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_分节阅读_第11节
小说作者:当归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09 KB   上传时间:2020-06-19 12:27:27

  合计一番,最终将银锭子装进木盒,又在屋里挖了个洞,将木盒严严实实埋了进去。

  这屋子虽经过修缮,到底和顾家的青砖院子不能比,王婉贞心里总觉得不大安全。

  顾玉成其实也是这么想的,只可惜他现在也没什么钱,便安慰王氏两句就转移了话题,让她抽空去买些鸡蛋。

  肉蛋奶都是补充蛋白质的好东西,但比较起来,鸡蛋最便宜,几文钱能买一小筐,当然还是吃鸡蛋划算。

  王婉贞笑道:“好,明天娘去多买些。”

  现在儿子能挣钱了,又有一大笔进项,吃食上是应该补一补。

  第二天天微亮时,顾玉成就骑着驴去了县城,到了兴隆酒楼,就见孙长厚指挥帮厨在熬煮豆浆,已经做好的几大桶正散发着氤氲香气,颇为诱人。

  原来孙长厚打算在酒楼里卖豆浆,价钱也不贵,一文钱一大碗,加糖则是两文钱。

  待顾玉成问打算如何卖时,孙长厚哑火了:“不就在大堂里卖么?有客人是问他们要不要,熟客可以先送一碗。”

  顾玉成道:“我虽不是清平县人,也发现这生意不太好做,如果只等客人进来,恐怕效果不会很好。”

  孙长厚恍然。他之前光想着豆浆新鲜又便宜了,竟忘了自家酒楼并无几个客人的事实,见顾玉成这么婉转,便顺势问道:“小顾兄弟可有什么好办法?”

  “也说不上什么好办法。”顾玉成道,“只是我觉得可以往外面摆上几桶豆浆,在门口卖。酒香还怕巷子深,咱们这豆浆摆在外头,想来能更好卖一些。”

  孙长厚本想说咱们这可是酒楼,哪能跟货郎小贩一样?转而想到赵崇对顾玉成的大力赞扬,还是决定照他说的办。

  只是这样一来,人手就不够了,又急忙叫一个小厮去赵家叫人,先过来帮忙顶上。

  顾玉成这才知道,赵崇竟然就是那赵家绸缎庄的大少爷。赵家主母姓厉,昨日听儿子说要整什么新鲜吃食,就指派了个小厮过来候着,有什么缺的说一声,不想这就派上了用场。

  绸缎庄的大少爷跑出来开酒楼,赵崇的家庭情况看来是真·复杂。顾玉成听了一耳朵就不再去想,又见孙长厚和帮厨忙得火热,自己帮不上什么忙,便主动要了笔墨纸张,准备画个宣传画出来。

  好歹也是新品开张,成功与否关系到他在酒楼的地位和薪水,不能寻常相待。

  顾玉成先在桌上勾了个草稿,然后磨好墨,提笔勾勒出一个盛着豆浆的大碗,上面冒着袅袅香气。旁边是个一脸惬意的胖男孩,笑眯眯的,一只手还摸着自己的肚子,显然是喝得极为满足。

  站远些打量一番,顾玉成又饱蘸浓墨,在空白处添了“兴隆酒楼,正宗豆浆”八个字,这才满意地去找孙长厚,让人将这画粘到板子上去。

  说起来这还是他过来后第一次动手写字,好在功夫并未落下,还是能见人的。

  孙长厚虽然送了笔墨纸砚过去,但心里并不以为意,没想到不多时就见到了一幅和他从前所见完全不同的画,虽然笔画寥寥,但那娃娃憨态可掬,看着就叫人心里高兴,恨不得马上买一碗豆浆尝尝。

  恰好那小厮从赵家领了五个家下人过来帮忙,他当即指派了一个有眼力界儿的去听顾玉成指挥。

  “小的姓贾,行三,您叫我贾老三就成。”那人笑呵呵地道。

  顾玉成道了声“有劳”,就把要求告知贾老三。

  这贾老三确实是个干活麻利的人,没一会儿就用浆糊把顾玉成的大作给粘到了板子上,又钉了个长木条在后面做支撑,稳稳当当地将这宣传画立在了五大桶豆浆的旁边。

  这时候新鲜事儿少,人也就比较爱看热闹。兴隆酒楼的架势一摆开,没多久就吸引了早起出门的人,围了一圈议论纷纷。

  “兴隆酒楼这是煮的啥啊?闻着还怪香的。”

  “你看这画多好,没上色也挺喜庆!”

  “看这字写得多好,一笔一划的!”

  “你认字儿吗你就瞎说,人家写的是正宗豆浆!”

