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我靠嘴炮刷副本[快穿]_分节阅读_第174节
小说作者:少年梦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65 KB   上传时间:2020-03-13 20:33:21

  “请告诉我们您的故事!”

  老人眯了眯眼睛,似乎沉浸在了久远的回忆里,“该从哪里说起呢……”他慢吞吞地说道:“先说一下我的名字吧。”

  “因为我是家中最小的儿子,所以妈妈给我起名为门沙克,我也是家里活下来的唯一的孩子。”老人声音平静,嘴角甚至还有若隐若现的笑意:“我不算是真正的英雄,因为真正的英雄已经死在了战场上,就像我的父亲和哥哥姐姐那样。”

  年轻人们脸上立刻浮现不知所措的茫然和伤感,“对不起,我很遗憾……”

  “不,不用遗憾。”老人摆了摆手,浑浊的眼睛水光闪烁:“他们现在去苏维埃了,那里有我们所有的同志。”

  老人锤了锤腰,目光无意识追随着广场上蹦跳的白鸽,脑海里却浮现炮火纷飞断壁残垣中,年轻的小伙子和美丽的姑娘们咆哮着冲上战争,用血肉之躯堵上喷吐的枪火。

  “我死了后,要怎么和他们交代?”老人无意识地自言自语问道:“苏维埃不在了,我们的国家已经灭亡,我要怎么告诉他们?我怎么能这么告诉他们?”

  年轻人们面面相觑,惊慌失措却只能默默无语,不知道要说些什么才能劝慰这个伤感的老英雄。

  “今天是胜利日,我要和我的一些老朋友见面,你们要和我一起吗?”老人笑容怅然若失:“我可以给你们讲一讲他们的故事。”

  “好,我们跟您一起去。”

  老人拄着拐杖,一瘸一拐走在前面,他的身体并不高大,可是年轻人却仰望着他的背影。

  终于,老人在烈士陵园停下来。陵园前鲜花簇拥,延绵不绝的绿树簇拥着密密麻麻的墓碑。

  “还有很多人没有墓碑。”老兵说。】

  作者有话要说:

  ①《向斯拉夫女人告别》

  推荐网易云歌单《原汁原味的苏联合唱曲》。写这章的时候,耳边乐声慷慨激昂,或悲壮,或苍凉,或勇敢无畏,心潮起伏,思绪万千,眼前炮火纷飞,似乎穿越回了那个用鲜血捍卫信仰的年代。

  下章补全电影内容。

第165章 星际之拍电影(48)

  碧蓝纯净天空下, 是一片高低错落的洁白墓碑,阳光温柔轻轻吻上墓碑,好似那年的深情吻别。

  那年兵荒马乱,尸山血海, 才换来如今白鸽飞过的广场。

  安云的眼角有些湿润了。

  这平静的一幕让却让他的心又酸又涩。尽管从未经过那个年代, 但是这一刻他还是为和平的来之不易而落泪。

  在黑暗三百年里, 沉眠着一望无际的墓碑。

  【年轻人震撼的望着密密麻麻的墓碑, 一时语塞,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老兵一瘸一拐的走进烈士陵园,望着漫山遍野的墓碑, 拄着拐杖, 挺胸抬头, 胸前沉甸甸的勋章熠熠生辉, 缓缓敬了个军礼。

  “同志们, 我来看你们了。”

  年轻人们安静的注视着这一幕, 表情肃穆, 年轻纯净的眼睛水光闪烁。

  老兵转过身, 声音是老人惯有的沙哑,但是却带着不可忽视的力量:“跟我来。”他难掩骄傲地说:“我给你们介绍一下我的同志们。”

  老兵放下手, 一瘸一拐地走到一个墓碑下面停下来。

  洁白墓碑上赫然镌刻着中俄两种语言。

  王清臣(1890—1918):这里睡着一名中国人, 他是战士和马克思主义者, 为了实现共产主义, 他战斗到了最后一刻,然后永远沉眠在了维尔亚车站。①

  “中国人?”年轻人们一片哗然,“这里怎么会有中国人?”

  老兵回答:“我没见过他, 但是我知道他。他是一名英雄。

  他是一名中国劳工,后来参加了十月革命……”

  老年门沙克眼神放空, 陷入了久远、漫长的回忆。】

  中国人?谢洵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没想到影片中出现的第一个烈士竟然是中国人。

  为什么会有中国人躺在苏联的烈士陵墓里?他的身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故事?他又是为何而死?

  谢洵心中涌现无限的疑问,只有接下来的剧情才能给他解答。

  【1917年10月。

  “权利属于人民!”“资本家们滚下去!”“反对战争!”“我们要面包!”游行队伍浩浩荡荡的开过大街小巷,各行各业的工人振臂高呼,群情激奋。

  六岁的门沙克趴在窗台上,好奇的注视着山呼海啸的游行群众。在高鼻深目的俄罗斯人们中间,那几个黄种人就格外引人注目了。

  在他们经过窗台时,门沙克忍不住问道:“先生,你们来自哪里?”

  黄种人们停了下来,其中一个人用不熟练的俄语回答了他的问题:“我们来自中国,之前在位于伏尔加上游的卡玛矿区里工作。”

  “中国?这是我第一次见到中国人。”门沙克疑惑问道:“你们为什么会来莫斯科?”

