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书呆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凉故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2 KB   上传时间:2020-01-04 17:37:44

  “拿着吧!”看着胡夫人纠结的眼神,胡率明直接出口,“以后待清鱼当如幼子!”

  此话一出,胡夫人就是心中一动,一个徒弟相当于半子,但是幼子如何?疼之,宠之,为其计划以后长远。

  看着自家夫人似乎是了解了自己的意思,胡率明松了一口气。

  为什么胡率明有些烦闷,盖因酒宴上有人提出来给清鱼结亲的事情,而谢明陈和李氏虽然已经算是公府里面的话事人,但是毕竟是成长于农家,而谢锦秀的婚事让这两人去掌控,胡率明有些担心,胡率明给谢府安排的座师,不止一次的写信提醒要关心谢锦秀的婚约之事,现在出师宴上,胡率明算是知道了其中的紧迫。

  只是这事,作为一个男子,他又不能婆婆妈妈的给自己夫人直说,现在借着出师礼,说出当幼子照看,算是胡率明给自己妻子的提醒。

  胡夫人也是聪慧之人,京城来往的女眷最近也有这样的口风,只是都是以谢锦秀忙着进学给婉拒了,但是现在看来,殿试之后,她将会有个忙碌了。

  武帝也很烦恼,他看着自己的侄女,这位侄女可是自己看着长大的,不过求一赐婚,倒是让武帝有些烦恼,要是平常的孩子也就罢了,一个算是自己的外孙女,但是外孙女的命格有些贵重,不能随便匹配人,一个是自己选择的给自己六子个肱骨之臣,哪里敢随便给配了曲飞华,万一压不住命格,死于非命,那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飞华还小,现在议亲还是早了!朕觉着,十六岁,再议亲也是不迟!”武帝有些头疼的按按太阳穴说着。

  “陛下,请您怜惜侄女一片爱女之心,飞华这几年,过得太苦了!那天机斗绝非是飞华良配,每次瞧着那孩子,一点也没有觉着有云龙之像,都像是阴鸠早夭之像...”曲阳郡主是豁出去了,只是说到这里,武帝一拍御案:“荒唐,休要胡说!此事以后再论,朕还想留飞华几年,近来你皇婶想她了,让她进宫来!”

  武帝说完,就让曲阳郡主跪安了。

  曲阳郡主明白,这是武帝怕自己弄出来事端,不太好看,但是就是把自己的女儿关在了宫中,她也不会放弃,曲阳郡主眼中是势在必行的样子。

第139章

  会试结束之后,二天便出了成绩,这在古宋国的科举历史上,可是绝无仅有的,而成绩出来后,九月九日便被定为殿试之日,今天便是那殿试之时。

  晨光之中,三百名新科中试举子在主持殿试的礼部官员和禁卫军士的吆喝引导下,按照名次排好了队列,就等着皇城宫门一开,便进入参加殿试。

  秋风阵阵,尤其是晨起的秋风有些微凉,应试的士子们的袍服都被吹动了起来,但是这些中试的士子们都是胸中豪气万丈,在这晨光中都有些意气风发的样子,所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后的进阶的考试,今天便是达到了顶峰。

  身为会元的谢锦秀,独自一人如同犄角一般独自一人站在队伍的前列,这是作为会元的殊荣,也是凸现出来会元的与众不同,领袖绝伦,这是一种荣誉。

  十三岁的谢锦秀,在一堆的老中青中的士子里面,身量并不算是魁梧,但是他身形站的笔直,倒是让维持秩序的官员和军士都觉着好奇,明明是一脸的少年稚气,居然能够是会元,当是几年仅见。

  成杰云是甲四的名次,和五六名一起站在队伍的第三排,他对谢锦秀是一览无余。

  乡试还能一二名,会试后便是一四名,成杰云即使是心有不甘,也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谢锦秀一枝独秀。

  整个应殿试的队伍在排好后,就无人敢说话,也可能是禁军兵士的威仪,让整个现场的气氛都有些肃穆,就是礼部维持秩序的官员也不再说话,一股子的考试压力扑面而来,有很多考生似乎袍服都开始颤抖,这个时候就开始考验心理素质了么?

