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书呆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8节
小说作者:凉故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2 KB   上传时间:2020-01-04 17:37:44

  不过,娘,奶奶,我们也能跟着补补不?听着的人,都心里想问问,但是不敢说也不敢问。

  谢锦山和谢锦海两人互相看看,连忙都杠着锄头就往家里的田里去,他们可不能让娘看着他们刚刚起来,要不然李氏亲切的问候就会降临。

  等李氏想起来去叫其他两个儿子的时候,看着两家的床铺上没有一个躲懒的,她才更开心了几分,要是每天都这么勤快,往后幺儿赶考的盘缠就更充足了。

  要想做出好吃的肉包,李氏有自己的秘方,李氏祖上曾经有一位厨子,至于来历一直都是个迷,但是不妨碍李氏从小被教育的厨艺,倒是十里八乡都拿得出手的,在当初和谢明陈相看的时候可是加分不少,她娘家也得了不少彩礼,要不是女人不能出去做喜宴,要不然谢家还真能多个进项。

  肉剁好了,要提前腌制,尤其要用到李氏自己做的盐豆酱,把盐豆酱加点点鸡蛋,洗净手打散成液,然后放进剁好的肉馅里面,加入鲜嫩的葱末姜末,再加上食盐,放上一些山中采摘回来的蘑菇碎末,用手使劲的揉捏打散,如此五分钟,再腌制二十分钟后,就可以包包子了。

  饺子的话,李氏没打算做纯肉的,家里人口多,总不能真的让马儿跑,还一点草也不给吃吧,再说都是亲儿孙,虽然五指有短长,李氏还是准备了一大盆的馅。

  只是饺子馅里面放了很多采摘的新鲜荠菜,肉少,菜多,就是这样,也让两个儿媳脸上笑开了花,以自家婆婆的手艺,就是全素那是顶好的,更何况里面还有肉,再说就是婆婆煮的粥糊糊也比别家煮的好喝。

  等太阳高挂起来时,在田间忙活有一阵的谢明陈他们回来了,同时堂屋里面饺子已经包好了几盖帘,个头敦实,都一个个很大,绝对得咬两口才能吃下。

  这边农具刚放下,谢锦秀就把手里湿透的面巾给谢明陈递了过去。

  “嗯?”

  谢明陈是没有一点点的防备,就收到了幼子的关心。

  “不用,三儿,你可不要浪费时间,一定要好好读书!”谢明陈再一次的说起来读书,这让谢锦秀微微一笑。

  “爹,我刚刚晨读了一个时辰,也正好活泛下身子骨,相比于读书,爹,大哥,还有二哥,你们更辛苦了!”

  谢锦秀这突然其来的关心,也让听着的谢锦山和谢锦海都有些手忙脚乱了。

  “爹,咱家三,真是好!”

  “对对,真是孝顺!”

  谢锦秀脸上一僵,这要是不知道原身的哥哥没有太滑头的,他还以为是上眼药呢,孝顺哥哥什么鬼。

第14章

  孝顺的谢锦秀,是有奖励的。

  奖励李氏妈妈牌水饺满满两大盘,别人的水饺都是胖嘟嘟的长条形,而谢锦秀的都是一个个带着好看花边的元宝形。

  “三叔的饺子,真好看!”谢家乐看着谢锦秀的饺子,冒着星星眼。

  柳氏听了,笑出来声,她看着谢家乐,然后嫉妒的看着谢锦秀面前的两盘,不由得出声:“你三叔的饺子,不但好看,而且好吃呢!”

  家里以前也吃过水饺,但是谢家乐年纪小,并没有什么印象,以至于听了柳氏的挑动,钱氏想要捂住儿子的嘴,都来不及。

  “娘,我想吃三叔的饺子!”

  谢家乐说出来声,钱氏连忙夹了他自己盘子的饺子,给谢家乐堵了嘴。

  “娘,家乐只是觉着娘包的饺子好看,并不是想抢叔叔的饺子。”钱氏对着黑下来脸的李氏有点求饶的笑着。

  饺子为什么会有不同的形状,为什么谢锦秀的就是与众不同?

