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无论魏晋_分节阅读_第169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1 MB   上传时间:2020-09-06 15:58:57

  他从书架上拿出三本砖一样厚重的大部头,分开排列:“这是春秋之注,有公羊、左氏、谷梁三种注解……”

  一边说,他一边爱不肆手地抚摸着这几本书,喟叹道:“从古自今,书本皆为权贵所藏,更以深奥难懂之言以记,我等寒门费劲心力抄到书本,若无他人传授,也多只得皮毛,不得其内里。而渤海公竟将注解写于书中,贩于天下,解我寒门之苦,如此大恩大德,实让人钦佩。”

  若说经义原文是骨,注解便是血肉,大多注解都是家传,不宣于人,以前,所以若有哪位大人愿意教授,立刻便会有各种学子千里万里前去求学。

  北方传来的书本量大又足,注解版本还特别多,还有农书、匠书、数书、游记、小说等等,这对文化不太兴盛的南方寒门来说,简直是天降甘霖,钱凤一说到这,几乎便停下不下话匣子,又提起自己这个寒门朋友、那个本地熟人都因为这事对渤海公感激不尽云云。

  相比于那些南渡士族整个沉迷在镜子熏香脂粉之类的货品,低阶南人几乎是倾家荡产的买着北方的书本,甚至很多寒士都在拜读苍秀儿的那本大作,没事就推敲北方的治政纲领,日日盼望着北方快点打过来,让他们早些有效力的机会。

  张舆听着这些感激之言,点点头,感觉脖子好了许多,便继续低头看手上的游记。

  钱凤就很失落,手上书本一下就香了。

  于是他走出舱室,来个眼不见心不烦。

  船行于江中,阳光正烈,不知过了多久,远方的岸上便有一大片稻田,已是金黄之色,田上农夫正在辛劳采割。

  只是靠得近了些,钱凤便忍不住皱起眉——那些农人几乎个个都戴着脚枷,蹒跚地走在田坎间,不远处便有人提着鞭子,坐在树荫之下,吆喝着这些人快些。

  “那是官奴么?”张舆正好走了出来,问道。

  “不,那是山蛮。”钱凤面带厌恶道,“南渡士人失了土地,便于江南开垦,然南方户民有限,便大量购入山蛮,以治土地。”

  这些士人不但想方设法地占据他们南人的土地,还会侵占人口,因着这些人,南方山蛮如今视晋人如仇寇,给他们这些晋军惹了无数麻烦。

  张舆不由得多看了一眼钱凤,想从他的脸上找出一点东西。

  双方又陷入沉默。

  过了会,张舆才嗤笑道:“我可左右不了阿姊,她早就不是当年那个恣意骄傲的贵家幼女了。”

  他看懂了,钱凤的几番示好,都不过是意在沛公。

  “只是有所倾慕罢了,郡公可不必多想。”钱凤微微一笑,没有反驳。

  做为一个辛苦攀爬到如今的寒门士子,他只是多做一手准备罢了,大将军王敦虽然有权,却还不敢公然与晋帝撕破脸,双方尽力维护着虚假的君臣之情,而渤海公在北方虎视眈眈,又比所有高位者都年轻,对于东晋能否在她平定北方前收拢南方,钱凤和如今东晋所有的士族一样,都不是很看好。

  在他们推断中,快则三年,慢则十年,北方必然一统,到时,怕是又是要重演三国旧事。

  就在两人心照不宣时,江岸上却突然间发出一声凄厉的惨叫,两人同时抬头,就看见一名年迈老人倒在田间,而一名女子正扑在他身边大声哭喊,说着不知含义的山蛮之语,周围的几人围绕上去。

  而一边持鞭的监工则大骂着他们不许偷懒,挥鞭驱散人群,又上前探了探老人的鼻息,便在女子的哭喊中,让人把老者拖走,不要挡路。

  这种惨事两人都已经见得多了,只是张舆还是忍不住道:“在北方,不会如此。”

  他听沈充说过,北方不许蓄奴,还允许农人赊买牛马,修筑水利,但凡杀人便是重罪,不得以金赎买其罪,不得以爵相抵其罪。

  钱凤沉默了一下,才神色复杂道:“可是,‘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若连一点特权都无,我等搏命于世,又是为何呢?”

  这也是无论寒门还是世族都对北方不满的所在,也是他们不愿意直接投奔渤海公的原因!

