怎么办?”蔡琰看着苏夷光的样子,觉得苏夷光似乎有了别的主意。

  “我想要航海。”苏夷光在记忆中记得明朝时的很多东西都是从郑和下西洋之后从国外传进来的,特别是一些农作物,苏夷光觉得大航海真的要尽快发展起来。

  “航海和粮食有什么关系?”蔡琰一脸懵,这两个完全扯不上关系好不好。

  苏夷光接下来向群中的大佬们普及了一些高产农作物所在的地方,以及大航海带来的利益,当年某些国家就是靠着航海,四处殖民,称霸一时的。

  畅想完后,作为最有经济头脑的巴清表示,“群主,你似乎没有这么多钱,听你的话,航海是需要大量的金钱作为支撑的。”

  苏夷光算算自己的俸禄,食邑再加上铺子赚的钱,顿时心灰意冷,虽然她现在在闺阁姑娘中算得上富有,但要是搞航海,就这些钱还不够她造两艘船的。

  而且,她也没有人手。

  想到这,苏夷光有些垂头丧气,她决定了回去以后就好好赚钱,争取早日买船。

  不过,这边张微和村正的话,也进入了正题,她也算是知道张微今日为什么前来了。

  “咱们村里自己有地的百姓有多少?佃农又有多少?”苏夷光听着张微问道。

第75章 土地兼并

  历来农户分为两种, 一种是自己有土地的,另一种便是佃户,其实按照大魏开国时期沿袭的均田制, 百姓都应当是有田的, 但是现在随着时间的流逝,土地已经被各种买卖。苏夷光也总算是知道这次张微跑到这里来的原因,那就是——土地兼并。

  “我们村算是好的,佃户比较少, 百十户人家佃户只有十户, 大部分都是有地的, 但是像我们隔壁村,五十多户人家, 就有三十户是佃户。”村正答道。

  之后, 张微又问了村正村子里每户有多少田地等等问题,问得十分全面, 苏夷光在旁边听着, 将这些记在心里。

  大魏的土地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田,一种是民田,其实就是封建土地国有制和封建土地私有制的混合。在每个王朝一开始建立的时候,由于战乱逃荒等原因,有很多土地都是无主的, 这些土地自然归为官田,当然官田还有屯田等其他田地。

  至于民田,便是个人所有的土地, 能够买卖的也是这类土地。随着王朝的建立和发展, 官田以各种形式和理由变为民田, 民田经过买卖很多归于达官贵族或者是各地的财主所有,这便是土地兼并。

  如今大魏的土地兼并之风盛行,很多权贵通过强制手段将土地从百姓手中掠夺走。苏夷光即便不关注朝政,也知道这段时间朝廷中就一起土地兼并案讨论地十分热烈,因为事情涉及朝堂勋贵平远伯,在朝中引起极大的反响。

  她突然明白张微为什么这个时候回来,应当也和这土地兼并有关系。

  苏夷光在旁边听着百姓的现状,不得不说,现在的情况已经和开国时记载的有了太多的不一样。土地兼并的问题,从古至今一直都有,这是土地私有制带来的弊端。

  为了遏制土地兼并,历朝历代想了不少的办法,从北魏到唐朝前期实行的均田制,宋朝王安石变法实行的方田均税法,前者取得了一段时间的成功,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和唐朝经济的发展,到唐朝后期,便已经废除了均田制,至于后者,变法并未成功。

  所以,土地兼并自古以来就是个难题。

  张微问了村正很多问题,问得不只是这一个村子的,还有旁边几个村子的。苏夷光在一旁听着,将情况自己记下。

  另一边,梧桐跟着村正家的大姑娘进了厨房后,只觉得根本无法入眼,准确的说,这里根本称不上厨房,只能称得上是一个灶房。里面只有一口铁锅。

  “妹妹怎么称呼?”梧桐笑着和旁边的女孩搭着话,“我叫梧桐,应当比你大,你叫我一声梧桐姐姐就好。”

  “我们村子都姓杨,家里人都叫我大丫。”杨大丫听到梧桐和她说话,有些害羞,低着头说道,“梧桐姐姐好。”杨大丫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看的人,她自觉自己在杨家村长得已经不错,她祖父是村正,家里情况好,这两年她到了快说亲的年纪了,祖父没让她下地干活,就是想让她养的白些,以后也好说个好人家。

  她不知道那位戴帷帽的贵人长得什么样,但是梧桐的样子对她来说就已经是她见过最好看的姑娘了,皮肤白皙,像家里买的豆腐一样,脸上还涂着胭脂,头上戴着她从没有见过的绢花,手上还戴着一个银镯子,穿得比她见过的县令家的娘子都好,对这样的贵人,她都不知道怎么说话了。

  梧桐听到杨大丫开口,心中松了一口气,只要愿意说话,能交流就好,接着笑着问道:“家里有没有专门烧水用铫子?”铫子是烧水用的东西,类似于壶之类的器皿。

  杨大丫点了点头道:“有的,不在这,我去给你拿。”

  梧桐见杨大丫将铫子拿回来后,十分干净,不想灶房里的其他东西一样,心中松了一口气,她之前想过,要是这里没有干净的水喝,她宁愿让郡主忍一忍,她派人去离这不远的郡主名下的庄子里取水,也不能让郡主喝这种不干净的东西,喝坏了身子。

  接下来梧桐和杨大丫一起将水烧上,梧桐不得不说她在这方面不如杨大丫,活儿基本上都是杨大丫干的,她是郡主的大丫鬟,平日里负责管理下人和账目,已经很久没有干过这种粗活了。

  自然,梧桐也不会白让杨大丫忙活,将手中的银镯子退下来塞到杨大丫手中,道:“真是谢谢你了,大丫。”

  杨大丫哪里收过这么贵重的东西,她看过了这银镯子估计得有半两多银子,在她们这,她就是陪嫁能有一个银镯子那都是压箱底的了,她怎么可能因为只烧了一壶水就收这么贵重的东西。这拿着她心里都不安的。

  “你只管收下。”梧桐却是没有犹豫,直接将手中的镯子放在杨大丫手中,一个银镯子梧桐刚并不看在眼里,她只希望能通过这一个银镯子能让自家郡主吃得用得干净些,这就足够了。

  “不知道一会儿会不会还要麻烦你,我们姑娘可能还要找你说话,你只管收着就好。”梧桐知道自家郡主的心思,在庄子上的时候,自家郡主就喜欢找庄子上的一些小姑娘说说话,她觉得这次也会如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8页  当前第3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12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假千金的红包群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