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人参精穿成年代文中小闺女_分节阅读_第160节
小说作者:浣若君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05 KB   上传时间:2020-07-02 12:37:21

  当然,来买煤的人肯定认为贺德民兄弟在投机倒把,但是谁能想到,煤就是从地底下挖出来的呢?

  七月大暑天儿呢,贺亲民兄弟带着一帮子刚放暑假的崽子们打煤,就开始做蜂窝煤了。

  陈月牙隔三岔五还得去趟望京市里,当然,她也分外焦急的,在等着看,这些煤到底能卖多少钱。

  哪怕能卖出五千块,她都可以把厂子和院子一起拿下来。

  当然,陈月牙不是没动过卖超生的邮票啦,或者那些龙票的想法。

  一张龙票换一个院子,绝对可以。

  但那是人家超生的东西,她不能那么自私的,在超生小的时候,就拿超生的东西给家里置办家当吧。

  当然,北京一套四合院可不好抢。

  那边苏爱华是真等着急了,把自己压箱底儿的那套《贵妃醉酒》的行头拿出来,正在拾掇。

  盛成正好进家门,看她在院子里拿鹿皮手绢擦那套头面,吓了一跳:“娘子,你这是干嘛,这可都是你的家底儿,你为什么拿出来?”

  他再喊娘子,苏爱华也回不到过去那个温柔端庄,全心依靠丈夫的白素贞了,也会撒娇作痴,但决不会全心全意依着丈夫。

  飞了丈夫一眼,苏爱华说:“隔壁老林天天问,说要我们出不起钱就算了,他再问别人,我想给陈月牙筹点钱。”

  盛成听了,可真是无可奈何:“你这么做,也得看人家领不领情,爱华,人和人之间是有界限的,你就觉得再好,咱也是俩家人,你太这么上赶着,人家反而会害怕。”

  “那你说怎么办?”苏爱华问。

  盛成想了想:“让海峰再去一趟,要陈月牙真想买,她会给准话的,人不想要那套房,你就收了心思吧,这些东西得留着,不能卖!”

  那是他们夫妻的年少时光,是记忆,是历史的文化遗产。

  正好放了暑假,苏爱华一想也是,把盛海峰喊来,跟他说,让他再去一趟清水县。

  “万一你陈阿姨当时不说啥,你就多住两天,就说帮小的那几个辅导作业,明白吗?”各种为儿子操心的老母亲,得到的只有儿子看穿了她,但又各种无奈的眼神。

  且不说北京那边。

  七月里打煤,那不叫打煤,叫上酷刑。

  尤其是一帮孩子,最得力的贺仝,这个暑假因为有个数学竞赛,上北京去了,剩下的几个战斗力都不太行。每天打煤,从煤厂出来,累的屁淌不说,要不到河里洗一圈儿,全黑的跟非洲人似的。

  好在有个邓翠莲,她干活儿要虎起来可比男人虎多了。

  体力最好的陈大牙来给姐姐帮忙,挖了两袋子煤,就发现自己都干不过她。

  邓翠莲的想法也很实际,赚钱,让二嫂先上北京站稳脚跟儿,然后她们俩家子紧跟着去,到时候不眼红死宋喻明两口子?

