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_分节阅读_第81节
小说作者:狐珠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95 KB   上传时间:2020-02-19 20:28:57

  “其实这道菜并不难,你们带回去炒,这样会新鲜一些。”裴静姝说道。

  “现在的天气这么热,带回去没准就臭了,你这里帮我们加工好就行,到时候坛子就让长风送回来。”小刘小李说,他们以前也吃过樱桃肉,感觉做好的熟食非常方便,他们回去家里也没有那么多调料,未必做得出裴静姝这种味道来。

  “你们要是想加工,那就得多收五毛钱的加工费。”裴静姝说,五毛钱在现在可不算一笔小钱,她是想让这两个年轻人知难而退,没想这两人很爽快地就答应了。

  “我也要一只,一会儿你去选一只大一点的,你外婆那里邻居多,别一人夹了一筷子就没了。”柳博衍对萧长风说道,“这笔钱你先垫着,回头我让你舅妈给你。”

  “不是吧,你一个干部出门一趟,包里连一分钱都没有带?”萧长风问。

  “我又不是出去享受生活,我出来是为了实地考察,带那么多钱干什么?”柳博衍说得理直气壮。

  “没事,长风和我们是朋友,这笔钱给不给都没关系。”杨孟英热情地说。

  裴静姝简直想翻个白眼,这个杨孟英以前老骂她做亏本生意,没想到今天却做起白送别人一只大鹅这种事。

  中午,裴静姝做了一道焖鹅、一只炖鸡、一道鱼香茄子、一道干煸四季豆、一份蒸南瓜、蒜泥黄瓜、白糖番茄、清炒空心菜、以及一道凉拌西瓜皮,柳博衍等人看着那一桌丰盛的菜,都非常过意不去。

  “你们不用做这么多来招待我们,我们只是想下乡来看看你们种的那些种子的情况。”柳博衍说道。他虽然算是一个小干部,但是平时的生活是非常节俭的,他从以前那个艰苦的年代过来,也下过乡,见过被饿死的人,自己更是珍惜粮食。

  在萧长风小的时候,由于父母疏于管教,萧长风的外公外婆又对他过于溺爱,萧长风可糟蹋了不少好东西,吃饭也经常剩饭。那时柳博衍看不过,就狠狠教训他,非得逼着萧长风把碗里剩下的都吃完,所以萧长风小时候最怕他舅。

  柳博衍平时在家也就吃两个菜,咸菜冷菜也不嫌弃,还很少吃过眼前这么丰盛的宴席。

  杨孟英笑着说:“柳大哥千万不要客气,你们走到我们这里,就是我们的客人。其实你们不来的话,我们也经常吃这些菜。这里大部分都是我们静姝地里面长的,前段时间静姝杀猪,你没有跟着长风过来,那段时间我们才吃得那叫一个好,顿顿都有肉。”

  “你看我给你说你还不信,现在杨阿姨说出来,知道我没有骗你了吧?今天裴静姝这里吃的算是朴素的了,他们家这里不是鸡鸭鹅,就是猪肉鱼肉,糕点点心随时都有,现在连水果也可以敞开肚子吃了。”萧长风对柳博衍说道。

  柳博衍半信半疑,如果不是亲眼见识了裴静姝的那块菜园地和她养的这些家禽牲畜,他确实很难想到这乡下竟然还有这么富裕的人家。桌上这些菜对普通的人家来说或许可以称得上是山珍海味满汉全席,但对裴静姝而言,确实都不是什么吃了就没有的东西。

  “难怪长风你天天都忙着往这乡下跑,你可别说,我都想在裴静姝这里做活了。”小李玩笑着说。

  “你不要听他们吹,我这里可请不起你们这样的栋梁。你们是要为祖国的未来做贡献的,我只是想种好庄稼,把日子过下去。”裴静姝道。

  小刘:“谁不是想好好过日子?正是因为你想把日子过好,才会努力的改善现在的日子,有这样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才能越过越好。”

  “下半年我给你们弄点草莓种子来,到时候静姝你再在地里多洒一点牛粪,没准我们下半年就有吃不完的草莓。”萧长风兴致勃勃的说道。

  “赶紧先吃饭吧,再聊天儿,这些菜都要冷了。”裴静姝岔开话题。

  柳博衍等人不知多久没有吃到过这么丰盛的饭菜,锅里的大木蒸笼里满满都是大米饭,随便他们吃。桌上的每道菜都色香味俱全,小刘小李动了筷子就根本停不下来,柳博衍今天也是敞开了肚子吃。

