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_分节阅读_第53节
小说作者:邈邈一黍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72 KB   上传时间:2020-06-27 12:07:53

  这事儿她不光是提前知会过四哥和十四弟了,连额娘那儿她都说了,既然要做女子当中的楷模,区区和离怎么成,倒不如直接来个大的——休夫。

  休书也不只是男子能写,女子也写得,既然是舜安颜的过错,那和离书就不如休书来的痛快了,而且也更引人注目,在史书上都能留一笔。

  那些所谓的读书人说什么不重要,后人如何评说也不重要,她自己明白在做什么才最重要。

  这要是皇阿玛在世,她肯定是不敢的,性命和自由相当重要,她舍不得。

  但现在坐在那个位置上的四哥,她就敢给佟家的舜安颜写休书了。

  过了今年,她就要三十岁了,即便是跟舜安颜互不往来,把驸马府的大门封得严严实实,可到底还是过得有几分憋屈,京城不能随意出,京城内她也不能随意出去逛,因为是女子,所以要避嫌。

  如今既然有这个机会了,她也想换个活法。

第70章 一更

  打算换个活法的温宪,如今才算是彻底走到人前来,一封休书天下知。

  驸马府的门匾被拆了下来,彻底被公主府兼并,本来她从和硕公主升为固伦公主后,这公主府的规模就应当扩大,休书送出去后,刚好可以把原本的驸马府名正言顺变成公主府的一部分。

  不光是一纸休书,温宪走向人前的途径不止这一种,而是选择了筹备育婴院,京城是第一家。

  里面除了管事儿的外,做工的都是孤苦无依的女子,或被休弃,或老无所依,或曾为妾室但被人抛弃。

  这里面所有的人,都是胤祯亲自筛选过的,他是九门提督,是禁军统领,想查些人太容易了,五姐要做慈善,他自然是支持的,这要用的人可不能马虎,不能让品行不端的人混进去,反而污了五姐的名声。

  育婴院,顾名思义是收养被扔掉的婴儿,这在京城并不多见,附近的城镇和乡野更多,被扔掉的婴儿里,十个有九个都是女婴。

  大清没有计划生育,把生下来的女婴扔掉,多是穷困人家,不是儿子,又自觉养不起,就直接把孩子扔了,心肠还没黑透的,好歹能把婴儿扔在有人家的地方,或许有几分可能被收养,不至于被活活饿死。

  那良心黑透了的人家,直接把婴儿扔进山沟里,就没想让孩子活下来。

  除了女婴,还有一部分孩子是因为天生身体有疾,所以一生出来就会被扔掉。

  能狠下心来扔掉自己孩子的人家并不多,尤其是在富庶之地,这只是个别情况。

  受地域所限,育婴院成立三个月,里面只有三十二个孩子,其中有二十五个都是女孩子,有九个天生身体有疾,或是腿部有疾,或是眼睛看不到,或是聋哑。

  这些孩子无一例外是被扔在了市井之中,就算无人收养,也能被育婴院的人寻到,但孩子的父母若狠心将其扔在荒山野岭,那就真没办法了。

  温宪公主所建的育婴院占地面积还挺大的,不过没有建在城里,而是建在了城外。

  自从见了这育婴院之后,温宪公主时常!常出城,亲自去看望这些孩子们,对此京城上下也是议论纷纷。

  有人觉得这是善行,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也有人觉得温宪公主过于不守规矩,女子写休书这事儿本来就触动了一些人敏感的神经,一个独居女子自由往来于京城内外,这又不合常理。

