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种地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21节
小说作者:一七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9 KB   上传时间:2020-06-01 22:33:42

  方才萧衡几个过来的时候,也并不是没有看到过这个,只是这东西在背后看着不过是一面土墙罢了,谁知道另一侧还有这样的乾坤。

  萧衡在前面仔细地打量,张秉陵就在后头一步不落地跟着。他生怕太子一个不好又出了一点小意外。

  今儿出门的时候刚刚出了一个不大不小的意外,如今可不能再倒霉了。若再遇上什么事儿,太子殿下固然受罪,他这个跟班儿也好过不到哪里去。

  萧衡打量完了这小阳畦,其余的他都能跟唐璟所说的对上号,只是这覆盖物,他想了想,问了一句:“那马粪便是覆盖在这上头的?”

  “不错。将马粪再掺杂些肥料放在畦框的上头,便可以腐烂发热,起到保温的作用。”

  腐烂……还发热,光是听到这些,张秉陵就有些想吐了。他仿佛已经问到了马粪腐烂后的味道,真是,呕——!

  他站在后头,生生干呕了一下。

  唐璟看到之后,敏感又矫情的神经立马不乐意了:“你可别瞧不起这马粪,有了这玩意儿,阳畦才能在冬天保温,底下才能育种培苗。像张师爷你这样的,一看就是没有种过地的,要不然也不至于嫌弃成这样。”

  萧衡瞥了张秉陵一眼。

  张秉陵立马不呕了,甚至深吸了两口气:“大人,属下没嫌弃呢。”

  “那就好。”萧衡道。

  转过头,他继续问唐璟一些事儿,毕竟萧衡对这样的新事物还是挺在意的,尤其是唐璟话中还提及到,这阳畦能在冬天育种培苗,这可是一件难事。

  大燕冬天也不是没有新鲜的瓜果,不过那些多是温泉边上种的,或是黄化过后的菜,再有便是长江以南的一些地方,因气候不同还能种些青菜,当成稀罕又高价东西贩卖到京城。冬天里的这些菜,寻常人家都吃不起,也就豪门显贵可以尝尝鲜了。可今儿他见唐璟的这阳畦,似乎并没有多高的成本,若是真能做成,那往后的冬天,可就大不相同了。

  “这阳畦真的有用么?”

  “那是自然!要不了多久,这小汤山的庄子就会有新菜种出来了。”唐璟答得毫不犹豫,他对自己做的事儿,向来都是极有信心的。

  他不仅自己有信心,还想让旁边的人跟他一样有信心。

  为了自己的菜以后能多卖出去一些,唐璟对着萧衡好一顿吹嘘。

  当然,他自己是不觉得自己是在吹嘘的,只是旁人听来,觉得事情不靠谱,一听就知道是吹牛。

  譬如张秉陵。

  他正在腹诽,却恍惚间忽然听到了几个熟悉的字眼。再一细细的琢磨,这不是他家的住处么!

  “大,大人!”张秉陵赶紧回忆了自己方才都忽略了什么。

  方才唐公子好像让殿下留个住处,日后若是种出来了便直接上门告诉一声。而后,殿下便将他的府邸给留下来了!

  萧衡转过头:“张师爷还有什么想说的,但说无妨。”

  张秉陵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敢么?

  自然是不敢的,老老实实的张大人被迫接受了这个事实。不过,他回头想想也不觉得有什么大不了的,反正以他看,这唐二公子的话多半是胡说八道,怎么可能真种出东西来。

  张秉陵保持沉默,剩下两个人也各自满意了。

  从小汤山的庄子里离开了之后,萧衡又领着人一路去了不少地方。

  临近晚上,一行人才终于回了宫。

  一直跟在太子殿下寿喜公公在一脚踏进宫门的时候,心里总觉得有些不对,可到底哪儿不对呢?

  寿喜绞尽脑汁地想了半天也没想出来,最后目光扫到殿下的背影时,忽然顿悟了过来:

  殿下这一路,是不是过得太平安了些?!

第21章 太子转运

  太子殿下倒霉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儿了。

  上回那件事之后,其实不只是皇上,就连东宫里头的不少人都说太子殿下是转运了,兴许自此以后就再也不倒霉了。别人暂且不说,太子妃听到这话之后,却暗暗地记在了心上。

  晚上歇息的时候,太子妃还特意跟萧衡说了这件事。

  她说得分在入戏,萧衡却不以为意。毕竟这么多年过去,他也早已经习惯了。如今不过一次没有出事,根本不值得在意什么。

  只不过,萧衡虽说不在意,可从皇上皇后到太子妃却一个个上心地不得了,没过几天就催着太子出门试一试了。说不定这事就是真的呢?

