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穿成七零小公举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韭菜饼子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4 KB   上传时间:2020-01-13 18:39:45

  程爱淑噗哧的一声笑了,“那你可得好好长本事,要不然,你大伯娘可不舍得把这宝贝疙瘩许给你。”

  一句话说得几人都笑了起来。

  “兰兰呢?”

  “一到天黑她就爱闹腾,我把她搁家里了,省得吵着二丫。”

  罗老太听孙桂枝提过想把王美清认到程爱淑跟前的事,这大晚上的程爱淑来了,爱闹腾的闺女也没有带过来,八成就是想跟孙桂枝说认干亲的事。

  这种事,她一个外人不好往里掺和,便找了个借口出去了。

  走的时候想把石南一并带走,哪知石南说啥也不走,“我要看妹妹。”

  孙桂枝笑道,“娘,让他在这儿玩儿吧。”

  罗老太走后,程爱淑才笑着跟孙桂枝说道,“今儿个大勇奶找我了,你说你,咱俩是啥关系,你有啥事不能直接跟我说,还拐弯抹角的托个外人。”

  孙桂枝听她这口气,这是答应了?要不然,肯定该托大勇奶来回话了。

  “就因为咱俩要好,我才不好当面跟你说,万一你不情愿,又不好当面驳我的面子,勉强认下了,心里有疙瘩,往后咱俩也生分了。”

  认干亲不是白认的,要给孩子封礼:过生时的鸡蛋,年底的压岁钱都不能少,如果认的是干闺女,干闺女出嫁的时候,还得给干闺女添箱。。。

  这年月,谁家都不富裕,没人愿意往自己身上揽花钱的事儿。

  程爱淑抿嘴笑道,“我平白又多个俊俏的闺女,我有啥不愿意的?”

  孙桂枝喜道,“那你这是应下了?”

  “应下了,不光我应,国强,还有我爹跟我娘都挺高兴。”

  说完,摸了摸石南的头,“南南,往后你就是二丫的三哥,你要对二丫好,可记住了?”

  说完,自己又笑了,“其实不用我嘱咐,这孩子,早就把自个儿当成二丫的哥了,刚来的路上还跟我说,他要给二丫妹妹烧蚂蚱吃呢。”

  “那一会儿我叫我娘挑个好日子,咱也别张扬,悄没声儿的把这事儿给定下来。”

  现在都在破旧,虽说没人清楚认干亲是不是属于旧,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这事儿还是不能太招摇,省得被有心人揪住小辫子然后上纲上线。

  “行,婶子是这方面的行家,咱都听婶子的。”

  “有句话我得说到前头,我把二丫认到你跟前,可不是想你的东西,所以你呀,也别琢磨着要给二丫封啥礼,你要真觉着面儿上过不去,等到二丫大了,你多留她在你家吃顿饭就齐活了。”

  程爱淑笑道,“想要好东西,我还没有呢。”

  话虽这么说,可正式认亲的时候,程爱淑还是给二丫准备了一份厚礼:一身水红色的薄夹衣。

  布是石国强爸妈寄过来的,让给石兰做身衣裳,程爱淑和家里人商量了一下,还是给王美清做了套衣裳。

  程爱淑跟孙桂枝素来要好,再加上程爱淑也是真心疼这个生下来就没爸的孩子,别的忙她帮不上,一块布她还是舍得的。

  因为怕被人说闲话,两家人也没敢张扬,就把大勇奶喊了来,然后聚到一块儿吃了顿饭,王美清就算正式认在了程爱淑跟前,成了程爱淑的干闺女。

  王莲清上学的事也定下来了。

  王满银去公社问了问,因为王永庆是烈士,王莲清确实够格免学费,只要大队打个报告就行了。

  王满银以大队的名义往公社打了份报告,报告很快就批下来了,王美清小学五年的学费全给免了。

  当初孙桂枝怕生下孩子身边没人,王莲清虽说小,到底是个姑娘家,多少能给她搭把手,所以就把王莲清上学的事往后推了推,现在她亲娘来了,用不着王莲清了,孙桂枝就催着王莲清赶紧去上学。

  王莲清很听话的去公社小学上学了。

  王庄大队离公社并不远,步行过去顶多二十来分钟。

  农村孩子自小就是在外面跑惯了的,这点路,对王莲清来说不算啥。

  上学放学有王建军,在学校有程爱淑男人石国强照顾着,孙桂枝别提多放心了。

  作者有话要说:

  祝大家国庆快乐,吃好玩好!

