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无论魏晋_分节阅读_第100节
小说作者:九州月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1 MB   上传时间:2020-09-06 15:58:57

  百官先是沉默,然后就开始相互推脱了。

  有说是开国的武帝不好,弄了个白痴皇帝,八王不宁,从此乱天下。

  有说是天灾人祸,匈奴乱世,他们也没办法。

  总而言之,就是别人不好,和他们没关系,其中又以王衍为最,他除了标榜这朝政败坏和自己无关之外,还劝石勒称帝,说他有君王之相。

  石勒听完之后都受不了,大骂了他无耻,你名盖四海,少壮入朝,直到白头,现在还有脸说不知世事?祸乱天下的就是你们!

  说完便让人把他们拖出去,再和手下商量一番后,把他们一起打包,活埋掉了。

  这个视频没有什么血腥场景,都是那些人求饶甩锅,各种丑态的集合,但点击量一下就冲上榜首,观众们刷的弹幕都是“爽”、“大快人心”之类的,甚至被很多人拿来当了解压视频。

  -

  当然,这事也很快传遍天下,消息一出,洛阳震动,东海王留下看守洛阳的心腹将领们二话不说,就带着东海王的妃子和儿子逃出洛阳,大量王公贵族都跟着跑了出去。

  但这些肥羊并没有讨到好,几乎是出门一百里就被巨寇王弥抓住,女的沦落为奴,男的全成了刀下鬼。

  如此一来,不止洛阳的秩序完全崩溃了,洛阳附近的河东、临近的兖州也都开始崩溃。

  凡是有一点能力的,都开始自己寻找出路。

  他们的有的人逃去了甘肃,有的人去了上党,还有的人去了荆州,不止他们,甚至整个北方都开始震动,大量的世家大族离开的久居的故土,逃向南边。

  如果按历史记载,这次大逃亡会持续近三年,超过百万人口离开北方,前往南方求生。

  北边汉人的势力因为大减,再无力与胡人争锋。

  魏瑾没有太纠结这些,只是淡定地看着这场历史有名的“衣冠南渡”发生,他们会腾出土地,同时将先进的技术和文化带到南方,是开发长江流域的先锋,从这时开始,北边的没时间南下,南边也没工夫北上,大家都会很忙。

  等她收拾好北方,再来考虑南边的问题。

  就先各自安好吧。

  ……

  同时,在获得十几万大军后,冀州的势力瞬间就膨胀了。

  渤海郡地势平坦,又有上好的内海,简直是天然的发展盛地,加上有漳河这条联通上党和渤海的水系,日子过得简直不是一般的滋润。

  介于此,魏瑾干脆让人占据了上党右侧的广平郡,反正那里已经被石勒攻杀过一次,郡守早就死了,朝廷乱局之中没再派人去治,她暂时管着也没看到哪个势力出来抗议。

  相反,广平郡大大小小的县城都很愿意接受上党的控制——做为上党货物东出的必经过路,广平郡的庶民与贵族都是好好混了一波享受的,甚至有大量的人去上党做工,不少士族干脆就住在潞城不回家。

  如此一来,渤海与上党两郡之间可以说是畅通无阻了。

  而徐策并没有带着大军就开始种田,而是拆成几只万人军队,开始清理广平到渤海郡之间的流民、贼寇,清点荒芜的土地。

  这几个郡都是有名的产粮区,因为战乱而导致粮食大减,当重新清理土地后,这里都是上好的发展之地。

  华北平原虽然无险可守,但对如今的上党势力来说,这问题不大。

  骑兵,要是就是畅通无险,可以随便浪。

  山东的王弥有个手下,是能战败苟晞的牛人,曾经试探性地过来渤海郡打秋风,结果被渤海郡的鲜卑骑兵沿着海岸线一路撵回了山东的东莱,差不多跑了半个渤海。

  在古代,在平原上,骑兵就是天然的高富帅,强大的机动能力,不怕任何流寇,巨大的冲击力,可以轻易撕开战阵,如果再加上铠甲和弓箭,补充远程攻击力,妥妥地就是一个移动炮台。