  中国人们相顾一笑:“我们来参加革命。”

  门沙克更疑惑了,“什么是革命?”

  “等你长大就知道了。”

  中国人们挥手告别了他,继续跟随队伍前进。

  “门沙克!说了多少次了,不要看了,警察会把你抓起来的!”母亲啪的一声关上了窗户,气势汹汹的叉着腰瞪着他。

  门沙克缩了缩脖子,“妈妈,我刚刚看到了几个中国人,中国在哪里?”

  妈妈撇了撇嘴,眼中闪过一抹嫌恶:“中国人都是坏蛋和骗子,”她语重心长的告诫自己的孩子:“不要靠近中国人,他们会可怕的巫术。”

  门沙克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

  窗外,突然几声刺耳的枪声响起,大街上骤然传来毛骨悚然的尖叫喧哗和奔跑声。

  “杀人了!”

  “警:察杀人了!”

  “救命!救救我们!”

  屋外尖叫声,呼救声,奔跑踩踏声和刺耳的枪声混在了一起,屋内是死一般的寂静。

  门沙克惨白着脸,惊惶的大眼睛里浸满泪水,他抖着嗓子问:“妈妈?发生了什么了?他们会死吗?”

  母亲脸色僵硬,她拼命眨动眼睛,声音像绷紧的弦:“和你没有关系,和你没有关系!”她说:“你不许加入他们!”

  ……

  11月7日,巨大的巡洋号向着冬宫的方向发射了炮弹,全副武装的士兵们包围了冬宫。

  两个小时后,冬宫的上空升起了红旗,旗面上明黄色的镰刀和锤子向整个世界宣告无产阶级的力量。

  ……

  “可是战争并没有停止,内战开始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们不愿意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国家诞生,所以他们联合国内的叛乱势力,对我们年轻的苏维埃政权发动了战争。从1918年开始,到1922年结束,我们死了很多同志,但是却有更多人加入了我们。”老年门沙克手指温柔的抚摸墓碑上的名字,声音轻轻,仿佛怕惊扰了英雄的安眠,“这位来自中国同志,来自红鹰团,他们帮助我们打赢了伏尔加保卫战。”

  一副又一副的画面随着老人的诉说出现。

  1918年的春天,报童们穿过莫斯科的街道,挥舞着报纸,大声说道:“中国红鹰团打败了白军,守住了伏尔加河!”

  街上行人议论纷纷:

  “给我一张报纸!”

  “中国人,好样的!”

  “乌拉!乌拉!红鹰团万岁!”

  门沙克好奇地望着正坐在餐桌前看报纸的爸爸,爸爸一直在兴奋得念叨着:“红鹰团好样的!”

  “格力范,格力范!”(俄语:真正的朋友)

  门沙克好奇:“爸爸,红鹰团都是中国人吗?”

  爸爸点头:“是的。”

  门沙克不解:“可是妈妈说中国人都是会用巫术的坏蛋和骗子。”

  爸爸大声反驳:“你妈妈错了!中国人才是我们真正的朋友!

  门沙克又问:“爸爸,中国人为什么要帮我们?”

  爸爸神情肃穆,一字一句回答:“因为信仰是不分国界的。他们都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

  门沙克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然后笑的一脸天真无邪,“中国人帮我们打坏蛋,我喜欢中国人。”

  ……

  年轻人们震惊的望着墓碑,张口结舌道:“我,我从没听说过这件事。”

  “他们是英雄!”

  “后来呢?”

  “后来啊……”年迈的门沙克从回忆中醒过神,望着墓碑的眼神是麻木的平静:“后来他们都死了。”

  “维尔亚车站阻击战里,红鹰团和我们的红军们一起与白军战斗了七天七夜,最后弹尽粮绝,无一生还。”

  几个姑娘突然发出一声响亮的抽泣。】

  曹德笙的眼睛湿润了。

  年纪越大,见识过越多人情冷暖,他越是容易被赤诚热血而感动。

  无论是黑暗三百年,还是古地球时代,永远都有人心怀大爱,全心全意为全体人类的命运而摇旗呐喊,奔走疾呼,英勇奋战。

  【老年门沙克在又一个墓碑前停了下来。

  尼娜·伊万诺夫娜·罗果娃(1915—1942):母亲,女儿,战士。她送走了自己的父亲,哥哥,丈夫。她是出色的狙击手和护士,用鲜血捍卫了祖国的尊严。②

  老年门沙克的眼中浮现一抹水色。

  “这是我小姨妈的女儿,是我的小妹妹。”他轻声说,“内战结束后,和平了十几年,然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了。”

  “以德国为首的法西斯同盟国将全世界的战火点燃,除了南北极,世界皆为一片猩红。”

  “1941年,纳粹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伙同仆从国匈牙利、罗马尼亚、芬兰对我们发动突然袭击。”

  “当年我40岁,正是适龄,我响应国家号召入伍,保护我们的苏维埃。”

  “当年学校和我一个班的男孩,最后只有我和另一个男孩活了下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14页  当前第17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4/2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我靠嘴炮刷副本[快穿]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