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书呆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65节
小说作者:凉故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2 KB   上传时间:2020-01-04 17:37:44

  大家一起赚钱,那叫开心玩耍,但是要是有人仗着后面的家世等等,不知道规矩的乱伸爪子,那就不如大家一拍两散,各玩各的,想着胡学政给的一些名单,谢锦秀心里踏实了很多,自己也是有后台的人,而且这后台还遍及全国,别看不起眼,需要用时,自有大作用。

  自古园丁桃李满天下,自己的这位师祖,果然是教书育人的好老师。

  王管事接到谢家云送来的请贴时有些惊讶,不过脸上马上带笑:“云小哥,谢秀才回来,怎么没来宾云楼吃顿便饭,你看,这都晌午了,老朽这就让厨下预备起来?”

  谢家云摆摆手:“王叔别忙,主子刚刚在京城中了举子,现下归心心切,不过念及几位兄长,所以我家主子才在这里停脚,第一时间宴请诸位秀才,王叔现下马车就在下面,小的也要和主子归家,竹庐那边还望看顾一二,小的感激不尽!”

  说完谢家云连连告辞,口说不敢让谢锦秀等的时间太久。

  等王管事跟上来,给谢锦秀请安,只看着车窗外伸出来白皙修长的手摆动,脸都没有给漏下,王管事心说不好,这是谢锦秀知道了自家想要在竹庐附近建屋的事情。

  这般一想,他赶忙让这边的副管事接手自己手里的事情,自己则赶忙去通知自家的少东家。

  谢锦秀回来了!

  不但没有误了乡试,还是京城中举回归,加上谢家抬身公爵,这真真是让王管事觉着自家之前的家主是混了头了,果然是莫欺少年穷!

  其他几家的管事也是纷纷的忙碌起来,即使没有和谢家起冲突,但是少东家的知交中举回来,也是要第一时间前去拜访的。

  在那里留下一地鸡毛的谢锦秀,脸带笑意的坐在马车上,看着归家的方向。

第101章

  谢锦秀紧赶慢赶总算在太阳落山前赶到了谢家村,只见此时的谢家村村道已经更加宽阔,并行两辆马车也是可以的,而且整条道路上都铺上了青石板,这可是要花费不少。

  “谢老爷回来了!”

  “举人老爷回来了!”

  谢家村无论是老人还是孩童,看着打开车帘看着车外的谢锦秀都会躬身行礼,因为所有人都知道,现在谢家村的发展都是离不开谢锦秀,据说忠烈祠之所以会兴建,也是因为谢锦秀谢老爷在京城扬国威,智斗南齐世子,才把丰城赢了回来,这才有谢公正名,忠烈祠建立的圣旨下来。

  谢家村的众人对这个事情是深信不疑,忠烈公的公爵之位,是谥号封赏,所以恩不及后人,传下来的只有荣耀,而实惠的地方就是谢公祭田,可以让谢家一族衣食无忧,免除赋税,除此之外的实惠也不过是怕谢明陈身份低微,给赐了举人出身,也不过是见官不用参拜,有谢锦秀将来要进阶官身,谢明陈不会进朝为官,因为古宋国有惯例,同朝两父子,两进士,子官职不得大于其父,否则便是不孝,所以一般如果有父亲是高官,哪怕是功劳再高,子一般不会高于四品,除非父亲致仕。

  “儿锦秀返家,给父母大人见礼!”谢锦秀远远的看着谢明陈和李氏过来,就赶忙下了马车,三两步跑过去迎了上去,大礼参拜,这是礼节,现在谢锦秀身为举人,这些古礼一点也不能出差错。

  “幺儿,快快起来,地上石子咯人的很!”说完李氏回头瞪了小丫鬟一眼,明明都是让准备了蒲团,也没有用上。

  “儿子见到父母开心,就想着早些见礼!”谢锦秀连忙安抚李氏。

  李氏听了笑的眼睛都眯了起来:“我知道,知道我幺儿孝顺!”

  谢明陈也在旁边捻着胡须笑着,如今他也退下来短打,穿上了员外服,人也比以前白皙富态了一些,这让打量的谢锦秀放下来心。

  “侄儿见过三叔!”

  “侄女见过三叔!”

