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种地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151节
小说作者:一七令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89 KB   上传时间:2020-06-01 22:33:42

第171章 圣上取字

  周丞相闻言亦走了出来,笑言:“镇国公府不愧是功勋之后,前有国公爷征战沙场,两位公子亦是一心报效朝廷,不为人后。”

  皇上颇为赞许地点点头。

  镇国公父子三人自然是没得说的。就说镇国公那老小子,虽然脾气不大好,可是功劳都在那儿摆着,这也是他的底气。他们家的大儿子,更是端方有度,如今更是直接去了钦州那苦地方,可见并不是一个贪图富贵之人。至于唐璟,那就更是没话说了。

  “朝中能有如此能将,是我大燕之幸。”皇上再次夸赞道。

  唐璟继续受宠若惊。

  众人瞥了一下唐璟,有些人更是难掩心中的酸涩。像他们在朝中辛辛苦苦了大半辈子,也没得过这么高的评价。如今唐璟才多大的年纪,入了朝堂才几年?就被捧到此等位置。

  不过他们虽酸,却也并不敢说什么,如今唐璟已经简在帝心了,压根不是他们这些寻常人能比的。得罪了唐璟跟得罪了圣上也没有什么两样了。

  更可况如今唐璟还是功臣。

  晋王也站在后头,他一早就得了消息,说是今儿要来收棉花。晋王已经好长时间都没有看到自个儿女婿了,虽然平时他里面也嫌弃的很,但是如今能看女婿,晋王当然是头一个冲着要过来。眼下见到皇兄这么夸自己的女婿,晋王当即摆出一副与有荣焉的模样来。

  可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晋王却还是要谦虚一二的:“皇兄你说这样的话,他可是万万担当不起的,这小子如今都还未及冠呢。他做的这件事,也不过就是孩子气的瞎胡闹而已,刚好被他碰上了。”

  旁人脸色越发古怪了,这话是没错,可是说的太骄傲了,可见压根不是什么真心话。

  晋王这么一说,倒是让皇上想到了一件事儿:“唐卿啊,我记得你马上就要过生辰了吧?”

  唐璟点了点头。

  确实,本来他也没有想起来,不过这生辰对唐璟来说,一向都是可有可无。

  晋王脸色有些奇怪,盯着皇上:“皇兄,你怎么对他的事情记得这么清楚?”

  他一个当岳丈的,都没有记过唐璟这小子的生日,也就方才他皇兄提了一下,晋王他忽然想起来,这臭小子确实是要及冠了。

  皇上缓缓道:“爱卿尚未取字,不如朕送你一字如何?”

  唐璟眉眼一亮。

  李尚书见他欢喜得有些呆滞,立马道:“愣着作甚?圣上的给你取字,还不快谢恩?”

  唐璟立马跪下。

  皇上见他如此,脸上的笑又深了几分:“羔裘晏兮,三英粲兮。彼其之子,邦之彦兮。表字便为彦卿,如何?”

  唐璟忙道:“微臣叩谢皇恩。”

  皇上点了点头,私心里觉得自己觉得取得这个字是最好不过了。

  晋王却老大不乐意了。他反而以为,这个字不该叫皇兄来取的。唐璟又不是没有长辈,虽说镇国公那个老东西不是什么好人,应该不会有这个闲心替他取字,可是他这个岳丈不是在这站着吗?晋王觉得,皇兄这般明显是越俎代庖了,倒是抢了他的风光。

  围观众人里头,也就与唐璟交好的李尚书几人,才是真正高兴的。余下人已经没法儿再酸了,瞧瞧圣上对唐璟这般亲昵的态度,还亲自给取了字,有如对待家中小辈一般。彦卿彦卿,这盛宠,当真是没人可以比的。

  在列之中,数沈侍郎心头最复杂了。

  他想着,倘若当初他们沈家没有跟镇国公府闹翻,他说他们家那个不争气的二姑娘还是镇国公府的少夫人,那如今得意洋洋的,便不是晋王而是他了。

  可事实上哪有那么多的如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如今便是在懊恼也没有什么用处。

  唐璟取字一事,在诸位朝臣心里掀起了一阵波澜,不过他们也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也不过就是羡慕羡慕罢了,并没有别的什么表现。只在心中记着,回头等唐璟及冠的时候,送一份贺礼就是了。

  如今这位可是个红人,多交好一二,总比得罪了他要好吧。别的人且不说,单就说沈侍郎吧。这都被圣上冷了多久了,也就是今儿热闹,所以才带了他过来,如若不然,只怕他还是要被冷着的,多可怜,啧啧。

  沈侍郎尽量忽略了自己周身那若有若无的打量。

  棉花收上来的之后,皇上又忙让王尚书上前,将这些东西全都交给了工部,让他们赶制过冬的衣物,一旦做好之后,立马送去前线。

  如今都已经快要到十月了,压根没有什么日子能够让他们多耽搁的。若是过些日子再下一场雨,那前面那些人的日子变更难熬了。王尚书知道时间紧迫,绷着脸领命之后,便带着人下去了。

  周侍郎也跟在王尚书后头。

  他们工部收了这么多的棉花,怎么做衣裳也是一门学问。周侍郎明知故问:“这棉花可以用来织布吗?”

