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离婚过小日子_分节阅读_第44节
小说作者:桃花露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84 KB   上传时间:2020-07-25 12:24:16

  福爷爷还推让,小河豪气道:“爷爷你只管吃,咱家有的是鸡蛋呢。以后我们赚钱,还要买大肥肉吃!”

  福爷爷连连点头:“好,好,爷爷使劲活,等着好日子呐。”风烛残年的,倒是又享起天伦之乐了,让他倍有精神。

  姜芸招呼郑毕臣赶紧吃,又给福爷爷撑汤就着。

  郑毕臣吃着喷香又营养的煎饼,默默地盘算一下自己给姜芸的钱和粮票够不够自己吃的啊,怎么感觉自己多吃了很多呢?嗯,要好好写文章投稿,赚了钱多交伙食费!

  吃过饭大喇嘛吆喝社员们有空的就去麦地里拔麦蒿和谷莠子。

  再过阵子麦子就要成熟,而那些谷莠子、麦蒿之类的也即将成熟。如果不在它们还未成熟的时候薅掉,它们的种子就会洒遍整个麦地,等再种地的时候锄地就能锄到怀疑人生。

  所以收麦子之前,大队就组织人手去薅草,这活儿不重,孩子们也都去。

  而姜芸只需要育种、照顾葱地,等抢麦子的时候去帮忙,薅草不需要她。

  这一次福爷爷借了大队的独轮木车,可以推更多的鸡蛋。

  小哥俩跑里跑外地忙活,他们去牲口院撮了一大筛子麦糠垫在筐子里,然后往里捡鸡蛋,再把麦糠撒进去,这样路上就算颠簸鸡蛋也不会破。

  等他们走后,姜芸先把泡好的面引子和面。以前家里没有麦粉,粗粮几乎都不用发酵,因为不容易发只加点苏打粉暄一下就好。

  现在家里有黑猫赚的麦子,还有郑毕臣的粮票去粮管所买的麦子,姜芸就都推磨磨成麦粉。有麦子就不用再做纯粗粮窝窝头,而是一半粗粮一半麦粉,这样发酵出来的面团才营养又好口感。

  和好面让它自己发酵,她去自留地看看。有几个西红柿即将成熟,她就浇一点灵泉水,过一会儿变得水灵灵红扑扑的,她就都摘下来。

  这西红柿被照顾得好,果子滴里嘟噜的,一旦开始成熟,每天都能摘不少呢。

  她又抓了一会儿虫子,薅草松土,检查一下转圈的绿篱,发现有些地方长得不好留下不小的空隙,会让小牛犊钻进来。

  她就浇了灵泉水,让它们悄悄长大,然后插上结实的幛子门回家。

  荆泽艳正好从知青点出来,这几天天热她有些没胃口,但是看到姜芸自留地里的西红柿就忍不住嘴馋。

  说句怕人的话,她一直留意着姜芸自留地的西红柿,就等着熟了好去摘呢!

  但是昨晚上她看的时候还青着,感觉可能得再过两天才能熟,她就想自己见天来看着,第一时间给摘下去。

  哪里知道,自己一个不察,居然就被姜芸捷足先登!

  虽然这是姜芸的自留地,可因为在知青点边上,而荆泽艳又自诩比姜芸看得勤快,加上喜欢那水灵的番茄,所以潜意识里难免就把那些番茄当成了自己的。

  她看着姜芸笸箩里水灵鲜红的西红柿,眼睛都要红了,她沉着脸,“姜芸,你把洋柿子都摘了啊?”

  姜芸不爱搭理她,但是也没什么大矛盾,就随口应一声,“熟了就摘了。”

  如果是别的知青,姜芸会很大方地给她两个尝尝,但是眼前这人是荆泽艳,不说她和宋占刚那时候眉来眼去,就说她在自己离婚后为宋占刚抱不平讥讽自己,姜芸就不喜欢她。

  她端着笸箩就要走。

  荆泽艳看姜芸居然不主动送给自己尝尝鲜,顿时恼了,“姜芸,那洋柿子酸不酸,能不能吃啊?”

  姜芸朝她笑了笑,故意气她,“酸酸甜甜,当然好吃啊。”

  就是不给你!气死你!

