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清穿之皇家小和尚_分节阅读_第172节
小说作者:痒痒鼠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20-10-25 19:50:08

  “西藏第巴桑结嘉措,传闻里的五世DA赖之子,在五世DA赖去世却秘不发丧的事情被揭开后,依然手握西藏大权。皇帝既然要彻底收复西藏,拒绝给第巴金印,当可以从青海入手,循序渐进为最好的方式。”

  “《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后,沙俄沙皇一直力图通过东正教会在大清建立新据点。使团遵照彼得沙皇敕令,要求在京城为俄商建造一所教堂……导致一系列后续。皇帝做得很对。可还不够。

  之前中俄战争前后的俘虏,投降之人,大约有两千余。朝廷把他们编入满洲镶黄旗,享受和镶黄旗旗人同等的待遇,住房、衣食,“铁庄稼”……都可以收回来。”

  “当年一起进关的旗民,经过这么多年的变化,贫富差距巨大,尤其有些包衣生活极其困难,皇帝可以关注?关外的旗学,皇帝直接命令修建,可有用心做好准备?黑龙江流域关系重大,皇帝需谨慎再谨慎。”

  师祖一个一个问题提出来,皇帝低头听着,一句话也不说。

  非洲的事情,皇上自知理亏。

  青海和西藏的事情,皇上故意刺激西藏和准格尔,看似对青海没有防备,但皇上早已知道青海的几方势力拉锯中必然会产生内斗,皇上就是要等他们叛乱后,一网打尽,狠狠地杀一杀西部这些凌乱势力的锐气。

  沙俄俘虏们的事情,皇上承认他确实疏忽了。

  生活困难的旗民,以及家境实在困恼到生活不下去的包衣们,皇上也承认,是他的失职。

  皇上擦擦眼泪,哽咽道:“玄烨回京后,取消‘旗丁不得经商做工’的规矩,取消家境富裕之人的固定年俸,安排好生活困难的旗民和包衣。”

  “……非洲的事情,玄烨明白。”

  皇上一心“反天”,皇上认为一心仁慈爱民的东方不受老天爷宠爱,老天爷就要去宠爱血债累累的欧洲,既然天道不公,他还矜持什么?他的大军不够勇猛吗?他的火器不够好吗?

  可他汗阿玛担心,大清万一一个不谨慎牵扯进去非洲的奴隶贸易,再次引发“天谴”,伤及保康。

  皇上都明白。

  只要他熊儿子有一丝希望醒来,皇上愿意做任何事情。

  “……玄烨明白。保康,保康……”保康到底有希望吗?皇上双手握拳,眼睛红红。

  师祖看他一眼,终是开口:“贫僧告诉皇帝,保康会醒来,皇帝为何不相信?”

  “玄烨可以相信?”

  “可。”

  “……”

  “阿弥陀佛。皇帝应该相信。贫僧相信。保康自己也相信。”

  “……玄烨相信。”

  皇上相信。皇上从五台山回来,操持着太子大婚之礼,收缩非洲战线,只建设一个军事据点,重点放在大海洋上的“黑吃黑”。

  夏威夷和美洲的据点在建设中,意大利的地盘也在收拢中,直布罗陀海峡也在按照流程交接中……这般温和手段下,国内更是以稳为主,修养生息,缓和阶级矛盾,地域矛盾,关注民生,教化民众……

  皇上相信,他的熊儿子一定会醒过来。

  康熙三十五年的春天来临,皇后娘娘给儿子擦擦手和脸,面对儿子微微透出一丝丝红润的脸,喜极而泣。

第116章

  保康在他的睡梦中。

  梦里, 是黑暗不见亮光的海底深处。应该是深渊吗?真正的黑暗里,好似一个无形的囚牢,对于任何一个生物来说都是刑罚之地, 对于一只鸟来说,更是。

  硕大的,比大海里的大船还大的大鸟, 奄奄一息地趴在礁石上,脑袋无力地耷拉着,翅膀无力地低垂着, 好似再也无力飞翔, 好似再也不能化身为鱼。

  呼吸都几乎没有。

  保康好似回家一般熟悉地逛在这个地方, 慢悠悠的, 一处一处的,在这个永远黑暗没有时间的地方, 他也不知道多了多久。

  保康莫名知道,九次投胎, 九次失败给他带来的灵魂损耗无法估量, 尽管有好友们极力给他争取到第十次投胎, 还为了增加活下去的能力,给了他前九次生命的记忆。可这多出来的第十次, 本身就是困难重重。

  两千年了啊。

  保康也不知道自己怎么突然知道, 两千年了,不过他也不纠结,他只是,面对眼前的大鸟突然陷入深深的伤感中。

  两千年了, 到底“你”当初为何要犯天条?到底“你”当初什么想法那?

