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女配锦绣荣华(快穿)_分节阅读_第62节
小说作者:沉云香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04 KB   上传时间:2020-06-26 14:12:08

  因为先前回鹘人还在的时候,在战场上定北侯被沙城人劈中了佛珠,佛珠散落了一地,定北侯因为佛珠被毁,霎时间眼珠子就红了,在回鹘人离开,沙城城门打开投降,假装不知下令屠城。

  只是这沙城人是汉人,当即有些人附和,还有一些人犹豫,虽说先前被回鹘人占,到底是汉人之城。

  “争论不休之时,只见那定北侯身先士卒,手持炎月斩落了领头的人,饮了人血,炎月刀身成了妖冶的紫黑色,他缓缓走向一位瞎眼的妇人,手起刀落,咕噜一下,妇人的头颅落在了地上。定北侯举刀狂笑杀!跟着定北侯的都是骁勇战士,此时定北侯行动,其他人也大开杀戒。”

  “求饶声响起,还有尖叫与哭泣声,一位懵懂孩童站在原处,尚且不知道发生了什么,觉得脸上热热的,伸手一抹,那是母亲被杀之后,血飚到了他的脸上,孩子见着手中的血,就要哭起来,只是响了一声,就被人砍了头,他的身子还在可怜妇人的怀中。自从定北侯的一声令下,这沙城里可以说是修罗场也不为过……”

  “求饶声越来越小,为了造出是回鹘人所为,把粮草都搬出来,定北侯伸手把火把丢入到了稻草里,霎时间火光冲天。此时那位瞎眼的妇人,忽然睁开了眼。”

  惊堂木一拍,胆小的被吓了一跳,这堂中还有娃娃,听到了这里,被人吓到了,哭了起来,堂中吵闹起来,此时说书人干脆就喝了一口水,那妇人趁机哄着孩子。

  其他人也是感慨,这一段是宁蓁蓁特地写的,把屠城的惨状描写的淋漓尽致。

  等到哄好了孩子,说书人继续往下说“那妇人睁眼,此时瞳孔是黑黝黝的,不见一点眼白,口中说道杀星降世,必有灾殃,心声邪念,子嗣绝灭,其子命数,天煞孤星!”

  讲到了这里便算是一个小高潮,再往下则是一笔掠过大败回鹘人的战役。

  这一段是宁蓁蓁改的,特地给故事增加了悲剧性和魔幻主义色彩,一来容易让人加深印象,为什么故事里的定北侯儿子会有这样的命数,这是他应得的;二来就是,死人怎么可能张口说话,这事一听就是戏说,故事里说得是老定北侯,可不是说老安平侯啊,是回鹘也不是突厥。

  宁蓁蓁环顾四周,看着其他人露出悲愤的表情,长睫轻颤呷了一口茶水。

  屠城的事,这是小说里轻轻一笔带过,老侯爷毕生战绩里的微不足道的错误,现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直接用神话主义的戏说,今后等阙门,敲鸣冤大鼓,也就自然会查老侯爷的事。

  有了瞎眼婆子的开口批语,又描述了沙城人的惨状,再描述起来大败回鹘,班师回朝,得圣上嘉奖,在场听众心中都想着那被冰雪掩盖,满城无人生还的惨状。

  有人轻轻叹息,从前的话本子就算是有说战乱的,从未说得如此详尽。这次的屠城之灾,还不是回鹘人所为,而是所谓的英雄定北侯。

  那风光的嘉奖,与风雪之中沙城的惨淡,形成鲜明对比,让悲剧愈悲,深深刻在人的心底。

  时间跳跃,接下来就是定北侯府小侯爷有什么灵异的反应,证明他是天煞孤星的命格,老侯爷和老夫人不管女子的性命,给他纳了两个妾,三个正妻,各有灾祸,而且一直没有生下孩子。

  此时老侯爷和老夫人定下了瞒天过海的计策,抱来了假世子。

  谢谨之熬夜写出了话本,也没想到会有这样的效果。他清楚地听到了有人小声地叹息,“哎。”

