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_分节阅读_第19节
小说作者:狐珠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95 KB   上传时间:2020-02-19 20:28:57

  “可能是这小麦的品种不错。”裴静姝抬头见是刘支书,便笑着回道。

  “哦?”刘支书来了兴趣,“难不成你这小麦品种还有来头?”

  “那天我在集市上赶巧遇上一个人,他说他从城里走亲回来,带回来一些新品种的种子,正巧我地里也没东西种,便问他买了一些。我家里还剩了一些,刘支书要是也想种来试试,我明天让人给你送过来。”

  “这怎么好意思?”正好刘支书也要买小麦种子,他原本是留了种的,结果坛子忘了封口,被老鼠吃得连渣都不剩了。

  裴静姝大大方方道:“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反正我留着也没有那么多地种。”

  也没等到第二天,傍晚裴静姝便让裴朝辰和顾珊珊把小麦种子给刘支书送过去了,还额外送了一些萝卜种子、白菜种子、豌豆种和油菜种子等。

  刘支书见两个孩子带来这么多东西,又将两个小孩夸了一番。

  其实他们家不缺菜种子,豌豆种也不是现在种,他没想到裴静姝这么热情,倒觉得十分意外。

  刘家的人口多,自留地自然也多,正好还有一块半的土地是空的,他便将小麦种子种在离屋比较近的那块自留地上,萝卜种子随便洒了一些在屋后那半块沙地里。

  那块沙地土质不行,种其他菜也长得不好,种几个萝卜,今后可以做点泡萝卜和萝卜干。他们家没几个人喜欢吃萝卜,但是泡萝卜和萝卜干可以存放很久,在没有菜的时候也勉强可以拿来下饭吃。

  过了三四天,小麦种子已发了芽,钻出土面的小麦苗绿油油的,正迎风而立。这生长速度倒确实比以往的小麦快,就是不知道这新品种产量如何了。以前他也种过一些说是新品种的作物,结果光长叶子不产粮。

  庄稼人对来历不明的新品种还是非常谨慎,要是不产粮,那一季就没有收成,接下来的日子就不好受。不过刘支书是个很喜欢尝试的人,他以前也种过一种新品杂交玉米,产量直接翻了一倍。

  刘支书站在麦地里,看着长势喜人的小麦苗,满怀期待。

  最近一个月,那些小孩天天都送柴火过来,裴静姝的屋内外都堆满了干柴。她这里每天柴火用得虽然多,但送柴火来的学生也越来越多,有时候还有些大人也抢着做这事。

  这样发展下去也不是办法,裴静姝就对那些学生说道:“你们要以学业为重,近期我这里暂时不收柴火了。”

  大家一听不收柴火,一个个都很沮丧,站在人群后面的燕丽听后,更是觉得最后那一点希望都没了。

  接着又听裴静姝说:“不过你们考试若是能拿到高分,到时候你们拿着成绩单过来,我这里有赏。”

  前段时间高考恢复了,这群孩子也算赶上了好时代,他们若是肯努力学习,今后定会有一个不错的前程。现在大部分人们还意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再过十年,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后悔曾经荒度的岁月,然后又把这种遗憾寄托到自己子女身上。

  听说要用成绩单来换,大部分小孩更加沮丧,只有少数几个脸露欣喜。其中一人问道:“多少才能算高分?是考到班级前10名吗?”

  裴静姝想了想,现在的升学率极低,更不用说在这种落后的地方,想要刺激他们努力学习,光是这样还不够,便说道:“要是能考满分,我就奖励10块钱。90分以上的5块钱,80分到90分之间的两块钱,及格到80分之间的,看情况而定。要是考上中专,或者更好的学校,可以到我这里来领一学期的学费。”

  现在的教学质量普遍很差,一个班级里及格的人也称得上成绩好的了,要是能考上80分,在承山小学基本算名列前茅。中专的含金量在这个时候还是很高,毕业出来基本也是包分配的,不过想要考上中专,也是很不容易。而中专在这个时候也被笼统地称为大学生。

  原本听着那么多钱,个个都心动不已,但是一听到分数,却又个个都像霜打的茄子。

  “这也太高了,及格都难。”有人叫苦道。

  ——“是啊,学习太难了,还不如让我去干活。”

  ——“静姝姐,可不可以把标准降低一点?这样我们所有的人都达不到了。”