  他们这些人拼命钻营,不就是为了成为新的贵族,享受朝廷供奉,给家族后代搏一片富贵么——若是连杀个仆人都不允许,还怎么体现权力的特殊与宝贵呢?

  “我当年也如此问过阿姊,”张舆回想着小时不懂事想惩罚婢女时,被姐姐训斥的问话,当时,阿姊只回了一句,她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

  从武昌的长江渡口顺水而下,很快就能到九江,再从九江过去两百里,就是南昌。

  一条只能乘十余人的小船顺流而下,去往南昌。

  这一段的水匪被陶侃清理过,所以还算平稳,而他们去南昌的身份,要在南方讨生活的医生——徐策做为特种兵,还是会一点急救知识的,稍微培训一下,也能勉强算个赤脚大夫,实在不行的话,还可以拿着医书翻阅嘛,要还是不行,大不了下线一会找支援。

  这算是南方最被欢迎的人物了。

  操作的好的话,徐策的甚至可以用给张舆看病的名义,直接接触到他。

  这提议是肖妃提议的,她甚至考虑过要不然直接把王敦用战术斩首算了?

  但很快,她打消了这个办法,虽然用后世知识毒杀一个将军不难,她甚至一个人去都可以做到,然而王敦死了没什么好处,反而可以让晋元帝睡觉都能笑醒,心腹大患一除,他能用的人选一下就可以多起来,甚至陶侃都说不定会一心效忠晋室。

  沿途看得最多便是晋室的水师,这里是晋室水师的中枢所在,徐策一路都在记录看到的各种船。

  如果女神将来要南下,那么这些船就会是他们最大的敌人。

  南边水脉纵横,北方的骑兵很难施展。

  北方如今的江船虽多,但水师不足,若想南下,这是绕不过的坎。

  按肖晓晓的说法,吴兴的那位沈充如今占有着南方近三分之一的舟楫,只要拢住了这位,渡江难度便会骤减。

  这些玩战术的心都脏,罢了。

  徐策觉得当个工具人挺好。

  ……

  又行了几日,船在南昌城外的码头靠了岸,这里修有大营,人流多是士卒,入城的庶民多是送柴火和蔬菜,

  徐策等人没有路引,按理是进不去的,再者,徐策手下有几个山蛮人,语言不通,随便进城很容易翻车。

  但伪造证件这种小事岂难得倒未来人,只要了片刻,通过正在建邺旅游的那位风景党林游一番操作,他们已经知道南方的文书的格式字体还有印鉴的模样,再过一会,一行人便都是南渡建邺,然后被分过来的侨民了,还是“针灸鼻祖”皇甫谧的后人呢。

  入城之后,他们开始四下打探消息。

  不可能直接问张舆,那样会暴露,但通过打探王敦身边人的消息,刚刚从建邺回来的钱凤很快就进入了徐策的视线。

  于是徐策开始重点观注这位谋士——钱凤是王敦最信任的谋士,张舆应该就被他看守着。

  只要盯着这位,就很容易找到张舆。

  然后将这位爷抢出来,送给肖晓晓就好,至于肖晓晓怎么把这烫手山芋送给肝娘,徐策是不会沾手的。

  他在南昌城待了数日,医生的名声很快就传出来,说他能以针治暑晕,效果甚好。

  这种针治法就只是把中指用线捆一会,用针刺指尖放出黑血,是医书上的土办法,用起来还行。

  再通过去大户人家中治治暑晕,他基本摸清了王敦的生活轨迹,再通过跟踪钱凤,确定了张舆可能被软禁的地方,开始思考怎么把人捞出来。

  这有点困难。

  王敦将张舆视为非常重要的筹码,院外守有重兵。

  最好,能和张舆搭上线,交流一下。

  ……

  徐策身后的团队很快发挥作用,指挥他从钱凤这里下手,这位寒士对王敦并不是太忠心,历史上,吴兴的沈充才是他的CP,如果能试探拉拢他,没准将会是下一个扭转局面的贡献点。

  就在徐策监视着的钱凤,准备寻找机会时,他发现钱凤悄悄带一辆马车入了王敦的一处别院外。

  车上下来一名青年,露出一张让玩家无法忘记的脸。

  徐策几乎是本能地擦了下嘴角。

  那是是,赵昊!

