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盘秦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春溪笛晓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83 KB   上传时间:2020-03-24 20:14:13

  到结果出来了,他才乘车回了别庄,叫怀德去寻个木匠过来。

  趁着木匠没来,扶苏进屋坐下,摊在一张裁好的白绢在上面描画起来。

  他把新犁的样式完全勾勒出来时,木匠也随着怀德过来了。

  扶苏命人请木匠到堂屋候着,自己带着新犁样式随后便到。

  因为新犁做法不难,只是某些部件需要稍微琢磨一下,木匠看完后表示自己可以做出来,但看不明白该怎么用。

  扶苏道:“不要紧,你做出来就好。”

  木匠领命而去。

  木匠走后没多久,朱小六跑来求见。

  扶苏仍坐在原位,招招手叫朱小六坐下说话,奇道:“怎么了?”

  “公子,周围几个村子的人听说您要垦荒地建学宫,都自己带着家伙过来帮忙。”朱小六绘声绘色地说道,“蒙先生一开始都吓了一跳,还以为是要来打群架的,没想到他们除草的除草,翻地的翻地,不用我们开口,他们自己就干了起来,还说不要钱,就想快些把学宫建起来他们孩子能来读书!”

  扶苏微微一顿,对朱小六说:“我去看看。”

  扶苏再次走到学宫的选址处,只见男人们一点都不怕冷,纷纷挥着锄头和镰刀在那忙得热火朝天。

  正巧到了吃饭的点,一群妇女打扮的女子提着竹箪穿过不远处的竹林来送饭,其中几个男人才停下来大口大口地吃饭或吃饼。

  看到扶苏来了,有人还壮着胆子问:“公子,您要吃吗?”

  扶苏笑着说道:“吃过了。”

  有些没见过扶苏的人见扶苏果然如传说中好脾气,心里仅有的那一点畏惧便没了,七嘴八舌地问扶苏以后他们孩子是不是真能来读书、束脩会不会非常多。

  如果他们努力努力能负担得起的话,他们都是想把孩子送过来的,毕竟哪怕去军中打仗,识字和不识字也是不同的。

  他们大多都去打过仗,对此感触很深,所以格外希望自己的小孩能比自己有出息。

  扶苏一一答了,才去与蒙毅说话。

  第二日,来干活的男人们家的婆娘便被请来帮忙做饭,她们每天能拿到很不错的工钱,男人们也能第一时间吃上热腾腾的饭食。

  到第三天一大早,天才蒙蒙亮,别庄前就来了两个人,一个是扶苏前些天见过的木匠,一个是和扶苏约定好三天后过来的耕种好手张曲。

  扶苏醒得早,听怀德说木匠和张曲都过来了,便径直去迎他们入庄。

  年后天气仍然没暖和起来,还不是春耕时节,张曲说天天有空绝对不是假的,连庄子上的人基本也都是懒洋洋窝在家里躲冬。

  扶苏亲自看了看木匠做出来的新犁,感觉瞧上去和他看过的没多大差别,显然是木匠这几天连夜照着图样赶制出来的。

  扶苏很满意,叫人来把耕牛牵来,找块天气让张曲下田试试看。

  都说术业有专攻,这话果然不错,张曲对着新犁捉摸了一会,等把犁套到牛身上后他心中就震惊不已,感觉这种新犁会改变他们往后的耕种方式!

  张曲更加用心,和耕牛稍微熟悉了一下,便驱使着耕牛往前犁地。

  真正上手之后,张曲就感受到了新犁的好处:这新犁不仅省力,还把地翻得更深!

  而且它前头有个可以转动的犁盘,转向十分方便,再也不必在转弯时来回折腾半天了!

  张曲把一片地犁完,黝黑的面庞涨得通红,激动地拴好耕牛跑回来对扶苏道:“公子,这新犁哪里能买,小人也想买一把!”

  作者有话要说:

  嬴政:把儿子想要的人给了他以后,他又没给我写信了

  嬴政:这个儿子没良心!