  骑兵唯一的问题,太贵了。

  供养一个骑兵,至少得要六倍于普通士兵的消耗。

  为此,担心粮草供应不上的魏瑾交待了南方那些去造船玩家的一个任务,就是推广蕉芋。

  毕竟南方也不是处处水田梯田,从吴地向西,有一条横贯东西,直到两广的巨大丘陵,被称为闽丘,这条丘陵带海拔都在100-1500米之间。

  而蕉芋最适合生长的地方,就是海拔140米到2000米的山区林边,和闽丘可以说是绝配了。

  这东西的块茎产量巨大,南边的那位玩家已经计算过了,在不给化肥的情况下,蕉芋的亩产可以达到一到两吨,每吨能出两百斤的淀粉,更不用说茎叶纤维可造纸、制绳。

  而如今,衣冠南渡,大量的北人南下,必然会挤占本地山民利益,产生大量的失地农民,这就正是开垦南方的大好机会,要知道长江那边如今的开发范围都只在东吴一带,福建两广都是土人的地盘。

  食物可以化解几乎所有的矛盾,把他们拉去搞开发,做大蛋糕,都是紧要的。

  至于说味道不好——活人呢,管什么味道,等到要船做好了,去美洲找来土豆番薯玉米这些天赐之物,就可以把蕉芋拔掉,种这些好东西了。

  过度而已,不用太在意这些细节。

  还有茶叶,南方茶叶产地是笼络草原必备的东西,如今上党的产业重心可以向外发展了,得有更多美好的工业产品,才能把南方那些南渡的士族们培养的更勤快一些。

  ……

  “有网友称你是想把南边发展成殖民地……”单谦之瞅了一眼网上,淡定地道。

  “胡说!这明明是产业优化合理配置,我在魏晋带领大家发家致富!”魏瑾傲然道。

  单谦之嗯了一声,并不争辩。

  魏瑾托着下巴,看他那漂亮的宛如天人的侧颜,叹息了一声。

  单谦之继续做自己的工作,并不接他的茬。

  魏瑾于是只能继续叹息道:“果然上位者是需要自制啊,这世间诱惑太多。”

  好看,想潜。

  “不必如此委婉。”单谦之平静地道。

  魏瑾只是笑笑,悠然道:“知道么,原来很多人向我提亲,最近,已经没有人向我提亲了。”

  随着上党的势力侵入草原、冀州,又制住王浚的势力,上党几乎是一越而成北方最大的势力,这种情况下,上党治下的本地小势力已经认可了她的能力,已经开始向她打探有没有娶哪家少年的想法。

  而外面的各大势力经过“镜子回复”之后,已经没有人再提娶她这茬,纷纷开始做敌对准备。

  “我都二十一岁了,”姑娘惆怅地揽镜自照,“这时间过得可真快啊。”

  “直说吧,你想做什么?”单谦之放下笔,抬头看她。

  “我需要一个后宫之主,免得被人成天琢磨我的私生活,”魏瑾认真道,“单仙人有兴趣换个岗位吗?只是职位变,工作内容是不变的。”

  单谦之思索数息后,试探道:“每月一万?”

  魏瑾的笑容立刻收敛:“三百。”

  “九千,可以包服务。”

  “太贵了,四百,不能再多,不要服务。”

  ……

  一番认真讨论后,价格还是谈不拢,于是两方都客气地转移了话题。

  毕竟按玩家一百贡献点能转一点气运值来算,养他已经很费钱了。

  所以魏瑾决定还是继续让玩家开源。

  -

  时间缓缓过去,到311年的五月,晋朝已经走在死亡的路上。

  东海王死去两个月不到,洛阳的百官跑的剩下十分之一不到,宫内宫外已经人相食,皇帝又发了诏书,这次是重点让南边的琅琊王和北边的刘琨来救。

  但洛阳这个泥潭大家都不想进去,于是刘琨和苟晞都派人去迎接皇帝,希望他迁都,刘琨希望他迁都上党北边的晋阳,苟晞希望他迁都去东边的仓垣。

  可是皇帝还是下不了决心,因为他知道,如今东海王已死,已经没有人克制自己的权力,可一但迁都,后边的事情便全然不由自己做主,被部下迎走的汉献帝是什么结局?这事才过去了八十年不到呢。

