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零年代福星高照_分节阅读_第115节
小说作者:溜溜猪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99 KB   上传时间:2020-02-01 20:35:00

  既然这么难考上,当然刘姐说的也是客气话,谁不愿意在别人面前说几句漂亮话哄大人孩子开开心心的啊。

  但是陈檬是谁,她上辈子就是学霸,虽然说自己不记得上辈子的记忆了,但是每次学习到老师教授的东西的时候,都会有莫名的熟悉感,这也就说明了她即便是不带着上辈子的记忆,按照目前的轨道下去,要想考个国内一流的大学还是很容易的。

  但是燕京大学这种档次的学校,不是说你努力努力就能考上。

  谁知掉小陈檬想了想,很有志气的说:“那我就要考燕京大学,到时候可以天天看到外公外婆,我爸爸妈妈不在他们身边,以后我来孝顺他们!”

第129章

  两人走了以后,方惠茹气哼哼:“这个方细妹还真是有意思,总想要来看看我笑话,今天肯定是听人说了你们回来,特地来这里堵你们来的。”

  肖敏忙说:“她来了还不是凑着脸给您打的啪啪作响,她讨到什么好了,您闺女这么优秀,咱们不怕别人说。”

  说到这里方惠茹格外自豪:“那当然了,也不看看是谁家的闺女。”说着很自豪的看着自己的闺女,还是她生的比较优秀。

  没有想到她闺女这么优秀,往这里一坐气场就足足的。

  对于这种老妇人之间的勾心斗角,肖敏可是认识的足够足够的,陈老太也是啊,平常在村里也没少跟人对着干呢。

  看来女人之间的天性都是共通的。

  出了大河村来到了京市,老太太之间的勾心斗角始终不会停歇呢。

  到了晚饭的时间,一家五口人去了燕京大学外面吃了陈檬心心念念好久了的涮羊肉了,孩子的好奇心一旦打开还真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

  现在在省城吃饭都不需要粮票了,可是京市吃饭还需要粮票,唐老爷子点了米饭蔬菜还有三盘子涮羊肉,还掏出来一张粮票,一张肉票。

  肖敏跟陈小军都疑惑不解的看着老爷子掏粮票,老爷子乐呵呵的解释说,现在离京市不远的通县等一些地方其实都不用全国粮票了,但是京市是个大城市,政府要管理这么多人口的吃饭问题,供应还是有点紧张,所以目前京市还是通用全国粮票的。

  肖敏笑说:“之前在省城吃饭都不要粮票,我以为来京市买什么东西都是不要粮票的,幸好我从老家带来的东西了,不然现在要让我在京市买,我还真掏不出来票证。”

  她压低了声音说:“您现在吃饭不紧张吧,我看要粮票什么的,我跟小军这一家人都来了,不会弄得您明年上半年都紧巴巴的过日子吧。”说真的新安现在买东西都是自由交易了,谁还指望身为全国首都的京市竟然还通行使用全国粮票呢,真是闻所未闻。

  方惠茹忙活着教小丫头涮羊肉以及配调料碗,小丫头吃的不亦说乎。

  唐老却说:“再怎么缺也不至于缺这么一点,我跟你妈妈两人又吃不了什么东西,你们来之前我们就存了半年的粮票,咱们出来顿顿吃涮锅子都够!”

  肖敏也不跟老人客气了,她知道老人想弥补这么多年来的空缺,要是不给他们表现一下,倒叫老人心里面不痛快了。

  陈檬看着涮羊肉的大铜锅,和切的跟纸片一样薄的羊肉,觉得好神奇啊,羊肉怎么能片出来这么薄的呢,跟纸片一样。

  这一顿饭吃的痛快,最后算账的时候一算消费竟然也不会太高,原来京市用粮票控制着物价的上升,使得京市现在的物价竟然比旁边的县市要低上很多。

  陈小军找了个理由遁开了,偷偷把账给结了,弄得唐老板着脸一脸的不痛快:“小陈同志,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老人家请你们吃顿饭也要你们请客,你是不是太看不起我这个老丈人了。”

  一家子人下楼来晃悠晃悠,这一出来就觉得没有刚才那么冷了。

  陈小军说:“您老人家是拿工资的,我们花您的粮票就行了,哪能花您的钱呢!”

  肖敏努努嘴:“爸爸您看看,您女婿这几年能赚钱,千万别跟他客气,他砖厂这几年效益特别好,要不是过年这个大忙人也没有时间陪我出来的。”

  母女两个聊天的时候肖敏也给方惠茹交了底,说一年几个厂子加起来能赚到四五万!

