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锦鲤村花_分节阅读_第15节
小说作者:狐珠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95 KB   上传时间:2020-02-19 20:28:57

  刘二娘两口子一进来就兴奋地说个不停,把今天卖月饼的经过和心得全都说了个遍。

  邻居们听着裴静姝这边热闹非凡,家里没客人的便都过来聚一起凑热闹。

  农村的人家大抵都是这样,闲着没事的时候就聚在一起拉家常,说说东家长西家短。

  不过裴静姝不喜欢和她们聊这些,因而到她家来的,多半都说一些卖东西时遇上的趣事;或是他们说八卦,她就一旁听听,也不发表意见。

  “城里当真这么好卖?”有人接嘴问道,“会不会被抓呀?”

  “这两年管得松,没听说谁被抓过,我们也看见有人卖酥油月饼,比我们的蛋黄月饼卖的还要贵,那也是私人做的。”唐二说道。

  “你们想卖也可以,但是不能耽误地里的活,不然大队的干部要有意见了。”裴静姝道。

  昨晚裴静龙就给她说了这事儿,因为现在凉粉赚钱,很多人家几天不出工,搞得其他村民的意见很大。

  本来以前队里的人天天都出工,就算有事耽搁,那也是少数,毕竟不挣工分就没有饭吃。要是哪天缺了几个村民,队长不会在意,其余村民们也不会在意。

  可现在不一样了。那些卖凉粉的不挣工分,却还有凉粉吃,还能赚钱,老老实实出工的村民们肯定心里不平衡。卖凉粉的人多了,山头上做活的人就少了,队长也跟着头疼。

  其实以前生产队不出工也不用请假,到时候不算这一天的工分就算了,现在队长开始考虑要不要强制请假才能不出工。

  “他自己的侄儿都在你这里背凉粉卖,他能有什么意见?”有人便说。

  “话不能这么说,他侄儿是他侄儿,他是他,我们还是应该配合干部的工作。我这边也出不了那么多东西卖,今后我看你们还是逢九那天来我这边拿东西吧!”

  正好今天这么多人在场,她就把这个决定说了。这样他们一个月就耽搁三天,其余时间还是挣工分,这样群众的反对声不会那么大。她也可以集中精力做几天,多留些时间给自己。

  众人一听钱又要少了,都骂队里那些红眼病作怪。

  在红眼病中病得最重的,大概当属夏金桂了。她这次回娘家,只带了五只装的月饼,和往年比起来差太多。

  夏家父母见了心中难免有落差,就口不择言地当场嫌弃那月饼不好吃,跟往年差了不止一点两点。

  夏金桂便对他们大倒苦水,说这次分家自己什么都没有分到,什么东西都缺,今后的日子只怕越来越难过。

  不明就里的夏老大就道:“我听说你们生产队有些卖凉粉的,赶一回集市能挣一两块,你也去弄点这些东西来倒卖,何愁日子过不下去?”

  夏金桂气道:“你们以为那凉粉卖得了多久?那做凉粉的要倒了。”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做凉粉的就是裴静姝,她拿着顾明轩的抚恤金,尽做这些赔本买卖,你们等着瞧吧,那几百块钱撑不了多久。你们也不想想,那么大一碗凉粉,还有油辣子酱醋姜蒜,怎么可能卖两分钱一碗?”夏金桂给他们一五一十地分析。

  “你管她亏不亏,眼下这笔钱白赚白不赚,你不赚就有别人赚。”夏家人劝道。

  “伯娘赚了很多钱,还给顾珊珊买了大白兔奶糖,每天都有一大堆钱。”顾小军立马反驳。

  “妈妈和伯娘吵了架,她说伯娘是狐狸精,伯娘现在都不理我们了……”顾小伟补充。

  夏金桂气得给那两个小孩一人一巴掌,“大人说话,小孩插什么嘴!没个规矩的东西,滚出去玩你们的!”

  夏金桂在夏家过了最憋屈的一个中秋,午饭吃了没过多久就走了。她一回来就听说裴静姝做了特别好吃的蛋黄月饼,拿到城里去能卖一毛多一个,顿时满肚子酸水。

  顾大娘今年中秋也过得凄惨,以前顾明轩在,还会回来看她,就算回不来也会给她寄东西回来,一家人高高兴兴的。今年分了家,没人把她这个老婆子放在眼里,身边只有一个还没出嫁的顾明春,连月饼也没得吃了。