  “什么是豆浆?怎么都没听说过?”

  “这碗也太大了,没有那个娃娃好看。”

  “我家小子就这么胖!我也给他买两碗尝尝。”

  “一文钱罢了,尝个稀罕,来,给我一碗!”

  事实证明,在门口吆喝还是有用的,豆浆的质量也过硬,喝过的有要再来一碗,有的干脆带了食具打包。这些人又带动了其他来围观的,你一个我一个的要来一碗尝尝。

  兴隆酒楼的几个人很快忙碌起来,有的卖豆浆,有的收铜板,那最先摆出来的几大桶很快就去了一半。

  酒楼的生意一直不好,是因为前头那家的厨子不行,缺斤短两不说,还被人抓住用烂肉做菜,后来就渐渐败了。

  赵崇接手后也没什么改进,开一天算一天的,生意自然就愈发惨淡。

  这会儿子的热闹景象,是这一年来都没出现过的。

  孙长厚心中大喜,一会儿指挥人在后厨继续熬煮豆浆,一会儿在前头吆喝两声,让人精神点别算错账,忙得不亦乐乎。

  到后来,连顾玉成都帮忙在外面收铜板,好腾出一个伙计去后院磨豆浆。

  顾玉成到底是个来自后世的人,哪怕不经商,也在家里耳濡目染了许多知识。看人挤人的,怕有烫伤或推搡,就一边收钱一边指挥人排队,没一会儿就把来买豆浆的人分成了三队。

  卖豆浆的小厮也松了口气。他忙得一刻都不停,还老有人在耳边嫌弃他动作慢,乱了次序,这下可清楚多了。

  赵崇过来的时候,正看到自家酒楼前排了三个长队,热热闹闹的,都是在说豆浆如何好。他心里头挺美,干脆躲在一边看着,结果没美两刻钟,就见孙长厚出来团团作揖,说是豆浆卖完了,明天赶早吧。

  人群发出不满的起哄声,三三两两地散开,露出躲在一边的赵崇。

  孙长厚:“……”大少爷这是干啥?

  赵崇后知后觉自己的行为不大磊落,嘿嘿笑着走出来,道:“今天生意很红火啊,孙叔辛苦了。”

  孙长厚一脸憨厚:“大少爷说的哪里话,这算什么辛苦?只要咱们酒楼能一直这么红火,我老孙不睡觉都行!”

  之前酒楼生意太差,他一直担心自己会被辞退,毕竟他的工钱几乎是酒楼不开张时最大的支出了。现在峰回路转,酒楼又有了人气,总算是放心了,又怎么会嫌累呢?

  虽有早上的豆浆火爆,但兴隆酒楼还是没来两桌客人,半下午的时候就盘好了一天的帐。

  赵崇一看,发现一文钱的豆浆竟然卖出三千多碗,刨除那点成本,也赚了快三两银子,都合以前一个月的盈余了!

  他顿时心头火热,心说一文钱一碗的豆浆都能赚这么多,明天的豆花作价五文一碗,岂不是能赚得更多?

  虽然他不缺钱,但靠自己赚钱的滋味着实不错,回家后也不用总是被训了。

  说起来,能有今天的成果,泰办是亏了他顾兄弟。那板子上的画意态憨然,字写得也是笔丰墨润,筋骨舒展,可见顾兄弟虽家境贫寒,但学问上不是一般人。

  这般想着,赵崇正式将贾老三拨给顾玉成,让他听任安排,不得敷衍了事。

  贾老三拍着不甚宽厚的胸膛保证:“少爷放心,小的一定好好干!”

  顾玉成上班第一天就得了一个下属,对明天的工作也有了主意,心中踏实下来,下工后便牵着小毛驴去买了三十斤的白面。

  他自醒来以后,就没吃过一顿白面做的面食。粗粮不如细粮顶饱,且他晚睡习惯了,每日里早早躺下的时候,就躺在床上默默回忆顾二郎背过的那些书,直到感觉有点饿了,才放任自己睡着。

  现在现下宽裕了点,正可改善伙食,晚上也有精力做点事。

  “驴兄啊驴兄,今日就辛苦你了。”顾玉成将面口袋放到小毛驴背上,自己也骑了上去,然后慢慢往溪口村而去。

  .