  这世间女儿本就艰难,男子觉得这小侯爷的性情狠毒,女子则是为里面的鲜活姑娘家落了泪,这命也太惨了一些。

  老侯爷屠了一城人,这个小侯爷也不是什么好人。

  再接下来的事,涉及到了亲生父母,谢谨之不愿多听,和宁蓁蓁结账出了茶楼。

  茶楼里说得是这个话本子,书肆里也已经上了雕版,在很短的世间雕了出来,宁蓁蓁与谢谨之进入书肆的时候,正好遇上了上新,书肆铺子的掌柜正在指挥人往架子上摆上这新书。

  夫妻两人买了一本精装版,里面还有图片,就是老定北侯手持炎月大开杀戒的模样,还有老侯爷和老夫人如何定下计策瞒天过海,天空之中是一轮血月的图案。

  两人买书出来,就遇到了其他人过来询问有没有《瞒天过海》这话本子。

  掌柜的介绍说道“有的,还有精装版,里面带着图,有如何瞒天过海的图,你看看,这是新到的,可以买上一本收藏,这话本是这几年最好的一本。”

  买家说道,“给我一本,不,三本。”

  给了银子,腋下夹着两本,手中就直接开始翻开起来话本,显然是识文断字,在茶楼里听着觉得不过瘾,过来买书自己看。

  宁蓁蓁构架出来,谢谨之捉刀,经过现代社会信息轰炸的宁蓁蓁,给这个故事添加了许多狗血的反转,让这个故事牵动人心,在茶楼里听了还不够,很多人都开始买书。

  这话本短短时间就风靡了整个京都,就连秦楼楚馆之地,也有人手持琵琶,唱着里面的词。

  话本故事叫做《瞒天过海》,安平侯一开始根本没有联想到自己,他不爱看书,武将之中少有讨论的,发现这满京都都在议论,是因为沈梦云在外吃饭的时候,听到了一小段的故事,整个脸色铁青了起来。

  里面的定北侯就指的他的父亲,小侯爷就是他,里面抱过来的孩子就是“假世子”谢谨之。

  沈梦云尚且不知道,那里面狠毒的小侯爷就是自己的丈夫,在安平侯要结账的时候,还撒娇说道“这故事好生精彩,我还没有听够。”

  安平侯眉心死死拧着,“我有要事。”

  沈梦云娇声说道“那你先回去,我听完了再回去。”

  谢赟的表情很难看,这情况危急,虽说有些夸大,大体说得就是安平侯府的事,他得回府和母亲说。

  此时只能够把沈梦云留下,他匆匆回侯府。

  在谢赟与老夫人商议的时候,沈梦云在雅间里抹眼泪,觉得故事里的女子忒苦,樱红的表情有些奇怪,眼睛渐渐睁大了。

  而此时有人站在阙门的大鼓旁。

  那是一个穿着得体的商人,在旁人的诧异目光之中,拿起了鼓槌,用足了力气,敲响伸冤的大鼓,等到敲响了大鼓,他泪如雨下,哭得像是烂泥一样。

  他是丰城的生还者,当时还是孩童的时候,因为淘气,爬上了屋顶,他看到了老安平侯下令屠城,手中的战刀滴落浓稠的血液。那是一场噩梦,有女人的尖叫,有孩童的哭泣,伴随着士兵的狂笑声。

  在纵火烧城的时候,他磕磕绊绊逃了出来,先是做了乞儿,后来被一位好心人收养,跟着那对夫妻做生意,做了往来南北的商人。

  丰城的事是他心底最大的梦魇,所有人都说丰城是突厥人下令屠城,老安平侯是当之无愧的英雄。

  此人在听到了《瞒天过海》的故事,听到了里面的故事,再一打听,如今的安平侯有天煞孤星的命数。

  他不知道是谁做出来的这个话本,又有什么目的。他只知道这是状告老安平侯最好的机会,于是敲响了大鼓,状告老安平侯的屠城之恶!

  “听说了没有,《瞒天过海》的故事,是有真事的!”

  “怎么可能啊,最近一次征战突厥是……哇……”说到了后面,那个人恍然大悟,神情都变了。

  第一个人颇为得意地说,“你猜到了?”