第14章 满月

  王莲清上了学,就由罗老太接替她照应孙桂枝娘儿俩。

  罗老太自然比王莲清照应的要精心,一天至少要给孙桂枝做五顿饭,还天天一碗糖水鸡蛋一碗麦乳精的贴补着。

  而且有罗老太在,老王头也不敢再作妖,所以孙桂枝这个月子坐的安安生生的,出月子的时候,身子比生孩子前还丰腴了些。

  王美清的变化更大。

  她刚生下来的时候就比一般的孩子胖,养了一个月,现在一下子变成了一个小胖球,圆滚滚的,小手都胖成了刚出锅的白面馒头,手背上还有小肉窝窝。

  不光胖,看着比别的孩子还机灵。

  别的1个月大的孩子,逗他的时候,最多会咧下嘴,可王美清呢,不光会笑,偶尔的她还能笑出声。

  满月那天,孙桂枝让她趴在床上,她竟然能稍稍抬起了头,旁边有人拍了拍巴掌,她便循声把头扭过去,咧着没牙的小嘴冲着人笑。

  这让过来给她过满月的舅舅妗妗们稀罕得不行。

  “保平小时候身子骨算壮实的吧,可他也是一个半月才将将能抬下头,可你们瞅瞅这丫头,这才刚出满月呢,她就能抬头了。”

  “我就稀罕她这对眼睛,多水灵,透着股机灵劲儿。”

  “这孩子,长的真洋气,都不象咱农村的人,跟城里孩子似的。”

  “就是城里孩子,怕是也没几个象她生的这么白净好看的。”

  一群孩子也围着王美清在那儿叽叽喳喳。

  “她可真白,就跟大白馒头似的。”

  说话的是一个七八岁的男娃娃,趴在那儿看王美清看了半天,然后抹了一下鼻涕下了结论。

  一个跟他差不多年纪的女娃娃立马反驳道,“才不象大白馒头呢,象剥了壳的鸡蛋,老师就是这么说的。”

  “象大白馒头。”

  “象剥壳的鸡蛋。”

  一言不合就吵了起来,中间还夹杂着其他几个孩子的叫嚷。

  “她对我笑了。”

  “她想叫我抱她吧,奶,我抱抱她行不?”

  “不能抱,她这么小,你摔着她咋办?”

  屋子里闹腾成一片,罗老太被吵闹得头晕脑胀,毫不客气的把自己的孙子孙女都轰了出去,“哎哟喂,屋顶都要叫你们掀翻了,都出去玩去!”

  孩子们踢踢哒哒的都跑出去了,罗老太抱起王美清显摆道,“你们瞅瞅这孩子生的多机灵,多俊,我看年画上的娃娃都没她俊,她不光生的好,还一脸的福相,以后肯定有出息,哎哟这孩子真是越看越招人疼,小乖乖,笑一个给姥姥看看。”

  王美清挥动着小肥手,冲着罗老太咯咯地笑,白生生的脸颊上,隐隐露出两个小酒窝。

  罗老太喜的不行,抱着王美清一迭声的喊,“哎哟我的小乖乖哟,姥姥的小心肝。”

  当着儿子儿媳的面,罗老太毫不掩饰自己对这个外孙女的喜爱,她的几个儿子儿媳,想想刚跑出去的自家那几个皮糙肉厚有的还挂着两筒鼻涕的臭小子臭丫头,再看看眼前这个肤白貌美还机灵的小可爱,只觉有些心塞。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以前吧,看自家的那几个孩子,还挺顺眼的,可今儿个跟二丫这么一比,再看他们,咋一个个就成了歪瓜裂枣了呢?

