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香酥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11 KB   上传时间:2020-09-11 15:59:02

第61章 三年后

  这时间啊, 从来都是过的最快的,好像上一秒还是七零年的火热的深秋,转眼间就到了三年后。

  这一年, 是七三年。

  七三年的秋天,发生了一件震动许家屯儿的大事儿,许雪林,上学了。

  关于许雪林的上学, 大家其实这些年都没有停过在心里嘀咕,也有那好心的去劝过许老三和常喜。毕竟, 在他们看来, 这么聪明的娃不上学,那不是就吃亏了吗?

  可能别的大队不知道读书的好处,但是他们大队还是看得出来的。像是大队的厂子提拔新人, 哪个不要求有点文化?这个有文化, 不是指一定要拿到文凭, 而是最起码要认字儿写字儿能写会算。

  但是要做到这么多, 至少也得初中毕业了,小学文凭都不是很够看。

  所以大家还是很劝常喜他们夫妻的, 当然,他们夫妻每一次都说自己有安排。

  可是这话说出来, 有人相信, 更多人是不信的。

  这啥安排啊?能磨蹭到现在?

  几年都蹉跎过去了啊。

  当然, 也有背地里笑话他们夫妻的,两个女娃送去读书,男娃反而不读书,这真是太蠢了。男娃那才是家里的顶梁柱,女娃儿早晚都是要嫁人的。

  也不知道, 许老三是发了什么疯。

  但是这个话,就算议论,也是都是自家人议论,大庭广众之下议论那都是不会的。毕竟大家都承了许老三的情分,没有他,他们许家屯的发展才不是这个样儿。

  现在家家户户谁家手里不捏个二三百,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勤快人。

  早几年许家屯还是中不溜儿的呢,不管干啥都是一样,既不是最好,也不是最差。可是现在可不一样了,他们许家屯那在公社是首屈一指。哦不,别说公社,就算是从县里诸多公社诸多大队来排,他们不是第一,也能落个第二。

  就是这么牛逼。

  所以有些话,绝对不能在许老三面前说。

  当然,就算许老三没有带着他们发家致富,他们有事儿也不会在许老三面前说,他们都是老实人,但是许老三不是啊,这人可不管什么脸面,能喷的你找不到北。

  所以,大家还是不愿意触霉头的。

  但是现在许雪林竟然念书了。

  十四岁,已经可以下地干活儿娶媳妇儿的大小伙子突然就去念书了。现在去读书,得念到什么时候啊!那不挣钱不下地不娶媳妇儿了吗?难道都二十好几还要靠着爹娘?

  “许大娘,听说你家老三他们家雪林今年去读书,是不是真的啊?”总是觉得,这个话像不像是真的呢。

  许大娘一甩头,说:“那咋不是真的?我家雪林直接去读五年级。”

  “啥?直接去读五年级?不是从一年级开始读?”

  许大娘洋洋得意,说:“我家雪林已经提前考过了四年级的期末考试卷,拿了双百呢。学校的意思是,既然他都会,没有必要浪费时间继续从低年级开始读书。我们就直接去念五年级了。”

  问话的大娘眼珠子差点凸出来:“天啊!”

  她还从来没听过有这样的事儿呢?直接就去读五年级?

  “可不是,谁让孩子聪明呢!他原来不着急读书,就是不想浪费时间在已经会了的知识上,现在这不是也不小了吗?正好桃子今年也要读五年级了,他索性就今年一起读书了。明年还能一起去读公社的初中。”

  许大娘自己也得意啊,别以为她不知道,这些人背地里都议论她孙子呢,现在可好,算是扬眉吐气了。她骄傲的如同一只大公鸡,信步进了厂子。

  他们厂子现在已经是六十个人的厂子了,这几年间,不断的进人。他们村虽然两千多人,但是其实才一百五十来户。这么看几乎有将近一半儿的家庭都有人在造纸厂工作。

  加上他们雇佣的大大小小临时工,平时基本都能维持在八十来个人工作的。像是许大娘,她是个小组长,负责了临时工这一摊子。这当组长,可不仅仅是荣誉,每年年底,多给算三十个工分,十斤鸡蛋呢。所以许大娘干的那是热火朝天。

  她一进门,就看到常喜已经到了,她低头正在整理东西,许大娘赶紧叫:“老三媳妇儿。”

  常喜抬头:“娘?”

  许大娘:“我过来的时候看到小桃子他们一帮小孩儿往山上跑了,你知道吧?”

  常喜点头:“桃子说了,要去摘果子。”

  许大娘:“你晓得就行,我就怕孩子不说就跑出去玩儿。小桃子这娃都十岁了,咋还这么皮。”

  别人家的女孩子,十岁的时候都能为家里做不少事儿了。但是他们家许桃桃还跟七八岁的时候一个样儿。都说七岁八岁讨狗嫌,她现在也没有摆脱这个魔咒呢。

  整天像是一个疯丫头,跟着小伙伴一起乱跑,大夏天的,真是没少看到她的身影。不过这娃倒是不像她妈妈,一张小白脸儿,怎么也晒不黑。

  “她今年就要读五年级了,明年会读中学吗?”