第192章 一触即发

  南昌,江州州治,是建邺二等贵族的聚集地。

  衣冠南渡之后,无数北地权贵在建邺城里专营,准备安身立命,但那里太小,容纳不了那么多北地的权贵,于是把次一等的都分到各州,其中有势力的,便居住在州治郡城之中,再次一等的,就分散在四下海昏、澎泽之类的小县城中。

  等级分明,可以算是另外一种公平了。

  数月前,兖州一役后,石勒被杀,赵昊身价倍增,无奈之下,向东去投奔了一个叫郗鉴的东晋官吏,在泰山南边的鲁地给人家出谋划策。

  一开始,郗鉴对他没什么关注,因为他们那里缺粮食的厉害,很多人饿得像行尸走肉,还常常被泰山那边的匪类掠劫,光是维持统治就很不容易了。

  但赵昊给出了建议,让他开启南北互市,如今石勒死了,南北没有间隔,互市一起,收取商税,就能向南北买粮。

  郗鉴试了试,发现真的有效果,海船有限,鲁县的泗水却连接着淮河,可以直下江南,这可是能阻止沈充垄断海贸的重要手段啊!

  如此一来,他至少解决了部分粮食问题,赵昊的重要性顿升。

  然后赵昊又显示出了数术的天赋,把粮草和互市弄得井井有条,展示了自己的水平,这种被重视的感觉又让他感觉找到了人生的意义,就很努力。

  郗鉴觉得这是个人才,很有知识和眼光,但他治下的鲁地靠北方太近了,赵昊又来历不明,他担心这位来历不明的会整什么麻烦,说不定就是北方的密探之类的,很不放心,于是将他推荐给了丞相王导——若他没问题,便是为国揽才,若他有问题,那就是王导识人不清。

  赵昊不懂其中的弯弯绕绕,拿着推荐信就愉快地上路了。

  没什么波折就到了建邺,他学着名士做派,开始刷声望。

  赵昊是第一波的玩家,长相非常过关,还专门看了不少谈玄书籍,再买点衣服一打扮,便是南边士人喜欢的美人类型,于是一炮而红,人称赵氏玉郎,很是刷了一波声望。

  接着,他就准备一番专营,在晋朝尚书令下找个官当当,最好是管粮草税赋的,女神又没说红名不能参加活动不是?

  然而无论古今,财务都是肥缺,一般只给心腹,加上他是寒门,虽然声望不错,王导却也不想让他在中枢为官,就几番推拒。

  但这赵昊在建邺靠刷脸声望越刷越高,谈起玄来也头头是道(毕竟可以善用搜索),说起什么“是风动还是心动”来,迷了无数士子的眼,抢了不少王家弟子的风头。加上正好王敦这边缺人,便将赵昊如皮球一样踢到族兄这边。

  钱凤便是来考察一下这位寒门子弟的虚实,反正王敦手下的闲人多这一个不多,少这一个不少。

  赵昊早有准备,照着历史书,把周围的晋人分析了个遍,颇有一番见解,让钱凤赞叹不已。

  然后,钱凤就扣下赵昊,没有一点让他去见王敦的意思——如今自己是王敦手下头号谋士,他又不是什么心胸宽广的人,争都来不及,怎么可能和人分享。

  就这样,赵日天兄便在南昌城里滞留下来,让徐策碰到了。

  徐将军面对一位身价超过二十万贡献点的红名传奇玩家,他要费尽自己的自制力,才能忍住不去取他性命。

  这位叫赵昊的玩家太能苟了,要拿下他,还是得万全准备,这次自己的目标是张舆,千万坚持住了,不能因小失大。

  否则万一张舆出了什么事情,自己和肖晓没准都会成为新的红名玩家,那就很尴尬了。

  ……

  虽然做了无数心里建设,徐策还是没能忍住,在夜里爬了人家的墙,把那小院的里里外外都探查的清清楚楚,就等救出张舆后回来顺手一刀,把这块肥肉吃掉。

  -

  烈日高挂,南方的十月依然热气蒸腾。

  这样的大营之中,一名风雅中又带着威严的中年人坐于案前,仔细阅读着手中书信,眉宇间不乏得意之态。

  这还是他,或者说他们南方朝廷,第一次收到除了公文以外的、来自北方属下的回信。

  以往,无论是他们如今拉拢利诱渤海女手下的异人,他们都如死尸般毫无回应,这次,在以张舆为筹码,要求护鲜卑校尉肖晓晓来南昌一见后,肖晓晓终于给他回复,说是有事在身,需要过些时间才可能过来交朋友。

  虽然态度甚是敷衍,但却如一支张心针,给了王敦莫大的信心。

  张舆有用!作用很大!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1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9/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无论魏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