第8章 回信

  扶苏笑了笑,答了句“很快会有的”,又问张曲可还有用着不顺手需要再改进的地方。

  “没有了,小人觉得再好不过。”张曲搔搔后脑勺,努力和扶苏表达自己用新犁犁地的感受,“小人耕地这么多年,第一次耕得这么舒服。”

  连上手使犁的人都这么说,扶苏对新犁也有了信心。他想了想,叫来投奔自己的朱小六,让朱小六跟木匠一起多寻几个手艺好的赶制一批新犁,好在春耕时用。

  木匠亲眼看过新犁用起来有多灵活,心中也是激动得很,要是这新犁推广开,他们可就多了一门吃饭的新手艺。

  没等木匠激动完,扶苏又对他说:“您这几天好好教其他人,将来父王要是问及新犁,可能需要您走咸阳一趟。”

  木匠闻言更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只得再三表示自己一定不辜负扶苏的信任。

  事情安排完了,张曲也怀揣着兴奋回了自己村子。

  村里不少人知道张曲在正月大课那天和扶苏说上话了,今天早早出门就是去拜见扶苏的,见他回来不由都探出头来问:“阿曲,公子让你去做什么?”“是啊,一大早的,公子找你什么事?”

  张曲当即和村民们说起自己见识到的新犁:“公子叫我去试新犁,那新犁可好使了,只要一头牛就成了,一点都不费劲,转弯也方便,可比我们现在用的犁好得多!”

  张曲是种地的一把好手,要不也不能被县里挑出来搞正月大课的开场展示。听他这么一说,其他人都围上来追问:“真的吗?新犁长啥样?哪儿能买到?贵不贵啊?”

  张曲便把新犁的模样给众人描述了一遍,至于哪儿能买、价钱如何,他也是不晓得的,只说扶苏告诉他很快会有得卖的。

  其他人都听得心向神往:“不知能不能赶上今年春耕,要是能赶上我也想买来试试。”

  新犁的事在张家村传开后,没过多久又通过田间闲谈转到了其他村。

  这个件事继知晓嵯峨山脚要建个学宫的消息之后再次引起别庄周围所有村子的热议,还有不少人偷偷问在庄子里干活的庄户们是不是已经用上新犁。

  得知庄户们也是今天才看到张曲展示新犁,村民们更加好奇了,恨不得马上买一把试试看。

  蒙毅为学宫的事忙碌了一整天,回到别庄吃过晚饭才听闻新犁的事。他看了底下人记录的新犁试用过程,心中有些震惊。

  若是有更灵便的新犁面世,原本需要两头耕牛才能犁好的地用了它只需要一头耕牛,那如今许多没开垦的荒地指不定都能开垦出来!

  要知道种庄稼最要紧的就是春耕这一步,要是这一步能变得更省时省力,往后不仅饿死的人会少一些,军粮也更容易筹备!

  蒙毅忙去问扶苏新犁的事。

  扶苏已经叫人赶在春耕前抓紧做些新犁出来,见蒙毅来问,也不瞒着,说是前些天去看正月大课时想到的,这才叫人做出来试试。

  蒙毅看过扶苏取出来的图纸,琢磨着要把这几天发生的事好好写封信给嬴政,或者索性回去当面禀报。

  建学宫的事他已经安排下去,人手已经到位,还有不少附近的村民过来帮忙开垦学田,基本已经没他什么事了。

  蒙毅看向坐在灯前的扶苏。

  这孩子是他们兄弟俩看着长大的。他们蒙家世代效忠于大秦,他与兄长蒙恬在大王十来岁登基时就追随在大王身边,看着大王一步步铲除障碍、手握大权,对于大王的第一个孩子,他们也都很期待他的降生。

  扶苏也没让他们失望,从小聪慧早熟,几乎从不哭闹。

  只是这样的扶苏太懂事了,有时不免让人有些心疼。

  扶苏的母亲早早去了,大王不是耽于美色的人,对后宫不甚上心,宠幸没少过,却没特意宠爱过谁。

  扶苏出生后,宫里又先后添了十几个孩子,只有扶苏是大王亲自起的名,其他孩子大王估计连看都没看过几眼。

  只是哪怕比较看重长子,大王也不是那种疼爱孩子的人,平时父子间见面的次数不多,交流的机会很少。

  橘黄色的灯光里,扶苏安安静静地坐着,一如过去几年那样乖巧听话。

  这样的小孩其实很吃亏,小孩子不哭不闹,大人自然容易不闻不问。

  蒙毅叹了口气。

  见蒙毅久久不说话,还叹起气来,扶苏不由抬起头看向蒙毅。

  蒙毅一时没忍住,抬手揉了揉扶苏的脑袋:“我准备明天回咸阳一趟,你给大王写封信说了说这新犁的事,我好捎回去给大王。”

