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公平交易(快穿)_分节阅读_第237节
小说作者:午后半夏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8 KB   上传时间:2020-10-08 18:45:41

  家里也就是这一年多,顾之瑶和顾之琳上班后,才开始有闲钱,一共就攒下四百多块,已经给了琳琳两百傍身,如今手里只剩下两百多,距顾之瑶提出的五百,差一半呢。

  如此一想,顾母的目光忍不住就看向了顾之琳。

  若是琳琳手里的钱……

  “妈,我下乡的地方离家远,下乡又辛苦,钱要留着傍身。”顾之琳在顾母的眼睛一看过来,就已经知道她的想法,想让自己把钱拿出来,轻声开口提醒说道。

  虽然她从来都没有对顾父顾母报过期待,但见顾母如此,她还是忍不住替原主有些齿冷。

  顾母听到顾之琳这话,表情顿时有些讪讪的,“琳琳,你多想了,妈不会要你傍身的钱。”

  她这话还不如不说,这一说,顾父也反应过来。

  他也是心动的,只是顾母都已经这么说,再者和大女儿不同,小女儿听话的把工作让了出来,钱给她是傍身,又不是买。

  顾父便也熄了心思,甚至对顾母说,“少想一些有的没的。”

  顾父和顾母听顾之琳这么一分析,自然不会放过这个工作,但他们手里也真的没有五百块钱,本来顾父还想用身份压着阿瑶,让她便宜些。

  自是被阿瑶一口拒绝,反正你不要,总有人要,毕竟售货员的工作可是个香饽饽。

  顾父气的不行,也没办法,最后是借了一圈,才把钱给凑齐。

  只是给的时候,脸臭的不行,直接放话,以后就没她这个女儿。

  对此,阿瑶表示,自己求之不得,反正她这次走了之后,也没打算再回来。

  ……

  阿瑶也要下乡的消息一传出来,顿时引起了好一片的讨论。

  先前顾之琳把工作让给弟弟,自己要下乡,就已经让大家议论纷纷,不过顾建邦是顾家唯一的儿子,顾父顾母不舍得,让女儿把工作让给儿子,也情有可原,大家顶多是同情顾之琳,其他倒是没什么。

  但阿瑶也下乡,还把工作给了顾母。

  这消息一传出来,可是惊掉人的眼球。

  人家都是当妈的把工作给孩子,这顾家怎么回事?怎么是女儿把工作给妈,还是后妈,这就让人不解了。

  顾之瑶和顾母关系不好,也不是什么秘密?

  因此,不少人顿时阴谋论了,脑洞开的贼大,不过多半都是说,一定是顾母仗着身份,逼着阿瑶这般做。

  不然人家好好的工作,为什么给了你?自己还要下乡。

  顾母自然也是开口解释,说工作是阿瑶主动让给她,也不是白给,可是给了她五百块钱呢。再者下乡也是她自己报名的,没人逼,但众人面前点头,私下里嘀咕却没一个肯信。

  主要是太有些匪夷所思。

  现在一说下乡,都是避之不及,想尽办法想留下来,主动报名的少之又少,更何况阿瑶还有体面的工作,怎么可能会这般想不开?

  必定是后妈狠毒,容不下继女,把人弄到乡下去不说,连工作也要。

  顾母听到这话,是真的气的半死,在家骂了阿瑶一个钟头,死丫头,人都已经走了,居然还给她来这一套。

  只是不管她心里如何诅咒和大骂,阿瑶都已经听不到。

  她已经拎着大都小包的东西,坐上了下乡的火车。

  作者有话要说:  开启下乡副本

第260章 穿越女的姐姐

  阿瑶在火车开动后, 有一瞬间的后悔,无他,这个年代的火车实在有些一言难尽, 不但环境差, 嘈杂声不断也就算了,更重要的是还颠簸的厉害,坐在上面真的是一种折磨。

  尤其是想到她们要坐上一天一夜的时间。

  “姐,我们一起吧。”