  萧衡被他们念叨来念叨去,最后也不得不出了门。

  结果一出去,就摔伤了腿。

  好在只是皮外伤,不防事儿。萧衡并不觉得颓废,也不觉得意外,只皇上几个却都失望了好久。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有个盼头,结果又被证实是无稽之谈,绕是心性坚定如皇上,一时间也有些难受。

  只有萧衡自己还像个没事儿人一样。回去之后缓了一段时间,不久又跟他父皇请命,想去体察灾情。

  萧衡身为储君,这本应是他的职责,可因为这倒霉的体质,皇上犹豫了很久都没有决定下来。最后还是萧衡进宫劝说,才让皇上放下了顾虑。萧衡想得也简单,他是嫡子,是储君,哪怕是倒霉了些,可总不能一辈子龟缩在东宫里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吧。

  这次也是心平气和地出了门。不过出门不久,便有一只鸟好巧不巧地飞到了太子头顶,还在太子肩头留了一枚纪念物。

  这也不算什么大事了,虽说出了门就不吉利,可不吉利的次数多了,也不在乎这么一次两次。而且,这次不过是被一只鸟冒犯了,当真不算什么。萧衡不怒也不怨,心里有了底之后,又回去换了一身衣裳,继续领着京兆府一众人马去查看灾情。

  这一查,就一路查到了小汤山。

  从小汤山出来之后,萧衡又马不停蹄地去了别处。这么一整天都跑下来了,却也没有别的意外发生,所以才有了先前寿喜的那番话。

  “只是偶然罢了,切勿多想。”萧衡如此道。

  只是他跟前伺候的寿喜比萧衡要深远得多。他觉得,没准老天真的眷顾到他们太子殿下身上了,上回有一次,这回又来了一次,这说明什么?说明他们殿下快要转运了!

  鉴于殿下本人并不相信这个,寿喜公公也就没有乱说,只将这件事情咽在心里头。

  回宫之后,萧衡又领着张秉陵去面了圣。

  皇上也是早就在等着,他也不知道自己等的究竟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不过这般忐忑的心思再看到太子平安回来之后,瞬间落定了。

  二皇子本来再给他父皇念奏书,念得好好的,却突然发现父皇急急从位置上站起来,绕过桌子往下走了下去。

  “可算是回来了,一切都还平安不?”皇上一脸关切。

  萧衡微微颔首:“都平安。”

  “平安那就好。”皇上后怕地拍了拍胸脯。

  自己的孩子自己疼,何况太子本来就是个招人疼的。为了这倒霉的运气,皇上每日都不知道要担心多少回。

  二皇子扯了一下嘴角,轻轻放下手里的奏书,站起身熟稔地跟萧衡笑了一声招呼:“皇兄这是打哪来啊,你是不知道,你不在的时候,父皇连批阅奏书的心思都没了。我虽说在跟前念着,可到底比不上皇兄你。”

  皇上被说的有些不好意思:“哪来的事,别瞎说,谁读都一样的。”

  说罢,皇上又拉着太子:“你跟朕说说,这出门都遇到了什么,沿途有没有碰到多少受灾的百姓,他们都是怎么说的,那赈灾,究竟有没有落实到实处啊?”

  说起这个的时候,皇上还往后都看了一眼。

  张秉陵默默地往后退了一步。

  皇上冷哼。

  萧衡当即开了口:“这次出门,确实碰到了不少受灾的百姓。然则此次朝廷赈灾钱粮下达地极为迅速,京畿一袋的百姓虽说有了些损失,可如今都已经弥补回来了。故而,百姓大多倒也没什么感觉,埋怨也少。”

  皇上瞥了张秉陵一眼:“最好是这样。如若不然,某些人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张秉陵默不作声,这会子,他知道自己说什么都是错。

  萧衡又简单的跟他父皇说了一下今日的日程。讲完之后,还略微提了一句自己在小汤山的经历。

  皇上听着瞬间来了精神:“你说的是镇国公家的老二?”

  “镇国公府?”