  扶苏知道蒙毅是为自己好,自然没有拒绝,乖乖应了声“好”。

  蒙挚见他应了,放下心来,约好明日来取信才离开。

  扶苏坐在灯下,想着年前回咸阳时短暂的父子相处时光。

  不管日后如何,父皇总是喜欢过他这个儿子的,哪怕底下的人会把云阳县的事记下来送回咸阳,他也该多给父皇写写信才是。

  扶苏叫怀德磨了墨,提笔先问安,随后才娓娓把这些日子的事情写到信里。

  记忆中他虽被淳于越等人教导着要仁爱百姓,真正有机会接触到百姓却是在去了边关之后,那时候蒙恬率三十五万大军镇守边关,既要提防外敌,又要修长城、通直道,士卒们每日不是辛苦操练就是辛苦干活,哪怕不打仗,每天也会有不少人死去,气氛和云阳县不太一样。

  即使许多人埋怨朝廷时都有意避着他,不少带着怨气的话还是传到了他耳里。

  这回到云阳县后,扶苏虽然也遇到过有便宜就变着法儿来占的人,但大多百姓都非常淳朴,只要给一点点好处,他们就回以百倍的爱戴,有些事他只是提了一句便有人自发地去做好了。

  扶苏想到一句古话:“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是舟船,百姓是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大秦能够一统天下,离不开大秦百姓的万众一心。

  老秦人自古以来都被排斥在东方各国之外,如今终于强盛起来了,身上有了厚实的甲衣,手里有了锋利的刀剑,他们自然憋着一口气要让大秦一统天下,让那些千百年来都不用正眼看他们的家伙俯首称臣。

  只是一统天下以后呢?

  扶苏想起嬴政后来的改变,手中的笔停顿下来。

  若不是发现了天下一统以后人心并未统一,父皇也不会三次东巡,不会相信方士所说的不死之药,不会闭目塞听下令让人焚诗书。

  父皇当时,心里也着急了吧?

  扶苏静坐片刻,再次提笔往下写,很快将最近发生的事写到了信中,顺便把新犁的样式再画了一遍、附带上详细的试用报告一起封装好。

  第二日一早,蒙毅按照约定来取信,看到扶苏递来厚厚的信囊,心中欣慰,当即马不停蹄地回了咸阳。

  嬴政正在和李斯讨论韩国来使之事。

  最近嬴政磨刀霍霍向韩国,韩王很有危机感,听说嬴政非常欣赏韩非的文章,这次特意派遣韩非当使者,还附带书信说要是嬴政看得上韩非大可以留用。

  韩非是韩桓惠王之子,也就是如今的韩王的兄弟,出身高贵,才学过人,曾和李斯一起求学于荀卿门下,算起来两个人还算是师兄弟。

  不过李斯认为嬴政不能重用韩非,因为韩非到底是韩国王室血脉,不可能真心为大秦效力,即便为大秦出谋划策,怕也是为了保全他们韩国。

  在这一点上,韩国那边可是有前科的。

  韩国曾经派出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专家,游说秦国大肆兴修水利,以此损耗大秦国力。

  后来事情败露,嬴政当即下了《逐客令》,要把所有非秦籍的“客卿”统统驱逐。

  还是当时同为“客卿”的李斯连夜呈上《谏逐客书》才让嬴政收回成命。

  虽说郑国主持的修渠工作对大秦农业发展大有益处,算起来也不算坏事,但韩国一开始打的确实不是什么好主意。

  要是留用韩非,以后他们还得分辨他提的建议是不是心怀鬼胎;要是不留下韩非,放他回国,他以后不知会给他兄弟出什么主意妨碍大秦的统一大计。

  李斯和韩非曾是同窗师兄弟,最清楚韩非的能耐。他给嬴政的建议很简单:要是韩非不能为大秦所用,一定不能让他活着回韩国。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7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1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盘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