  不只是官宦人家,就连平民百姓,对这事儿的意见也分成了两派,各执一词。

  不过这并不能阻止温宪,在四哥明确表态的情况下,这些人也就只敢私底下说几句了,还不敢说的过分了。

  虽然四哥不可能为这事儿下旨惩处人,但还有十四弟在呢,当年鞭打舜安颜一事可是闹得沸沸扬扬,至今众人也不敢忘记。

  养几十个孩子花费并不大,就算光靠着自己的俸禄,也完全足够,更别说她和琉璃还合伙开了在大清朝开了二十多家胭脂铺子。

  别说是京城一家育婴院了,按照她的计划,育婴院将来是要建在大清各地的,她一个人往外掏银子也足够。

  而且她也没打算,把这些孩子都养成吃白饭的废人,等到了一定年岁的时候,也会让人教他们学些东西,女子可学,男子可学木匠、铁匠,若实在学不会这些手艺活,种地也使得,甚至想要做生意,也是可以的。

  如此,育婴院即便不能自负盈亏,但多少也能填补一些空缺。

  这是温宪想了许久的大计划,有舜安颜这么一回,她不打算再嫁人了,也不打算生一个自己的孩子,生命可贵,她都已经三十了,额娘在她这么大的时候都已经做祖母了,生孩子要冒的风险太大了。

  左右权衡,这对她来说,都不是一笔划算的买卖。

  反正四哥是皇帝,额娘是太后,十四弟是亲王,一手把她养大的皇祖母是太皇太后,若还能把日子过得憋屈,那她就纯属是自己活该了。

  四爷要关心的事儿太多了,温宪的育婴院,他虽然明显表态了,但不可能一直关注这事儿,更不可能为这事儿操心出主意。

  相比四哥,胤祯还算略有几分清闲,尤其是大侄子到他身边之后,聪!明人学习能力强,做事情也靠谱,这一点是不分年龄大小的,而且自家大侄子还继承了四哥的勤奋。

  如此好用又贴心的帮手,胤祯得的很是顺手,一点儿都没有在压榨童工的自觉。

  所以才有时间跑过来帮着五姐筛选人,之后又忙着出出主意。

  “京城富裕之人多如过江之鲫,很多的官宦福晋也都乐于做善事,五姐不妨把这些人都联系起来,筹备善银,才能更快的把育婴院开遍大清,也才能帮助更多的人。”

  比起枯燥的抄佛经、捡佛豆、跪佛堂,捐银子做慈善岂不是更容易的刷名声方式,而且无形之中还炫了富,甚至可以借此来拓宽人脉。

  五姐撺的局,肯定是少不了权贵,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到时候必然可以吸引一大批的官家夫人。

  等日后发展壮大了,也不必拘泥于只建育婴院,给贫苦之地修路,遇到灾情的时候筹备赈灾的银两……多的是用处。

  温宪还没有想得如此长远,不过,十四弟的建议却是十分的合她心意。

  “这事儿牵扯颇多,若是真要办起来,是不是让四嫂主持更为合适。”

  毕竟可能牵扯到那么多朝臣的福晋,她虽然对朝堂完全没有什么野心,也不会牵扯到下一代的夺嫡当中去,但就怕四嫂多想,而且这事儿要是四嫂来办,肯定能吸引更多的人。

  “正经写个折子给四哥瞧瞧,看四哥是什么意见,不过我估摸着应该不会让四嫂来,后宫那么多事儿呢。”

  四嫂处理四哥的后院,那绝对是游刃有余,但是加上那些太妃们,就有些力不从心了,即便有额娘帮忙压着,可四嫂作为皇后,大部分事情都要经她的手。!。

  这不是连弘晖都顾不得管了,两口子把弘晖安排在他身边,吃喝拉撒都在亲王府,哪里像皇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儿子呢。

  这事儿如果四嫂不管,额娘是没精力管的,唯一能管的也就是温宪了,四哥信任亲妹妹更甚于亲闺女,谁让底下的皇子年岁还不大,就已经有人心浮气躁了。

  温宪是个敢想敢干的性子,几乎是连夜写了折子,在给十四弟看过之后,就呈上去了。

  佟家弃车保帅,被放弃的是舜安颜,被报上去的是隆科多。

  舜安颜先是被自家人盖棺定论了品行不端,之后又被公主送了一纸休书,搞得是沸沸扬扬,这事儿过于稀奇,朝廷也没有下封口令,甚至有意宣传。

  旁的地方风评如何,舜安颜也不知道,但是在京城这地界,他实在是有几分待不下去了,以往与他相交的那些友人,要么对他避之唯恐不及,要么见了面说些安慰的话,要么就是暗戳戳同情的眼神,每一个人看他,眼睛里都不怀好意。