  人啊,富贵知礼仪,现在想想当初宋喻明变着法子欺负自己的日子,邓翠莲才知道啥叫个愤恨。

  就超生和小老八只能拖大家的后腿,而且小老八还喜欢悄悄吃煤渣子,这就更防不胜防了,所以,这俩给陈月牙勒令了,严禁迈出燕支胡同一步。

  还喊了秦七妹和苏来娣经超生做伴儿呢。

  最近几天,超生倒是老见着福妞,这丫头跟超生其实在一个班,但因为学习好,傲得很,并不怎么跟超生说话。

  就七妹也问不到她张嘴,唯独苏来娣能跟好快说几句。

  “福妞,你不是说你爸爸要调到北京去,你也要走吗,什么时候走呀?”苏来娣问。

  福妞没当上小主持人,心里当然又酸又嫉妒,但毕竟她只是个小女孩,最近贺帅还老找着要收拾她,心里其实怕着呢。

  “应该快了吧,我马上就是北京人了。”福妞面无表情的说。

  “真好啊,福妞要当北京人了。”苏来娣舔了舔嘴巴说。

  其实苏来娣馋的不是福妞要当北京人,而是她手里的雪糕,上面还有两行字:营养佳品,清凉可口。

  侧面还有一行红色的小字儿:全脂鲜奶,奶油,浓缩鲜桔汁,白砂糖。

  就那张配料纸,苏来娣这种穷丫头都能盯着看上好久好久,从那张白纸上幻想着,砸出甜滋滋的味道来。

  “要不,去我家吧,我给你们做个好吃哒!”超生突然说。

  “啥好吃的?”七妹问。

  “跟我走吧!”超生笃定的说。

  家里有早晨才从村子里打来的羊奶,虽然不是全脂鲜奶,但是大伯在昨天夜里就替超生发酵过了,是酸羊奶,凑和凑和,差不多吧。

  再爬上凳子取来白砂糖,搅拌到一起,家里肯定没有鲜桔汁,但有做水蜜桃罐头用的麦芽糖,妈妈怕超生偷吃,也放在最高处,得七妹把它们拿下来。

  麦芽糖是硬,不会融在酸奶里头,怎么办?

  把它放在蜂窝煤炉子上烤热,烤融化了再放进去,搅拌,使劲的搅拌。

  这一堆东西往一起一和,搅吧搅吧,除了没有结成冰,味儿也足够香了。

  就一点遗憾,不是冰棍儿呐。

  超生让七妹先尝一口,凑过来问:“七妹,味儿咋样?”

  七妹给小老八喂了一口,不小心戳到超生的眼睛,小老八可不吃酸奶,吧唧,就捣了七妹一拳头。

  “你个丑八怪,猪鼻子!”七妹气的骂。

  但小老八丝毫不生气,人家有原则,你打我没事,就不能碰我姐,谁都不能碰。

  盛海峰来的时候,超生正在跟七妹,苏娣来几个和和酸奶。

  小伙子走贺译民家也算走熟了,里外转了一圈儿,发现就超生和两个小女孩,家里再没别人,于是转身又出了门,在胡同外头拎了个西瓜,又买了几根大冰棒。

  进门之后,摸了摸超生的脑袋,给了几个孩子一人一根大冰棒,让她们蘸着酸奶吃。

  “这就是奶油雪糕啦,比奶油雪糕还香!”超生尝了一口,简直不要太美味。

  七妹见过盛海峰,但是不知道这个大哥哥是哪来的,而苏娣来呢,又胆小,俩人拿着棒冰,一前一后开溜了。

  超生这儿,还祸祸了差不多一大盆儿呢,厨房也给搞的天昏地黯的。

  盛海峰性格里,有跟他爸挺像的一面,刚气,有担当。

  也有跟他妈像的一面,心思特别细腻,也温柔。

  毕竟这家来的多了,他什么也没说,淘了抹布把桌子擦干净,因为听超生说哥哥们都在打煤,索性说:“我来抱孩子,你提着酸奶桶子,走,带我去找你哥哥!”

  “好呀,咱们走吧,打煤可好玩了!”超生也是说走就走。

  盛海峰屏着呼吸接过臭轰轰的小老八,把酸奶桶子递给了超生,让她提着,确实很好奇,小帅兄弟为之奋斗的煤厂,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快到服装厂的时候,遇到一个骑着自行车,自行车上挂着俩上海冰棒桶厂的冰棒桶,买冰棒的年轻人。

  盛海峰于是停了下来,又买了七八根大冰棍儿,塞到了酸奶桶子里。

  等他们俩到服装厂外头,火辣辣的大太阳下面,土胚围起来一个简陋的四合院,里面灰尘扬天的,外面靠墙,则堆着一排排的蜂窝煤,大煤砖。

  煤这东西,没证儿你批不来,所以想走私也没地儿有私去。

  因为都是定量的,到了夏天量会一再减少,但大家吃饭必须要煤啊,所以外头有每,普遍比国营煤厂的价格高,还供不应求。

  这会儿坐地卖煤的是贺德民家的老二贺钢。

  “嗨,北京来的,今儿又来逛啦,这是啥?”贺钢嘴巴比他哥仝子油滑得多,揭开超生的酸奶桶子,先闻到一阵麦芽糖香,暗叫一声乖乖,正是热的嗓子冒烟的时候,端起那里面装着冰块和酸奶的桶子,先咕咚咕咚灌了一大口,才把桶子还给超生:“赶紧送里面去,这东西味道可真好,里面那几个估计嗓子都冒烟儿啦!”