  “你”的好友们, 谁都不敢再抱有希望, 却还又对“你”希望满满。

  他们总相信“你”一定可以创造奇迹。

  他们为了“你”付出那么多。

  保康在梦里也哭出来眼泪。保康默默注视着好似已经陷入混沌失去灵智的大鸟,心里生出不甘,生出幸福,旋即又无声地笑出来。

  鸟生有这样的好友,当死而无憾。可这么顽皮的“你”怎么能不给他们创造一个奇迹看看那?

  他们一定是那般不可置信地惊喜和欢呼,会嗷嗷叫着,把酒狂欢,不醉不休。

  保康开心地笑着,蹲下身,伸手轻轻摸摸大鸟的翅膀,感受着那一根根羽毛下的伤痕累累,斑斑血迹,还是笑。

  “你”会活着,“我”也会活着,“我们”都会好好活着,创造奇迹。

  大鸟的胸口丹田处,原本死寂暗沉的内丹无声无息地运转,发出淡淡的光芒,昭示着生命的坚强。

  保康在睡梦中,原本苍白的脸上泛起一丝丝红润,生出一丝丝血色,告诉他额涅他确实在休养,告诉他额涅,他一定会醒来。

  春日的太阳光温柔地铺洒,落在他的脸上的时候好似格外温柔一般,柔柔的闪亮,和皇后娘娘低头给他剪指甲的温柔一样。

  皇后娘娘哭了一会儿,看着外头的太阳实在好,干脆将窗户全部打开,儿子身上的被子也打开,好让他尽情地晒晒太阳。然后她就坐着床边,拿过小剪刀给儿子剪剪修修手指甲和脚指甲。

  动作细致温柔,全神贯注,好似在做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一般。

  师祖进来看到,也没唤她,只是情不自禁地露出微笑。

  保康这个状态太过特殊,他不吃不喝的,就和人陷入沉睡时候的模样一样,也无需用药,也没有肢体萎缩的症状,甚至还可以看到长高一咪咪,甚至身上除了指甲会修修头发需要剃剃,连洗澡也不用,特干干净净的……

  这般“特殊”当然只能瞒着。日常都是师祖和皇后亲自照顾他,对外就说瑞亲王·快乐大师在五台山休养,拒接任何打扰;对五台山的人就说,是师祖给他洗澡,是皇后娘娘天天给他擦脸擦手,喂水喂药。

  就是上次皇上来看保康,师祖和皇后也没告诉他保康这个情况。

  内务府的人单单给太子一个似是而非的“证据”,就引发太子内心深处的“魔鬼”,更何况是这般类似于神仙手段,完全不是凡人能有的手段?

  人性不能试探。古往今来多少帝王为了“长生不老”疯狂?师祖和皇后谁也不敢冒险。

  皇后娘娘给儿子修完指甲,给他穿好袜子,因为儿子手脚上那透明到血管毕露的苍白,到底还是难过。不过她抬头看看儿子的面色,心里又升起希望。

  师祖念完一遍经文,睁开眼睛,在皇后的示意下走近一看,瞬间被巨大的惊喜淹没。

  “阿弥陀佛。”师祖极力克制自己的情绪,稳稳地打一个佛号。

  他的小徒孙,果然坚强地撑过这一次。

  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

  两个人因为这个现象心底深处的希望更大,怕生出意外,任何人不给见保康,连皇上要来也拒绝。

  这般情况下,时光流逝,斗转星移,转眼间又是一个“三年”过去,期间除了四公主出嫁之前执着地来看一次保康之外,再也没有人来五台山。

  师祖和皇后日日年年地照顾保康,师祖有空的时候抄抄佛经,打坐念经;皇后娘娘空闲的时候就写写文章,给保康念念文章。

  没有时间痕迹的海底深渊静静流淌生命的气息,安静的小院子里洋溢着希望之光。

  康熙三十八年的春天,在师祖和皇后娘娘欢喜于保康面色红润,呼吸绵长的时候,国家接连发生几件大事。

  孔尚任,孔家家族里这一辈最受皇上赏识的文人,代表人物,经过十年艰辛和三次易稿,终于完成他《桃花扇》的写作。

  “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一曲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悲歌。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不光是他们的个人悲剧,还是明朝末年**、动荡的社会现实,是权利阶级的内部矛盾斗争,是年轻男女冲破重重枷锁,为了爱情自由的以命相搏。

  就和当初“人人传唱纳兰词”一样,一时间大清“人人传唱桃花曲”。皇上和朝廷烦恼,可有不能强行禁止。

  朝堂上,除了皇上可能是年幼登基,除了纳兰容若、阿灵阿这样家事的世袭大臣,其他的,哪个不是十年寒窗苦读,十年官场沉浮,才得以在御门大殿站稳脚跟?