  谢家乐带着几个侄子侄女在李氏后面给谢锦秀见礼,能明显看着几个孩子更是知书识礼起来。

  “胡师给找了个座师给孩子们,现在礼仪方面都是学得很好!”李氏看着谢锦秀有些诧异,就赶忙说着胡学政的好话。

  听了这话,谢锦秀心中感慨,这是自己之前疏忽了,自己一个人可以努力奋进,但是整个家庭也是要跟着成长的,好在有个好老师给自己想着。

  其时这也是胡学政曾经受到过苦楚,当时他中举,族里差点没有把他的婚姻给卖了个好价钱,要不是被杨学府看中,又被当时是学政官的岳父看中,胡学政觉着自己差点被鼠目寸光的族里给坑了,虽然知道谢家乃是学府一族,但是毕竟过去百载,未免自家好徒儿受了家庭拖累,胡学政直接以派座师前来关心学生侄儿的名义,潜移默化来教导谢家,才有了今日的谢锦秀侄儿侄女的特别知礼,父母的行为有度,谢锦海没有慌乱了手脚。

  “三叔公,安!”谢锦秀对着族长谢信等人行礼,谢信等人也是连连叫起,双方在村口行礼问安了有半个时辰,这才簇拥着谢锦秀返家。

  等到了家门,才发现家门口多了两座石狮守门,而旁边也多了一方下马石。

  “这都是童知县找了县城的顶级匠工给打制的,门楣也要更换,只是家里男丁,你还没有到齐,所以推迟了一些时日!”谢明陈骄傲的说着,“不过还是我儿厉害!要不然我们谢家哪里有这般荣光?”

  “对对,还是秀哥厉害,不不,是谢老爷厉害!”族长改口。

  谢锦秀连连摆手一礼:“三叔公哪里的话,您什么时候都能叫锦秀秀哥,孙儿爱听的很!”

  “好好,好秀哥,真是有出息了,也不忘家中长辈啊!”谢信这般一说。

  谢锦秀就顺了下来:“孙儿去京城回返,给各家长辈都准备了薄利,希望各位长辈不要嫌弃。”

  谢锦秀这边说完,就看着谢家风和谢家云拿下来两个竹箱。

  “京城第一斋的点心,不耐久放,各位长辈回去就品尝一二,京城第一绣的绣房出品的成衣,是孙儿挑选的,如果不太合适,请各位长辈海涵!”

  谢锦秀一一的把礼物送到各位的长辈手里,然后收到的人都是热泪盈眶,口中心中都夸赞着谢锦秀,直到丫鬟那边说要摆宴,除了几个族老和族长,其他人才纷纷告辞,毕竟不似谢家说要全村宴请,这样的家宴,自然也就是族老可以留下来。

  等谢锦秀上桌,才发现饭菜上面也有了调整,荤素搭配得宜,冷热盘相间,四平八稳,十二碟,看着就讲究的很,就连吃饭的碗盘也是成套的吉文图案,看着就让人觉着舒适。

  “二哥,家里可是换了厨娘?”谢锦秀吃了一口菜,就问着旁边的谢锦海。

  “胡叔那边二管家送来的,说是三弟在府上喜欢这个厨子做的饭菜。”谢锦海大大咧咧的说着。

  谢锦秀听了就是一默,心中有些酸涩,他应该请了老师一起前来才是,要不是有那么点敏锐的观察力,怎么能够发现老师给家里的安排,怪不得古代师恩难报,胡学政对自己真是全方位的关怀。

  没有听到谢锦秀说话,谢锦海有些奇怪:“三弟,可是味道不对?”

  “没有,很好吃,我还担心回来吃不到呢,没想到这么好吃!”谢锦秀看着随着谢锦海一问都看向自己的亲人族人,赶忙扬起来笑脸。

  “哈哈,那就好,不枉费,大家每天都过来给府里的厨房天天换菜!”谢信捋着胡须说着。

  谢锦秀听了一愣,就问怎么回事。

  原来大家怕谢锦秀回来,吃不到新鲜的菜,就每天都给谢家厨房送各家产的新菜。

  “怪不得这菜有点甜呢!”谢锦秀夹了一块瓜菜吃的香甜。

  这让谢信哈哈笑了起来,不由得揶揄了一句:“回家苦瓜也是甜的呢!秀哥!”

  这时谢锦秀才发现自己是夹得苦瓜,不过被厨师处理了后,苦味淡了很多,加上他自己也喜欢吃苦瓜,这才是闹了个笑话。

  不过随着这顿饭,谢锦秀回家说吃着乡亲们送的菜,苦瓜都吃出来了甜味,可是让村里人开心的很,他们秀哥,一点也不嫌弃这些泥腿子的乡亲,还盛誉谢家人的菜好,让他们说,他们的秀哥才是真的好!