  看她迈着轻快地步伐走了,荆泽艳气道:“有本事你锁起来啊?”

  姜芸听见,笑着回击,“多谢你提醒啊,晚上我就来上锁。”你想进去摘,偏不让你如意,晚上就真的去上把锁!

  她家的绿篱天然紧密,进不去人了,幛子门是福爷爷用棍子绑的,结实高大,上了锁还真进不去。

  村里人种菜,都是夹个幛子拦牲畜,没有挡人的。一般也不会去偷摘别人家的菜,就算应急摘一点也会说一声。姜芸这样,无非是气荆泽艳,因为荆泽艳真的会去摘她的西红柿。

  姜芸回村的时候,就听见大队喇叭里郑毕臣在广播,说的是县里有新政策下来,“为了改善广大社员生活,上头政策放宽,允许各家随便养鸡。”

  以前割尾巴不让养,后来发现不让养实在不行又说两人养一只,其中一点也是为了节省粮食。

  这会儿经济变好粮食产量也有提高,城里对鸡蛋、鸡肉的需求大起来,所以就要刺激社员们的养鸡热情。

  不过这东西到了冬天要吃好几个月的粮食,一般人家也不敢多养。

  大喇叭里郑毕臣继续说:“养鸡,把鸡蛋和活鸡卖给供销社,有布票、煤油票等奖励。”

  姜芸一听,那她的生意可来了呢。

  社员们养鸡,就需要抓小鸡。这时候很少人会自己家里孵小鸡,哪怕有抱窝鸡帮忙,但是一抱窝就二十多天,还得有配种的鸡蛋,还不能保证都孵出来,孵出来也不能保证活几个,成本不小,还是买现成的小鸡仔更划算。

  那陈家大队就得来找她了。

  她去大队逛了一圈,把摘的西红柿分给宋书记、郑毕臣几个吃。

  郑毕臣负责浇菜地,知道番茄干净,接过去在自己衣服上擦擦浮灰就开啃。

  “嗯~~好吃!”

  郑毕臣吃得两眼发光,“一点都不酸,好甜!”

  其实有点微微的酸,因为后劲甜,所以感觉不酸一样。

  宋书记原本还有点不好意思吃,大老爷们宁愿吃棵葱,也不会吃这种孩子的零嘴。不过被郑毕臣说的,他也拿起来一个擦了擦就开啃。

  牙齿轻松地咬破橙红色的皮,立刻就有一股微酸回甘的汁液流进嘴里,生番茄的清新、微酸、清甜,几种味道在口腔里散发,真是一种无比清爽的享受,整个人都感觉神清气爽起来。

  不知不觉吃完一个,宋书记擦擦嘴,“这洋柿子格外甜,什么品种?”

  姜芸笑道:“多亏郑知青勤浇水,水分大就甜。”

  郑毕臣:“这柿子我看比别家的大,而且长得也俊。”

  宋书记也觉得是这样,起码他从别人家菜园旁边经过,那些小柿子一个个别别扭扭的,还有不等熟就裂口的。人家姜芸家的,柿子随主人,人美果子也俊。

  关键别人家的都没熟,就她的熟得这么好。

  宋书记笑道:“跟大队长说说,来年葱地旁边咱们再追加一块洋柿子试验田,说不定以后卖葱和柿子咱们大队就能赚。”

  郑毕臣已经对着柿子和姜芸的侧影发呆,感觉灵感如泉涌,想要写更多的文章出来。

  姜芸正想告辞呢,就见公社邮局的快递员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过来,后座带着草绿色的邮政挎包,

  邮递员喊道:“郑知青,有你的信。”

  郑毕臣跑出来接着,见信封居然是省文思编辑部的,顿时热血往头上涌,忍不住喊道:“姜芸,我中了!真的中了!”