  而且居然连说书的都把这事儿当做稀罕事儿来说,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可京城百姓人人都知道他与温宪公主的事儿,即便不指名道姓,这些人也照样可以对号入座,进而在私底下诋毁他。

  本来,在祖父他们决定做这事儿的时候,他就有想过自己的下场,只是没想到现实比他想象的还要残酷,本来他还想着等这事儿风声一过,他虽然不能再继续做官了,可靠着家里头照样是吃喝不愁,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谁知道温宪简直跟受了刺激一样,休书说写就写,写完还不消停,又建起了什么育婴院,寻常女子出家门都没有温宪出城门那么频繁。

  将近三十年也在京城都没什么名气的人,如今老少皆知,连带着他,也成了京城人人谈论的对象,连门都出不了。

第71章 二更

  雍正元年的新年,并不怎么热闹,毕竟先帝三年孝期未过,在所有的知情人看来,先帝尽管在皇帝当中已经算是长寿的了,但这死法,实在憋屈窝囊了些。

  四爷也不打算铺张浪费,无论是宫宴,还是家宴,不出差错即可,就连赐给臣下的礼物,那也是沿袭了先帝当年的传统,赐福。

  以往先帝对哪个儿子倚重,就会让哪个儿子过来帮忙写福字,四爷不比他阿玛,没那么多儿子,只兄弟比较多。

  除弘晖和温宪外,被他抓过来写福字的都是兄弟,三哥、五弟、七弟、十弟、十二弟、十四弟、十五弟,除了在庄子上圈禁的二哥,还有去江南秘密查访的老九和十三,但凡字儿练的还行的兄弟,都让他抓了壮丁。

  弘晖是他的嫡长子,虽然没有被立为太子,但是待遇上跟太子也差不多了,而且在他心里,弘晖就是太子。

  温宪今年动作频频,作为女子,能有这样的气魄和胆识,实在不应该被关在公主府里头,而且光论字体,温宪就已经强过了大多数的兄弟。

  这般女子,确实不是舜安颜能配得上的。

  今年写‘福’字,他特意把温宪也叫来了,这应当是有这个传统以来,第一次由女子来写‘福’字,不过凡事都有第一次,温宪今年所做的事儿,不比这世上绝大多数的男子差,不比其他的郡王贝勒差,够格来写这个‘福’字。

  胤祯今年也破了个例,那就是特许见了皇帝可以不行跪拜之礼。

  也就是说今年过年他只要叩拜祖宗,叩拜太皇太后和额娘就行了,不必叩拜皇兄。

  这基本上就相当于免了他一半的叩拜之礼,谁让他是男子呢,过年期间,见太皇太后和额娘的时候还是少,叩拜祖宗也是有数的几个时候,唯独皇上,那是每日都要见好几次的。

  胤祯这还是头一年膝盖没有磕青,而且叩拜祖宗的时候,身下的蒲团都是热的,这些都是皇阿玛还在的时候,根本就享受不到的待遇。

  大概是读了书的缘故,弘易现在跟小时候的弘晖是越来越像了,都爱装成一副小大人的模样,礼仪规矩比他这个当阿玛的都全,五岁大的人,一点儿都不带怯场的,无论是宫宴,还是家宴,那叫一个自在,偏偏礼仪规矩又一点都不错。

  后面这一点不像弘晖,都有些像他记忆中的二哥。

  二哥今年也有来参加家宴,跟胤祯一样有一项特权,可以见君不跪。

  二哥今年不是自己来的,还带来了自己的福晋和嫡出的女儿宁楚格。

  二嫂就只生了这么一个女儿,先前二哥还是太子的时候,侧福晋所出的弘晳时常办在皇阿玛左右,虽无皇太孙之名,但在太子一dang的人看来已经是皇太孙了,二嫂虽有贤名,但有时候也压不住侧福晋。