  夕阳西下时,县城的长松学馆里,有两个人正躲在假山后窃窃私语。

  “此话当真?我那堂弟去酒楼当差了?”一个头戴秀才方巾的年轻人瞪着眼,故作不信。

  另一个略矮些的道:“你还信不过我吗?好多人都看到了,在卖什么叫豆浆的物事。我是去晚了,就见了个人,不然还能买一碗让你尝尝呢。”

  那年轻人正是顾明祖,见同窗言之有物,心说就是真的了,于是痛快地答应了请他喝酒,说说笑笑地相携而去。

第14章 鸡蛋豆腐

  顾明祖最近不是很顺心。

  他原本和牛家定了亲,后来考中秀才身价倍增,这亲家就有点不够看,那牛家姑娘也举止粗俗,跟他很不般配。

  为了长远计,顾明祖就没提过自己定了亲,由着新结识的好友同年各种打趣。后来城里马员外主动找了媒人来说项,要把小女儿许配给他。

  跟马员外比,那牛家连个破落户都不是,姑娘的教养更是不可同日而语。顾明祖没怎么犹豫就退了亲,跟马家定了亲,如今再过一个多月就要成亲。

  可恨那姓牛的一家村夫,在村里败坏他名声就罢了,还趁他快成亲了来县里打秋风,逼着他买了两大车的东西,说什么做赔礼用,从此两不相干。

  呸!分明是趁火打劫!

  顾明祖心中恨得要死,却不敢在成亲之际闹将开来,只得咽下这哑巴亏,寻思着另找门路把这亏空填上。

  这一找二找的,就找到了他堂弟顾玉成身上。

  他这堂弟年纪小小,读书却颇灵光,开蒙比他晚了几年,进度却慢慢赶了上来,甚至常常得到陆夫子夸奖,说什么有天赋有才气。

  与堂弟相比,他这堂兄更像个靠努力才能勉强过得去的庸才。

  顾明祖心中的不满一日多过一次,直到自己考中秀才,堂弟又被迫退学,彻底消失在他眼前,那点不平之气才逐渐消散。

  没成想他上次回家,顾玉成居然敢来质问为什么不帮他把书拿回来,还说什么“夫子说我学问已到,在家自己看书也能考中”。

  二人争执起来,顾明祖一怒之下不知怎的就把人给推到了河里。

  看着顾玉成在水里挣扎,顾明祖匆忙跑开,被人撞见才说要赶快去救堂弟。

  到底耽误了时间,顾玉成被捞上来的时候就昏迷不醒,大夫都说凶多吉少。顾明祖心中害怕,拿了银子就早早回了学馆,对外只说功课紧,不能久留。

  后来听说顾玉成醒了,又见周癞子家在大张旗鼓招上门女婿,顾明祖灵机一动,就给周氏支了个招——让顾玉成去入赘。

  如此既保住了二房的衣食无忧,也能令顾玉成无法科举,从此跟他这大堂兄分道扬镳,再不能相提并论。

  他想得千好万好,却没料到二房宁肯分家也不松口,硬放着眼前的富贵不要,还累他娘没了五十两媒人钱。

  自然也没法填上他被牛家耗去的银钱。

  顾明祖暗自郁闷了几天,直到今天得知顾玉成去酒楼当差才觉郁气一扫而空,当即带着同窗去酒馆畅饮一番,自己也喝得熏熏然,直到月上中天才回了住处。

  什么天资聪颖,不过是泯然于众罢了!

  等他成亲,倒是可以去那酒楼定几桌席面,就让顾玉成掌勺,也算他这做堂兄的,给堂弟长脸了。

  顾明祖越想越美,拖着酒气做起了好梦。

  .

  旁人的种种盘算,顾玉成无从得知。他正兴致勃勃地试验新菜谱,先在碗里打了三个鸡蛋,搅拌均匀后再用细纱布过滤两遍,再取一碗同样分量的豆浆,和这鸡蛋液搅拌均匀,盖上纱布一起上锅蒸熟,就得到了一碗不太匀净的鸡蛋豆腐。

  他尝了尝,发现味道还可以,就是口感一般。

  顾玉荣才不管什么口感不口感的,在哥哥点燃灶火的时候就眼巴巴等着了,一看可以吃了,就挥舞着勺子,吃了个风卷残云。

  王婉贞看得好笑:“这丫头也不知随了谁,这么能吃。”

  顾玉荣嘿嘿笑,利索地爬开,一路爬到屋里仅有的矮桌前,双手扒着桌沿站起来,从碗里摸了两块剩下的猪油渣吃。

  吧唧吧唧吃完,她又伏下身子,四脚着地继续爬,爬到顾玉成腿上,让他喂两口水喝,然后再继续往矮桌那里爬,像在做游戏一般。

  顾玉成看着小黑丫头爬了两圈,忽然心头一动,在她又一次爬过来的时候,一把将小丫头拎起来,两手扶着她的腋下,试探着让她往前走:“来,阿荣,走两步看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69页  当前第1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6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科举养家(种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