  顾之琳在上了火车后,犹豫了一下,才走到阿瑶的身边, 轻声开口说道。

  对此,阿瑶并没有拒绝, 点头答应下来, “可以。”虽然说他们这一节火车厢内,坐的大部分都是下乡的知青,素质也都还不错, 但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防人之心不可无。

  对比其他不认识的人, 顾之琳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阿瑶和顾之琳是基本上是把能用的东西都带了过来,也因为知道七七年高考会恢复, 所以就连高中时期的课本都没有落下, 只是这样一来的话, 她们的东西就显得格外的多。

  大都小包的,用来放置行礼的地方都不够用, 脚下也放了不少东西。

  当然了,最重要的钱和票都是缝在了自己衣服的内衬里,只留了几块钱的零用钱在外面。

  出门在外, 还是财不外露的好。

  火车咣咣铛铛的往前走,到了午饭的时间,也有列车员过来卖午餐,但基本没几个人舍得在火车上买吃的,都是自带的干粮。

  “姐,吃鸡蛋。”顾之琳笑着把一个剥好的鸡蛋放到了阿瑶的瓷缸里。

  阿瑶看了顾之琳一眼,没有说话,而是礼尚往来的把自己买的白面肉包子分给了顾之琳一个。

  也不知道是巧合,还是负责人看她们是姐妹,所以在安排的时候,特意照顾了一下,把她们安排到一个地方去,对此阿瑶倒是没什么感觉,也没什么意见,反正下乡嘛,去哪儿都一样。

  即便是和顾之琳一起又如何?

  毕竟顾之琳并不是做夭的性子,相处起来也挺愉快。

  其实,刚开始坐上火车的时候顾之琳的神情还有些不自在,不过她很快就想通了什么,态度很快也变得大方起来。

  不得不说,坐这种咣咣铛铛响的火车,还是很考验一个人的意志力,时间在阿瑶掰着手指头查中过去。

  次日,大概七点多的时候,总算是到了。

  阿瑶和顾之琳都被分配到了清溪县的红旗大队,下了火车,本来是应该有人来接的,只是他们到了指定等候地点的地方,并没有看到接她们的人,想来应该是时间还早,人还没有到的缘故。

  除了阿瑶和顾之琳之外,在等候点等着的还有十多人,询问之下,才发现,其中有三人,两男一女,目的地是和阿瑶她们一样,也都要到红旗大队的。

  “我叫李爱国,来自J市。”一个国字脸看着颇为正气的青年,率先开口说道。

  另一个人长相白净的青年,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说:“我叫苏岩,来自海市。”

  “我叫顾之瑶,来自江市,多多指教!”阿瑶也大大方方的开口说道。

  “我叫顾之琳,也是江市的。”

  “顾之瑶,顾之琳,你们是?”

  叫李爱国的人开口问了一句。

  阿瑶点点头:“恩,我们是姐妹。”