  因为李氏给谢锦秀单独包出来的饺子是肉多荠菜少,而其他人的饺子都是荠菜多肉少。

  “搅家精,不想吃的,就给我滚出去!”李氏啪的一下撂下了筷子。

  “我幺儿值得吃最好的!其他人不想吃,就给我下桌!”李氏瞪了柳氏一眼后,又看看其他人,非常不满盯着自家小儿子盘子的儿孙们,一个个吃着锅里的看着碗里的,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吃那么好的福气。

  “幺儿,别管他们,你自己慢慢吃,不够,娘在给你下!”李氏转头和颜悦色的和谢锦秀说着。

  谢锦秀看看放到自己面前的两盘水饺,不自觉的有些羞赧。

  全桌子上,花边元宝水饺的只有他的是,其他人包括钱明陈和李氏在内,都是柳氏和钱氏包的长条水饺,这款李氏妈妈牌爱心水饺,让谢锦秀觉着母爱的沉甸甸,又觉着家庭矛盾的点火线,想着这些他就有点呆,这原身得是多么强大的内心当着这么多家人的面吃独食,反正他有点脸热。

  “嗯,我吃这些尽够的,娘,您吃,爹,您也吃!”说着谢锦秀就从盘子里夹出来水饺给李氏和谢明陈。

  两人接了一个,等谢锦秀在送过来,他两说什么都不要了。

  “三儿,好好吃饭,我和你娘,不爱吃你这个!”谢明陈直接唬着脸说着,那样子好像是真的不爱吃一样,而桌子上的人听了这话,都看着谢锦秀的盘子吞吞口水,你老不爱吃,我们爱吃啊。

  虽然他们都被分了一盘水饺,吃起来也喷香,但是想想娘平时的做派就能知道,他家书呆子弟弟,书呆子三叔那里的水饺一定更好吃。

  “都给我好好吃,不想吃就放下!”李氏看着这么多双眼睛盯着了谢锦秀,让老儿子吃不下饭,就一个个的眼神杀了过去,就看着不管是儿子孙子还是孙女,都赶忙一心一意的吃起来自己盘子里的水饺,虽然那边的更好吃,自己的也不差啊,生怕自己的饺子被收回,一个个都赶忙的落肚子为安。

  “嗝!”谢锦山最先吃完,然后打了嗝,连忙给自己灌了一口饺子水顺顺。

  不过摸摸自己还有些咣当的胃,他笑着跟自己娘打商量:“娘,您今天做的饺子真好吃,儿子,吃的有点快,还没有尝着味道,就。。”

  说着谢锦山就摸摸脑袋,那小眼神扫着李氏,其中意思不言而喻。

  “不够吃?”李氏把幺儿给自己的饺子放在最后,一口口的吃着自己面前的水饺。

  “娘做的太好吃了,儿子吃多少都不够!”谢锦山学着谢锦秀恭维着李氏,想着自家娘看着自己是养老大儿子份上,是不是会把自己盘子里的饺子分给自己几个,这么想着,那眼神自然从李氏身上落到了李氏面前的饺子盘里。

  “你是想着这个吧?”李氏把自己的盘子往前推了推。

  “那不能,娘先吃,吃饱了,儿子帮你清盘子。”谢锦山自以为讨喜的说着。

  “我呸,谢锦山,你是觉着我这盘子比你脸大么?还是我的饺子出奇的大,我是小家雀吃不了?饺子我能剩很多么?”李氏一脸怀疑谢锦山智商的样子看着他。

  以前知道自己这个大儿子贪吃,没想到贪吃到自己份上了,老二憨傻老实,不知道孝敬爹娘也就罢了,这一向有些滑头的大儿子,居然惦记上自己盘子里的吃的,李氏都想拿扫帚疙瘩抽他了。

  看看自己身边乖巧的幺儿,再看看饿死鬼投胎一般的其他儿子孙子,李氏郁闷了,同样养大的孩子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谢锦秀看着谢锦山的表演也是心里乐了,不过他也知道谢锦山没有什么坏心眼,就是嘴巴贪吃了一点,有点不像是家里老大的样子。

  “大哥,别惹娘生气!”谢锦海看着不对,赶忙把自己盘子的饺子给谢锦山拨出来两个,然后用筷子示意大哥快点吃。

  谢锦山脑袋就是一懵,自家这个二弟,这次上的眼药真的好啊。

  “都给我好好吃饭,闹什么闹!”谢明陈看着谢锦山,那叫觉着一个不成器。

  “水田那边要夯土,老大,等下你自己去负责那边的水田,我和老二去旱地那边看看,看看豆子怎么样了。”谢明陈这话一出,谢锦山就蔫吧了,吃着谢锦海送过来的饺子也不香了,水田六亩,旱地四亩,爹这是要累死自己啊。