  “所以你们要好好学习,知识才能改变命运。如果目标太低,那还算什么奖励?”裴静姝道。

  她最近赚了不少钱,拿几十块钱出来奖励这些小孩子还是承担得起的。而她生活在这个敏感年代,又赚了这么多钱,难免会有人眼红,她多做一点好事,既是帮助了别人,也有利于自己的名声。若真有一天发生了什么事,也许会有人惦记着她做过的好事,而她也有更理直气壮的理由,为自己辩解。

  她倒也从来没有期望所有的人都懂得报恩,只要这些人中能有一两个知恩图报明辨是非的,就足够了。激励这些穷人家的孩子努力学习,对彼此来说是一件双赢的事。

  “哈哈哈!你们的静姝姐说得没错!知识才能改变命运,不然今后一辈子都只能当个庄稼汉。”伴着一阵豪爽的笑声,一名四十出头的中年人背着十来只萝卜过来。

  “乔勇平,你三舅来了!”

  听到同伴这么说,刚才那个叫苦连天的小少年拔腿就想跑。中年人把他叫住:“你跑什么跑?跑哪里去?不好好念书,成天就知道鬼混!”

  那十四五岁的小少年只好乖乖回来,听他舅的训斥。

  裴静姝看他垂头丧脑的样子,不禁好笑,又对来人打招呼道:“刘支书,你背这么多萝卜做什么?”

  “给你背几个过来,你这萝卜种子到底是哪里买的?真是买得太好了,才种下去一个月就可以吃了,而且这萝卜品种好,煮出来又软又甜,一个就有一斤多,你刘阿祖不怎么喜欢吃萝卜的,都能吃上一小碗。”刘支书高兴地说道。

  他一开始还没怎么注意,后来邻居告诉他,说他种在那块沙土里的萝卜可以吃了,还很大一只,问他是怎么种出来的。刘支书这才跑过去一看,果真长了满块土的萝卜。

  这对他来说简直就是意外之喜,他完全没想到裴静姝这他的萝卜种子长得那么快,而且种出来的萝卜也比他往年种的萝卜大许多。

  “我就是赶巧买的,你知道我这边没什么菜种子,才每样都买了一点。要是知道种子质量这么好,我就多买一些了,现在要凑巧再找那个人只怕难找。”裴静姝睁着眼睛说瞎话,反正每天赶集的人那么多,街上也有些卖菜种的,她这么说没什么不对,总不能说是农场系统里面得来的。

  “刘支书也太客气了,你种出来的,留着自己慢慢吃就是了。”

  刘支书:“我种了小半块土,挖出来得满满几箩筐,怕是吃到明年都吃不完。要不是你送我种子,我那小半块土,哪里产得出这么多萝卜来?你婶婶前些天就催我给你送过来,要我好好感谢你。”

  裴静姝倒也没和刘支书客气下去,便请他到屋里去坐,同时也不忘提醒那些学生回去好好念书,考完试拿成绩单过来领奖。

  算一算时间,离期末考试也没多久,裴静姝不想让他们因小失大,影响了学业。

  那些学生见状,才背着书包,拿着自己的糕点走了,他们现在非常后悔,之前怎么就没多赚点钱起来?今后想赚钱、想吃蛋糕可就难了。

  “姐姐,你要是能够考上大学,静姝姐姐就会给你学费,还可以去城里念书。”燕明兴冲冲地说着,他姐姐的学习成绩是班上最好的,肯定能够考上大学。

  燕丽却忧心忡忡,勉强笑着点了点头,“所以今后你也要好好学习,这样才有钱,才能生活下去。”

  “我会好好学习的,可惜我没有你聪明,我不懂的地方,你要好好教我……”燕明跟着她的脚步,朝着太阳落山的方向走去。

  刘支书顺便看了裴静姝新修的房子,她这速度也算快乐,现在已经修到一人多高,接下来就是打房顶盖瓦。猪圈、厨房和卧室都修得很宽大,地上还铺了石板,这成本可不低,刘支书暗道。

  “你这房子修的不错!不过只修一间卧室会不会太少了?”

  裴静姝手上不是没有钱,除了那笔抚恤金,现在又有卖小吃的钱,多修一间卧室也算不得什么。从这里到菜园地还有一小段距离,完全可以再修一间房,以后有客人来也好留宿。在农村,只要不是刚刚分家的,基本都有两间卧室以上。

  裴静姝道:“我也没什么亲戚朋友,父母兄弟都隔得很近,想来不会有别的客人常来。珊珊现在也还小,一间卧室足够了,多一间房也多一笔钱。”

  修的这间卧室占地也不小,完全可以放置两张床,她也打算做一大一小两张新床放到卧室,以后搬进来可以和珊珊分开睡。

  刘支书倒没再说什么,看来裴静姝是真的打算在这边住下了。不过他心中也很好奇,裴静姝还这么年轻,真的不想再改嫁了?