  小刘小李一边吃一边赞不绝口,柳博衍嘴上虽然没有多说,但看得出心中还是很服气的。不得不承认,裴静姝的厨艺真的堪称一绝,就连最平常的蒜泥黄瓜也比他们自己家里做出来的好吃,炒菜就更不用说了。

  吃完中午饭,裴静姝让他们去捉鹅,然后又让顾老三给他们宰杀。杀一只鹅可以额外得到一毛钱,张慧英和顾老三两口子也非常高兴,而且杀鹅还有鹅血吃。鹅血做成的血旺汤也是一道美味,顾老三两口子从裴静姝手上学到不少东西,血旺汤就是其中之一。

  以前他们煮出来的血旺总是很老,后来见裴静姝做过几次,它们才知道这其中的窍门,包括用多少水、放多少盐、用多大的火候。鹅血比猪血细腻,煮一锅油汤,再把鹅血趁热倒入锅中烫成血旺,味道也很不错,算是一道半荤半素的菜。

  中午有两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张慧英也帮着顾老三处理鹅身上的鹅毛。鹅血是客人带不走的部分,想着今天晚上又有血旺吃,张慧英心中也美滋滋,干起活来就越起劲。

  顾珊珊和裴朝辰两个小朋友最近沉溺于吃西瓜,饭也不怎么吃了,一天到晚就抱着西瓜啃,裴静姝怕他们吃坏肚子,就把西瓜放在高处,不让他们再吃。

  顾珊珊还没有过完嘴瘾,眼巴巴地看着裴静姝。裴静姝只好说道:“你们这两天吃的西瓜太多了,今天休息一个下午,乖乖去睡午觉,睡醒了起来我给你们做好吃的西瓜糕。”

  “西瓜糕是什么东西?像蛋糕一样吗?”顾珊珊问道,其实她更喜欢吃西瓜,蛋糕她都已经吃够了,还是西瓜更美味儿,又甜又脆,还冰冰的。

  裴静姝看出小家伙并没有多少期待,就说道:“西瓜糕和蛋糕不一样,比蛋糕更好吃,但是你们要听话才可以吃得到。”

  裴朝辰来了兴致,就叫着顾珊珊去午睡了。

  柳博衍这次下乡除了来看裴静姝种的西瓜之外,更多的还想看那些杂交水稻。所以午饭之后,柳博衍就带着自己的两个小助理出门去了,柳博衍这一去就去了好半天,回来的时候一脸兴奋。

  “裴静姝,你给你们生产队的水稻种子,真的全都是从我们实验室里拿走的?”柳博衍问道。

  “并不全是,还有一些是我以前从一个陌生人的手上买来的,那个人是我无意间遇上的,他当时还给了我一些其他的作物种子,我还分给了村里人,大家种出来的蔬菜都挺好。”裴静姝知道骗不了眼前这个专业人士,她给生产队的稻种其实更多的是从农田系统里得来的。

  “那当时你们买种子的时候交流了些什么?他有没有给你说这是什么品种?”柳博衍又追问,刚才他在这个生产队看了一圈,生产队差不多种了三个品种的水稻。

  一种是他们县城比较普遍的本地水稻,这种产量低,植株较矮;一种是和她们实验田一样的杂交水稻,这种正在接穗;还有一种植株比较高,接穗多,颗粒很饱满,而且现在已经青黄交接,可能再过二十来天就可以收割了。

  柳博衍对第三种水稻尤为感兴趣,要是这种水稻能得到广泛推广,那绝对是一件利国利民的事。

  “我当时根本就不懂这些,他给我说的我早都忘了。”裴静姝一问三不知。

  “那当时你为什么想着买这些水稻种?”小刘很好奇。

  “因为不缺钱。”

  小刘:……有钱人的世界果然不一样。

  裴静姝想了想又补充说:“我买东西从来不考虑那么多,对方也是个耿直人,他说了这种稻种很好,跟我们本地人种的不一样。反正总共也花不了多少钱,要是真被骗了也无所谓,而且这也是真实的水稻,又不是假的东西,所以我就买了。”

