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女青荷(穿书)_分节阅读_第34节
小说作者:倾碧悠然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16 KB   上传时间:2020-01-06 18:49:31

  这边正写着契书,外面梅氏就来了,看到这样的情形,顿时急了,“张海瑶你不厚道。”

  张海瑶笑了笑,收起契书,她特意起了个大早,就是为了趁着梅氏还没回来的时候把事情定下。此时契书到手,她心情颇佳,“大嫂,让你花五钱银子住一年,可能你舍不得。再说,你是有厨房的。我租了这房子之后,那厨房就是我和娘两家人用,你要是租过去,这厨房不是白白让我占了便宜?”

  梅氏气急,她本身没打算租来着,只想着动之以情找李青荷借的,卖了豆腐就赶过来,没想到还是晚了,在听到是花了银子的后,也没那么失落。只是这屋子让三房占去,就是有些不爽快。

  梅氏气得转身走了,张海瑶和周老三带着村长也走了,送走了他们关上门,李青荷捏着手中的银子,笑道,“你给娘送去吧。”

  周承康有些惊讶,“给娘?”

  “要不然呢?”李青荷反问。

  周承康拿了银子,那边李青荷愿意给周母,其实都是因为那是他娘,说到底还是为了他,心下感动,“青荷,你太好了。”

  这个狗屋因为中间耽搁了时辰,做好的时候都已经午后了,大黄现在还小,进去还空荡荡的,现在是十月,已经是深秋,白日还好,夜里是很冷的,李青荷找了几件旧衣给它铺了,还找了个碗给它做狗碗,大黄算是在门口安了家。

  周承康做好了狗屋,还挺满意,又嘱咐大黄,“好好看家!”

  李青荷在一旁看得忍不住笑,两人一起去喂了鱼,又去那边看鸡。

  当初两人买的七八十只鸡,小时候就夭折了二十多,这剩下的五十只里头,一半公鸡,快一年的时间,都长大了。

  有些母鸡并不生蛋,叫声也不同,想要孵蛋。

  如今家中已经攒了一百多只蛋,当下村里有许多妇人会挑种蛋,李青荷自己不太会,就她知道的,李家隔壁的三婶子会挑,她还特意去请了来。

  去的时候余妍现在院子里望天,确切的说,是她绣花时间长了之后出来歇歇眼睛,刚好遇上,听说是挑种蛋,兴致勃勃就跟着一起过来了。

  最后挑出来了六十几只,李青荷站在一旁学了,把蛋分了给五只母鸡孵着,其余的不成的那些鸡蛋,只能留着自己吃,当然也可以拿去卖。

  李青荷还挑了几个送给三婶子,这还是她搬家过来的第二天,来的人都难免会说起新房子,三婶子也不例外,笑呵呵的,“这房子挺好,还记得当初你小的时候,瘦瘦小小的,你娘走的时候,你还哭着追了一段路。最后还是我抱回来的,那时候我没想到你能这么有出息,还觉得没娘的孩子可怜……”

  “那些事情都过去了,往后会越来越好的。”三婶子笑着说起孵蛋,“这鸡以前不用喂,但孵蛋的时候你要把吃的放到这边,水也要放一碗,不能让它离开太久,要不然这鸡蛋该毁了。那就太可惜了。”

  李青荷一一记下,天色不早,送了她们出门。

  三婶子一路上叹气,“要是妍儿也能找个靠谱的婚事我就放心了。”

  余妍假装没听到这话,问,“这几天你要去镇上吗?天气越来越冷,我想去拿些绣品回来,还有你带回来的绣线,我绣出来了几条手绢,想拿去问问价钱。你们要是去,记得捎上我。”

  这个姑娘从大地方来的,有些习惯和村里人始终不同,比如她去镇上,没马车牛车的人都会想着走路,少部分会花铜板搭车,但余妍那是能搭车绝不走路。

  李青荷想了想道,“过几天,我来找你一起。”

  这几天他们都忙,脏衣服都一大堆没洗,今天时辰是磨过去了,明天怎么也要把衣服洗出来,天气越来越冷,到时候还会下雨甚至下雪,到了那时,洗了衣裳也会好多天不干,一股霉味,穿起来也不舒服。

  翌日早上,两人吃过早饭后,先洗了衣裳,值得一提的是,新房子院中并没有井,而是自泉水源头分了一股出来引到院子角落,那边用青石板砌了个小方井,平时用的水都从那里取,多余的又会从院墙出去,流进养鱼的池塘。

  衣服洗完了,两人又上了山,倒不是想砍柴,还是那片荒地,开出来的那几亩荒地今年收成并不好,李青荷想要去林子里挖些腐土回来,合着今年的鸡粪一起洒进去,明年收成应该会好些。

  两人忙了半个月,总算是把荒地上敷了一层腐土,十月下旬,连着下了几天大雨。

  李青荷每日都去看孵蛋的母鸡,外面下雨之后,两人出不了门,干脆开始烧炭。

  烧炭就是把大根的柴火点燃,烧到成一块块的火炭之后,再放进密封的坛子中,火苗就会熄灭,留下来的就是一块块木炭了。这个活儿最适合下雨的时候做,烧火不会冷嘛,顺便还能烤衣服,锅中还能烤干草。

