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书呆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69节
小说作者:凉故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2 KB   上传时间:2020-01-04 17:37:44

第107章

  按照约定,回京的第三日午后,也就是今天,是成文成武过来杨学府就读的日子,所以早上从后山回来,谢锦秀种植好竹子之后,谢锦秀便要做些准备,还好中了举人后,谢锦秀不需要全程去私学上课,可以根据自己和胡学政的安排,安排自己的温书进度。

  所以这天上午,谢锦秀直接就在自己的院子里交待仆从们把准备工作做好,而谢家乐就在谢锦秀身边读着千字文,等书读三遍,谢家乐才小心的问着谢锦秀:“三叔,以后成文成武是不是就在咱们院子里读书了?”

  听到谢家乐的问话,谢锦秀点点头:“可是开心?”

  谢家乐连连点头,作为纯生长在乡野间的谢家乐,初次来到京城,来到杨学府,他还是有些拘谨的,即使这大半年家境已然发生了变化,但是口音有别,让谢家乐有些小小的自卑,不敢开口,尤其是自己家三叔那口官话说的那么好的时候,自己羡慕之余,觉着没有和家里的老师好好学习,给三叔丢脸了。

  而同样带着口音的成文,成武的到来,让谢家乐舒出来一口气,他可以不用小心翼翼的和别人说话了。

  因为有普通话的基础,普通话发音和这边官话一样,所以谢锦秀不知道谢家乐有些自卑了。

  看着谢家乐开心,谢锦秀也放松下来,两个书籍,一个写诗文,一个描红,等待着成文成武两兄弟的到来。

  谢锦秀隔壁的西厢房已经被仆从仔细的收拾出来,用来作为两个孩子的住宿的地方,对面的东厢房则是谢家乐居住的地方。

  如此一来,可以想象有些冷清的谢锦绣的院子将会开始变得活泼了起来,尤其到时有成文的在,肯定就少不了叽叽喳喳。

  “站住!”成郡王看着成杰壹是气的心肺都疼,这个长子生来就是为了气自己的。

  “今日你必须去天机学派给成为成文两人安排入学,我成郡王府和天机学派几十年情谊,不能因你而疏淡!”成郡王冷冷的看着成杰壹,目光是那么的陌生。

  成杰壹目光先是有些失望,但是看着随后跟来的几个人,不由的长出一口气:“父亲,成文和成武已然是拜入了杨学府,杨学府业师只要应允,儿就带着成文和成武去天机学派!”

  “好好,你个逆子,你明明知道两个学府学派不对付,你居然擅自安排,你你,你要气死我?”成郡王直觉着脑门充血。

  “大哥,那谢锦秀非良师,你何苦这般把侄儿们前程坏掉?”成杰云一脸可惜的看着成杰壹,一边让成郡王销气。

  成郡王妃抹抹眼角:“想来,壹哥还是不愿让文儿武儿,和鹏儿他们一起读书,都是妾身的错!”

  这话一说,成杰壹就知道成郡王要炸了,果然,成郡王直接喊道:“逆子,你若是出了这个门,去了杨学府,本王就当没有你这个儿子!”

  成文成武吓得瑟瑟发抖,他们怀抱着父亲的腿,有一些惊愕。

  祖父为什么这么不喜欢他们和他们的父亲呢?为什么对待自己一家不像是一家人?

  成杰壹有些心疼的看着被吓到的两个儿子,自从回府,他没有看到祖父对孙儿们的和颜悦色,只有无视,现在更是咆哮,成杰壹想到这些,他下了狠心,直接带着成文和成武都跪了下来:“父亲,儿不可失信于人,儿也愿供养父母的,稍后,儿自然会向父亲来领责罚!但是约定的事情不能不去,父亲早年曾教导儿子,人不可无信!儿子带着您的两个孙儿叩谢父亲!”

  说完,成杰壹就站了起来,拉起来两个儿子,头都不回的带着两个儿子转身出了成郡王府,而不再去管身后的成郡王咆哮不止。

  “祖父不喜欢我们么?父亲?”看着两个儿子小鹿一般惶恐的眼神,成杰壹惨然一笑:“他,只是不喜欢我而已!”

  狼狈而出的成杰壹让人通知给自己夫人从成郡王府搬出,一家四口带着仆从住进了京中的客栈,成杰壹才带着两个孩子前往杨学府入学拜师。

  “清鱼贤弟,实在是对不住,愚兄有事来的有些晚了!”成杰壹一进入庭院,看着谢锦秀就赶忙道歉。

  谢锦秀赶忙扶起:“不晚,不晚,时间刚刚好!”