  “织什么布?先紧着兵将做棉衣穿就是了,哪儿还有这个闲心思织布?”

  周侍郎哪里会不知道是这个道理呢。但是他好不容易把那个织布机子造出来,又好不容易得了些棉花,想要再亲自试一试,总希望圣上能看看他们的织布机有多了不得。可如今看来,他显然是白日做梦了。

  周侍郎不是不体谅,他也知道自己不该问这些话的,可是就是忍不住,憋不了,有些话他若是不说出来的话,心里难受。且他也知道,跟王尚书说,并不要紧,王尚书也不会乱传出去的。所以他又嘀咕开了:“之前催得那么紧,如今东西做出来了之后,却又没了用武之地了,也不知这织布机到底什么时候才能重见天日?”

  他瞧着都觉得委屈了。

  王尚书知道他是什么心思,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你还不服了?”

  周侍郎连连点头。

  “不服憋着!”

  一天到晚的正经事情不想,尽想些不知所谓的东西。今儿,也是王尚书为这个属下操碎了心的一日。

  不搭理周侍郎,王尚书直接领着别人走掉了。

  工部的动作也快,才不过十天的功夫,便已经将所有的衣物都赶制好了。

  这也多亏得如今人手充足,其余六部为了能早日将这一批衣服运到前线,都调人过来帮忙,如此日夜赶工,期间也倒了不少人,可终于还是赶着将这一批衣物给制好了。

  王尚书看着运走的这一批批的东西,实在是感慨良多:“如今只盼着运东西的马车能快点儿,能赶在月末将东西运过去。”

  也是如今朝廷实在是艰难,如若不然也不会拖得这么后。

  李尚书也在旁边,闻言亦是心中微沉:“朝廷也是尽力了。怪只怪前些年成不大好,为了赈灾,已经耗费了朝廷不少的元气。如今这一仗打得又有些久,不如咱们一开始想象的那般,这才让大伙儿慌了神了。”

  王尚书又叹道:“这回还是多亏了唐家那小子呢。要是没有他的话,那……”

  那他们兴许也能集得齐这么多的物资,不过肯定是要耗费更多的功夫,更多的精力,且舍不得是要向民间开口了。倘若真到了那个时候,那他们这些当官的脸上肯定也不好看。

  “我听说汝阳侯的及冠礼马上就要到了?”王尚书忽然提到了这事。

  边上刚准备回去的周侍郎听到这话,立马就停了下来:“确实到了,也不过就是二十来天之后的事儿。”

  王尚书有点嫌弃周侍郎又突然插嘴。可是人家是正正经经的回他的话,他也不好太嫌弃了,只道:“那汝阳侯可准备大办?”

  周侍郎脑袋摇得跟拨浪鼓似的:“如今正逢战事,他哪里会大办呢?我听他话里的意思,似乎只想请家里头几个人一块吃个饭便是了,一切从简。”

  王尚书道:“礼不可废。”

  周侍郎又有一些羡慕了。连他们家尚书大人都这样说,更不必说底下那些一心想要巴结着唐璟的人呢。看来这次及冠,唐璟收那些贺礼必定是收的手都软了。

  这个真是叫人羡慕。

  唐璟的及冠礼未到,朝廷的这一批棉衣便已经抵达了前线。

  来的这么快,也是多亏了他们日夜兼程的赶路,生怕耽误了一点功夫。这一车接着一车的棉衣运过来之后,叫驻军的将士们看的目瞪口呆。

  他们还从来没听过什么棉衣的。听那些个大人说起来,似乎是保暖的东西,捏着与柳絮差不多,只是比柳絮要需要更暖和一些。

  他们本以为这东西跟柳絮做的衣裳也差不多了,本不抱什么希望,谁知道穿到身上之后,差别便立马体现了出来。

  众人惊喜地互相看一眼,很是稀罕地摸着自己身上的衣服:“这什么棉衣,也太暖和了吧?”

  “那是自然的,也不看看这是谁弄出来的东西。”

  “谁啊?”