  干草是烤出来喂鸡喂马的,就是普通的杂草割回来切了,烤干了之后重新煮过,就能喂鸡喂马喂猪了,其实到了饥荒的时候,人也可以吃,就是味道不怎么好就是。

  两人住在这边,离村里有段距离,平时少有客人来,他们俩也挺喜欢这样安静宁和的日子,当然了,周母还是经常过来的。基本上三两天她就会跑一趟,哪怕下雨也是一样。

  听到敲门声,看着外头的比方才小一些的雨势,李青荷就知道,应该是周母又来了。

  周承康出去开门,很快就带着一身湿气的周母进门,李青荷忙起身让她坐到火前,“娘,这么大雨,你怎么来了?”

  周母进来的时候扫了一眼井井有条的院子,此时看到灶中燃着的木柴,面色柔和下来,“没事,我过来看看。”

  这可不像是过来看看,前天才来过的。李青荷笑着道,“蒸了馒头,娘一会儿吃了饭再回。”

  起身就去做饭,周母看着她,半晌掏出五钱银子,“这还是你们自己收着吧。”

  李青荷有些惊讶,这银子大概是周承康拿去的,怎么又还回来了?

第55章 被骗

  不只是她,周承康也挺惊讶,“这银子是给您还债的,早些还了,人家也不催,您也不着急了。”

  无论多好的关系,但凡扯上了银子,其实就很伤感情。周母这银子前前后后算起来欠人一年多了,人家心里肯定会不舒服的。有时候说话夹枪带棒,这边也得受着。

  顿了顿,他又补充,“这也是青荷答应了的。”

  周母叹息一声,“我知道。但这银子我不能收,总不能你们心疼我,我就指着你们接济。我生了四个儿子,不是只有你一个,如果要拿,他们每个人都要给我。”

  外面的雨势渐大,周母压低声音,“其实那些债,我已经还完了。你们不用担心我,我和五妹过日子还是可以的。”

  那就好。

  没有债只做些粮食来糊口,那就好得多了。留周母吃完了饭,又拿了两个馍给她带回去,如此一来,五妹那边就不用做饭了。

  临走时,周母想起什么,“五妹说,她的婚事要往后放,还说你也这么想。”

  李青荷顺口就应了,“是,反正她还小嘛。明年的现在议亲,也完全可以的。”

  周母若有所思,看到外面雨势小了,摆摆手道,“这么大的雨,不用送了。你们好好的,我就放心了。”

  说完,一头扎进了雨幕中。

  雨陆陆续续下了半个月,到了冬月时,里头还夹杂了雪,今年的冬天似乎来得早一些,格外寒冷。两人每天喂完了鱼,就照顾那些鸡了,十月底的时候,小鸡陆陆续续出了壳,天气太冷,李青荷还专门给它们点了火盆,每天几只母鸡就带着小鸡蹲在火盆的旁边,哪儿也不去,夭折得少了些。

  大黄的腿伤渐渐地好了,一开始还有点跛,这几天好像正常了,证明周承康接腿骨挺成功。两人的日子平静,天气冷起来之后,周母都不太过来了。

  这一日午后,又有人敲门,早上的时候雨停了,外面还是很冷,还是周承康去开门,带进来的人让人意外,居然是钱氏。

  钱氏身上裹得臃肿,似乎有些不自在,“青荷,我有事情想问你。”

  李青荷扬眉,不用说都知道是问赵婉婉了,这么久没来问,还以为她真能沉得住气呢。

  “你说你看到了婉婉,她现在过得怎么样?”话落,又低下头,“以前我可能……有点儿过分,你别跟我一般计较。”

  就是再生气,但只要她和李福一起过日子,李青荷就计较不起来,折腾到最后折腾的是自己爹,何苦来哉?

  “我确实看到她了。”李青荷坦然道,“她过得怎么样我不知道。”

  钱氏皱眉,“我让她爹给她捎银子了的,他那边说她过得不错。”

  所以,钱氏这是相信赵添福的话了?

  李青荷无言,半晌才道,“当时我顺口问她,有没有见到她爹,婉婉说自从到了李家,就再没见过她爹。”

  “不可能。”钱氏飞快否认。

  外头寒冷,李青荷最近在做衣衫,她重新拿起针线,无所谓道,“你不信就算了,也没必要来问我。”

  钱氏被噎了一下,不过还是要问的,毕竟她拿回来的衣衫确实是赵婉婉的针脚,指定是碰到了她的,只是她不愿意相信赵添福居然骗了她。这些日子以来,她一直想要过来问,又不敢过来问,如果婉婉的日子不是赵添福说的那样,又是什么样?“那你说,你在哪儿碰上她的?有没有看到言锡?”

  李青荷没回答,好奇问,“婉婉她爹怎么说的?”