  看那架势跟范进中举差不多。

  他把信直接递给姜芸,高兴得脸都红红的。

  他投稿的编辑部有言在先,不录取也不退稿,让投稿者自留底稿,如果回信那必是录取了。

  姜芸也为他高兴,宋书记听见都跑出来看。

  姜芸把信封递给宋书记,让他先拆封。

  宋书记点点头,“行,我来!”他对着光看了看,拆开信封,里面一张折叠的信纸,写了寥寥几行字,另外还有几张票子。

  宋书记张口结舌,“娘嘞,这写文章真赚钱,一篇小散文就能赚十几块钱?这说什么,要是以后录取的稿子多了,还给涨呢。”

  郑毕臣给他解释了一下,以前就算写文章的也是拿工资的,只是这两年开始有新政策,可以投稿。

  姜芸笑道:“书记,你也可以试试,把咱们大队的一些搞建设的经过写出来。”

  宋书记赶紧摆手,“可拉倒吧。”

  他会告诉小年轻,自己小时候写作文三百字都能挠秃头,总是被先生打手板?

  我适合写工作简报,不会写酸文人那一套。

  他如是自我安慰。

  姜芸恭喜郑毕臣,万事开头难,他现在稿子被录取,以后就会更多。

  郑毕臣把钱都塞给姜芸,“这是伙食费!”然后他就跑回办公室去写新的灵感了,生怕不写下来就飞了。

  姜芸只得把钱收着,回去记在账本上。

  姜芸回家,见哑巴在那里喂牲口吃野菜,他喜欢割姜芸种在牲口院墙外的野菜喂它们。

  因为用灵泉水浇灌过,牲口们特别喜欢吃,它们喜欢吃哑巴就开心,他不喜欢和人打交道,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牲口。

  姜芸路过的时候给他放了一个西红柿,然后家去收拾。

  天要热了,她得赶紧把小哥俩的新衣服缝好。

  这时候布票紧缺,各家都不宽裕,除了她自己买的布,娘家也不能帮衬。因为他们家也一堆孩子,大孩子穿下来给小孩子,没有空档。

  她把一些碎布头都留着,到时候可以打袼褙,留着纳鞋底。

  小孩子们长得快,鞋子很容易就小了,而且他们活动量大,布鞋很快就破。所以家家户户的孩子,基本都是冬天穿蒲子编的蒲袜,暖和天就是草凉鞋,小哥俩自然也不例外。

  姜芸想给他们做双新布鞋。

  正忙着,外面传来小哥俩欢笑的声音,还有福爷爷和陈福基的说话声。

  姜芸忙出去,就见他们一起回来,“陈大哥也来了,今儿这么早就下集呢?”

  她去帮福爷爷抬铁锅,陈福基直接帮他们搬过去装在东间锅框上,福爷爷再去和泥密封。

  陈福基哈哈笑道:“大妹子,你没听说么,改政策了,放开养鸡!”

  放开养鸡,都买鸡仔,他现有的不够卖。大队的肯定也不够卖的,所以他们还需要收更多种蛋,孵更多小鸡仔!

  这就需要姜芸帮忙了,以前十只活三四只,甚至两三只,这会儿要是能活八/九只就行。

  他其实并没有真的指望活十只的。

  小海跑去屋里拿出账本来把今天的收支入账,他脑瓜好使,虽然还没上学呢,算账却又快又清楚。

  小河则跑去剁野菜,一边剁一边咕咕咕,然后院子外面的、里面的母鸡们都往这里飞奔。

  剁野菜,就是它们开伙的信号,可以吃灵泉水了!

  小海用铅笔指着那小童子鸡数,“……18,19,20,陈大叔,你看,一只不少。”

  陈福基惊讶地看着,真的一只都不少!他丝毫不怀疑别人会拿另外的鸡来充数,因为到时候请了去帮忙,有没有真本事一试就知道的。

  他高兴万分,“大妹子你真厉害,有本事!我们请定了。”

  原本大队还寻思要如何跟姜芸讨价还价,商量了至少五个合作方案,这会儿他已经决定抛开一切让姜芸提条件。

  姜芸:什么条件呢?

  姜芸想了想,自己主要是靠灵泉,这是天赐的金手指,以此来发横财坐地起价是不行的。她只需要改善自己和孩子们的伙食条件就行,其他的,等改革开放以后,他们会凭着自己努力来赚的。

  她道:“我就想要点细粮,再就是大队杀猪的时候,能不能分几斤猪肉给我们。”

  陈福基有些惊讶地看着她,就这么点?还以为要狮子大开口,工业券,棉花,布之类的都要呢。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9页  当前第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1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离婚过小日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