  做活的工匠和刘支书也都熟识,大家打了招呼,闲聊了几句。刘支书把萝卜给她背到柴房,杨孟英正在往坛子里装晒干的红薯粉。

  见着刘支书和裴静姝一起进来,杨孟英笑着招呼道:“哎哟!刘支书背这么多萝卜过来干什么?”

  “红薯粉不用装完,留一部分吧!正好刘支书背了萝卜过来,我们今晚一起搭伙吃萝卜。”裴静姝说道。

  “你们自己吃就行,我要走了……”萝卜能有什么好吃的?

  “干嘛急着走?难不成要回去守着你家里的金山银山?”杨孟英和他开起玩笑。

  刘支书:“我家要有金山银山倒好了!”

  “这不就得了?留下来吃了再走!你这萝卜长得漂亮,还给我们送这么多来,真是太客气了!”杨孟英以为刘支书看他们这边修房子菜不够吃,特地送过来的,觉得脸上倍有面子,就热情招呼刘支书和他外侄。

  刘支书招架不住杨孟英的热情,再加上他对裴静姝做的蛋糕很兴趣,便留下来了。

  想起刚才裴静姝对那些小孩说的话,刘支书又教训自己的外侄:“你静姝姐刚才说的没错,读书人要有个读书人的样子,你成天这么吊儿郎当的,将来没出息。”

  乔勇平学习成绩很差,这马上就要小学毕业了,每次考试都得十几二十几分,乔家可是为这个独子伤透了脑筋。乔家和刘家算是这个地方比较开明的家庭,也都知道知识的重要性,再加上现在又恢复了高考,都盼着能出个大学生。哪想这乔勇平是个不成气候的,怎么都教不成才。

  “静姝姐不是也没考大学,还不是能赚钱?”乔勇平还嘴道。

  “你怎么能这样跟你静姝姐比?你静姝姐聪明能干,有一手好厨艺,你有什么?”刘支书问。

  “三舅,我真的不适合读书,你逼我念书,还不如让我跟静姝姐学做蛋糕,我听说这东西在城里卖得可好了。”乔勇平嬉笑道。

  一旁的杨孟英听了,笑道:“这蛋糕吃起来倒是好吃,但是做起来可就不是那么好受了,光是搅蛋就可以让你的手酸上四五天,还是读书好。”

  虽说做蛋糕累是累了些,但蛋糕的利润是最高的,杨孟英现在可不想让裴静姝外传。

  “你要是能考上你们班前10名,我就教你做蛋糕,想做月饼或者是其他的也可以。”裴静姝说。

  刘支书知道自己这个外侄几斤几两,原以为裴静姝是故意说来为难他,让他知难而退,就附和道:“你听见没有?你考上你们班前10名,你别说你想做蛋糕,你就是想摘天上的星星,也没人管得了你。”

  提到学习,乔勇平又沉默了。

  刘支书又问裴静姝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裴静姝也没有与他客气,便让他帮自己切萝卜丝,又将切好的萝卜丝加入葱花、盐、适量面粉和红薯淀粉,搓成团子放入油锅中炸成金黄色。

  那萝卜丝丸子的香味飘散出来,勾得人忍不住想尝。

  “别客气,拿来吃吧!”裴静姝招呼道。

  刘支书看她比较随和,不像以前那样冷淡,再加上他们俩在劝人读书的态度上立场一致,倒是不少共同话题,便也没有客气,果真拿起了一块吃起来。

  那萝卜丝丸子入口香软,用油炸过之后完全没有萝卜的清淡味儿,反而变得十分鲜美,味道居然与酥肉相差不多。

  这两年生产队的人陆续开始养猪之后,年底养了猪的人家会炸一些酥肉吃。但那也仅限于年关,平时谁会炸酥肉?

  至于炸萝卜丝,那就更没有人这样做了。萝卜在他们眼里都是廉价的菜,别说小孩不喜欢吃萝卜,就连大人也吃够了。谁又舍得浪费油炸这样的东西?

  虽说炸萝卜丝好吃,但刘支书看裴静姝那小半锅油,也不禁替她感到心痛。

  话又说回来,如果家里有足够的菜油的话,倒是可以考虑炸点萝卜丸子去卖,反正萝卜又不值钱,只需把油和面粉钱赚到,就亏不了。这丸子的味道还不赖,最近附近的人都赚了些钱起来,也舍得吃了,没准还能小赚一些利润。

  但放眼整个生产队,除了裴静姝这边在回收菜籽有这么多油,谁家又能拿出这么多菜油来?