  钱氏咬了咬唇,低声道,“说言锡没有纳妾,没有人照顾起居,婉婉帮他做饭洗衣,得空了还去书肆帮忙打扫,就是银子不够……”

  这就真的过分了,李青荷忍不住问,“他不会还说以后还要帮你给婉婉带银子吧?”

  钱氏沉默,算是默认。半晌才道,“所以你说遇上了婉婉,她还帮我做了衣裳,我就有些怀疑了,如果真做了,为何不让她爹带回来给我?我又一想,可能是婉婉也不想她爹和我来往太频繁,这才让你帮着带。”

  所以,不合理的地方,钱氏都自动补齐了。

  她有些颓然,李青荷也不卖关子了,赵添福虽然是骗钱氏,但最后这银子还是从李福的兜中掏出来,四舍五入一下,骗的就是她爹,这就不能忍了,立刻道,“我遇上婉婉是巧合,我们连夜送了鱼去县城,卖完了之后找个客栈住下,身上都是鱼腥味,我便让伙计送热水,那个送热水的……”

  钱氏伸手捂着嘴,满眼惊诧,小心翼翼问,“是婉婉?”

  李青荷点头,“当时她说很忙,没空和我说话。之后我也没找着她,第二天我们走的时候她又冒了出来,托我把包袱带给你。”她顿了顿,道,“还有,我没看见妹夫,因为曾经我提议让她在县城做帮工,那边工钱要高些,还能陪着妹夫一起。但她没答应,说是对妹夫名声有损。我看到她送水,忍不住就问了一句……她的意思是,她没和妹夫住在一起,就住在客栈,说没人知道他们的关系……”

  钱氏气得把衣摆捏得紧紧,有些急切地问,“所以他纳妾了吗?”

  李青荷摊手,“这话我不好问。”

  她一个关系平淡的姐姐,问妹夫有没有纳妾,说不准人家还以为她看笑话呢。

  钱氏深呼吸几口气,“多谢。”说完,转身出门,还踉跄一下,扶着门才站稳了。

  到了冬月十几,天气越来越冷,每天那群鸡要吃不少东西,本来李青荷打算过年把公鸡全部捉去卖,但看着每天喂的一大盆东西,便不想喂了,两人挑了日子,留了两只毛色好的,把其余公鸡全部捉去了镇上卖掉。

  公鸡普通人是不买的,她直接送去了酒楼,换了一两多银子,转手又买了些粮食带回来。

  池塘中的鱼有些大了,她也不着急,只等着快要过年的时候捞出去卖。

  到了腊月,去县城的求学的书生都回来了,其中就有胡言锡和钱来文,但是没有赵婉婉。

  到了这时候,钱氏着急了,跑去了钱家想要问问弟弟到底怎么回事。

  这些书生回不回来对于李青荷来说无所谓,倒是李福亲自过来说,腊月初八那日,胡言锡回特意上门拜访,让他们俩也回去。

  这个吧,倒不是他想女儿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胡言锡上门,他肉菜都得准备,带上女儿女婿都吃一点,算是他的私心。还有就是,人多也热闹些。

  到了日子,两人去得挺晚,她想着要是去早了之后,周承康和李福还有胡言锡聊天,她搁一旁听也不像那么回事,不在那屋中,就只能去厨房帮忙了。

  偏偏李青荷不想去厨房帮忙,去厨房就要和钱氏独处,她们俩之间关系,其实没到那份上。

  所以,两人到的时候,正是吃午饭的点,饭菜已经做好,李福站在院子里往这边看,看到两人,飞快打开门,“怎么来的这样晚?昨天答应得好好的,还以为你们忘记了。”

  “小鸡在出壳。”李青荷随口道。

  李福惊讶,“你还会孵小鸡?”

  “学的。”李青荷笑了笑,进门看到钱氏在拿碗筷,也进了厨房帮忙端饭菜,钱氏甚至还对着她笑了下。

  吃饭的时候,李福很高兴,说起今年的收成,又问起胡言锡明年的县试。

  县试一年一考,往上才是三年一回,胡言锡是书生,哪怕喝酒也斯斯文文的,“不知,尽力而为便无悔矣。”

  期间李青荷进厨房添菜时,周承康也出门透气,紧接着钱氏也出来了,“承康,你能不能帮我问问,言锡他有没有纳妾?”

  周承康有些惊讶,还是应了下来,这事情除了他,这家中还真是谁也不好开口。

  钱氏站在外头的屋檐下,竖起耳朵听。

  知道他进去要问这个,李青荷要是在跟前,其实也尴尬,她也没进去,跟着站在了屋檐下。

  就听里面周承康神秘兮兮压低声音问,“听说妹夫得享齐人之福,可有此事?”

  半晌,才有胡言锡的声音,“没有这事。风月之事,外人最是喜欢捕风捉影。不信你们可去问舅舅。”

  无论真假,去问钱来文都是不成的,因为这事本来就是他说出来的。

  钱氏很明显松了一口气,无论是真是假,胡言锡敢不承认,就证明这是还没有摆到明面上,一口气还没松完,外头又跑来一个人,“钱家妹子,你快回去看看吧,你爹摔了一跤,就要不成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80页  当前第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8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女青荷(穿书)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