  谢锦秀使使劲,也就将将把一盘水饺吃掉,这些日子不缺油水,倒是让饭量下降了些,以至于李氏都担心他是不是哪里不舒服,等他好说歹说才把李氏安稳下来,剩下的那盘子水饺直接被李氏锁到了碗柜里,其他人想吃,美的上天吧。

  早起那会儿既然说给家里三个小子开蒙,谢锦秀并不是说说,饭后,谢锦秀直接在书房里,让他们练习数字一二三,之后循着记忆,仔细研读着童文开解,然后就是有些懵了。

  这方世界,没有千字文,没有弟子规,没有三字经,所有的开蒙,都是由一本叫做童文开解的书开始的。

  有点类似十万个为什么,以孩童发问式的方式写就的一本开蒙书籍,有童趣,也有教学性,但是要让谢锦秀来看,还是没有千字文,三字经来的朗朗上口,主要有的句子长,尤其是回答的句子,年龄太小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熟记,这也怪不得开蒙初期就要有六七年,所以谢锦秀在教了几人数数的一二三四后,就看着有些空空的书架发呆。

  每个文字启蒙到发展,都有它的规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以前想要把这方世界书籍看到的,尽量收集到图书馆中的想法,让谢锦秀有了轻微的转变,也许,作为另个世界的外来客,他也可以给这个世界带了一些文化上的改变,有进有出,才是平衡规律。

  想到这些,谢锦秀不再浪费时间,给侄子们开蒙,能让他很好的了解使用这方世界的文化知识,并且融会贯通,在两厢对照下,谢锦秀把千字文慢慢的修正了一下,确定了没有了纰漏才自己拿了穿针线把千字文装订了起来。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稚童的读书声从谢锦秀的书房中传了出来,就看着在院子里做着针线活的柳氏和钱氏脸上都笑开了花,付出有了回报,她们手下给谢锦秀做的鞋帽也加快了几分。

  “嗯?”谢明陈去了旱地回来,就听着了与开蒙完全不同的书文,要知道谢明陈可是对孩童开蒙熟悉的很,因为他从那个时候过来的,要不是家道中落,因为父亲应试耗光了家财,他估计现在也在求考的路上。

  “不是童文开解?”谢明陈有些疑惑。

  只是透过窗户,看着儿子和孙子们都在读书写字,谢明陈只能压下来疑惑,想着等中午午休前再询问老儿子。

  谢锦秀揉揉手腕后,将人间美话的第一册手稿的纸张一一晾干后,才仔细的收起来放到一个竹编格子小箱子里,因为是手稿在没有交到书店时,不能装订,他要打起来精神好好收着。

第一册总共是六万字,他昨天写了一部分,回家写了一部分,对于这个速度,他是十分满意的,而且就是想想六两银子将要到手,这对于一家一年也就12两银子的人家来说也是巨款,何况他才用了多久?

  这次回来,他并不是为了和家里要盘缠,而是为了为原身给家里回报一二,只是这个家里要给盘缠,他也不会不收,因为这是这个家一直以来的生活规律,他不能一下子破坏掉,即使想要这个家里变得富裕起来,也要潜移默化,而科举的一步步,就是他改变门庭的步伐。

  “休息去吧!”看着几个小侄子念的都舔嘴唇了,还都不敢懈怠,谢锦秀心下很是满意,就给三个孩子放了出去。

  一听着孩子们的动静,谢明陈带着一脸疑惑的走进了书房:“三儿,刚刚你没有给你侄子讲童文开解?”

