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蒸汽大明_分节阅读_第190节
小说作者:马桶上的小孩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16 MB   上传时间:2020-08-30 14:07:34

  ……压力太大了吧。

  而此次考试规模虽大,但考题都是内阁与国子监共出,分两类,称“世义”、“治事”。名字乍一看,好像还是很传统,可等看了卷子就知晓不同。

  世义考的几乎是六科题目杂糅过,从税法到贸易纠纷,到世界历史与算术,还有音律、外文与兵法,问题或深或浅,考试题目之杂,让俞星城看到题目也一时头大。

  这样的考试,大抵会难倒不少国子监生徒,或者是执着于四书五经的学子吧。

  而“治事”看起来像是科举中经学一门的题目,但听说是内阁出了六道题,随机发放,六题大多是时政治理等等,有的涉及到地方上民风顽固毁坏铁路;有的涉及到之前伊凡霍奇主持的大烟贩卖;还有些则涉及倭国未来作为大明舰港,如何治理。

  但问法很宽泛,仿佛是容许考生绕着题目随便回答,哪怕是一个看起来有些偏的角度,也无妨。

  有些可能是某些生徒擅长的题目,但并没抽到自己擅长的考卷,那便是不幸了;而要是拿到的便是自己了解擅长的,就可以洋洋洒洒写上不少。皇帝似乎也不在乎这种随机的不公平,他反而像是恶趣味的远远观察着学子们的抓耳挠腮,而期待着某些人能在不熟悉的领域也发表一些独特的看法。

  这题目……怎么看怎么都像是公务员考试。

  而俞星城被派来,就是批阅“治事”这一门的卷子。大明朝考试系统早已像是精密运转的仪器一样,他们这些被皇帝指名来阅卷的官员就像是被关禁闭一样,在类似号舍的小房间里关上几天,来审阅这些由国子监官员预先筛选过的文章。

  俞星城真没想到自己当年考试还没过多年,就能当阅卷官了。只是这阅卷生活,枯燥的连她这个坐得住的沉静性格都受不了了。

  阅卷的屋子门紧锁,除了偶尔有人来送饭,几乎也无人来打扰,幸好炽寰这个小快递员在,他化作黑蛟从后窗飞进飞出,一会儿给俞星城磨墨,一会儿叼着小筐带来了西街王家铺子卖的烧饼。

  她批卷两天,快把西市小吃吃了个遍。吃到第二天,才发现炽寰竟然拿着碎金去买这些小玩意儿,她顿时头大——怕是整个西市都要知道,有个不知道哪个贵人家跑出来的漂亮傻子,买点馄饨乳酪,就给人扔块小金子!

  炽寰不在意,他虽然没能化龙,但估计是有龙的本质,应该还是有个可观的金库,这点金子他都不放在眼里。

  但俞星城也不想让他太大张旗鼓惹上事儿,就把自己荷包给他,让他把金子都叫出来了。

  炽寰从衣袖里掏出压秤的一大坨:“没事儿,你想花我的钱就花。”

  俞星城:“……我有月俸,没有要花你的钱!”

  炽寰大手一挥:“没事儿没事儿,不用解释,我知道你是个小财迷,当初胖虎给你个百宝匣,就把你迷得走不动路了。”

  两袖清风的俞大人实在解释不过来,也懒得解释了:“行,你的都给我了。以后你少拿金子到外头花去。”

  她批卷两天,来送饭的年轻女官员忍不住道:“俞大人,就国子监做的这饭,您都能吃两天吃的略显丰润,真没想到啊。”

  刚刚吃完酥糖点心和紫米竹筒饭的俞星城,忍不住摸了摸自个儿的腮帮子:“我就是容易胖。”

  女官安慰道:“丰润点好,显得有起色。咱又不是圣思年间,总追求纤弱柔瘦,那时候一个个都跟长不开似的,每年难产都不知道死多少人呢。”

  俞星城看她还有几分健谈,也问了她几句外头的事儿。

  女官道:“这考试真是不一样,您知道吗,钟曾筠钟大人回京述职,竟然被皇上命到国子监,也来批阅了,他才被关了一日半,就已经在屋里骂人了。”

  俞星城听说钟曾筠这样的总督大人都被拉来批卷,也笑了:“那我倒是觉得自个儿不算苦了,我眼睛真的都要看坏了。还有些什么别的消息不?”