  当然肖敏赚到了也不止她一家人收益,她的企业还有一部分公家的股份,这一部分除了年底的分红,更多的一部分都投入到了大河村的教育上面去了。

  因为大河村的企业多,现在大河村的发展已经是附近几个村子里面最好的了,现在大河村的孩子读小学初中都不用掏钱,村里给管了孩子们的学费和中午饭。

  这是想都想不到的福利啊,没想到大河村能够做倒这一步,听到这里就连方惠茹听完了都感慨:“当时你来县里面的时候我就觉得你跟一般的人不一样啊,看来你干的真好,当干部的确实要强势一点,你爸爸就是没有这种强势的态度,所以他这辈子就只能当当专家,你记得只要为人民服务,哪怕做事的手段有问题,比起那些无能的村干部还是要好的很多的。”

  肖敏颔首:“我也知道我的做法有些强势,这几年也有人对我的做法产生的想法,更何况村里的几个厂子都是我跟小军办的,这几年村里人也渐渐有了看法,实不相瞒这次出来,我也是想看看外面有没有更好的发展路子,毕竟以我目前的眼界看来,虽然现在发展很稳,但是不排除以后也会有各种各样的危机,就比如说我现在跟国营商店和国营纺织厂合作,以目前经济的发展形势来看,国营厂的弊端已经开始展现了,虽然说现在有政府做资本后台,但是不排除以后也会有倒闭或者生存不下去的可能性,这些我都要考虑。”

  唐老对女儿有这样长远的眼光感到欣慰:“没有想到你竟然有这样的远见,你能想到几年以后的事情,为以后做规划是蛮好的事情,在这方面虽然说我跟你妈妈没有经验,但是可以当你的倾听者,如果你不嫌弃爸爸,可以把你的计划好好的跟爸爸妈妈说说,我们耶可以给你提供参考,你想听取我们的意见也好,不想听就当倾诉也好,总之我们都是希望你能好的。”

  肖敏很意外唐老有这样开通的思想,并不像有些老人仗着自己年纪大些,总说一些我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的话来。

  这一路走过来,好玩的东西太多了,陈檬是第一次到这么大的城市里,京市比省城又要大上很多,一到晚上就格外的热闹,从吃饭的地方走到家里的这段路上,都能看到不少卖东西的小商小贩。

  肖敏想着孩子好不容易能来到京市,就纵容着孩子什么都买上一点,方惠茹自不必说,老人对孙辈的隔代疼爱要比年轻时候疼爱自己的孩子更没有底线的多,更何况是方惠茹这种从小就没有办法疼爱女儿的,夫妻两个恨不得把所有的爱都倾倒给小陈檬呢。

  燕京大学旁边就有不少的胡同,胡同里面都是本地的居民,住在这里的孩子们到晚上出来就开始放烟花鞭炮了。

  陈檬看着孩子们在放炮,目不转睛的。

  方惠茹拍了拍脑门子:“对了,光顾着跟你聊天了,都忘记给咱们乖宝买点孩子爱玩的小玩意儿了,你看看他们玩的是什么,喜欢玩外婆给你买来。”

  农村也是有放鞭炮的,过年过节根据家庭条件情况会适量放上一些,孩子们的乐趣就是在大人放完鞭炮以后,跑到鞭炮堆里捡没有炸开的玩玩。

  当然这也就仅限于除夕一天有这样的玩法可以玩,原来除夕之前也可以玩的啊。

  陈檬虽然是个穿越者,但到底是小孩子心性,小孩子哪里能够忍受住鞭炮的诱惑啊,所以她看到这些东西就是目不转睛的盯着看了。

  “乖宝喜欢吗,喜欢外婆给你买来玩玩。”

  陈檬点点头,露出很高兴的样子:“外婆,怎么京市的孩子没到过年就可以放鞭炮啊。”真是太新奇太好玩了,大城市里面的生活果然不一样!