  要知道童文开解可是公认的开蒙书籍,谢明陈怕老儿子不懂,耽误了孙子和老儿子的时间。

  “有教,只是孩儿给谢家写了份私塾家书,所以想要侄子们学学,以后慢慢修正。”谢锦秀眼睛很是明亮的看着谢明陈。

  “私塾家书?”谢明陈听了脸都涨红了起来。

  “是的,不过儿子还太小,什么都不太懂,所以幼稚了些,怕让人笑话。”谢锦秀赶忙低声说着,他没有功名,也没有别的才子名声,要是让自家爹出去宣扬了,会闹出来笑话。

  只是谢明陈不那么想,他想起来李氏曾经跟自己说的话,自家老妻可是说过文圣庙祭拜后,正好怀了幺儿,想想才十二岁的老儿子,就能写出来家书传承,这让他怎么能不脸红心跳。

  古宋国,书香门第,耕读世家,必然都要一位翰林博士的私塾家书镇着。

第15章

  古宋国及其重视农耕。此时正值二月初,谢家村的村民们早出晚归基本都在往地里使力气,所谓春来多锄一遍,秋来多打一面。

  而春来春去换薄衫,是一年中换季的重要时节,厚重的衣物慢慢换成薄衫,让布匹的需求量大增。这个时候凡是家里会织布的农妇,都会抓紧时间多织几匹麻布出来,要是之前家里有种植棉花的,也会想着多织几匹棉布出来,然后让当家的男人带着拿到镇上或者附近县城那边的染布坊里,用以换取最大量化的银钱。

  此时将近午时最热的时候,谢家从田间地头回来的男人们则修理着农具,为接下来越来越繁重的农事儿准备着,而两个儿媳妇在做了一会儿女红后,就连忙在两台织布机前忙活了起来。

  谢家之所以能够供养一位去私塾上学的书生,并不是因为他们家底有多么厉害,相反由于谢锦秀的爷爷多年科考童生都没有考上,反而让本来有些富裕的家里一贫如洗。

  谢锦秀经过观察和回想,才发现原身能够上私塾,一个是因为方先生的一些照顾,更重要的反而是谢明陈和李氏都是有成算的,他们一个主内一个主外,经营谢家几十年,靠着两人,家里积攒下几十亩田地,而李氏除了厨艺以外还有一手好的织布手艺,因着没有女儿,她的一手织布手艺没有藏私的全交给了儿媳,好在两个儿媳虽然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是手还算是不笨,能够学会织布手艺的,现在几年过去,两个儿媳也都成了会织布的好手,这才让在谢家添丁进口的情况下,还能几年如一日的供养着小书呆。

  织布机的声音咣当咣当的响,本来今日谢锦山要去镇上换银两的,但是由于谢锦秀的回来,直接改成了明日,这样正好借了胖叔家的牛车一起。

  想着劳逸结合,能更进一步的去了解谢家这个小农家庭,谢锦秀难得的和家里的父兄在院落里坐在了一起。

  谢明陈是典型的老家长,闷着头不说话,就只盯着手里的活计,要不就是让谢锦秀回屋里去读书,好在劳逸结合这话,谢明陈也听的懂,他索性就让小儿子坐在旁边,看着自己父子三人修理农具。

  修理农具的工具十分的简单,就是家里用惯的斧子和砍刀,但是都是用的十分老旧生锈的老铁打制的,在农事上,铁制品管制严格,所以一般能够打制农具的铁匠都是必须在官府挂了名号备案,而且十里八村的铁匠数量都要有限制,虽然属于匠户,社会地位不高,但是他们的生活水平因着稀缺倒是比普通的农户要好上很多。

  磨掉的木掀要重新换个木掀板子,而这种板子需要铁桦木这种耐度坚硬的木板,这个不是说随便从山上砍个就能对付的,一般都要从木匠那里购买,然后一般由木匠加工好了后,让农户们自己回来安装。

  谢家的木掀在谢明陈看来,还能用,所以他们现在就是在修,虽然已经有了四五个豁口,现在就是要把豁口都去掉,然后用石头磨磨给开着锋刃。

  从河里捞来的大块的粗糙面的石头摆在谢锦海面前,他拿着用斧头去掉豁口的木掀磨着,呲呲,碎屑翻飞,再配合着仓房那边传来的织布机的嘎吱嘎吱声,让谢锦秀听着有些牙疼。

  “这可小了一大块,二哥,你们使起来不得劲吧?”谢锦秀看着大木掀在父兄手里变成了小木掀,不由得疑惑着。

  “我们不用,这个家乐用着正好。”谢锦海呲牙乐着,一点也没有觉着让自家五岁的小儿拿着农具做农活哪里有什么不对。

  而谢锦秀听了则瞪圆了眼睛:“啊?家乐也要下地了?”

  所说的下地就是能用农具翻地等等,这样子的活儿最费力气,不可想象五岁的小孩能干起来么?

  “那是自然!咱家的哪个小子不是四五岁就下地!”谢锦海笑的一脸骄傲。

  “你在胡说什么”谢明陈看看二儿子,就呵斥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书呆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