  女官:“其实是有件大事的……听说江阁、江大人回来了。”

  俞星城没有反应过来。

  女官压低声音道:“江道之,吕阁老之前的阁老,是皇帝即位前的侍读,一直陪他到宫里,又类任过吏部左侍郎,后来做了内阁首辅。前些年跟皇帝闹大不愉快,都说是要抄家了,结果他妻小自杀,他进宫面圣……皇上没有要他的命,而是罢免了他的一切官职。后来就说江道之就做闲云野鹤去了。”

  俞星城想起来这个名字,在她刚刚参加乡试那年,常听人说江道之退了之后,吕阁老如何和稀泥。想来当时应天府乡试出的大事,还是为了构陷吕阁老呢。

  俞星城光听个名字也揣测不出来:“回来了是什么意思,难道江大人回了内阁?”

  女官摇头:“不,是这新的士官学府……应当是江大人前来做祭酒。”

  被废的阁老,前来主管新的士官学府。这倒是有意思了。

  到了下午俞星城继续阅卷,这次的“治事”考卷并不糊名,但来阅卷的不过是粗审,过了的文章还要提交内阁甚至呈送给皇帝,自然也不敢乱阅卷。

  却没想到她竟然阅到了太子的答卷。看来太子和燕王也装模作样的来考试了。这士官学府就为这二位设立的,俞星城自然不敢不过太子的卷子,只是她从来没和太子说过话,拿到太子的答卷,也忍不住靠窗细细读了读。

  太子抽到的题目是关于倭国设立舰港一事。

  他字迹铁骨细瘦,细看有孤傲之风。文章写的颇为详实,甚至列举了倭国适合做深水港的几个地名,但他文中主旨并不在于对倭国设港的计划,而在于将倭国作为免除赋税的商贸中心,并设立交易所与通商银行,以及在倭国全面使用黄金与纸钞进行贸易,而后将通商银行随着华侨商会开到淡马锡、斯里兰卡甚至伊斯坦布尔去,让那里的华商也可以用银行券进行贸易。

  大明民间银行,早就在几十年前遍布各大城市,而朝廷设立的官银行当于十几年前确立,但仍然不完善,银行券的发行并不普遍,关于朝廷与民间的银行业,十几年来一直在角力。

  而太子这篇文章中,很明显能看出他对经济商贸颇有了解,甚至有超出一般旁人的知识。

  俞星城捧着那篇文章,读了两三遍,她愈发觉得太子反倒不像是帝制的绝对拥护者,反倒他的思想相当新派。

  她皱起眉来,有些搞不明白了。

  皇帝对太子有一些重用,看起来也不是没有理由。

  俞星城再想头都要炸了,只好把太子的文章以朱笔点阅,放到一旁,继续看剩下的答卷。

  而她没想到自己还会看到尚夕擎与温嘉序的文章。尚夕擎言语平实准确,竟然能看得出文采颇深,且视角独特,俞星城几乎都快忘记了这位琉球王国的哑巴王子,当年他就执意留在大明学习,现在这一手好文笔,显然是这几年学成的结果。而温嘉序跟尚夕擎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格,他言辞中引经据典,文笔华丽,俞星城看着文章,都能想象到温嘉序一脸骄傲的叼着玫瑰,散发着香风在空中旋转的模样。

  她自己也不太喜欢华丽的文风,但奈何温嘉序谈及的是仙府治事之问,虽然不必要的辞藻太多,但问题也都说在点上,颇有真知灼见,在她批阅的一摞文章中,算是好文,她扪心自个儿不该不给过,就也把他的答卷和太子放在了一起。

  俞星城被关了好几日,暗无天日的阅卷结束,她终于能归家。她并不怎么知道,考卷题目已经被皇帝公布天下,而钟曾筠这种名臣被拉去阅卷,且皇帝要将前百人的卷子细细阅读之类的消息,也传遍大明,这场考试已经是大明上至士子高官下至百姓商贩,讨论的最热话题了。

  俞星城知道入学府的名录已出,还是因为俞家快马加鞭前来报信,喜称,皇帝共批四十一人,俞菡就在其中。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日继续。俞教授马上要上岗了。

第203章 女孩

  俞菡的事儿, 俞星城不必主动打听,主持此次考试的国子监祭酒,便在国子监内碰面闲聊间, 向俞星城透露:“俞二姑娘去年科举便是二甲,或许对于京师出了名的才女来说不算高, 但在大明科考女子中, 也是近年的好成绩了。啊, 我自然审阅了才递交给皇帝,外文稍弱,但律例与算术极佳, 再加上文章也是上等, 入选也是实至名归。”

