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青荷(穿书)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倾碧悠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6 KB   上传时间:2020-01-06 18:49:31

  周母也要忙着回去干活,周承康本意是想让她带孩子,然后李青荷这边请好人之后,顺便就给她把地里的活干了,但她不肯,拦都拦不住,自己就回去了。

  和往年一样,各家的粮食还没收完之前,是不会有人出来帮忙的,但总有例外,比如赵大山,他不是例外,他是自己确实没地,人家秋收,他忙着各处打短工,帮着李福干了两天之后,就自己跑到李青荷家来帮忙了。

  各家都忙,包括隔壁的徐昌诘两人,他们也自己扛了锄头去地里挖番薯。还有,以前秋收不下地的钱氏,也带着孩子去了地里,钱家的地被尤氏种了,她找上门大吵一架之后,尤氏那边理亏,大概也有几分看笑话的意思,把地还给了她。

  再有就是赵添福的地,种他地的人是他本家的堂兄,早就跟村里众人说了,年纪大了干不动了,等把地里的粮食收回来,明年就不种了。

  其实就是想要和赵添福撇清关系,那可是个敢明抢的贼,谁敢和他继续来往?

  无论谁种,都要分一半给钱氏,因为赵添福的儿子在她那里。

  秋收都忙,但都很欢喜。今年算是丰收,去年众人种番薯得了甜头,种得更多了,这东西顶饿,且吃起来并不觉得剌嗓子,现在村里人想出了许多吃法,比如煮熟了之后做成饼子放一点点油煎成两面金黄,就是很好吃的东西了。别说大人,就是孩子都喜欢。

  这样一来,每天吃一顿番薯。一年下来,能省下不少粮食,就能把粮食卖掉换银子,便宜又好吃,顶好的东西。

  忙忙碌碌半个月,李青荷总算是把番薯和麦子都收了进来,又让人帮着打理了几天地,今年的秋收就算是好了。

  那番薯她吃不了这么多,直接让周承康拉去镇上卖掉,每到秋收的时候,镇长家就开始收番薯和粮食,收完了之后送去县城那边,据说价钱还不错。

  秋收完了,今年天气还挺好,李青荷接来了黄大夫,地里的药材种了大半年,有的可以收回来了,不过因为不多,就李福和赵大山来帮着,两三天就收完了。

  药材虽然大半都是春天种,但其实秋日也可以种的,他们还种了几天药材,才算是闲了下来。

  一闲下来,两人又开始上山打猎,这一次特意带上了希钰,主要是带他出来玩儿,早前看到周承康的弓箭,他还非要,他爹本就是个宠孩子的,花了半日时间,给他做了一把小的。

  希钰在院子里走得稳,但是在林子就……平坦的地方还行,稍微树叶和杂草多一些的地方,就看到他拎着弓箭不停摔跤。

  摔跤了也不哭,自己爬起来,兴冲冲去追他爹,李青荷看得挺高兴。

  由于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在太阳还没落山时就回家了,刚好捡了些蘑菇,李青荷给村里周母送些过去。

  拎着蓝子带着希钰往村里去,刚刚踏上村里的路不久,就看到前面围了一圈人看热闹。

  热闹嘛,其实她也喜欢看的,凑上前后发现周母也在,边上的张海瑶也往里探头,问,“娘,怎么了?”

  钱氏眼圈通红,抱着个哇哇大哭的孩子,哭着道,“你为什么不给?凭什么不给?赵添福虽然走了,但是他儿子在啊,你种了他的地不给粮食,是想要饿死他儿子,让他断子绝孙后好名正言顺占了他的地吗?”

  一边说一边哭,她怀中的孩子兴许被她的崩溃的情绪吓着了,哭得更大声了。

  她对面被她揪住衣衫的老人满脸无奈,不停扯自己的衣衫,但她捏得实在紧,就是不松手。

  他使劲扒拉,道,“我不是不给,我种了这么多年也没耍赖啊,现在他不在,这粮食我要是给了,以后他回来说不清楚。”

  “今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我还是那句话,等赵添福回来了,今年的粮食该多少,我绝对一点都不欠他的。”

  周围人议论纷纷,觉得两人都有理,钱氏要帮人家养儿子,拿回属于赵添福的粮食本就应该。但赵添寿的话也没错,人都不在,要是以后赵添福回来不认账怎么办?

  本来赵添福就是个混不吝的,翻脸不认账这种事情完全会发生。

  见周围没有人帮腔,钱氏眼泪落得更凶,“他儿子这么小,要是没有粮食,不得饿死吗?不如找村长来作证,实在不行写个契书,说明你给了这孩子粮食了,总可以了吧?”说到后来,已然泣不成声。

  赵添寿抽不回自己的衣衫,也不费那劲了,反正周围这么多人都知道怎么回事,叹口气道,“妹子,你也别哭,显得我欺负你。也别说找村长作证的话,你说这是他儿子,但是他娘都跑了,万一他不是添福的儿子,我这粮食可就真收不回来的。总不能分你一半,到时候他回来又问我要一半,那我今年岂不是白干?”