  刘支书正这么想着,便听杨梦英说道:“闺女,这萝卜丸子也太好吃了,我们做点让他们卖去?”

  “什么都要做,哪里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裴静姝说道,她又看了刘支书一眼,“刘支书不是产了那么多的萝卜,萝卜放久了容易空心,你倒是可以试试看。”

  实话说,一门赚钱的生意摆在自己的面前,任谁也会心动。刘支书虽然身为支书,其实也没有什么钱,这个年代的干部都比较朴实,也没那么多油水。

  “我们家炒菜都不敢多放油,哪里能像你们这样放一锅油炸萝卜丝?说来也不怕你笑话,你们这一锅油,足足够我们家吃两三个月了。”刘支书笑着说。

  “刘支书要是缺油的话,这倒简单,最近他们到处卖东西,也收了很多东西回来卖给我,我这里面粉、菜油都不缺,你要是要的话,我可以卖一些给你。”

  队里的人来她这里拿东西去卖,也知道她这里收购各种东西,米麦菜籽鸡蛋等都收,而且还比外头收得高一些。于是他们在外面若遇上有人想卖东西换钱,便顺带买了带回来到裴静姝这里换钱或小吃,顺便还能赚点小零头。

  这些人到底在裴静姝这里交换了多少,那就没人知晓了。

  裴静姝私下也算了一笔账,如果没有农场系统,其实她也亏不了钱。凉粉和蛋糕的利润高,耗材也少,是绝对赚钱的;月饼的利润低些,尤其是蛋黄月饼,基本没啥利润。当初她让刘二娘两口子去城里卖月饼,更多的是想试水城里的行情。

  至于杨孟英天天到处吹嘘她做的是赔本生意,一则是怕别人和她抢生意罢了,二则是杨孟英本身吝啬小气,一点亏都不想吃。

  其实最初裴静姝也想过直接卖农场里种出来的粮食,不过那样太引人怀疑,她每个月分到的粮就只有那么一些,自己吃都不够,哪里有多余的卖?

  刘支书没想到她竟然愿意卖油给自己,不过转念一想,又怕裴静姝开价太高,毕竟裴静姝这里收购回来的菜籽价格可不低,她总不可能折价卖给自己。这炸萝卜丸子看上去也挺耗油的,要是油价太高的话,他也赚不了钱。

  想到这里,刘支书还是说道:“你的好意我心领了,油价那么贵,还要面粉红薯粉,算下来这成本也不低呀!”

  裴静姝道:“我这里存的油和面粉多,这些东西放久了做出来的食物也不好吃,你如果需要的话,我就以成本价卖给你。”

  刘支书听她这么一说,又有些心动,如果只是以成本价卖给自己的话,那肯定还是有赚的。他那半块地收了那么多萝卜,这么放着放坏了也是可惜,只不过他到底是村干部,不好意思带头做这种事。

  略微想了一下,刘支书便道:“村里还有那么多事,这活我想干也干不了,我回去问问我兄弟,看他有没有兴趣,正好我那兄弟媳妇折了腿,医生说让她在家里躺床休养一两个月,家里得有个人照顾着。他最近都没时间去挣工分,说着说着就要过年了,到时候他们家挣的工分不够,还要给别人补钱,他们家都把钱用在病人身上了,哪里有这么多钱来补?”

  裴静姝点点头,“行,你回去问问吧!”

  本来她也没想过刘支书自己会答应,毕竟刘支书跟普通的村民身份不一样,他肯定不方便出面。刘支书的兄弟,裴静姝不熟,不过他兄弟的儿子,裴静姝却是认识的,以前也经常到她这边拿东西去城里卖,最近半个月倒是没见着他了,原来是家里出了这档子事。

  刘支书和乔勇平离开的时候,裴静姝给他们两人各包了一包萝卜丸子,刘支书实在是不好意思,他原本是来感谢裴静姝的,结果反而从裴静姝这里拿了一包东西走。

  刘支书回去之后,就把这萝卜丸子分给了他们家的人吃,和刘老二一同商量起这萝卜丸子的生意。刘老二尝了这炸萝卜丸子之后,也是连连称赞。

  刘老二是个厨子,帮人掌厨的时候也炸过一些馍馍和小吃,不过这类东西都得有油。他现在听说裴静姝愿意卖菜油给他们,憧憬之余,心中还是不免有些疑惑。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锦鲤村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