  送货的那些官吏清了清嗓子,摆出了唐璟的大名:“这可是汝阳侯种出来的东西,汝阳侯知道吧,前面那批土豆,也是他种出来的。”

第172章 赞颂之声

  其实那些官吏也不过就是出于尊敬,这才用汝阳侯称呼唐璟,没好意思直接说他的名字。

  不过提到汝阳侯的时候,众人的确有一些懵,有些反应慢的,一时间还没想到汝阳侯究竟是哪个?可后来听他又提到了土豆两个字,便立马明白过来了。

  原来是唐大人呢。

  他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唐大人?别说先前的那些事儿了,单就是土豆这一件,便已经足够让他们感恩戴德了。天知道当时军粮快要吃完了的时候,这些将士们心里是有多慌。没粮食吃,这仗自然也就打不下去了。若是因为食不果腹,败于安南军下,那他们便是千古罪人。

  好在,朝廷并没有忘记他们,反而带着满满当当的军粮过来了。虽说这回的军粮有些与众不同,但只要是吃的就够了,何况,这东西还是他们以前只听说过名字,却从未见过的土豆,这可是新粮食。

  有人当即道:“真别说,那土豆味道还挺不错的,软软糯糯,煮着吃的时候还有一些香甜,是从前从来没有尝过的味道。”

  那运东西的几个官吏也不过就是个小官,认真说起来,并不算多那有地位的人。可是他一听到旁人夸起了唐璟,便立马高高地扬起脑袋,神情颇有些骄傲,好似旁人夸的是他自己一样:“那可不是?这是汝阳侯种出来的东西,绝无仅有!若不是如今军粮吃紧,也不会一下子就全都运往前线,本来这些都是要留做种子分给百姓的。”

  那土豆到底是什么味道,他们也知道,毕竟从来也没吃过呀。只不过这东西既然是唐璟种出来的,那肯定是错不了的,反正吹就是了。

  众人又问:“那只土豆如今还有吗?等吃完了该怎么办?”

  回话那人立马就回了一句:“等这一批吃完了,不是还有下一批吗。这土豆隔个几个月就能种,一种便又能收获好些口粮,你们只管放心,军粮肯定是不会短了你们的!尽管吃,反正土豆这东西,保证管饱。”

  有这么一句话,叫众人立马觉得妥帖了。

  他们哪里不知道朝廷如今正缺粮食呢?可是如今与安南交战,便是再缺粮食军粮也是必须得舍得,他们也不愿意给朝廷添麻烦,问题是如今再不愿意添麻烦,也不得不麻烦他们了。好在的土豆,真真是个好东西,竟然隔几个月就能种,若真的这样的话,岂不是一年四季都能种了?这般,他们的口粮确实不用着急了。

  至于御寒之物,如今也有了。众人都觉得心里陡然一松快,脸色都明媚了几分。

  运东西的那小官儿还透露了一个消息:“告诉你们,这还只是头一批的棉衣,圣上为了让你们不冻着,已经召令全国,让百姓贡出这棉花来,政令已下,想必要不了多长时间,这南边儿各地便能收不上棉花上来。且我们听汝阳侯说,这北境也是有棉花的,若真这样的话,收上来也免得两头运了,直接给你们做了棉衣送过来便是,多省事儿。”

  “还有这样的事儿?”众人一听,心情又雀跃了几分。

  自然,他们也知道如今能得此衣物和军粮,都是多亏了圣上,还多亏了汝阳侯。若不是汝阳侯,他们今年冬天只怕真会冻死在战场上。

  也不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今年冬天格外的冷,如今才入冬不久,外头却都已经上冻了。就连如今那些经历过不少事儿的老将军,都说今年非同以往,不是个寻常的年。

  本来这天气冷,对两边都不是什么好事儿。可是如今他们得了这个御寒的宝贝,这天冷可就变成好事了,起码他们是不怕的。

  有人甚至幸灾乐祸:“都说安南那边为了此次作战,是做了十足的准备的。就是不知道,这十足的准备里头,到底有没棉衣了?”

  “那自然没有的,若是有这东西的话,他们还不立马拿起来穿着,还用得着等到如今吗?”

  “就是,这东西只有咱们这里有。他们想要的话,没门!”

  因为这一片御寒之物的到来,让不少人心里都火热了起来。哪怕之前几战不如人意,如今在他们看来都已经不是什么大事了。

  随着这一批棉衣到了战场上,唐璟的大名再次传开了,眼下已经算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兵部尚书郑大人前去看望镇国公的时候,还特意跟他说起来这件事儿。

  镇国公听罢,尽管尽力压制着,可是那眼角嘴角的笑意,哪里又真的压得下去?

  郑尚书本来还不觉得酸,如今看到他这副德性,心里突然阵来气:“你要是想得瑟尽管得瑟好了,做什么摆出这幅叫人讨厌的样子,谁还不知道你心里高兴不成?”

  镇国公到底没忍住,嘴角一咧,哈哈大笑:“不是我非要得瑟的,实在是忍不住了,莫见怪啊。你说我们家这个老二,虽说平日里咋咋呼呼的,看着就没有什么大作为。可他的本事却都是深藏不露的,越是到关键时候越是能显其作为。这般给镇国公长脸,不愧是我们的唐家后代,有祖上遗风哈哈哈……”

  听说那小子都已经被圣上亲自赐了字,这样的荣宠,试问京城里头还有谁能有?也就只有他们家二郎了,镇国公瞬间觉得自己腰杆子都硬了起来:“我们家二郎,真的什么都没得挑,哪儿哪儿都好,真是便宜晋王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91页  当前第1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1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种地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