  听到这话,钱氏愣住,“他最喜欢这孩子,怎么可能不是他儿子?”

  赵添寿见周围好多人露出心照不宣的眼神,摊手对众人道,“我也不是胡说,对吧?”

  “他娘的出身我们都知道,添福三天两头不着家,这孩子的娘也经常跑去找,谁知道她找的是添福还是野男人?要不是外头有人,她能跑得那么快,这边一出事,她那边就有了下家了。”

  “再说添福疼这个孩子……不一定疼孩子就一定是孩子亲爹吧?这个世上把不是亲生的孩子当亲生孩子养的人,也不是只有添福一个。”他周围看了看,没看到李福,道,“李福给你养女儿,你敢说不疼?嫁妆可都是和亲生的女儿一人一半的,甚至婉婉还多些。”

  最后还是没养熟,一朝才成了秀才娘子,都没上过门。

  这就是故意扯了,说到底,他还是不想给粮食就是,他的顾虑是真的,但这两年的粮价高也是事实,可以说近十年的没有这样的价格。

  一说起赵婉婉,村里人就开始议论别的了,钱氏面色惨白,捏着衣衫的指尖也用力到泛白。

  赵添寿却再没了耐性与她纠缠,一把扯回自己的衣衫,道,“我还听说你要把这孩子改了姓钱,那这粮食就更不可能给你了。”

  他声音微微高了些,“还是那句话,他回来的那天,这粮食我肯定还给他,要不然他回来房子没有就算了,总得有粮食饱肚子吧?”

  “不过,那地明年我不种了,谁爱要谁要,反正我就欠他一年粮食。你要是愿意干活,拿去种也可以。”

第106章 药材

  哪怕是这么多人面前扯了这么半天,赵添寿就一句话,粮食没有,地可以拿去种。

  但是钱氏自从出嫁后这么多年来,还真没有认真干过活儿,就是去地里,那也是混时间的。偏偏赵添福的地没有人帮忙种,别看村里人都不富裕,固执的人很多,有的人他们是绝对不来往的。

  钱氏哭着,眼神四处搜寻,看到众人除了看戏的神情外,一点儿可怜她的意思都没有。顿时眼泪落得更凶,“你们能不能帮帮我们俩?”

  一个贼的儿子,谁会愿意帮?

  李青荷倒是不在意那孩子的出身,但是她不喜欢钱氏,肯定不会帮忙。

  其实,这孩子是她自己要养的。这个孩子的母亲兴许就是看到她想要□□才把孩子丢下的。

  再说,其实众人也没看到这俩人哪里苦了,钱家的地还在,赵家的地她也能继续种,最多就是今年苦些,到了明年,勤快一些总不至于饿死。

  就是现在一点粮食都没有,只去地里种青菜吃,但就她一个大人和这个孩子吃饭,随便一点东西就够了,肯定饿不死的。

  所以,众人人根本不在意她的眼泪。

  李青荷看多了她哭,有些不耐烦,伸手去拉周母,“娘,我采了些蘑菇,回家去整理一下。”

  周母转身,临走前还扯了一把张海瑶。

  最近周母说是住在这里,地里很忙,张海瑶还顺便帮她做饭了,其实周母回来住这些日子,自己就没开过火。

  到了院子里,李青荷把蘑菇倒在地上,三人并两个孩子蹲着整理,又一起拿去洗了,周母一直念叨让她们生孩子。

  别看张海瑶喜欢占小便宜,嘴上也不饶人,她的那个女儿却养得挺好,身上的衣衫是细布,洗得干净,衣摆和袖口处还被她绣了几朵小花,看起来颇为雅致。

  当然 ,要是去地上滚两圈,也是一样的花猫。今日的希钰还跑去林子里滚了一天,身上挺脏,两人蹲一边玩。没多久,希薇身上也差不多了。

  张海瑶看到后,赶紧拎起孩子进屋去换衣衫,时不时还能听到她是教几句“姑娘家衣衫要干净不能在地上滚”之类的话。

  周母把蘑菇分一半给她,“给你爹送些过去。”

  也行,李青荷拎着篮子带着希钰出门,张海瑶出门刚好看到她离开,忙喊,“ 你采的蘑菇不吃吗?”

  “不吃了。”李青荷出门往李家去,现在张海瑶和梅氏闹翻了,又不如原来那样刻薄,与她还有青苗都相处得不错。

  到了李家门口时,又看到钱氏在门口呜呜的哭,李青荷不理会她,直接开门进去,不止没有请她进门,还砰一声把门关上。

  柳氏在屋子里不停往外看,看到她进来,忙奔出门,“青荷回来了?”