  京市的人不到过年就可以放鞭炮,京市到了晚上到处都亮着灯,以前陈檬最怕晚上了,因为农村人节省,一到晚上就黑漆漆的。

  她盯着看的小孩子们玩的那些,都是不曾见过的。

  有一种有小棍儿点燃了可以冲天上去的,叫“窜天猴”,还有一种包起来的,往地上一扔就能炸来响的,叫“开心果”,另外一种像火柴一样擦一下点燃就能响的就是擦炮,还有一种拿在手上的小烟花就是“呲花”了,另外还有“吐球儿”,“小蜜蜂”,“小钢炮”那些等等。

  陈檬这种长这么大都没有见到这么多种小孩子玩的鞭炮呢。

  别说她喜欢,就连肖敏看到了也童心四起。

  这回唐老也是要冲到前面掏钱了,而且还虎着脸教训起来女婿:“我买给我女儿孙女玩,你可不许插手,萌萌要玩,爸爸就把前面二十五年没玩过的鞭炮都买回来给你玩。”

  肖敏忙点头,反正她只负责跟陈檬两人不停的往里面填东西,至于钱嘛,自然有男人们操心着付钱,这些都不是事儿。

  摆摊儿的老大爷平常做的都是孩子的生意,一分两分的,今天可是来了大主顾了,忙介绍这个这个如何玩,那个那个怎么玩,非常的殷切。

  索性把小摊上面的东西都包圆了,算了账也不过只有两块三毛钱的东西,最后肖敏抱着那一大摊子的小鞭炮,感觉自己也回到了童年。

  方惠茹也说买多点好,反正过年有这么长时间可以玩呢,买完了人家老人家也可以早点回去,免得在寒风中站着。

  这下连小巷口的孩子们都哒哒哒跑出来看陈檬,脸上都带着羡慕。

  陈檬扬了扬小脸蛋,别人买鞭炮都是找家里人磨了一分两分来买,她可是一下子买了两块三的鞭炮呢,就问你牛不牛。

  “爸爸,你帮我挑几个看起来没那么吓人的给我玩。”陈檬注意到了,有一些看起来挺危险的,然后有一些她很喜欢,特别是“呲花”,这种点燃了没有太大声音和爆炸力的,小女孩大概都喜欢。

  陈小军就从里面挑出来摔炮,呲花,吐球儿几个给女儿玩。

  陈檬把摔炮往地上一扔,小小的白果子在地上炸开了花,声音也不大,她开心的笑了起来。

  肖敏唐老几个都玩心大起,没想到两块多钱的小鞭炮,看起来满满一堆,几个大人真玩开了,一个晚上就玩完了。

  京市的夜里还真冷啊,不过冷风中带着让人欢喜的味道。、

  这边放着小鞭炮,不远的地方燃起来烟花,京市也开始越来越有年味了。

  陈檬这天晚上躺在床上做了一个梦,梦里面沈间来京市念书,她也跟着沈间过来了,她们全家都搬到京市生活。

  要说城市生活的丰富多彩吸引着孩子,那么城市里面许多发展机会,更是吸引了肖敏和陈小军,原来之前在新安看到的世界真是太小,眼界也是太浅了,这一趟来京市,更坚定了夫妻两人要来京市的想法。

  肖敏也深深的爱上了京市这个城市。

第130章

  第二天早上肖敏起来的时候感觉外面特别亮堂,她拨开窗帘一看,院子里面已经是白雪皑皑,明明昨天还没有下雪!

  屋子里面暖烘烘的,窗户上面都结起来一层厚厚的水汽,看来外面冷的紧呢,北方跟南方不一样,可以烧炕,有些单位福利待遇好的还有暖气,南方人只能干冷或者烧火坑,论起谁更怕冷,恐怕公认的就是北方人更怕冷一些。

  真是太舒服了,平常这个时候肖敏还躲在被窝里面不敢出来呢,但是家里有暖气,就可以穿着睡衣在屋子里面走来走去,身上也不会觉得冷,难怪方惠茹非要回到北方过冬,看来适应了北方的暖气,要适应南方的湿冷恐怕是不容易。

  肖敏看了一眼床头的手表,已经七点半了,突然从被窝里面伸出一只手出来,她被人拉进了被窝里面,落进一个暖洋洋的怀抱里面。

  肖敏的额头被人用下巴抵住:“好不容易休息几天,陪我躺一会儿。”

  “你松开我,真的很不舒服。”被人抱得太紧了。

  “昨天晚上我都看见你出去了好几趟,没有关系的都是大姑娘了,你当人家还是躺在你坏里面的乖宝宝吗,乖宝长大了,不需要你时时刻刻都挂心,你看看昨天跟人讲话的样子,我都替她觉得骄傲,这孩子还真是不错。”

  “是啊,不知不觉都长这么大了呢,你说咱们当时要要个小的,会不会到现在家里也热热闹闹了。”