  俞星城不知道俞菡的入选里有几分是皇帝或内阁授意,而有几分是她的真才实学,但结果已定。

  国子监祭酒是个略显古板的老头, 但他似乎是皇帝颇喜欢的那种钢板性格,竟然还低声与俞星城道:“士官学府都是年轻孩子, 女子共七人, 男子三十四人,年级都轻, 最大的也不到三十。俞二姑娘以前一些旧事,或许在京师闹出过风雨, 但到了士官学府,那就是在皇上眼皮子底下, 从里到外, 从私到公,都容不得半分不得体。不过有俞大人在,想必俞二姑娘也会学着安分些。”

  俞星城觉得, 这祭酒大人,是在提醒说俞菡曾经发生的事儿。

  她虽然不太清楚,但只觉得这话里,既有提点,也有点看不惯。“安分”这词儿听起来更是让人不适。

  或许这位古板的国子监祭酒,从心底不能接受俞菡的“丑事”,而且他把俞菡私人生活上的事,拿出来与俞星城说,总像是也要让俞星城脸上不光彩似的。

  俞星城想,不论俞菡身上发生什么事儿,若是跟男女私情有关,就没有什么不光彩。哪怕是她犯傻要跟人私奔,或者是未婚苟且被人抓个正着,她也都不会觉得有任何蒙羞。

  俞星城看向祭酒大人,微笑道:“只要皇上是分得清公私里外的不就行了。听说前些阵子,吕阁老娶了一房妾,年纪不过十八九,连皇上都笑说好汉九妻,吕阁不老啊,想来皇上也爱听这些私事儿,却不往心里放。您说俞菡写了一手好文章,想必皇上也阅过——”

  她又笑起来:“啊,年轻孩子总是会犯这样那样的错,连燕王殿下年轻时候也荒唐过。不过您老说的也对,进了士官学府,便是皇上的学子,都是大明的将来,一切朝新,旧事切断。自家丫头,劳大人费心提点,我必然看紧了。”

  她言语温和,却意指祭酒大人没本事逼逼权贵,却来评价小姑娘的私事,皇上亲自审的人选,他老人家都不在乎,你算老几在这儿张嘴“提点”。又说“一切朝新,旧事切断”,哪怕后头似自谦自省的跟了一句要看紧她,但怎么听,怎么都像是看紧别人的嘴——她不想听见在士官学府里,有人提一句俞菡旧事。

  俞星城笑的和气,亏她那柔慈面相,让人一时分不清她实在威胁,还是在软语。

  等国子监祭酒反应过来,俞星城已经弯腰一礼,走出去了。

  俞星城虽然资历浅年纪小,可国子监祭酒不过是个从四品,官位比她要低一些。哪怕俞星城以后去士官学府兼任先生,也是受江道之这个士官学府祭酒的管束,与他没有半毛钱关系。

  这会儿国子监祭酒老头后知后觉自己说话不合适了,他哽在那里也不知道,是不是一句话就得罪了这位过于年轻的女官,心里提心吊胆半晌,最后只拍了一下自己的脸,走了。

  人选已出,皇帝终于也拍定了学府正式成立的日子,江道之的回来,更是给波澜起伏的朝堂,又添了一把火。

  但这些影响的是这即将沸腾的池子里其他的鱼,俞星城早已将心态放宽,反倒不太愿意没日没夜的琢磨这些事,她府邸收拾的差不多之后,便请些朋友熟人来吃饭,一是来了京师免不得要受他们照顾,二是俞星城也希望能把自个儿的人脉介绍给铃眉杨椿楼她们,助她们事业一臂之力。

  俞星城主要是请了谭庐、裘百湖和温骁,以及当时船上的不少官员。还有鲁邕、方主事以及工部的一些熟人。

  不过像是俞菡与温嘉序,是知道俞星城是士官学府的先生了,也前来拜会。

  而人还在伊斯坦布尔的戚雨信,似乎跟戚家提及了俞星城,戚家竟然也来了个在兵部任职的年轻官员,包了两封银子向俞星城前来道乔迁之喜。

  其实也就摆了几桌饭,鳄姐一副要来相亲的模样,化作人形,穿红戴绿的来演俞星城的丫鬟,笑不露齿的扭来扭去,眼睛跟咸猪手似的扫过在场青年才俊的腰和屁|股。

  而这样的乔迁宴席上,炽寰也光明正大的露脸,端着酒杯捏着扇子,像是某家贵公子一般,混迹在场上。眼睛跟要杀人似的,也扫过了在场的青年才俊。

  炽寰生的模样就是桀骜贵气,不少人前来与他搭话,俞星城看他但笑不语高深莫测的样子,敢打包票他绝对没听懂人家在说什么。

  等撤了饭,众人在院中饮茶聊天时,温骁看见他被不少人团团围住,也只好端着酒杯前来解围,又有几个曾经在船上都跟炽寰挺熟的官员,找理由把炽寰带走了。

  俞星城正与俞菡在亭中聊着天,就看着温骁一会儿把满脸不情愿的炽寰领来了。

  温骁道:“不少人不认识他,正打听着呢。”