  “要是你大哥还在,我们何至于沦落成这样!”顾大娘说着,又抹了两把泪。

  到了傍晚,裴静姝本想留帮忙修房的工匠们吃饭,这些工匠今天吃了不少月饼,不好意思再厚着脸皮留下来吃晚饭了,就都说家里等着他们回家吃,把团圆饭留给了裴家。

  裴静姝也没有强求,便给他们每人发了五只冬瓜月饼一只蛋黄月饼,众人皆是谢了又谢。

  今晚裴家一大家子都留在了裴静姝这里,裴静姝煮了一大锅干饭,又炒了几个素菜,蒸了一盆蒸蛋,月饼桌上随便吃。一家人欢天喜地,也算团圆和美。

  千里之外,色调单一的病房内,病床上的俊美病人在漫长的沉睡后终于转醒……

第20章

  今晚的月亮圆, 皎洁的月光照着大地。

  杨孟英和窦晓霞端了桌子和板凳到后面的空白地上, 裴朝辰摆上满满两盘切好的月饼,一家人坐在空地上吃饼赏月。

  “闺女, 你现在赚钱了, 我觉得可以把这边的院子修得宽大一点。趁着这次修房, 一次性修到位,把这院子都铺满石板,下雨天也不会满脚是泥。”杨孟英兴致勃勃地说。

  “哥说这样太浪费,不许我乱来。”裴静姝故意看了一眼裴静龙。

  “你修房子, 听他的做什么?”杨孟英道。

  “就是!你哥就是喜欢瞎指挥,他自己做事畏首畏尾, 还要身边人都跟他一样怕事。”窦晓霞也嫌弃。

  “你们只知道让静姝出钱修这修那, 也不看看静姝赚钱多辛苦,她赚了两个钱,还不是进了你们的嘴里。”裴静龙道。

  杨孟英指着他骂:“你这个报应儿!老娘还没得你一分钱用,没得你一块糖吃,你妹比你强多了,你还有脸在这里说?”

  窦晓霞附和道:“妈骂得好!谁赚钱不辛苦?不辛苦, 哪里来钱?幺妹心灵手巧,头脑又灵活,不靠男人自己也可以发家。最怕的就是又忙又累还没钱,今后我收工之后, 也过来帮幺妹做活。”

  裴静姝这边的生活开得好, 就连做的玉米窝窝头也比他们自己做的好吃。现在杨孟英每天收工都朝这边跑, 连中午也不回家,说着是来帮裴静姝的忙,其实就是蹭饭吃。

  修房造屋需要挑抬的闲杂事特别多,这些基本由裴建国来做。因而裴家的家务事就全都落在了窦晓霞的身上,窦晓霞也非常郁闷。

  “你也过来凑热闹,家里的事情怎么办?”裴静龙道。

  “我倒觉得可以把那猪给卖了,我跟着幺妹一起学两门手艺,比养猪挣钱。现在的猪草也不好找,你们也都到这边了,家里那些鸡啊猪的,一个人根本顾不过来。”窦晓霞抱怨着。

  杨孟英一听就不同意了,“又没让你做一家人的饭,喂一头猪怎么了?你看哪家哪户没有养猪?现在不养猪,过年吃什么?别看着静姝这边过得好,就东想西想,你学会了也没用,你有静姝这样的家底起家?就算你没在这边,静姝哪次吃好东西遗漏了你?”

  窦晓霞没吱声,但脸色显然很不好,说来说去还不是把一堆家务事丢给她。

  裴静姝和两小孩玩游戏,装作没听到他们几人的话。她本来就不喜欢这种鸡毛蒜皮的家庭纷争,本来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事,不过是不肯吃那一点点亏。

  赏完月后,杨孟英等人回裴家,裴静龙干了一天的活,也上阁楼睡了。

  裴静姝洗完澡出来,看见顾珊珊还在桌子旁摆弄着月饼,就上前说道:“要睡觉了,少吃一点,明天再吃。”

  “我没吃了,这是给爸爸的,他还没吃到妈妈做的月饼。”顾珊珊奶声奶气道。

  真是可怜的孩子,这么小就没爸爸了。

  裴静姝摸摸她的头,“你爸爸知道肯定会很开心,时候不早了,我们睡觉觉。”

  “妈妈,我很想爸爸。”顾珊珊仰起头望着她,“你想爸爸吗?”

  看着那双期待的眼睛,裴静姝一时语塞。

  她端条小板凳坐到顾珊珊的面前,“我们在心里想他就可以了,不用说出来,他也能够感受到的。我想他肯定希望我们能快乐地生活,而不是一直伤心地缅怀他。”

  顾珊珊似乎听不懂她的话,只睁着一双澄净的黑亮眼睛看着她。

  “我想要爸爸回来。”

  “那我们睡觉吧,去梦里见他。”