  作者有话要说:

  10.1韭菜看了阅兵式,我大中华威武!必须为英俊帅气的兵哥哥点赞啊,而且韭菜好羡慕兵姐姐的飒爽英姿啊,看着兵姐姐那比模特还要顺的条儿,再看看自己的五短身材,韭菜哇的一声哭的找不到北了……

第15章 运气来了

  心里再稀罕王美清,满月的时候,孙桂枝也没敢大办,就娘家哥嫂来了,在一块儿吃了顿饭,吃过饭,哥哥嫂子又很快回去了。

  正是农忙的时候,地里的活儿耽误不得,请假扣工分倒是其次,怕的是被扣上一顶干活不积极,拖社会建设的后腿的帽子,这可是大是大非的问题,要是真给扣上了,一辈子就完了。

  不过,虽说是来去匆匆,可该送的礼物一样儿都不少,有送小米鸡蛋的,有送包红糖的,有送肚兜的,有送双学步鞋的。。。。

  孙家的日子过的都不算差,对她这个妹妹又舍得,送的礼也都能拿得出手,尤其是老六孙东强,不光拿了两包红糖,还送了个稀罕东西,是一个红头绳编的手链,手链上还栓了颗狗牙。

  小娃娃身心纯净,容易撞邪,而狗牙辟邪,尤其是黑狗牙,给小娃娃戴最好不过。

  只是,也不是所有的黑狗牙都辟邪,一定得是黑狗嘴里的那两颗犬牙才行,而且牙还要完整,干净,要是脏了,裂了或是有残缺,那就不起作用了。

  条件这么苛刻,想要找到,得看运气。

  说来也是王美清的运气好,孙东强赶巧还就得了这么两颗,又买了根红头绳编了个手链,给自己的小外甥女当满月礼物。

  孙东强打小就手巧,编的手链花纹繁复,市面上可见不到这么好看的红绳手链。

  孙桂枝把狗牙手链给王美清松松的系到了手腕上,大红的头绳衬着她白得跟嫩藕似的小胳膊,说不出的好看。

  王美清挥舞着小手咧着嘴笑,孙桂枝看得心都要化了:这么多人疼这个孩子,她的二丫,确实有福。

  王美清出了满月,就不用再伺候月子了,罗老太便回了自己家,孙桂枝呢,也准备出工。

  生王美清前,孙桂枝一直是大队的记工员。

  孙桂枝识文又断字,为人公正,再加上出身又好,根正苗红的,王永庆又是供销社的干部,所以她当记工员,社员们都服。

  生王美清前,王满银跟孙桂枝说了,他先代她记一个月,等她出了满月还是她来干。

  孙桂枝就抱着王美清,打算去王满银家问问她啥时候正式上工。

  谁知她刚出家门,便看到王满银朝着她家走了过来,看到孙桂枝抱着王美清出来了,老远便跟孙桂枝说道,“嫂子,出去啊,得耽误你一会儿,有件事要跟你商量商量。”

  “我正准备去找你呢,可巧儿你来了,快进屋坐。”

  两人进了屋,孙桂枝喊着王爱军给王满银倒水喝,王满银却连连摆手,“别倒了,刚吃过饭,喝了一肚子的稀汤。”

  说完,又去看孙桂枝怀里的王美清,“这丫头,生的就是俊,怪不得大伙儿都在夸。”

  孙桂枝笑着客气了两句,便问王满银道,“你找我有啥事?”

  “是这样,小刘他突然要回城了,会计这个位置就空下来了,我琢磨着,你记工员也干了好些年,有经验,所以就想叫你去补这个缺。”

  孙桂枝吃了一惊,压低了声音问王满银道,“他们这些城里来的,都能回城了?”

  从64年开始,就陆陆续续有不少知识青年下乡,这些城里来的孩子,小的十四五岁,大的也顶多二十来岁。

  知识青年们刚下乡的时候,都是斗志昂扬,几乎天天在那儿喊口号,什么“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可以大有作为”,“广阔天地炼红心”,“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裹一身泥巴,炼一颗红心”。。。。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穿成七零小公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