  两口子原本可以不进宫的,这是皇上额外的恩宠,但对这夫妻俩来说,这场面并不让人舒服,之所以会进宫,是为了女儿。

  宁楚格是废太子排行第三的女儿,今年已经十五岁了,也到了该嫁人的年纪。

  若先帝还活着,若废太子还是太子,那肯定是希望宁楚格能够嫁在京城,就像温宪一样。

  但眼下这个局面,倒还不如去抚蒙,自从十三和十四弄了那么一出之后,抚蒙的格格们就比之前好过多了,有的在草原上甚至比京城里的格格都要快活。

  所以这两口子之所以答应进宫过年,就是想送女儿去抚蒙的,想让皇上帮着挑个好人家,挑一个少年才俊,而不是嫁去弱小或关系复杂的部族,也不是送去给人家做继室。

  自从四爷登基,这还是二哥头一次开口跟他提要求,之前皇阿玛还在的时候,已经计划着送二哥出海了,但是到了他这里,最近这几年,在局势没有彻底安稳下来之前,二哥只能在大清呆着,而且只能是一直被圈禁着。

  兄弟二人也是打小的交情了,虽说后来渐行渐远,但是四爷最初读书、上朝的时候,接触最多、学习最多的人就是二哥了。

  这么一个简单的要求他不会不答应,不光要答应,他也打算为这个侄女儿筹谋一番。

  “让宁楚格住到公主所来,享有嫡公主的待遇,暂且不提抚蒙的事儿,让孩子好好想想,若是她愿意的话,也可以去找温宪这个当姑姑的,这是年前温宪呈上来的折子,二哥好好看看。”

  如果是弘晳,现在并不适合放出来办差事,但如果是宁楚格就不一样了,一则是因为女儿家的身份,二则这才是二哥嫡出的孩子。

  四爷拿出来的折子,正是那一份有关于慈善的折子,十四出的主意,他亲自批准的,事情虽然还没开始办,但温宪已经在做规划了,为此还特意询问了户部和吏部的尚书!书。

  二哥跟二嫂担心宁楚格,主要还是怕身份连累了女儿,但如果宁楚格自己能够在京城立足,将来嫁给哪个人也就不重要了。

  废太子和废太子妃,都不是寻常人,都接触过政事,包括废太子妃,那可是康熙千挑万选给自己最疼爱的儿子定下来的,按照康熙那时候的想法,压根就是按照未来皇后的标准去选的太子妃。

  所以这两个人一看折子就明白,温宪是在做一件怎样的大事情。

  “皇上大恩,给宁楚格找了一条罪妾想都不敢想的路子,您放心,宁楚格去了温宪公主那里绝对不会给添乱的……”

  曾经端庄大方的废太子妃,眼泪都已经涌出来了,头磕在地上砰砰作响。

  己身荣辱全都系在一人身上,无论自己做得如何,都不过是白费功夫,这滋味儿她几十年来可尝够了,但凡有一丝的可能,她都不想女儿跟她一样。

  废太子还能说什么,看着已经不顾仪态的福晋,心里边儿除了酸涩更多的还是愧疚。

  这不光是他给二哥的补偿,也是想要安抚曾经的废太子一派,善待提拨宁楚格,是最合适的选择了。

  尽管废太子也能想明白这其中的种种缘由,但此事也让他颇为动容,把福晋扶起来后,自己却是抱拳对着老四行了一礼。

  他当初举荐太子的时候,选择投老四一票,只是觉得老四合适,没想过还有今日,若换做旁人在老四的位置上,就算有这么大的心胸,也基本上不可能允许女子出面来办这么大的事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3页  当前第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53/8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十四爷的躺赢人生[清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