  衣锦还乡,众亲相伴,本身就让那温暖醉了心,等家乡的米酒下肚,更是醉了三分,以至于宴会散了,众人皆醉,谢锦秀也被春灵和夏景给安置到卧房,这一夜他是一夜好睡,可是折腾的李氏不安稳,生怕幺儿头一次醉酒,醉的难受,亲自煮了醉酒汤候着谢锦秀醒来,没想到赶路劳累加上酒精,这一觉让谢锦秀好眠。

  谢锦秀等睁开眼睛,就被额头一阵温热叫醒的。

  “怎么?”看着眼前影影绰绰的身影,谢锦秀沙哑着嗓子问道。

  这是春灵赶忙把温毛巾拿了下来,夏景则是奉上温茶,谢锦秀抿了一口,又漱口后,看着夏景收拾完,春灵才开始告罪:“主子,外面王具王秀才,刘句生刘秀才,高舜高秀才,朱肩平朱秀才,先后来访,已经等了一个时辰了,所以老太爷让奴婢叫醒您,再久就怕失礼了!”

  听了这话,谢锦秀点点头:“你做的对,再久就不好了!”

  说完谢锦秀就接过来毛巾牙粉等开始洗漱,很快的扎了头发,换了外衫,看着镜子中没有穿衣失礼的地方,谢锦秀才往外面走去。

  一进了二进堂屋的厅堂,谢锦秀就环环施礼:“清鱼来迟,请诸兄勿怪!”

  “给爹爹请安!”谢锦秀看着谢明陈坐在主位,也连忙请安。

  谢明陈舒出来一口气,这怕失了礼数,又担心幺儿的身体,他可是陪着这些读书人说了一箩筐不知道是什么意思的话,如今谢锦秀前来,他马上功成身退。

  “幺儿既然过来了,由你好好招待你的兄长们,各位贤侄好好玩耍!”谢明陈说完,就出了厅堂,王具等人赶忙站起来送谢明陈离开,这比以前可是知礼了很多,也规矩了很多。

  谢锦秀故意伸了个懒腰:“诸兄好早,都是清鱼不知事,忘记给诸兄时间了!”

  请贴送出,不标时日,可是让众人挠头,但是来早总比来迟好,但是就是如此算计着点过来,也没有想到谢锦秀居然睡了个大迟,这在往日可是没有的,这是谢锦秀在告诫众人什么么?

  由不得王具他们猜测,毕竟他们考虑谢锦秀年纪还小,又去了京城误了乡试,想来可以被压制,由着家主和家奴做了些事情,虽然没有造成什么结果,但是也是做了,现在几人都有些如坐针毡。

  “家风,把我给诸兄带来的礼拿来!”谢锦秀含笑看着众人,京城乡试自己赚了个盆满钵满,给众人带礼物也是贵重的很,谢锦秀端起来茶盏抿着茶水,只是人是不是当得重礼呢!

  抿了一口茶,谢锦秀把茶盏放回桌上,然后接过来谢家风递过来的礼盒,打开给众人看。

  “诸兄,都说有时墨臭熏人,这是京城第一书斋飞华书斋的药墨,里面有药物如冰片等提神醒脑之物,用来学习是再好不过,想着诸兄乡试已过,就细心挑了这药墨作为伴手礼,希望诸兄不要嫌弃!”谢锦秀含笑挥手,谢家风就把药墨一盒盒给几人递了过去。

  王具抽抽冷气:“药墨有时有钱也难寻,贤弟真是好手笔!”

  高舜的脸上有些白:“谢过贤弟,愚兄惭愧!”

  刘句声更是心中猜疑不定,药墨据说是供应皇宫,价钱倒是其次,这买下来,所以涉及到的人脉关系,倒是让他是脸上一靑一白。

  看着就连朱肩平也有些坐立不安,谢锦秀微微一笑:“兄待弟如同亲弟,再好的东西只要弟能寻来,也是愿和兄等分享的!”

  再次抿了一口茶,谢锦秀一磕茶盏,就生气对着春灵训斥道:“这茶可是有些凉了,怎么能给诸兄喝凉茶?莫非我不在就这般怠慢了!”

  这话一说,朱肩平蹭的站了起来,连忙帮着春灵说话,是坐的时间久了,所以茶汤才会凉。

  可是谢锦秀更是来气,这不是怠慢的根本么?多换几次热水不就好了?