  最近几天裴静姝这边可谓忙得不可开交,挖地基的挖地基,抬石头的抬石头,而裴静姝一个人要煮十多个人的饭菜,也是非常不容易。

  幸好有杨孟英和张慧英两人帮忙搭个手,不过这两人上下午都要下地挣工分,大部分时候还是她一个人忙。

  如果她没有那个农场系统,还真不敢在这个时代修房子。光是这些工匠的饭菜就无法保证,干活的人饭量非常大,随随便便就能吃上四五碗饭。

  为了不让人怀疑她的粮食来源,裴静姝只好高价收购大米和面粉。

  多亏了她有凉粉和月饼,有些缺钱的人家也愿意用大米面粉鸡蛋等物来换,因为一斤粮食可以换到更多的凉粉和月饼,比粮食更能填饱肚子。他们可以吃一半,剩下一半拿去卖钱,待到存货吃完,又能用钱买凉粉。一个月下来,既能吃饱,还能剩点钱。

  为了不耽误出工干活,裴静姝现在改了规则,她以修房太忙为理由,每个月逢九才会卖东西,平时只接订单,但没东西卖。

  毕竟现在还是集体劳作,干活的人都去卖东西了,队里的干部和那些天天出工挣工分的人家难免心有怨言。

  农历八月十九,唐二和刘二娘一大早就来了,两口子上次进城尝到甜头后,这次下了一百只冬瓜月饼和三十只蛋黄月饼的订单。反正冬瓜月饼便宜,买的人很多,不愁卖不掉,至于蛋黄月饼,刘三妹那边要了十只,剩下二十只随便都能卖掉。

  他们买了之后就趁着天色刚亮进城去了。

  除了这两口子,也有许多人来拿货的,月饼订的人最多,毕竟这东西便宜又不重,比那凉粉方便多了,保质期也相对较长。

  这天早上,半个生产队的人都出动了,进城的进城,去镇上的去镇上,三三两两结队成群,看上去好不热闹。

  杨孟英帮裴静姝给人发货,看着那一张张票子,嘴巴都笑得合不拢。

  夕阳落山,一群群人欢天喜地地谈论着今天的收获,朝金沟村这边走来。

  “我们已经没有东西卖了。”在门口玩耍的裴朝辰看他们背着背篓过来,便主动说道。

  “我知道没有东西可以买了,我们这是来订货的。”前头的汉子高声道,“裴幺妹,我下次要200只冬瓜月饼,50只蛋黄月饼。”

  “我也来200只冬瓜月饼,30只蛋黄月饼。”

  “我各要100只。”

  “我要50斤凉粉,50只冬瓜月饼。”

  ……

  众人争先恐后地下订单。

  裴静姝失笑:“我又没有养鸡,可没那么多鸡蛋,蛋黄月饼每人最多只能要10个。”

  众人听后一片哀叹声,蛋黄月饼虽然买的人不多,但真的能卖出高价,有的甚至卖过四毛一个的价格。

  裴静姝见状又说:“如果你们想要多订的话,也可以用鸡蛋来换,每送来10只鸡蛋,可以多订10个蛋黄月饼。”

  很快有人表示自己家里有鸡蛋:“我订30个蛋黄月饼,我家里有40只鸡蛋,我明天给你送过来。”

  “我家里也有……”

  以前那些舍不得卖鸡蛋的,现在也不留着藏着呢,纷纷表示愿意拿出来换订单。

  也不怪大家这么积极,毕竟是这蛋黄月饼太卖得起价了,城里均价两毛钱一个,还非常好卖。

  说起来还要多亏了上次唐二两口子去打开市场,这次他们一去,很多尝过这种月饼的都五个十个地买,非常畅销。

  还有几个村民一去就遇上了贩子,被那贩子一次性低价收购,就只赚了一两块钱。也是他们没见识,看见有一两块的利润就觉得很满足了,巴不得马上脱手,生怕那“冤大头”跑了。回来听别人说起卖了多少多少,才恍然觉悟自己才是冤大头。

  没出几日,裴静姝这边就收了一缸鸡蛋。

  “闺女,这么多鸡蛋放在家里,要是不快点用完的话,容易坏掉。你给他们的价钱开得太高了,这么小的鸡蛋,背到集市上顶多就五分钱。”杨孟英吐槽道。

  她家闺女虽然很能干,但是还是太年轻,没点心计,非常吃亏。

  “做人不必算得这么精,不然别人凭什么把鸡蛋给我们送过来,他们也可以卖到街上去。”

  “你不算精点,就会被别人算计……诶,你打蛋做什么?我们今天就要做月饼了呀!”杨孟英看她往两只碗里打蛋,还把蛋清蛋黄分开装,不禁好奇。今天才二十四,离二十九还早着呢!

  “今天不做月饼,我们尝尝新的吃法,你先把蛋黄打散。”裴静姝给了她一只筷子。

  杨孟英不明所以,还是接过手把蛋黄打散。裴静姝看差不多了,便在蛋黄中加入白糖和盐搅匀,用过滤纱布筛入低筋面粉搅拌均匀待用。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锦鲤村花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