  说实话,萧衡对唐璟的身份之前面有些猜测,只是他一直没有找人打听,所以也没有证实自己猜的到底对不对。如今从他父皇嘴里听到了结果,萧衡也没有多少惊讶罢了。

  早就猜到了。

  “可不是镇国公府么。镇国公那个老小子,平生最看不惯的就是他家的小儿子。他家小儿子不管做了什么事,在他跟前都是错。上回我让他态度放好些,亲自过去接小儿子回府,一家人将矛盾解开也就算了。可他倒是好,压根也没有将朕的话放在心上,说是去接,实则不过去吵了一趟,发一发心头的郁气而已,哪是诚心过去接的?”皇上对此心里都门清,所以在镇国公装模作样地跑到他跟前来,说什么小儿子不愿意回府的时候,压根都不愿意理睬他。

  “他家的大儿子确实是个出众的,所以镇国公便可劲儿地偏着他那大儿子,将自己的小儿子贬得一文不值。偏心偏到这个份儿上,也真是绝无仅有了。手心手背都是肉,怎么到他哪儿,就完全行不通了呢。”

  边上的二皇子动了动眼皮,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

  萧衡听完,只道:“我看到唐二公子不像是个能受拘束的人,他在镇国公府里头待着,未必有在外头好。且我这回过去看,他对务农一道还真有些真知灼见。”

  “皇兄这话说得,未免那样叫人泛起了疑乎,那镇国公府的二公子,也才去被赶出家门不久吧,这么点功夫,足够他学什么?”二皇子笑问了一句。

  “许是真有天赋也未可知。这回我过去,他便将自己新弄出来的阳畦说与我听,虽说还未见功效,可若是这东西当真有用,那日后,必定能造福于民。”

  萧衡这么一说,皇上马上就来了精神,仔细地盘问了起来。

  萧衡索性便将今儿见到的全都说了出来。他并没有什么偏私,才见了两次面,怎么可能会有什么公私之分。只是他身份如此,对于这些事,不得不在意罢了。恰好,唐璟又是个个中好手,萧衡这才对着父皇多提了两句。今儿在小汤山的时候,唐璟说得大多不容易懂,萧衡自己理解了一番,又换了一种好理解的说辞,这才跟他父皇说了清楚。

  皇上听得一本满足。

  不管有没有用,最起码,这镇国公家的二小子确实挺能折腾的,而且折腾的挺像一回事:“先等一段时间吧,若是他真的弄出来了,再让朝廷的司农司过去讨教也不迟。”

  “还是父皇想得周到。”萧衡应道。

  只二皇子听着,只觉得好笑。

  如今都还是几句空话,父皇竟然都如此上心了。可见是爱屋及乌到了极点,连他皇兄喜欢的东西,哪怕只见过两次面,父皇也都会高看两分。

  二皇子则不然,他对唐璟这类毫无用处,每天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纨绔子弟,压根没有半点好印象。想到这儿,他还提醒了萧衡两句:

  “皇兄说这话可千万不要在皇祖母跟前说,免得让她老人家动了怒,可就不好了。”

  萧衡还没有开口,皇上便先道:“你不说,朕不说,自然没有人将口风透露到你皇祖母跟前。再说了,你皇祖母如今,怕也不好意思再讨厌人家。吃人嘴短,拿人手软,你皇祖母还不知道这个道理?”

  萧衡失笑。

  皇祖母那边的情况,他也是有所耳闻。

  说起来也有他的错。先前他不知道皇祖母不满唐公子,所以送了不少萝卜去了皇祖母处,弄得皇祖母如今打了自己的脸,日日都离不开萝卜了。前些日子他过去请安,皇祖母还对着他埋怨了几句。

  可埋怨归埋怨,萝卜还是一如既往的吃着。

  这么些日子下来,不仅胃口好了许多,就连身子瞧着也健壮了。可见,上回他买萝卜的时候,那唐二公子所说的确实都是真的。想到这里,萧衡对唐璟的好感又多了几层。

  萧衡在大明宫里给唐璟刷了一层好感,唐璟那边也没有闲着。

  他对这次的阳畦分在上心,毕竟这是他赚取下一桶金的指望。若是这东西能成,往后冬天他的庄子上都能种上菜果,那能赚的钱,可就源源不断了。

  这温室种植,大燕早已经有了。只是那些多赖于温泉。他这小汤山也有温泉,可唐璟并不想用这个,他觉得这阳畦效果显然更好,且简单易行。

  每日早晚,唐璟都要穿得里三层外三层的出去盯一会儿他的地。

  这事儿又被王管事拿来跟庄子里的佃户反反复复地叮嘱。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1页  当前第2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种地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