  “朱兄不用说了,这个丫头就是刁钻,趁我不在就这般怠慢兄等,弟必罚她!”说完,谢锦秀就让夏景出来,让春灵去领了板子。

  这时朱肩平四人已经是满头冒汗,自己在吓着自己。

第102章

  来客摆宴,谢锦秀一直做的都是有礼有节,让人挑不出来错处。除了那个□□灵的小丫鬟似乎真的没有再出来以外,王具等人意识到后,都觉着有些食不下咽,但是在谢锦秀的连连劝说下,几人食不知味的吃着,脸上虽然还带着笑容,心中其实已经在不停的打鼓。

  这真是什么都可以亏,就是不能有亏心,有亏心了之后,他们这些做兄长的连话都说的没有底气了。

  “王兄,稻田鱼这边,可能要减少一些供货量!”谢锦秀不开口则以,一开口就像是要掐了王具的脖子,宾云楼的稻香鱼已经是一道必不可少的珍品,而之前王具自己也在自家的田地里面去养殖,但是奇怪的是,味道总是不如谢家村里面水田出来的鱼。

  “清鱼贤弟,可是有什么问题?”王具停了筷子,就看向了谢锦秀,本来就担心和谢锦秀的关系发生变化,毕竟商人之间以利相交很正常,但是读书人之间,讲究一个君子之交淡如水,要是中间出现小人行径,差不多离割袍断义不远了。

  “恩,今次去京城没少受祖师恩待,所以今年的杨学府,弟打算敬上一批咸鱼!”谢锦秀把清蒸的咸鱼夹了一块,悠悠的说着。

  拜师礼里面腊肉咸鱼必不可少,谢锦秀这么说,不为过,其实最主要的是飞华书斋的胡掌柜听说谢锦秀这边的咸鱼后,就动过心思,像咸鱼腊肉,文房四宝,正好是孩子和书生拜师礼时要准备的,而稻香鱼在各地的名气已经传开,不说别的,缠着红绸的标着稻香鱼的拜师礼更是受欢迎一些,所以谢锦秀真的不愁自己田里的稻香鱼发卖,甚至稻花鱼如今做成咸鱼买现在更有利润

  咸鱼毕竟是使用盐腌制的,在百姓以及贵人眼中都是节约食盐的。而食盐,尤其是上等雪花盐的价格在古宋国更是昂贵,可是稻花鱼腌制的咸鱼就是用的雪花盐。

  这就是涉及到古宋国的盐政,古宋国严律民间不得私自采盐卖盐,所以上等雪花盐的价格居高不下,而民间常用的灰盐大多都是带着苦涩的味道,腌制出来的食物也不好吃,当然在被这种盐毒害的味蕾下,古宋国民也很是习惯,但是谢锦秀看到后,就于去年冬季,用家里的锅灶提炼出来了雪花盐,这门手艺一直都在李氏和谢明陈的掌控之下,连谢锦海和钱氏也只是帮着打打下手,最后出盐的时候还是李氏或者谢明陈把控。

  所以用了雪花盐腌制的咸鱼口感更好,还有咸鱼面上的盐霜更是让贵人们趋之若鹜。

  “这个,自然是贤弟说了算!”王具有些郁闷的说着,家中长辈和高舜家的家主既是想要霸占秀才坊那边的竹庐,又想要高价买了谢家村里面的地,当时因着谢锦秀离家去京,以为他去游学,短时间内不会中举,更不会有什么身份上的变化,所以在家里长辈的弹压下,王具默声,现在谢锦秀反手一制,他也是无话可说,只能闷闷的灌了自己一口酒。

  高舜家里还好些,毕竟当铺等生意不会涉及到谢锦秀相关的产业,但是朱肩平就紧张了。

  “清鱼贤弟,稻香米长半成!半成不行,一成,莫要我们粮店断了粮!”朱肩平倒是对自己心狠,他可怜巴巴的说着,他知道自己不表示诚意的话,估计谢锦秀也会想办法治他。

  朱肩平扪心自问,为什么他们之前能觉着十三岁的少年,不会想这么些弯弯绕绕,而且碍于情谊不会把他们怎么样呢?

  就是再是十三岁的少年郎那也是案首,解元,不是笨蛋啊!是他们的脑子出现了问题才对!

  “一成,可!那祭田所出稻香米还是要麻烦朱兄了!”谢锦秀听着朱肩平服软,就举起来酒杯敬向了朱肩平,朱肩平赶忙受宠若惊一般和谢锦秀举杯,一口闷了下去,生怕自己太慢了,而让家里已经打开了局面的稻香米有失。

  “诸兄,弟谢氏一门终是学府世家,可耕读一世,不得为商!”谢锦秀转着酒杯看了看在座的四位,“所以小弟性子有时候比较固扭,不为一点阿堵之物受气忍气!还望几位兄长海涵!”

  刘句声连忙开口:“清鱼贤弟,性子直爽,率真,愚兄等真是惭愧不如!”

  之后的话题好像就正常了许多,而刘句声和朱舜都松了一口气,觉着自家都是幸运,不做实业不被人抓住了跟脚,真是要痛快很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6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5/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书呆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