  “那你手上还有这种稻种吗?”柳博衍问。

  “没剩了,我自己又没有农田,留着也没用,就全部都给了生产队。”

  反正有也一定要说没有,不然容易招来麻烦,现在就已经带来麻烦了。这次是柳博衍来,下次又不知道会是谁来,是否每一个人都带着善意……

  她现在日子过得好了,每天进账的钱也多,自然也该更加谨慎。

  其实现在杂交水稻已经出来了,相信很快就能够得到推广,而随着改革开放、土地下放,今后大家的日子会越过越好。就算没有系统提供的外挂,也一样可以富裕起来。

  柳博衍觉得非常遗憾,“我一会儿要去给你们生产队打声招呼,今年这些水稻不能随便浪费了,我们研究所要带一些回去研究。”

  “柳所,那我们是不是又要下来?”小刘满怀期待,他今天也被承山大队的情况给震撼到了,今年这个生产队的粮食肯定会翻番。对一直从事这个领域的人来说,他们最愿意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场景。

  “我们回去开个讨论会,接下来安排好所里的工作,我要到承山大队这边来跟踪观察一段时间,直到这里的水稻全部收割完。”柳博衍想了想,这样的学习机会一定不能浪费了,而且这种高产的新型水稻,他竟然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一定要好好做好记录,对今后的实验研究肯定会有帮助。

  萧长风乐了,挖苦道:“哎呀,柳所长,要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好好工作,你跑来乡下待这么久做什么?”

  “我来乡下是为了实地考察!”柳博衍义正言辞地说。

  他之前一直说教萧长风不务正业,天天只顾着往乡下跑,没想到今天自己来了,也不想走了。

  这个承山大队,真的处处是宝藏啊!

  裴静姝听柳博衍这么说,倒是忽然想起一事儿,就对窦涛耳语一番,让他跑个腿,去跟生产队带个话。

第100章

  柳博衍等人这次满载而归, 他们这一趟走得一点都不亏, 可谓大开眼界。不仅如此,还从裴静姝这里带走了许多蔬果, 除了那只鹅花了一点钱,时蔬和西瓜全都是裴静姝送他们的。

  小刘等人心中非常过意不去,本来是想给钱的, 裴静姝让他们带回研究所,分给所里的同事,当做他们当初卖种子给她的谢礼。

  走在去找队里干部的路上,小刘小李都对裴静姝赞不绝口。

  “裴静姝送这么多东西给我们,真是太慷慨大方了。唉,想想我们当初卖她种子,还收她那么多钱, 实在过意不去。”

  “看看今天的大丰收,卖她这么多种子也是卖对了。她的厨艺怎么能那么厉害,随便一道菜都比我们自己弄的好吃。”

  “她的油辣椒很不错, 而且还有姜葱蒜等新鲜佐料, 都是从地里摘回来的,做出来的吃食能不好吃么?”柳博衍接了一句。

  小刘小李吃了一惊,柳博衍可是很少插嘴这种事情情。

  “原来柳所长也觉得裴静姝做的菜很好吃呀!”

  “你们这不是废话吗?你们的柳所长今天中午可是吃了三大碗干饭,筷子一直没有停过。”跟上来的萧长风说道。

  柳博衍傲娇地冷哼一声, “你怎么不早点给我说这边的情况?”

  他听说了这里的玉米大豆今年大丰收, 只恨自己来得晚了, 那些全都收完了。说起来, 当地的玉米有的现在才刚成熟,也不知是不是承山大队这边的气候还是其他什么原因,这里的作物普遍成熟得早。

  这次柳博衍也只拿了些干玉米和豆子,准备回去好好研究,看看出现这种差异是不是承山大队这个地方的地区问题。

  萧长风非常委屈,“我不是早就给你说了这边是一个金窝,我记得买种子的时候就给你们说过,这里的土壤肥沃,适合种庄稼,是你老人家自己不信。而且你还吃过人家的玉米,也吃过人家的卤豆皮,这么后知后觉,唉!”