  盛海峰还没进去,只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等进去一看,直接有股窒息的冲动。

  里面就一个四方的围墙,没有任何可以遮阴的东西,贺帅兄弟全跟黑人似的,除了牙齿,浑身上下没有一块白的地方。

  盛海峰也认不出哪一个是贺帅,突然听呸的一声,只见一个光屁股的跳进院子中间的洞里去了,还没来得及惊讶,就听洞里那个在喊:“羞死啦,超生肯定看见我的牛牛啦!”

  “铮子,你浑身脏成那样,超生能看见你的牛牛才怪,快出来!”贺亲民笑着喊了一声。

  不一会儿,洞口出现一个黑黑的脑袋,还有两只亮亮的眼睛,贺铮再出来,已经穿好小内裤啦。

  超生把酸奶桶桶提过去,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雪中送炭啊!

  贺德民大干了半个月,看盛海峰来了,估计他是来问房子的事儿的,给自己狂灌了口水,坐下来点了一支带过滤嘴的烟,深吸了一口问:“小盛,你们北京那房子多少钱来着?”

  “讲价讲到9700,贺大伯,这事儿你也知道?”盛海峰还以为这种事儿,贺译民两口子不会告诉兄弟们了,没想到贺德民兄弟看起来居然都知道。

  “咱的煤,赚了3000块了,老二媳妇那边凑一凑,钱应该差不多了,等老二媳妇回来,我就叫她上北京,买房子!”贺德民拍板说。

  盛海峰他爸还有个弟弟,解放的时候给人带着跑香港了,而他自己是独生子,说实话,一直觉得自己挺幸福的。

  直到今天,他突然有点羡慕这种兄弟姐妹多的人家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老祖宗的话确实说的没错啊!

  这钱,他们赚的很辛苦,但是,也特别硬气!

  第二天,陈月牙上北京,一套京市的四合院,就这么到手了。

  小帅兄弟荣升北京小爷,而超生,则是货真价实的北京小妞啦。

  可怜福妞一心当北京人,又一回被超生抢先啦!

第129章 129

  新修的柏油马路比原来的足足宽了一倍, 而且, 原来的马路, 给钢厂拉钢材的车压的坑坑洼洼,人坐在车上,就跟豆子坐在簸箕里似的, 一会儿飞上天,一会儿又入到地里头,上窜下跳,七上八下。

  但新马路又平又直,不论开车还是骑自行车,走在上面都简直能把人给美翻了去。

  在北京有了房子之后,不急着先搬家,当然是先给儿子办学校。

  在九月份开学前,陈月牙跑了七八次, 可算把贺帅给办到北京读书了。

  当然,没有北京户口,贺帅也只能算是借读。

  剩下的几个小崽崽还得在清水县读完六年级, 而且考的好,北京的学校愿意收的情况下,她才能完全把家搬到北京去。

  得亏有个车,来来去去的方便,全家最近常住的其实还是望京的房子。

  “月牙,周末了,索性一趟开车到北京吧, 我家老盛今天说他搞了只大龙虾,让笙笙尝尝龙虾的味儿?”苏爱华下班的时候问。

  陈月牙实话实说:“汽油一毛钱一公斤,还是我在供销社问老炮儿倒来的,折合下来跑趟北京就得30块钱,比坐火车贵着五倍呢,我们还是住在市里的好,省油。”

  又不是家里开着大商场,也不是公家单位有用不完的油票,一个体户儿,天天开车上北京,烧一箱油就得30块,不是烧得慌?

  就跟盖楼要从地基开始一样,陈月牙觉得,现在的她还是该认认真真,踏踏实实把她的厂房建设完善。

  再就是,该考虑如何进一步扩大销售,真正把销售点设到北京去。

  至于全家搬北京这个宏大的理想,在她这儿至少还得五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68页  当前第16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0/26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人参精穿成年代文中小闺女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