  说着谢锦秀就让仆从把成文成武的几个仆从带着去安置,随便把行李等放好,他则陪着成杰壹说着话。

  “可是今天有什么心事?”谢锦秀看着成杰壹有些心不在焉的样子,不由得开口问着。

  “没有,只是一些家事,不过愚兄已经慢慢试着放开,两个孩子,愚兄就拜托贤弟了!”成杰壹站起来再次的拜谢,之前他还想着看着两个孙子的面子上,也许成郡王会好些,只是不认儿子又哪里来的孙子,自己一家遭受冷遇和嫌弃,那不是应当的么?

  这么一来,成杰壹最后一丝对父爱的期待也扼杀掉,现在只有关心自己儿子的心思在心头。

  成文成武的入学很顺利,并没有什么波澜,对于谢家乐来说,来了两个小伙伴,让他的学习生活不再压抑,而对于成文成武来说,不再住在那个处处漠视敌视他们的成郡王府里面,就是真幸福。

  在杨学府的日子里头,谢锦秀,一边自己读书,一边教育几个孩子,倒是其劳逸结合,其乐无穷的很。

  皇宫里的武帝从暗卫的口中得知了自己的六皇子居然在杨学府里面正常启蒙上学了,倒是让他有些诧异。

  毕竟在武帝看来,自己这个六皇子不但是呆头呆脑,而且还喜欢偷吃东西,实在是恶性的很,曾经他也找过几个大学士给六皇子启蒙,但是都被六皇子忽视掉了,以至于皇宫内都说六皇子将来会是个目不识丁的亲王,每每想起来这个,武帝都是觉着有些耻辱,这才想着让几个学府帮着自己教导下六皇子,只是没想到杨学府能短短时日就让六皇子主动自觉的读书。

  “果然,不愧是教书育人杨学府!”武帝心情舒畅了不少。

  古宋国年报,也是喜事连连,过去一年,古宋国是风调雨顺,没有大灾大难,还又多处祥瑞,稻香米更是让稻米丰收,新的模式要是开拓出来,古宋国粮食产量又会提升,折让武帝的心情舒畅的很。

  要说没有烦心事,那也是不可能的,比如喜忧参半的丰城回归一事,已经是拖了又拖。这件事情已经拖沓了有两个多月了,对于国土事端来说,时间并不算长,但是契约一事,最怕拖沓,武帝也怕丰城之事又反复,几乎每次朝会都会就这一问题,文武百官争吵不休,但是一个解决办法都没有,似乎这件事情算是比较艰难的,无论是各部还是各位皇子,所上来的奏书都被武帝压了下来,无他,在武帝看来这些人上的帖子,说的都是些蠢话,于丰城回归一点用处都没有。

  武帝虎目盯着下面争吵不休的臣子,莫名多了些烦闷,少年书生赢得丰城回归国书,结果百官如此无能,现在还没有接收回来,这是何等的不作为?

  “礼部何在?朕且问你,礼部的官员可有去接触南齐世子?”武帝问着,目中怒气酝酿,吵吵吵,再不拿出章程,朕一部一部问责。

  “老臣日日都有派人前去问候南齐世子,只是南齐世子都像是病入膏肓!那边的使官说是需要静养,不得拿事情烦扰南齐世子!”礼部尚书郭起躬身说着。

  “烦扰?好个不得烦扰,那么今日便派使臣前往南齐,去和南齐国主交涉,南齐国可是要爽约天下,背弃盟约?”武帝一锤御案说道。

  “他南齐想战!朕奉陪之!”

  这一下,让百官都跪了下去,天子一怒,浮尸万里,何况武帝已经很久没有这般怒起,更是在平静的朝堂惊起来千层浪。

  一时间,所有的百官都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老虎睡醒了,想要觅食?

  “大事不好了!”南齐使官一路跌跌撞撞的跑进了南齐驿馆中,这个时候,南齐世子正在美滋滋的吃着水果,看着话本,听着这个凄惨的声音差点没有噎着自己。

  “什么不好了,哪个不好了,给我好好说话!”南齐世子差点没有被这个小使官给噎着了。

  “暗子来报,说是武帝朝堂发怒,要发百万雄狮,亲自上马征战我国!世子,要是两国开战,必斩我等!;南齐使官满头大汗的说着。

  “他怎么敢?”南齐世子也是脖颈子一凉,要是开战,第一个要抓的就是自己,这么一想,他也坐不住了。

  “谈,去谈,丰城想要回归,就好好谈谈谈!”南齐世子的话说出,心里则在滴血,看来不给自家父亲书信不行了,这事还是要好好的筹划才成。

  南齐世子一边给自己的父亲写信,一边派出去使官安抚礼部派过来的外交官员。

  武帝听到下面的回报,不由得冷冷一哼:“真是贼心不死!”