  第二个人压低了声音,“你说的是老安平侯?不会吧,屠城这种事肯定是突厥人做得,怎么可能是老安平侯下令,要是真的,早就有人告了。”

  “我刚刚从阙门过,鸣冤鼓你知道的,今天有人敲了!然后那个人又哭又笑,整个人像是烂泥一样瘫在地上,口中说着苍天有眼,终于可以让当年丰城屠城的事大白于天下,他自称是丰城的子民,这次终于可以替整个丰城的人伸冤了。”

  第二个人声音一颤,显然是联想到话本里说得沙城,表情悲悯,说道“苍天啊,这可是大案子。他怎么活下来的?”

  “说是当了乞儿,然后被好心人收养,是个往来做生意的商户,丰城的事一直挂在心里。你看着吧,《瞒天过海》这个话本子现在传的沸沸扬扬,也算是运气好,估计可以大白于天下。要不然直接去告,屠城啊,哪儿有什么剩下的人,加上当年屠杀的人估计也死的死,散的散,怎么查?连老侯爷都死了,根本就是一摊子烂账!”

  “要我说,是不是这话本是那个人写的?”

  “我看不像。”刚开始这两人还压低声音,到了后面说得热火朝天,声音大了起来,此时就有其他人插嘴,把两人吓了一跳,看过去是个颌下有须的老人。

  老人像是读过一些书,说话慢条斯理,“老夫刚刚也从鸣冤鼓那里过来,见着了那人,我猜到茶楼里会有人议论,所以过来听一听。”他抚须说道,“这种话本,得读过书才写得出来,那个告状的人写不出来这样的话本,再说了,要是他的话,还不如趁着老侯爷还活着的时候告状,怎么会拖到现在?”

  “老丈说得有理。”

  “那这话本是谁写的?”又有其他人忍不住问道。

  老人肃然道“若是丰城的事是真,定北侯可犯下了不少罪状,其他人也都有一肚子的冤屈,有万千理由去写下这话本。”

  老人说话不避讳,直接这样一说,如同一粒石子投入到湖心里,霎时间其他人都开始传了起来,《瞒天过海》的话本是真事,状告的是安平侯老侯爷,此时事情尚未明了,都用话本里的定北侯来指代过世的老侯爷。

  “希望能如同话本里,可以给定北侯定罪。”

  “是啊,那可是一个城的人啊,可怜见得,我当时听话本,就流了许多泪,觉得沙城的百姓可怜,现在一想到是真事,我这颗心都受不住。当时的丰城人该有多绝望,好不容易赶走了突厥人,打开了城门,本来以为是好日子来了,谁知道整个城的人都被杀了,太可怜了。”

  “哎,想到都受不住,那个活下来的人也不容易。”

  “作孽啊作孽,一定要好好看看这案子是怎么破的!不能让一城的百姓白死,就算是战功赫赫又如何?怎能如此行事!”

  “我祖上是丰城来的,本家还有旁支都在丰城,所有人都在那场屠杀里去了,若是《瞒天过海》里的事是真的,就算是人死了,也得判鞭尸才行!定要为他们讨个公道。”