  虽然殿试一般不会刷人,但是如果是心理素质不好的人,殿前失仪,也会被撸了功名。

  杂念人人都有,谢锦秀也不例外,尤其是前面没有人给遮挡,他一人独面礼部主官还有宫门,那种紧张感要比队伍后列的更甚。

  谢锦秀放空脑子,想着前世看的故宫,然后挑着宫门的缺点,这样一想,居然把紧张感去了九分,让观察的礼部官员不由得心里点头,这个会元要胆壮的很!值得结交,要不是不能说话,曾经经历过殿试的那礼部官员都想要对谢锦秀采访一番,他是如何如此镇定的?

  其实按理来说,殿试即使有压力,但是因为一般不会刷人,应该压力没有那么大才对,可是今年的会试实在是太反常了,尤其是多招收了一百名,这在往年是不可能的,要知道很多中了进士,不一定就能马上当官,有很多要候补官,所以就有那中了举子猜测,是不是武帝要当庭再行删选?

  往丰城派遣新科进士,这是武帝临时决定,还没有通知朝中,唯有一些重臣知道,所以这些举子们多思多想也是不无道理的。

  时辰一到,宫门内有宦官唱喝,皇城外部宫门打开。礼部官员打头,领着排成队伍的应试举人们沿着皇宫的御街往皇城内部走去,一直到呈正门停下,只是略微停顿和禁卫军交谈后,礼部官员继续行走,只是步伐要比刚刚满了几许。

  而谢锦秀则开始用余光打量着皇城,不管是什么时代的皇宫,似乎都离不开两个字巍峨,看着雄伟的皇城,谢锦秀心中不免也有几分豪迈,作为穿越来,作为古宋国的底层的谢锦秀,他终于来到了权利的巅峰之地,一种自豪油然而生。

  礼部官员走出去两三十步,便开始在小太监的催促下,加快了脚步,而谢锦秀也就没有了余心去打量四周,过了内城河曲,便是真正的皇宫了,在往前走,便是听政殿,武帝早朝便在那里。

  此时的武帝正在和百官上朝,而小太监之所以催促,也是为了在武帝早朝后,这些举子们能够到达指定的位置,等待殿试,如今太阳已经升起,按着往日早朝也快要结束了。

  古宋国早朝也有定制,只有正五品以上的官员才有上早朝的资格,而翰林院因为有陪同皇帝讲读的资格,所以在品级要求上要小了很多。

  所有的举人队伍在小太监的引领下,在一雄伟的偏殿外停了下来。

  “尔等便在这里等候!”说完小太监对着礼部的官员点点头,便进了偏殿,想来是给什么人复命。

  去过故宫的人,或者在电视上看过故宫的人都应该知道,皇宫里面的宫殿是重重叠叠的,而在这听政殿,文武百官正在叩首恭送武帝下朝。

  这时武帝便会往听政殿的偏殿而去,那里还要他出现一下,亲自给应试的举子们殿试。

  此时,就不能是太监唱诺,而是由礼部的赞礼官上前宣会试上榜举子们觐见。

  谢锦秀按着早上礼部官员的教导,开始按着教导的动作行礼参拜,在起来之后,便看见了偏殿外已经摆好了书案,而作为会元,谢锦秀是在偏殿前第一坐。

  等所有的考生按着座位坐好,担当巡查官的礼部官员才开始发放试卷。

  谢锦秀也深吸了一口气,打开试卷观看着题目:“为君,必有德,为臣,必有忠义,远地归附,,,”

  洋洋洒洒的上五百字,让头一次看着这么长题目的谢锦秀有些皱眉,这应该是考的策论,远地归附,可是指丰城?

  谢锦秀心中揣测,只是不一会儿谢锦秀拿笔写字不久,就有一明黄的袍服一角显示在眼帘中,谢锦秀心中微动,但是写字的手还是稳稳的,把自己要写的东西,一点点的仔仔细细的写了出来。

  写什么?

  犯我古宋者虽远必诛!

  谢锦秀在食金兽一事上见过武帝几眼,那几眼让谢锦秀记忆尤新,这是一个不服老的帝王至尊,所以不但要歌颂,还要立意高扬,越想谢锦秀似乎越自信,那手下的字更是飘逸,让本来想要就近看看自己六子长史的武帝,是见猎心喜,这字迹好生的漂亮,这文章是好生的别致霸气。

  本来要巡场观看举子的武帝,足足在谢锦秀身边驻足了有一炷香的时间,这让在第二排在谢锦秀后面的成杰云差点没有掰断了自己手中的笔杆子。

  而好死不死的是,武帝回头,正好看到了他狰狞的样子,虽然成杰云马上低头,也是让武帝好感全无,尤其是他低头所看的题目,似乎都落到试卷上的那个君德上,更是让武帝心生了两分厌恶。

  成杰云,成郡王幼子,武帝在一些朝宴上见过这个小子,虽然面上看着举止得宜,但是那眼中流露出来的小心思在武帝的眼力下是无所遁形,而作为帝王是最不愿看到自己的臣下有小心思的。

  武帝心情不爽后,就和普通人一样,也想看自己能够赏心悦目的,而应试期待的举子们就看着武帝又转回了谢锦秀书案旁。

  “文治武功,无出帝右!”