  他心中正想着南齐毁约,可开国战,再不战,朕就老了!武帝有些伤心的想着。

第108章

  南齐使官开始接洽丰城回归事宜,消息传出去之后,各国暗子也忙碌起来,尤其以西蒙,北鲜活动最为频繁,作为曾经的古宋国附属国,两个国家一直龃龉着古宋国,甚至想要以弹丸之地肖想古宋国全境,可惜胃口虽大,拳头不硬,只能做做白日梦,如今丰城回归,让他们有了新的想法。

  武帝发飙以后,似乎就进入了倦怠期一样,连同早朝也连罢了两次,这对于一向勤政的武帝来说,真是不可想象,而对于忠王信王义王来说,这是不是代表着君父真的老了?

  这么一想,他们去皇宫请安的日子更加频繁了,如此时期,他们都想着太子印信落袋为安!甚至帝王之位对他们来说都不遥远,甚至连封后宫嫔妃都想好了,甚至有的都想到了将来自己的太子属于哪个小屁孩!

  “梨子?朕这个大儿子还真是孝顺!”武帝边说边咳嗽几声,那日发飙之后,他看着江山勘图久久不能安睡。

  失去丰城,古宋国南境失去天险屏障,其余接壤之国更是对古宋国这块肥肉虎视眈眈,他如果想要古宋国昌盛下去,除了选择一位既能开拓又能守城的继承人以外,就是要把丰城收归回来。

  武帝,武帝,当时登基为帝,礼部,学派都说以武为称,国之不详,但是武帝一力担之,以武破险,重振山河,方的中兴,武帝扪心自问,现在的古宋国算是中兴之国么?

  “陛下!”杨大儒看着武帝陷入沉思,不得不开口,此次过来,也是想要推掉议国策一事。

  “杨老,你觉着朕之古宋,如何”武帝的思绪被打断,这才想起来,和杨大儒说着几个皇子,还有梨子什么的。

  “朕这个大儿子还算是孝顺,送了新梨过来,杨老也来吃上一颗,慢慢说说,不急!”武帝亲自端着果盘,把梨子送到了杨大儒跟前。

  要说能让武帝忌惮的,就是几个大儒,而这些大儒中间,最让他忌惮的当属面前这位,初看再看都是一个和蔼可亲的长者,但是光想想杨学府从锐利进取锋芒毕露的学府,变成现在学习氛围浓厚,专注学识的学府,就让武帝想到一个词,韬光隐晦!

  武帝不明白,杨学府为何要韬光隐晦,朝堂上的杨学府众人也是中立老好人的形象,更是让武帝这个政治家摸不着头脑,面对杨学府,他就觉着像是面对着一个滑不溜秋的泥鳅一般,不易抓住。

  “虽然是早梨,但是也清脆甜口,忠王殿下真是孝心可嘉,有心了!”杨大儒咬了一口梨,然后感慨的说着。

  “如此,既然连杨老都这般觉着,那朕就改封他为孝王!”武帝眼睛都不眨,继续说着,这让吃着梨子的杨大儒差点没有被小小的梨块卡着了嗓子,他真想问一句,陛下,您是认真的么?

  忠王送梨表孝心的目标明显就是太子,要是给改封了孝王?

  啧啧,不得不说,武帝的这个想法,杨大儒心里也是很期待的,很可乐不是么?

  “这可是万万使不得!”杨大儒赶忙说着,我这前脚刚走出宫,武帝就封了个孝王,怕不是想让忠王记恨死杨学府。

  “朕也就是说说,想当年,不想给诸子加封晋秦齐楚,而是以忠信礼义,便是想让诸子忘记兄弟尊卑,能够携手共事,扬朕之古宋国威。”武帝目光中有希冀,有失落。

  “陛下一片慈父之心,可证日月!”杨大儒能说什么呢?他想把耳朵堵上,议国策就议吧,为什么要过来听武帝心声,杨大儒心里后悔的厉害,但是也只能眼观鼻的听着。

  “朕更后悔的是,没让礼亲王拜入杨学府!”武帝的目光灼灼,看着杨大儒。

  杨大儒赶忙站了起来:“杨学府励志教书育人,传承古宋文化,非是皇子蒙学之地!”