  常喜:“那当然啊,怎么可能不读书。只要桃子喜欢,就一直读下去好了。女孩子多读点数儿,也是好事儿的。她爸就说,他闺女读书更懂事儿,才不至于让臭小子骗了。”

  许大娘:“……”

  说起这个事儿,她犹豫了一下,问:“柔柔今年十四了,有啥打算吗?”

  常喜:“继续念书呗?等初中读完了考高中。不然她才十四,能干啥啊?”

  许大娘:“那倒也是的,她也不能立刻嫁人。”

  他们这一片儿地界,就算是乡下,十四五开始相看,也没有十四五就摆酒结婚的。基本上都要十七八。过了十八岁才是大流儿。结婚太晚会被嘲笑,可同样的,结婚太早也会被嘲笑的。

  他们这一边,越是富裕,反倒越是普遍嫁的晚一点;越是贫穷,反而也是嫁的早。早个七八年,他们许家屯儿还基本都是十六七结婚呢。这两年,那基本上都要十八左右,还有拖到十九二十的。

  谁让她们都不愁嫁呢,他们大队现在可跟旁的大队不一样,这日子好过极了。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也不会十分的苛待闺女,苛待的狠了犯了众怒,被人耻笑。而且落得坏名声,造纸厂招工的时候,这样的家庭都是不考虑的。毕竟,这种人品哪儿信得过呢!

  他们村子都是尽量找自己村里的人,但是不可否认,他们村的小伙儿姑娘都因为这个好找对象了。像是许老大家的真真,已经定了亲,今年十八了,还没结婚。

  他们是定了明年开春之后结婚的,往年大家都喜欢秋收,但是这几年实在太忙,秋收之后哪儿有功夫啊,一年四季都很忙,那倒是不如选择合适的日子。

  “对了,明年你可别忘了真真结婚的日子,千万别定出去。”许大娘提醒常喜。

  常喜笑了出来,说:“你放心吧,这是真真的大事儿,我这做三婶的总不至于在这种事儿上拖后腿。”

  其实一般结婚,都不会找近亲做饭的,不太体面。但是谁让常喜手艺好呢,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所以许大娘还是决定“好吃”为重。

  常喜对这种事儿不在乎,既然那边提了,她也没拒绝。

  两个人刚说完这一茬儿,也听到了开工的哨声。大家赶紧就忙碌起来。

  一年半以前,县里也开办了一家造纸厂,不过这并没有影响他们的生意。一来,县里最开始用的是他们的技术,公社为他们争取到了一些销售上的便利;二来,县里主打的方向和他们不一样。

  像是他们造纸厂的方向主要是三种,一种是一直都有供应的空白笔记本,但是这种笔记本,一般城里的孩子是用不上的,大家大多都是用田字格或者类型的笔记本。这种空白的,还是很少的。但是他们这个笔记本供应给一些不讲究的乡下学校和一些工厂的办公室,那还是销售的很好的。而第二种,就是一直还在卖的购物袋,购物袋的量一直都是有的,而且不算小,这么多年,他们翻新了好几个花样儿,一直卖的经久不衰。而第三种就是草纸,这种就是又便宜又适合……茅房。

  但是就靠着这三项,他们的生意很好。

  因为造纸厂比较赚钱,他们大队部还添置了一台拖拉机。要知道,这可是这些大队中的头一份儿,为了这个,乡亲们在别的大队面前,都能格外的昂首挺胸呢。

  不过就算他们不显摆,现在整个公社也都知道,许家屯儿那是能在所有大队里拔个头筹的。乡亲们啊,有钱。不仅工分多。每年能换的钱多。他们的各家自己的收入,也是有的。

  早些年,人家养土鳖,可是很快的,这个项目交给公社之后,许家屯儿大队也就养了不到一年,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放弃了养殖土鳖。人家现在的最新项目是——薄荷。

  当然,现在土鳖养殖还是有的。公社几乎都安排给各个大队的贫困户了,不过因为许家屯儿退出了,名额多了,条件还稍微有往外放了放。不过这些事儿,人家许家屯儿是不管的。家家户户都忙着自个儿的事儿呢。

  这种薄荷赚不赚钱,他们是不知道,但是不知道也猜得到啊!许家屯儿大队光是有车的人家,就二十多户了。要知道,不说公社。就从县里来说,他们大队也是排在第一。

  这是一个大队部富裕,老百姓也富裕的地界儿。

  这几年过去,公社的领导还是没有换人,现在也不像后世会交流调动,在一个位置上,那干的年限还是相当长的。而这个时候公社领导也服气了。

  那咋能不服气呢?

  人家能够发展的好,是因为人家不断能找到新的项目,不断的开拓发展。他们这边却只能守着死水湾。不过,大概是因为许家屯儿太过“突出”,太能“折腾”,倒是也刺激了其他的大队,现在其他大队也不全指望公社喂食,自己也是不断的开拓想办法。或多或少,还真是想出了一两个门路。他们公社的发现还是很迅速的。

  这是意外之喜,因为大家都较着劲儿的努力,他们公社已经连续两年都是县里这些公社中的第一位了。其他公社眼红又说酸话儿,可是这有啥用呢!