  而且上党和苟晞选哪边他也是犹豫的,上党强势,刘琨节制不了,且刘琨还是东海王的旧部,离得匈奴也太近了些。

  苟晞是助他灭了东海王的大将,且多次上表求他过去,再说了,去苟晞处可以直接顺水路而下,但去上党却是过匈奴之地,很容易被袭击,只是他如今失去了青州,去那边也什么前途的样子。

  于是几番犹豫,一直到五月底,他还在洛阳没走。

  而这时,有消息传来——匈奴的大军知道东海王的军队已经被带走,百官逃亡后,带着大军从河东而来,南方的王弥也带着大军直奔洛阳。

  皇帝这才慌了,带着百官就要走,他们思来想去决定先去苟晞处,若是苟晞处不行,再从北方去渤海郡也方便,那也是上党的治地。

  然而这时已经晚了!侍卫、朝臣都已经逃光了,他一出宫门就被强盗打劫,根本出不了城,他们只能退宫中,紧锁宫门,再向上党与苟晞求援。

  刘琨为此快马来见魏瑾,求她出兵救出皇帝,他心知自己没有什么筹码,只能一番声泪俱下的表示,只要她愿意出兵,今后她有任何要求,必尽心完成,拼死相报。

  好吧。

  魏瑾陷入了沉思,这些年刘琨对她和上党是真心不错,虽然经常在她耳边念着报国有点烦,但在这个年代,一个不找麻烦不坏事的士族长官,本身就是撞大运了。

  再者说,等匈奴攻洛时,历史记载会在他们洛阳之中大肆杀戮,将三万多无辜之人尸体堆积在洛阳北岸,筑为京观,这种事情,不管是玩家还是她,都不可能眼看着它发生。

  所以,可以出兵。

  于是,魏瑾在思考之后,同意了刘琨的要求,让苍秀儿清点粮草,令徐策带大军去洛阳。

  同时,大量的装备从上党流出,足有一万件,开始武装徐策训练出来的精锐士卒。

  ……

  因为大军从冀州的过来有点远,粮道不一定保护的好,于是在玩家和云玩家的支持下,他们详细计算了线路,只让三万人步卒精锐前去,五千骑兵为前军,其余的洛阳兵,都暂时在渤海郡防备王浚或者南边的王弥手下部队。

  这次前去救援的大军里有很多是洛阳本地人,他们其实先前对打回去都不报希望,但万万没想到不过两个月的时间里,将军就带他们实现了愿望。

  出发前,将军亲自做了战前动员,告诉他们一但匈奴攻入洛阳,会有无数人死于他们刀下。

  他们这次去,既是为国,也是家,只有打败匈奴人,才能救出洛阳之中的亲友,将他们带回渤海郡,安稳生活。

  此话一出,无数士卒感动的痛哭流涕。

  他们虽然才来渤海郡一个多月,但这些日子,已经知道这是怎么样的一个美好所在,当然也不止一次想过,若能将洛阳些亲人带来此地,一起生活,又会是如何幸福的场景。

  但午夜梦回,却只知道自己在北方享福,洛阳的亲人却还在饥馑求食,不知生死,便饱受折磨。

  如今,居然有这样的机会了么?

  于全军士气昂扬,便是让东海王亲自来了,也不敢认这样一只军队,是自己先前治下那支。

  ……

  大军开拔,从渤海郡南下,顺着安平、广平两郡,直扑太行山南,渡过黄河,向洛阳进拨。

  因为急于行军赶路,加上一路上已经有上党派出的官吏在沿途收拢粮草,这些从地方官仓中征出粮草不需要长长的运粮民夫队,所以大大节约了时间,而回头苍秀儿会从北方的军粮中用船运调拨过去补充,尽可能地减少了路上的耗费。

  精力全在行军走路上,于是这一路上军容严整,和以前那些四处抢劫的兵匪大为不同,得到了沿途士族庶民的赞许。

  这只军队速度极快,到了广平郡时,直接走汲水下了黄河,再顺着的黄河北岸,靠着上党支援的船支,连夜渡过黄河,直扑洛阳东岸。

  而当他们来到洛阳东边时,扣除消息来往的时间,依然已经过去了一个月。

  洛阳,已经被匈奴的两万多前军攻破,王弥刚刚与匈奴前军一道,打入皇宫,将皇帝抓住,而匈奴剩下的几万大军已经从西边来到,再过的两日,就能聚合在一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4页  当前第10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0/2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无论魏晋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