  嘶,武帝咋感觉这是拍自己的彩虹屁呢?

  但是武帝有些笑了的面容,说明他正在心悦。

  殿试毕竟要考一天,而作为天子的武帝,还是有很多大事要处理,自然不会在这里太久,等巡场了一遍,武帝就带着过来的文武官员,各自归到自己的岗位上办公。

  因着题量缩减一道,所以一天的殿试会早些结束,剩下的时间则是由几位宰辅和重臣做阅卷官,这时一天的大事做完,正好用来阅卷,皇宫里面,武帝给他们赐了御宴,算是工作餐。

  谢锦秀答题由来的快,所以不到中午,他就把试题答完,然后交卷,这时就有两位官员过来,当着谢锦秀的面,把他的试卷接过来,先是糊名,然后盖上蜡封后,直接送到偏殿内,等待阅卷官们过来阅卷。

  也许有人会好奇,都殿试了,怎么还糊名呢?这也是为了怕高官子弟或者高官的学生进行作弊,毕竟五个人来回托关系,可能就托到了阅卷官,要是没有糊名,他们抖抖手,就能把名次给换了,要知道名次可是关系到进士的品级,是甲等还是乙等,更是关系到进士做官时分配的衙门,和仕途的起点。

  所以糊名这个时候很重要,要是宰辅说要谁提前几名,就是武帝也不得不给重臣个面子不是?总之是没有绝对的公平,而糊名就是为了能够让公平来的多一些。

  罗琦此时已经回归京城,现在是作为翰林院的博士过来一同阅卷,此时他看着其他人,不由得笑出来声音:“诸兄,不如来猜猜,咱们今次,是哪个学府的弟子,成就状元?”

  罗琦这话一说,在场的无论是官职大小,都笑了起来:“四学府都是师兄弟,不若猜猜天机学府是否成成就状元否!”

  这话一说,让众人不由得想要发笑,大家基本都出身四学府,在做学问上,天机学府,基本都是倒数,即使他们几年前便布局,收了成杰云做弟子,但是也改不了,做诗经学问的短板。

  这是大家开始阅卷前的小小玩笑,毕竟是糊名阅卷,那学子的字迹如果不是很熟悉,他们这些大佬也不会给作弊,再说能有让他们熟悉的字迹么?这个很难,毕竟他们自己的直系考生都是要做回避的,既然能来阅卷就是没有直系的考生参加,字迹就更不可能熟悉。

第140章

  要说这些阅卷官真的是都不认识殿试士子的字迹么?

  那显然是不可能的,不说别的,就是那成杰云,就在这些大佬前漏出一手字,再说,起码谢锦秀的字迹,罗琦是认识的,尤其是谢锦秀书画双绝名满京城的时候,那一手瘦金体已然在爱好书法的官员间传播,尤其以翰林院,礼部等部门尤甚。

  “辞藻华丽,立意深远,字迹隽永!”罗琦越看越是喜欢,心中也是可惜自己失去了一个好弟子,但是要他回去再做选择,估计也是一样的结果吧,不是自己不选择此子,是此子没看上自己啊,罗琦心中莫名有这种想法,只是便宜了那杨学府胡率明。

  “此举子的试卷当列入前十,呈给陛下定名如何?”罗琦自己把瘦金体写就的试卷单独拿了出来,传递给屋里的阅卷官们同时看了一下,基本上看过后都说可以。

  但是,

  “这个举子,可不是很耿直啊!”金翰林虽然也见过谢锦秀的字迹,他对书法不是很痴迷,所以虽然看过谢锦秀的字,印象到底没有那么深刻,只觉着眼熟,加上最近阅卷太多,还没有休息好,现在的心情还是有些烦躁,所以一见到有拍马屁嫌疑的试卷,作为皇家族亲,他就有些担忧古宋国朝出现个幸臣,想要打压。

  “金大人所说,不无道理!”有些老实持重的阅卷官跟着点头,而本身有些嫉妒写出这个试卷的阅卷官也分分倒戈,都说不妥。

  罗琦听后也不恼,他不信他们没人看出这试卷是谁所写,这么一看,中间的事情就有意思了,他似笑非笑的看着众人:“那诸兄的意思是?”