  “难怪名字如此相似。”李爱国露出恍然的神情来。

  “我叫赵春雨,是京市的人。”扎着两个麻花辫,生的颇为俏丽的女孩儿,也笑吟吟的开口说道。

  一行五人,就目前的情况来说,都不是什么心高气傲,会做夭的性子,因此在等人的时候,他们的气氛还颇为融洽。

  十点多,一个约四十多岁,手臂上还套着一个红袖章的中年男子,赶着牛车走了过来,出示了自己的证件,是他们即将要去的红旗大队的大队长,林爱国。

  听到他的名字,众人还都往李爱国那里看了一眼。

  “看我做什么?名字一样,不是很正常吗?”李爱国开口说道。

  他说的一点都不错,在这个年代,叫爱国爱党建国建党的人格外的多,说句夸张的话,在大街上喊上一嗓子,就有三四个人答应。所以,碰到同名的人,一点不用觉得稀奇。

  林爱国是赶着牛车过来的,当然了,这牛车不是让他们坐的,而是用来拉行礼的,毕竟牛车就这么大,一行五人,行礼都不少,压根就装不下。

  众人一看心里也清楚,干脆利索的把行礼放到了牛车上,人则跟在牛车后面走。

  从清溪县县城到红旗大队的路程,并不算是很远,甚至可以说是距离县城最近的一个大队,但因都是土路,前几日刚下过雨的缘故,路面还有些泥泞,并不好走。

  一行五人,足走了两个小时,才到了地方。

  直接去了知青点。

  看着那低矮的泥胚房,阿瑶即便是已经有了心理准备,也有些吃惊,更不用说其他人。

  顾之琳未曾穿越前,是看过不少年代文,但看着眼前的泥胚房,还是有些怀疑自己主动下乡是不是正确的?

  这房子真的能住人吗?

  林爱国可以很肯定的告诉你,能,而且不但能,里面还住了不少人呢。

  别看知青点破,但它却是是几年前才盖的,自六六年开始有知青下乡,最先开始,因没有房子,都是借助在老乡家里,不过随后几年里,下乡的知青越来越多,村子里这才趁着农闲的时候,用黄泥给盖了三间泥胚房,当做知青点。

  男知青一间,女知青一间,剩下的一小间则是厨房。

  知青点最多的时候,可住了二十余人呢。

  只是后来,政策的转变和特殊,下乡的知青迟迟看不到回城的希望,不少知青便选择在当地结婚生子,从知青点搬了出去。

  再加上,去年和前年都没有新知青过来,知青点便空了些,不过即便是如此,也还住着六人呢。

  不过女知青人少,去年还是两个人,只是其中一个女知青,在今年初的时候,结了婚,便从知青点搬了出去,就只剩下一个叫沈梅的女知青。

  她来到这里已经三年,性情看着很是爽利,态度也热情。

  沈梅笑着开口说道:“欢迎欢迎,今年终于有女同志过来了,而且还是三个,真是太好了,我终于不用一个人住了。”一个人独占一个屋子虽然好,但也空旷,每到晚上,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也是不自在。

  房间你虽然不算大,不过只住四个人,倒也不算拥挤。

  房间内,除了一个大土炕之外,就只有一个简陋的桌子,几个板凳,再没有其他东西。

  “……睡哪儿你们自己选,那边可以放你们的箱子,虽然屋子里没外人,大家也都是读书人,明白事理,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大家最好还是把自己的箱子挂上锁。私人贵重的物品,记得也要保管好。”沈梅态度热情的给他们介绍说道。

  三人很快各自选了位置,安置下来。

  因为东西多,可是忙碌了好一会儿。

  等东西收拾好,也已经中午了,因为阿瑶她们是刚来,因而午饭他们是一起吃的,也正式的认识一下。

  男知青那边,除了李爱国,苏岩之外,还另有五人,最长的已经在这里呆了六年的时间,叫何章,因为来的时间最长,加上性格敦厚会照顾人,算是知青点里公认的老大哥。

  阿瑶对他的印象还不错。

  吃了饭,沈梅便提出来带着她们到村子里转转,认一下路,毕竟要在这里呆上不短的时间呢。

  赵春雨是个活泼好动的性子,而且好奇心重,一路上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而沈梅也确实有耐心,会照顾人,对赵春雨的问题,一一的解答,没有半分不耐烦,看的阿瑶心里佩服不已。

  “梅姐,你们今天都不上工的吗?我来之前就听说,农村里,是有干不完的活?但现在看来,好像还挺闲的?”赵春雨好奇的开口问道。

  她来的一路上都在为自己打起,毕竟不少人都说,下乡做知青,辛苦的很,有做不完的活,就没有清闲的时候,但她看着,好像没什么事?

  沈梅听着赵春雨的话,笑了笑,回答说:“也是你们赶巧,如今这段时间算是农闲的时候,不忙,我们还可以有休息的时间。不过你们也不要报什么没活做的心态,再等半个月,就是秋收了,到时候忙起来,日夜颠倒,能累死个人,怕是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92页  当前第23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7/292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公平交易(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