  茶楼里的人因为鸣冤鼓响,愤慨议论着。

  沈梦云在雅间里听得尽兴,尚且不知道茶楼里的议论,她这故事只听了一半,前面的没听到,打听出来还有书,去书肆买了一本精装版的话本。

  她乘着马车回去,迫不及待从第一回 开始看,浑然不知道,被她可怜的,破天煞孤星命运的那个姑娘,就是她自己。

  此时的谢谨之与宁蓁蓁两人扶着一对夫妻下马车,不等到两人去接,夫妻两人的一双儿女直接跳下了马车。

  写下了话本之后,谢谨之就告了假。

  与宁蓁蓁一起去生父生母那里。

  当年被抱走儿子,无论是谢子伯还是王氏,都心中不愿,但事情成了定局,对谢谨之的思念最多月下无人私语一番,从不在外人面前表露。

  猛地见到了如玉公子,伴着贵女娇妻,谢子伯与王氏两人冒出的都是惶恐之情,觉得自己是泥地里打滚的,眼前这一对少年夫妻是天上的玉人,觉得自己的存在,都冒犯了两人。

  知道了谢谨之与宁蓁蓁的来意,王氏的泪水就不曾断过,谢子伯更是眼中有怒火在燃烧。

  被抱走的孩子被刻意打压,留下来的长女幼子,更是为安平侯所害。

  当年夺子便是有怨的,但是想着这无缘的儿子能够过得好,也就压下了思念,此时猛地知道那孩子过得并不好,自己的一双儿女悲惨境地更是安平侯府所导,那夫妻两人咬牙切齿,惊怒交加,恨不得纵火烧了安平侯府。

  当知道了谢谨之愿意认他们为生父生母,状告安平侯,让夫妻两人更是泪水一直往下淌。

  被辱了谢玲,被伤了眼的谢水生,两人也是受尽蹉跎,知道了真相之后,要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这一家人当即收拾了东西,跟着入了京都,此时被谢谨之安顿在客栈里。

  京都寸土寸金之地,客栈大都是大厅里兼做饭馆,二楼以上是客房,因为涉及到的事情阴私,谢谨之与宁蓁蓁两人出行没带下人,此时是谢谨之亲自办理的入住,等到给钥匙与谢家人的时候,宁蓁蓁注意到他的表情有些奇怪。

  寻到了机会,到了后院角落里,与谢谨之说话,宁蓁蓁问道,“怎么了?”

  “刚刚我听到客栈里都在说,今天阙门有人敲了鸣冤鼓。”谢谨之的表情有些发怔,“是丰城那场屠杀的幸存者,他要状告的是老安平侯屠城之罪。”

  屠丰城这一段,在谢谨之看来只是坊间传闻,他在写话本的时候,对这一段处理就很为难,甚至觉得不应当写进去。

  是宁蓁蓁直接让他空出来去写后面的,屠杀的惨状,包括那个瞎眼的妇人睁眼,都是宁蓁蓁写的。

  想到了当时写话本的事,现在有人告状,谢谨之深吸一口气,“我以为坊间传闻是无稽之谈。”

  那是汉人之城,而且当年老安平侯因为平定突厥,可以说是风光煊赫,除非是疯了,要不然怎么会屠丰城?

  谢谨之只把屠城之事当做是坊间传闻。现在猛地告诉他,他与妻子合写的话本是真实,心中自然是波涛汹涌。

  宁蓁蓁可以理解,对着谢谨之说道“既然这样,不如早些告诉他们。这这也是老天爷看不过眼。”

  谢谨之的心跳都有些加快,垂下眼,说道“是。”

  宁蓁蓁拍了拍他的手背,轻声说道,“莫怕,有人先告老侯爷,等会接着再告,这事定然像是话本写的那样,比我们想的还要顺利。”

  话本里是圣上亲自过问,查明了当年真相,夺了定北侯的爵位,抄了定北侯的家,把家产的一小部分,给了那位状告父亲的假世子。

  后面的事谢谨之不敢多想,不管面对的是什么,他都会承受下。

  回握了一下妻子的手,心中温暖。

  她助他良多。

  此时二楼谢子伯、王氏还有一双儿女,都在一个厢房里坐着,表情局促。

  这上房对他们来说太好了。

  用了熏香,房间里是暗香浮动,家具也不像是他们在乡下用的,油漆都斑驳了,这里的家具都带着雕花,处处都透露出精致来,还有博古架上摆放了一只青花瓶,里面插了花枝,话开的艳艳。

  事情发生的太快,他们跟着谢谨之到了京都里,这会儿终于有时间商议。

  谢水生提出了,等会先让谢谨之与宁蓁蓁回去,他们四人直接去登鼓台告状,免得谢谨之告状了,要挨板子。

  谢子伯看了一眼谢玲,“你也要告?”

  “是。”谢玲的眼神坚定,旁人的吐沫让人痛苦,但是淹不死人,在知道真相之前就不愿嫁给那个闲汉,现在知道了真相,她只想为自己讨一个公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1页  当前第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2/21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女配锦绣荣华(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