  炽寰不服:“他们也打听不出什么来啊。”

  温骁:“星城眼下正是朝中红人,说不定哪一天就让人弹劾了,还是不要令人生疑。”

  俞星城点头谢过温骁:“人太多了,我也顾不过来,谢谢你了。”

  温骁看到俞菡,抬手一礼。俞星城帮忙介绍道:“这是俞家的二姑娘,北金总督的女儿。单名一个菡字……”她说到一半,忽然发现俞菡额头竟冒出一层冷汗来,她紧紧缩在椅子中,竟然也没抬眼看温骁。

  俞星城还以为她是害怕温骁,却没想到炽寰这时候忽然黏上来,靠到俞星城圈椅扶手上,伸过手去,要拿俞星城和俞菡之间的茶盏,俞菡猛地从圈椅上站起来,仓皇的朝后退了两步,靠在亭下的廊柱上,脸色苍白,整个人汗湿的几乎是从水里捞上来似的。

  亭外站着的俞菡的丫鬟连忙进来,扶住俞菡。

  温骁脸上露出惊诧的神色,炽寰更是以为自己做错了什么,连忙收回手去。

  俞菡的丫鬟轻声道:“还请两位爷能否避让几分……二姑娘有哮喘,人一多,她便紧张。”

  温骁看她那模样也知道,俞菡应该不是哮喘,但他还是拽上炽寰,抬手一礼,离开了亭子。

  俞星城忙提裙起身,扶住俞菡,她胸口起伏,手脚颤抖,僵硬的坐会椅子上。俞星城道:“可是有什么急病?需不需要我叫个医修前来?”

  俞菡吃力的摇头:“阿姊,不必。对不住,我、我又丢人了……”

  俞星城把茶碗递给她,抚了抚她后背,这才想起来,俞菡进来的时候似乎也没跟外头那些官员打过什么招呼,而是丫鬟领着从小路进来的。她一直在避开人。

  或者说是避开男人。

  俞星城心里大概有数了,她揉了揉俞菡的手:“没事儿,我去跟人说,不让他们进来了。你在这儿好好坐一会儿。”

  俞菡眼底漾出一点泪来,她似乎无法接受自己如今这样,咬着牙道:“姊姊,我要是去了士官学府该怎么办?除了自家长辈我见了不怎么犯病,一瞧见、瞧见那些陌生的男子,我根本控制不了自己的癔症。”

  俞星城:“家里人知道吗?”

  俞菡摇头,眼泪终于是淌下来:“他们为了我受了太多嘲笑非议,又帮我收拾烂摊子,不知道多做了多少事。我爹从北边回来之后,本来就带了一身伤病,知道我的事之后,多少日夜没睡……我不想再给他们添麻烦了。我好多次都想死了,但我想着我要报仇,我更要报答家人——”

  俞星城看她说着话,又颤抖起来,连忙道:“你不要说了。到了士官学府,我会帮你偷偷打点些。我也不会告诉你姑姑的。”

  俞菡捏紧了俞星城的手指,红着鼻子点头:“阿姊谢谢你。虽然你或许跟我说过的话也不多,也不是热络的性子,但我看得出来你没有瞧不起我。我、我真的谢谢你……”

  俞星城瞧她如此可怜的模样,心里也叹息:“我好友是杨家的小姐,她医术了得,让她且来帮你瞧一瞧吧。”

  俞星城叫来杨椿楼,也带着俞菡去了里屋,避开人群让杨椿楼替她看病。俞星城其实猜得出来,这是心病,但心病或许需要一些袒露,俞菡可能不想让她听见,便避开了。

  杨椿楼出来的时候,摇了摇头,俞星城也没多说,让马车停到后门,拿了一些鳄姐做的安神的药丸,将她松上了马车。

  等到回来的时候,俞星城问杨椿楼:“你知道俞菡出了什么事儿吗?”

  杨椿楼:“我也早就不在小姐夫人的圈里玩了,再说俞家似乎狠狠报复了一些敢胡言乱语传播的人,外头更没人敢说了。我知道的也不比你多。”

  俞星城:“你能不能想办法打听些,我想知道。这癔症再下去,她考上了士官学府也是白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43页  当前第19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0/24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蒸汽大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