  荣誉还是他们的。

  而他们公社领导也看出来了,还真是不能把许家屯儿的门路不断的分享。如果这样,许家屯儿发展不起来心生怨恨,其他大队还没有了冲劲儿。但是现在就不同了。

  许家屯儿的富裕是可以带动其他大队更加努力的。

  这对公社来说,是最好不过。

  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存在,这几年许家屯儿发展的很快,公社也没闹出什么幺蛾子。现在的许家屯儿跟城里的工人家庭不能比,但是那可是比一般的乡下人家,富裕太多了。

  越是条件好,越是能看出朝气蓬勃与欣欣向荣来。整个大队的精神面貌都很好。

  就连小孩子,都是一样的。

  不过他们村子的小孩儿,是比别的村子累一点的。谁让他们村子能挣工分的地方太多呢。谁家也不舍得浪费机会啊!不过就算是稍微累一点,大家也很开心。

  毕竟,虽然累,但是他们吃的好啊!

  家家户户条件好了,就很少苛待孩子了,以前是没有那个条件,现在有这个条件了,自然不会亏待。而且孩子体格好,其实还更给家里省钱加赚钱呢。

  所以说啊,经济基础是十分十分重要的。

  就连大队部也是一样的,大队部现在正在开会,大队长:“最后一件事儿,我昨天去公社开会,公社领导那边有了一个新文件。说是市里的动物园因为一些客观原因,现在挪到咱们县了,这不是刚开业吗?县里鼓励各个公社踊跃的改善精神面貌,注重精神上的享受。公社又把这个精神传递到咱各个大队了。你们怎么看?”

  匀婷前年结婚了,是个小媳妇儿,不过性子倒是还是挺活泼的,好奇的问:“他们在市里好好的怎么还移到咱们县里了?动物园,那有多少动物啊?”

  章会计倒是很快的说:“这是要钱的吧?”

  即便他们大队很有钱了,作为管钱的人,章会计也是很快的关注了这个重点。

  大队长:“一个人一毛钱。”

  章会计:“这可真不便宜,我估摸着,咱们宣传出去,也没人去。”

  大家有那功夫赚钱不好吗?出去还要花钱,再说,动物有啥好看的?农村人野鸡野兔野猪哪个没见过?这些还不是动物咋地?

  许老三低着头一直没言语,这个时候,倒是突然开口了:“我倒是觉得挺好的。”

  大家齐刷刷的看他,许老三微笑,说:“你们觉得,我们安排学校的学生和造纸厂的员工,组织一趟秋游怎么样?”

  大队长:“啥玩意儿?”

  一下子睁大了眼,震惊又迷茫了。

  许老三还挺义正言辞的:“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人家城里的娃去过动物园有见识,咱们村里的娃咋能没有?再一个,咱们造纸厂的员工。虽然拿的工分比别人多,赚的比别人多,但是付出也比别人多啊!大冬天没上工吗?我们不是不识趣儿的人,不如安排一场秋游。这个钱就咱们大队拿了,又体面又讲究。还能笼络人心,工人们会好好的干活儿,孩子们见识了城里的情景,也能更加好好学习,好好努力。”

  大队长:“好是好,这钱也不是拿不起。一毛钱,学校师生加一起得有一百多人了吧?加上厂子里的职工,将近二百来人,其实也还行。但是,学校还不止咱们大队的孩子。再一个,县城也不近,咋去啊……”

  许老三:“这都不是事儿啊!首先,既然我们都这么支持上级的工作了,又组织了大规模的参观。那么动物园那边是不是得给我们一个优惠价儿?买票一毛,但是我们可是一下子一二百人,不说五分,也得七分吧?这个折扣,总是该给我们的。我们先把折扣敲定下来,然后再统计人数。首先,咱们的造纸厂的正式员工都可以参加;其次,学校里,咱们村的孩子可以免费参加。至于其他村的孩子,在咱们村上学的,自愿报名参加,如果参加,那就按照咱们谈妥的优惠折扣给他们。然后我们可以把人员排一下,造纸厂的大人和孩子们分批次混合在一起。一个老师领着那么多孩子在外面,谁能放心的下?到时候咱们给造纸厂的员工分配任务,他们虽然是免费,是一人要负责几个小孩子。也不是照顾,就看着一点就行。”

  许老三短短时间,就已经想的很细致了:“至于来回也简单,我们大队不是有拖拉机吗?我们再跟公社借一台拖拉机,我们自己出油钱,又是相应上级的号召。他们会同意的。两台拖拉机,能拉三十个人了吧?挤一挤四十都行。我们分成五天,这样还不耽误造纸厂干活儿。”

  大队长:“这听起来也挺好。”

  章会计虽然有点心疼钱,但是这钱也不是他的,该花的时候,也不介意呢。

  他说:“咱们大队忙碌一年,也该有点精神文明建设。”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19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31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全家都是穿来的,就我土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