  他们都是老头子了;他们本身就是“父权和夫权”的代表,这《桃花扇》对于他们而言,那就是“啪啪”打脸。

  他们下面的文人幕僚开始动笔:知道侯方域家里有妻妾吗?知道李香君的出身吗?知道侯方域带着李香君回去家乡后,他的家人遭受的侮辱吗?

  你们这些年轻人天天鼓吹什么爱情自由,婚姻自由,这就是你们所谓的“自由”?不顾父母亲人族人的颜面,不顾妻妾孩子的感受?

  别说李香君不是自己愿意的,别说这是她的父母亲人的错误卖她入了青楼,也别说“秦淮八艳”长得多美,多么的苦和难。那董小宛,为何就能“出淤泥而不染”,为何就能被冒辟疆的家人接受,做一个名正言顺的妾室?

  布拉布拉的一大通,不光原本激进派年轻人跳脚,就是那原本看热闹,不支持这出大戏的年轻人也冒出来。

  好嘛,要说“秦淮八艳”是吧,是不是还要说一说“水太凉”?要不要说说“冲冠一怒为红颜”?

  这就是你们男子的道义?这就是你们男子的规矩?

  满口仁义,满文章君臣生死相随,关键时刻不如一名女子,你们眼里出身卑贱的女子,李香君错在哪里?

  她们作为青楼女子都能知道家国大义……对了,别说秦淮女子出身如何如何了,皇上他老人家早就规定了,废除贱籍!

  两方人在小报上对骂,年轻人虽然没有话语权,但有一腔热血,更有一腔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骂起来丝毫不留情面,把这老一辈人的羞耻事,不遮不掩地拿出来晾晒在太阳底下。

  乾清宫,皇上因为熊儿子的日渐好转心情大好,看着阴雨天也特好看,听着雨声也觉得特悦耳,捧着小报都看得津津有味,就是对着里面那句“皇上他老人家”不大乐意。

  他怎么就成老人家了?小孩子嘴上无毛说话不牢。皇上挺在意他的年龄,全然忘记他都是做祖父的人了,代表子孙的八字胡早就留起来了。

  五台山,皇后因为儿子的日渐好转心情大好,面对五台山的春寒料峭心里头跟夏天一样,听着呼啸的风声跟唱曲子一样,捧着小报,特欢喜地给儿子念。

  念完开始她的日常碎碎念。

  “你看,你汗阿玛都成了‘老人家’了。你太子哥哥大婚了,你胤祉哥哥也大婚了,你胤禛弟弟也大婚了,你胤祺弟弟大婚了……都有孩子了,都是儿女双全。”

  “你看看你,你这还不醒来,额涅什么时候能抱孙子?额涅也不求抱孙子了,额涅就挂念京城,额涅担心啊,你再不醒来,你皇祖母忍不住要来五台山了……”

  保康睡得香甜,好似听到他额涅的话,眉眼间隐隐露出丝丝笑儿。

  《桃花扇》的事情还没过去,黄河和淮河再次发生决堤,幸好有这么些年的治理,没有造成大患,但仍旧牵动朝野上下那根敏感的心弦。

  全国同心协力度过这次水灾,治水大臣靳辅忙完这一年的春汛病逝任上,临终之际念念不忘瑞亲王当初的举荐之恩,给皇上上了一道折子。

  大意如下:

  臣,靳辅,自康熙十六年升任河道总督以来,为了治理黄河,殚精竭虑,寝食不安……

  黄河治水关系到江南几省几地百姓的存活,多少能人为了驯服它付出一生,臣不敢自比圣贤,只求无愧于心,对得起皇上的信重和万民之托……

  而政争之烈甚于黄河。

  江南道监察御史郭琇因为臣的治河方案损害他自己的利益,便数次上书攻歼臣,不但将臣过去的功劳全盘否定,而且说靳辅无德无才,一切都听命于其幕宾的指使。批评臣和其幕宾天天讲筑堤、修坝,只是因为一有筑堤就要花钱,好中饱私囊。

  其他朝臣纷纷跟风,纷纷攻击臣,和郭琇有利益关联的监察一系全面发力,给事中等人继续发难,更有御史上书说靳辅恶贯满盈,扬言朝廷必须要杀靳辅以平民愤。

  更有那于成龙者,虽为清官,但根本不懂治水,就放言批评臣,说臣没有按照远古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方法来治河,这理由不仅牵强,而且无知到可笑。

  黄河之水滔滔。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05页  当前第17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2/3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清穿之皇家小和尚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