  “罗大人,虽然此卷字迹端美,您爱惜其才,但是您看这试卷里面不乏空赞之词,我等身为古宋朝臣,当为江山计,当将此卷列到十名之后!”耿直大学士铆劲说到。

  罗琦摇头想要开口反驳,不过想想自身立场,终还是放弃为他人辩解,独善其身的开口:“那诸君商议,本官还是觉着此卷可为首卷!”

  旁边的执笔官把这一有争议的卷子放置在自己这一边,作为备选,然后就看着阅卷官们继续阅卷。

  三百份考卷,三十人阅卷,也不过是一人十份,再抽出来好的卷子议论,商讨名次,然后列出来十份优秀者呈给帝王,看着十份差强人意的考卷被呈送御览,罗琦心中微叹,只要为官,少不得离开公平,难免妥协!

  在大殿中,三十位阅卷官束手站立,恭敬的等着陛下阅卷定名。

  一份两份三四份,五份六份七八份,九份十份全翻过,武帝想要看的卷子就是没在其中。

  武帝防止自己翻错了,又翻了一遍,还是没有,他猛然站了起来,虎目盯着站立的三十阅卷官。

  “爱卿等都辛苦了!这就是尔等阅览出来的好试卷?”武帝声音不见起伏,冷静无情的问到。

  “为国选材,臣等不辛苦!”下面众人连忙答道。

  执笔官在旁说道:“大人们所选优秀者都在陛下御案上!”

  “是么?”

  听着自己派去中立的执笔官这么说,武帝笑问出声。

  “那诸位爱卿,可否告知朕,尔等属意何人?才华在哪?”武帝嘴角挂着浅笑,但是目光却如刀锋一般看着众位阅卷官。

  金翰林听到这样询问,不由抬头一看,看着武帝的表情,他心中一惊,多年的翰林讲读生涯,让他明白武帝这是生气了,而且气性很大,只是他不明白武帝的生气是怎么来的。

  莫非?

  金翰林悚然一惊,似乎会元的试卷不在十名之中,慢慢的,混沌的脑子突然清醒了几分,他悚然想起来那份被他批的未来是弄臣的试卷,可不就是谢锦秀的卷子么?

  茫然四顾,金翰林觉着自己悲催的很,为什么两次考试的卷子,谢锦秀策论的风格是如此的不同,如果谢锦秀在这里,一定会唾他一脸,不知道人要知道变通么?要根据不同的主考官来决定什么样的风格么?

  就是考研究生答辩什么的,还要研究未来导师的喜好什么的,偏向什么学科等等,谢锦秀觉着这是对于主考官的尊敬,更是对自己未来前途的看重。

  未来的大老板可是武帝,是否能够升职加薪过上迎娶白富美,然后躺着的生活,全看帝王,谢锦秀觉着自己真是尽力了。

  金翰林这边仔细想了一下,就知道自己可能今天要栽了。

  “陛下,还有几份试卷,有阅卷官觉着不错,只是因为一些瑕疵,所以放在了十名开外,陛下可是要阅览?”执笔官手中也有几份试卷,而这一般是留出来的十名备选,当陛下不喜欢阅卷官提出来的十名时,以备候补。

  “拿来!”武帝右手一扫,便把十份试卷扫到了一边,看着这个动作,三十位阅卷官有些忧心重重,几位宰辅皱了眉头,总觉着会起波澜。

  武帝翻开备用卷,只是一看就气笑了。

  “各位爱卿,可否告诉朕,这份举子的考卷有何不妥?让尔等弃置!”武帝直接把谢锦秀的那份考卷举了起来,刘大宦官赶忙接过给金翰林等人递了过去。

  阅卷官们觉着谢锦秀的试卷有些谄媚,而武帝则是觉着这份考卷真是写的太好了,如果给分,十分制,十分武帝都觉着低,可以给个二十分。

  “辞藻有些过于华丽!”武帝问询,阅卷官们不能不答,金翰林硬着头皮说着。

  武帝侧目,看向记录的执笔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书呆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