  萧长风摇头晃脑,柳博衍被他气得够呛。

  萧长风确实经常给他外婆带东西回去,柳博衍也跟着沾光,常去柳父柳母那边混饭吃。当时他确实吃过萧长风带回去的煮玉米,软糯香甜,而且很大一只,他以为那是对方是千挑万选选出来的最好的,不具备参考价值。

  结果这次来承山大队看见家家户户挂在门口晒着的大玉米,他这才发现没准他吃的那只玉米就是萧长风卖完之后剩下的劣质货。

  走到承山大队的干部大院,队里的干部热情地接待了柳博衍等人,还请他们喝从茶叶山采摘回来的新茶。

  柳博衍因为赶时间,就没有和他们绕圈子,直说这次来的用意,想看看他们能不能给他们安排一个住处,他们研究所要在这个队里采集数据,实地考察一个多月。

  刘支书笑道:“我们生产队的队长和群众都非常欢迎你们来指导工作,也很荣幸能成为你们的考察对象。但是我们生产队条件艰苦,现在也没有多余的办公房间和住宿房间,你们要来的话,我们还得重新加盖房子。”

  “我听说你们队的知青全都返城了,他们以前住的房子就可以给我们将就住呀!”小刘说道,现在农村几乎每个生产队都有专门安置知青的房子,没理由没地方住。

  “那房子都快要垮掉了,你们住进去太危险。就算你们要住进去,都必须重新检修过后才能住人,这可不是儿戏,到时候要出了人命,找谁要说法去?”刘支书赶紧摇头。

  一旁的萧长风若有所思地看向刘支书,也没有提出质疑,只是静静看戏。

  柳博衍也觉得安全第一,就对刘支书说道:“那就麻烦刘支书你找人检修一下,钱这方面的事情,我们所里出。”

  “这不是钱的问题,我们生产队那么多竹林和树林,随便砍点树木就可以把房子检修妥当。眼前比较困难的是要找人修,现在正是农忙季节,马上就要打谷子了,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我们生产队今年的作物长得好,也是很难挪出劳动力,不过……”

  “不过什么?刘支书有什么就尽管说吧!”见刘支书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柳博衍就说道。

  刘支书不好意思地笑道:“不过你们要是愿意给我们生产队提供打谷机和磨粉机,我们队里的群众就算是抽空熬夜,也愿意给你们修个住所,欢迎你们随时来考察。”

  萧长风这下算是明白了,原来刘支书是在讨好处。不过这真是刘支书自己想出来的?想起裴静姝让窦涛出门的一幕,萧长风顿时明了。

  在这承山大队里,需要大量用到打米机和磨粉机的,也就裴静姝了。

  “机器的钱不用你们掏,我们生产队自己出,只是我们找不到地方买而已。”刘支书说道。

  现在买什么东西都很困难,不仅是钱的问题,而打米机这种大型机器也不是私人能够买到的。

  “你们这里还没有通电,买这种机器回来有用吗?”柳博衍也没想到刘支书给自己出的是这样的难题。

  “我们买不需要用电的那种,可以烧柴油的。”河坎乡的街道也是没有通电的,但粮站有一台打米机。

  柳博衍也不敢一口答应,就说道:“我回去试试看能不能申请到一台,但是这种机械很贵,你们至少要准备四位数以上的钱。”

  刘支书点点头,“我们有预算的。”

  “那就好!”柳博衍和刘支书商量好之后,就离开了。

  萧长风还是一副漫不经心的神情跟在柳博衍的后面。

  小刘感慨道:“这个生产队可真有钱,竟然拿得出上千的钱来。”

  “他们的精神面貌都跟其他生产队不一样,种的庄稼也很好,自然就有钱了。”

  “但那是上千块钱呀!我也走了那么多的农村,很多家庭连一百块钱都拿不出来,生产队也穷得要死。”小刘说道,他和柳博衍也经常去农村考察,知道农村的现况。

  “长风,你跟他们最熟,他们真的有这么多钱?生产队也拿得出钱来?没有人会反对吗?”小李好奇地问萧长风。

  萧长风耸耸肩,“他们有没有那么多钱我不知道,但是这个生产队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雨鞋,一个月也能吃上一两顿肉。就算生产队没有那么多钱,肯定也有人捐钱的,生产队买了机器,队里的人也受益。愿意捐钱的人肯定大方,不愿意捐钱的人又不需要自己掏腰包还可以占便宜,为什么要反对?”

  “谁这么大方,还愿意捐钱?”小李和小刘都吃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8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锦鲤村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