  “这里有些蘑菇。”李青荷把蘑菇放在桌上,李福也出来了,看他神情还挺高兴,“回来了?”

  一句话落,已经弯腰去和外孙子说话了。

  柳氏压低声音,“特别烦人,她就在外头不停地敲门。你爹又不肯出来,说实话,我也不想让她进门。”

  李青荷见她还没离开,要是三天两头她跑到这里来哭,李福不心软便罢,要是出去见人,传了出去就不好听了。她提议道,“养条狗吧。”

  柳氏眼睛一亮,“大山那里有条大的,一会儿我让他牵过来。”

  李青荷失笑,“咬不咬人?别把自己人咬了。”

  等她带着手中拿着一块糖的希钰出门的时候,钱氏已经不在了,大概是回家了。

  秋收过后,其实各家都挺轻松,路上到处都能看到有人聚在一起聊天。好多都是方才看了热闹的人,李青荷回去的一路上还碰上了不少人。

  这一日早上,外面大门被人敲响,李青荷刚好在院子里洗漱,打开门后发现外面来了马车,门口站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敢问你们可是种了药材的周家?”

  李青荷有些惊讶,“你们有事?”

  种药材的事在这镇上也算是个新鲜事,知道的人挺多,尤其她还买了四十亩山林,不说镇上,兴许就是县城那边也有人听说过。

  “是这样,听说你们已经种了大半年,有些药材收了回来,我们想要看看你们种出来的品相……哦,我姓吴,我们家住在县城,开了医馆的,我们家的医馆不只是县城,这周围的几个县城都有医馆。”

  这就有人找上门来买药材了?

  李青荷颇为惊喜,赶紧请他们进门,来的人不只是门口站着的年轻人,他还带了两个老大夫。

  请进门后,让陈氏上了茶水,又和周承康一起把刚刚炮制好的药材拿过来给他们看,里面还有好多是林子里本身有的,也被她挖回来炮制好了。

  “这些都不错,”吴励看着炮制好的药材,“我能去看看你们家种药材的地吗?如果可以的话,往后你们家的这些药材我都买了。”

  那当然好。

  去林子里转悠了一圈,吴励以比黄大夫跟她说过的价钱稍微低点,把所有晒好的药材都拿走了。

  站在门口,李青荷看着马车走远,道,“ 不像是个大夫,倒像是个生意人。”

  周承康深以为然,“不要紧,他要是价钱压得太低,往后我们就不卖给他。这个世上,药草是绝对卖得掉的。”

  人吃五谷杂粮就得生病,生病了就得吃药。比如金银花三七,黄连,人参,天麻等等,那是肯定用得上的。而这些药材,在她的山林中都可以种。并且现在已经培植了,现在没有种子,种得不多,等过两年,肯定能大片种起来的。

  两人进门,周承康提议,“我觉得,我们俩也得学点儿药理。”

  李青荷摊手,“但是不认字啊。”

  当下的字写法和字形和她以前认识的那些完全两样,不过,要是下定决心想学,其实也不难。对于别家来说很贵的笔墨纸砚,他们俩人也买得起,而且算算年纪,俩人才二十岁出头,往后一辈子还很长。

  于是,接下来的日子两人暗搓搓的盘算着找个合适的夫子学认字,其实最合适的人就是镇上的黄大夫,本来他们也是想要学药理,跟着他学的话,一步到位!

  但黄大夫素日里太忙了,不说大集的时候,就是平时,去找他的人不分白天黑夜天天都有许多。就是来看林子,他也是抽空来,还飞快就得回镇上去,就怕遇上急症病人上门找不到他。

  不能跟着黄大夫学,周承康暗地里琢磨了下,黄大夫有个孙子,今年十二,已经跟着他学了六年了,两人跑了一趟,好说歹说把他接了来。

  十二岁的小少年身量不高,板着脸,给两人的医书是县城书肆中买回来的,只有些教基础药理的知识,对于学医的人来说是最浅显的,但是对于李青荷两人就足够了。

  两人不止学医理,还学认字,顺便还带上了希钰。这孩子最近都是由周母带的,有点太疯了,就没有他不敢干的事,跟着学认字磨他的性子正好。

  学字两人也很认真,就是做饭,也让陈氏帮忙了。

  所以,等到周母再搬回来时,发现家中多了个小少年不说,儿子媳妇还开始认字了。

  “你们可真会折腾。”周母念叨,“天天那么多事,一把年纪了还学认字,这不是浪费银子吗?再过两年送希钰去就挺好。”

  她也只是念叨而已,并没有太抵触,偶尔看到儿子练字,还跑过来看。“小时候没有银子,要不然我也送你们去学认字了。”

  那么多孩子,能养大就不错了,还学认字呢。周承康心里清楚,笑道 “你们能把我们养大就挺好。”

  周母不知想到了什么,有些恍惚,“是啊,当初还差点把你弄丢了。”

第107章 近邻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青荷(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