  “那杨老教我,何处才是皇子培养之地,莫非此处教导帝王心术?”武帝这般一说,杨大儒站了起来,作揖道:“皇子自是陛下亲自教导最好!”

  武帝连朕都不说了,有陷阱,分化学府,果然是武帝昭明之心,杨大儒心中想着。

  老滑头!

  武帝心说一句,便不再说别的,反而回到了六皇子身上:“听说六子在学府中还算好学?还是杨学府教书育人的成功。”

  “其实六皇子在哪里都会好学的,毕竟都是有同龄的孩子,能玩到一起去!”杨大儒低头说着。

  “那就让六子好好玩玩!”武帝看着杨大儒似乎真不想亲自教导六皇子,不由得摇头:“杨老爱徒胡率明,学识渊博,做个博士有些可惜,便去国子监挂个祭酒吧!”

  杨大儒能说什么?只能谢恩,等从皇宫出来,杨大儒只觉着后背都汗湿了,这武帝的心思诡异,无论是储位还是对几个学府,都是存疑多多,一旦爆发矛盾,不知道对古宋国是福还是祸!

  胡率明得知自己将要去国子监做祭酒,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都是教书育人,哪里都是一样,再说从主学官变成了教导主任,胡率明更是适应的不得了,他开心的是,又能带着妻子住进了杨学府,蹭吃蹭喝,好不快活!

  “平凡,赶紧去劈竹签!”谢锦秀半窝在躺椅上,一边吃着果碎一边把自己院子里面的人指挥的团团转。

  “谢师兄,我叫金凡平!”金凡平无奈的再次纠正。

  “对啊,平凡金啊,平凡,多么好!顺口!”谢锦秀眨眨眼,一点也没有觉着平凡哪里不好。

  金凡平无奈的一笑,好吧,好吧,虽然不想平凡,但是叫着顺口,那就这么叫吧!他还能怎么办呢?

  “成文成武,赶紧洗那些竹签,家乐,让厨子那边切好的东西,都送过来,等下你师叔师伯他们过来,可是要都弄好了!”谢锦秀说完,就对着一堆的竹子叹了一口气。

  “六师叔,师傅好可怜,种的那些竹子都死了!”成武把那些泡在盆里的竹签和成文一起用麻布擦干,放旁边的盆里面备用。

  金凡平皱皱眉头,自己不就是多嘴说了竹子死了么?为什么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平凡,你不是有武师傅么?怎么刀工这么差劲,到时候怎么学习厨艺?”谢锦秀得比得比的开始挑着金凡平的毛病,一想到成活率不足五成的竹子,谢锦秀就心塞的很,但是总不能浪费了不是,所以谢锦秀打算化悲愤为食欲,本着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原则,我不痛快那么大家一起不痛快的化成食欲吧。

  “武师傅教的是骑射和剑术,谢师兄!”粗苯的柴刀刷的劈下,谢锦秀能够感觉到那柴刀需要磨一下了,可是眼前的倒霉孩子还在哪里劈着,智商这个东西,不是,生活常识这个东西,还是要自己这个师兄给与教导,于是,谢锦秀让谢家乐去取了磨刀石给金凡平。

  “磨刀不误砍柴工,知道不!平凡!”谢锦秀继续看着手里的书籍,这种别人干活,自己躺着的感觉,真好!

  杨布琼和杨布铭他们进来的时候,就是看着师弟师侄们在干活,而他们的清鱼贤弟,确实闲适的可以。

  “你们好好忙活!”这些杨家三代们,手脚利索的很,哪里有茶叶,哪里有零食,都不用仆从去忙活,就把屋里的桌子搬了出来,然后一会儿茶自己泡好了,点心也摆弄好了,就准备吃的时候。

  “三叔,都准备好了!”就看着一盆盆被洗净,或者被切碎的食材被厨房的仆役端了进来。

  “奥,诸兄,今日有新鲜的吃食,需要自己动手,如果不想吃的,可以不用动手!”谢锦秀话音刚落,就看着一个个刚吃了一口点心的杨家子弟们齐齐停手,看向了谢锦秀。

  不一会儿,谢锦秀串串班正式运营,茶水,点心什么的,谢锦秀吃着,喝着,串串们,杨家子弟们还有金凡平、成文、成武几人忙碌着。

  让厨房熬煮的大骨汤被仆役们用木桶抬了过来,此前用来吃火锅的桌子又重新的摆了出来,火红的东来府舶来品辣椒,被谢锦秀连同骨汤一起放到了铜盆里面,然后架在那些桌洞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6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9/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书呆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