  陈小军不轻不重的在肖敏屁股上拍了一巴掌:“生也是你生,做主的自然是你自己,我是不持有反对意见。”

  明明不想生,还想撩他,撩坏了谁负责。

  这大清早的两位老人也睡不着,早早的就出了门了,唐老这一出门,就碰到刘婶跟丈夫陈新桥两人一起从外面回来。

  见到方惠茹,刘婶直接塞给了她一把东西,方惠茹一看是新鲜的黄瓜跟西红柿。

  这个天气能吃到新鲜的蔬菜很不容易呢,方惠茹家里很少做饭,也不太囤菜在家里,这年头有些人家里囤上千斤的蔬菜都很正常。

  方惠茹看到这个季节有新鲜蔬菜真是稀罕的不行:“这是哪里弄来的新鲜黄瓜啊。”

  刘婶:“这些都是老陈的学生弄得温棚种的,我也是看这个季节能有这样的新鲜蔬菜真是了不得,拿去给你家孙女尝尝个新鲜。”

  这个季节北方比南方的新鲜蔬菜更少一些,入冬以后食堂囤了上万斤的萝卜与白菜,她是在食堂吃了几个月的萝卜白菜了。

  想了想又从家里拿来了肖敏从农村带回来的红菜苔那些给了刘婶,南方的气候相对来说好一点,肖敏种了一大片地的红菜苔,这次带来的有十几斤。

  刘婶是没有见过红菜苔:“这又是什么稀罕的青菜啊。”她知道肯定是人家闺女从南方背过来的,有点不太好意思拿。

  “我闺女带过来的,我那女婿猜到我们这里肯定没有新鲜的蔬菜吃,特地从老家给带过来的,你就拿过去尝尝吧,我家里还有,我那个孙女也说带过来就是给我们送人的,你拿去尝尝没关系的,别看下面的梗子粗,从中间切断了拿猪油炒,味道可是好吃了,我以前在新安的时候经常能吃到,这也是那边的特产。”

  又给了刘婶一包腌好了的萝卜干:“这个萝卜干也是我闺女给腌的,直接就可以吃,你拿去尝尝吧。”

  北方并没有腌制这个做法。

  刘婶一说到陈檬就夸个不停:“你那个孙女呢,起来了没有,等白天起来了我带春红来你们家玩,昨天听我说了你们家来了个妹妹,春红晚上就要来你们家看看呢,结果你们都不在家。”

  方惠茹笑道:“昨天晚上出去吃涮羊肉,路上看见有卖鞭炮的,一家人就在路口玩了一会儿,小孩子家家都喜欢这些东西。”

  刘婶笑道:“原来昨天晚上在录口玩鞭炮的是你们这一家子啊,难怪我听小孩子们说起有人在巷子口买了几块钱的小鞭炮在放呢,孩子在乡下长大真是够不容易的,我悄悄的跟你说个事情你别跟别人讲啊,咱们院里面不是有安排户口的名额嘛,我看了一下今年有三个,听说竞争挺激烈的,老方就打上了那个户口的主意,想把她媳妇的户口给转到京市来,但是我看着你们家萌萌不是也回来了嘛,孩子的户口要是能转回来京市,到时候考大学都好,你说呢?”

  “但是这个名额不是——”

  “是啥是,我觉得你家就合适要这个名额,你闺女本来就是京市人,嫁的也是外地农村的男人,孩子是不是农村户口,现在你闺女的户口还在你们家户口本上挂着呢,只要挂着你们家就有资格!”

  “这个——”方惠茹犹豫道。

  “这个什么这个,没有这个那个的,虽然大家嘴上不说,但是心里都清楚,当年闹运动,送了那么多个孩子下乡,她方细妹到处找关系打病假条,就是把她儿子留到了城里,后来又找人给她儿子搞工农兵大学的入学资格,凭什么什么便宜都让他给占了,你也别有心理负担,你家萌萌就是嫁到农村去的,孩子转到城里来读书,谁都不会有意见。”

  说着冲方惠茹挤了一个心领神会的眼神。

  当下京市的户口可值钱了,当初方细妹儿子大学毕业好久都没有找到接受的单位在家里闲了好久,这样大大闲人不好找媳妇,将就找了个附近县城的姑娘,因为户口不在京市的关系,这姑娘在单位的工作岗位性质就是个临时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9页  当前第11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20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零年代福星高照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