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书呆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43节
小说作者:凉故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2 KB   上传时间:2020-01-04 17:37:44

第67章

  村民们在村口共同欢心雀跃的喜庆了一阵,才簇拥着谢锦秀回了谢宅,等看着衡门上挂着的那个宅字,谢锦秀微微一笑,在府城做的匾额如今就有了用武之地,而自家的衡门也要发生变化。

  诗经里有云: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洋洋,可以乐饥。

  衡门就是,以横木为门,十分简陋的大门。

  而在古宋国,衡门就是代表着贫寒农家,而现在谢锦秀已然是秀才,改换门厅就会从这个衡门开始,两边的立柱可以凿上些祥云花纹,虽然不及华表柱精美,但是也不是简陋的农家相比,门梁上可以有遮盖檐。

  谢锦秀看着大门,谢明陈自然也看着了。

  “李家村的村长和族长前期日过来了一趟,他们自夸木匠手艺不错,说是要送祥云入门,庆祝你考上秀才!”谢明陈说着,眼中就染上了笑意,感觉多年的郁气一朝得以消散。

  谢明陈看着谢锦秀更是和蔼慈爱了很多。

  “二爷爷,三叔在府城已经制了匾额。”谢家云也在旁边凑趣一般的说着。

  “是了!秀才公的家宅可以称之为府了!”谢信在旁边捻着胡须有荣乃悦的说着。

  “三叔公,快快请进!”谢锦秀不再看着门柱,而是自己跨进了家门,就招呼着族长等族里的长辈进门。

  而谢家云则是留在院子里安置着马车,和雇来的车夫结算,把从府城带回来的东西一一的放置到合适的位置,自然这两车的奴婢就在谢家人面前亮了相。

  李氏和姜氏看着跟着回来这些人,就有些奇怪,而谢家云和谢家风则如同府城一般安排着这些奴婢各司其职,很快的,李氏和姜氏手里的活儿就被抢了下来,然后她俩就闲了下来,烧水自然有厨娘和帮厨的丫头小子。

  沏茶上茶,由春灵和夏景接了过去,门厅里面几个丫鬟也在忙碌,一时间直接让李氏和姜氏无所适从,有些麻了手脚,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了。

  “这些姑娘小子们是怎么回事?”李氏自然不能去问门厅里面的谢锦秀,那会打扰和族老谈话的谢锦秀,自然就问着在外的谢家云和谢家风。

  于是李氏就听着了匪夷所思的事情,他家小小少年,他家的幺儿怕自己劳累,居然给自己买了几个丫鬟,说是留下来早晚伺候自己。

  “还有针线婆子!”谢家云继续说着,“那边两个年纪偏大的大娘,就是针线婆子,三叔说二奶奶穿针引线实在是辛苦,让您好好养养眼睛和身子骨!”

  这话一说,李氏只觉着自己哪里都舒服熨帖。

  “那些人呢?”李氏指指被安置在二进院子偏厦的几个大汉。

  “那些都是自卖自身的庄家把式,家里的田地因为一些原因被卖掉了,而又没有地方佃田,怎么也得活下去,就自卖自身,被买到了咱们家里,三叔说是让做些力气活,让二爷爷也能够歇歇!那些田里地下的活儿,都放手,好好当个老太爷享受清福!”

  谢家云说着,就想到了自家爹娘,自己比谢锦秀还大四载,却让父母还为自己操心,实在是不孝,这么一想,谢家云越发的想要努力上进,更要办好差事。

  “好好,我幺儿真孝顺!”李氏和谢明陈的感情是风风雨雨过来的,自然她也想要他能够一起享受清福。

  谢家云在一点点的跟李氏说着谢锦秀从府城带回来的人和物,将李氏哄得是开心笑着,身边围着小花一样的小姑娘,让李氏直接乐起来。

  此时厅堂中,谢锦秀一一拜见了长辈后,就开始讨论着办理宴席的事情。

  三天的流水宴席,是谢家村族人共同喜庆的事情,谢信主张全村操办,而谢明陈则打算自家操办,但是族老,族长理正都不同意。

  “这是咱们谢氏一族的喜事,不拘于一家几人!必须操办的大气喜庆起来!”里正直接做主说着。

  毕竟近二十年周围才出了这么一个秀才,而且根据附近五十里外的那个老秀才的经历,可是有考了五十年才考上举人的先例在,谢信虽然相信谢锦秀读书有前途,但是也不觉着谢锦秀能一直平顺的考上举人进士兵,可能也不是短时间的事情,所以此次的机会难得,宴席一定要把谢家村的名声打了出去。

  于是经过了一番激烈友好的争论后谢明陈只能点头应了下来。

  “只是昨日镇上刚刚过了集市,要想要把酒宴的东西准备齐全,就得再等五天!是不是来不及?”谢锦海在旁边提醒着。

  “五天,那可不成!”谢信抿了一口茶水,皱着眉头说着。

  谢锦秀则微微一笑:“三叔公,不若列个单子,孙儿去问问镇里的学兄,他家应该有办法置办齐酒宴需要的东西,正好家里也有马车,让家云和家风直接去置办齐整一趟拉回来就成!”

  听了这话,谢家族老都满意的点点头:“那明日就去,至于酒宴的东西,我们几个老头子今晚好好合计一下!”

  这么一说,众人才看着谢锦秀的脸色有了倦意,于是就散了会谈,放了谢锦秀去好好休息。

  而谢家人一聚齐,谢明陈自然也知道了谢锦秀给家里人的安排,自然是心里受用,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吉福成衣,谢锦秀也根据两人的尺寸,买了几套,不只是他们,谢锦海夫妻和几个孩子都有,这次谢锦秀也没有略过谢锦山一家,毕竟是阖府的喜事,谢锦山也为之努力过,应该享受这其中的胜利果实。

  高高兴兴的谢家村人还不知道自己村子还有一桩喜事落下,原来胡学正的修书已经被童知县收到,同时到达的还有立坊褒奖文书。

  祥瑞之地,怎么只能展现祥瑞,除了有灵物出现,还得有人杰地灵才是。

  所以在谢锦秀一参加院试,礼部尚书胡伟丛就上书武帝,祥瑞之地出两试案首,谢锦秀的名字已经直达天听,自然这无意外,秀才应该是九稳的,所以武帝敕书知府衙门给祥瑞之地,今年的考生秀才立坊就成了祥瑞之事,所以胡学正和立坊文书几乎是同时到达的。

  “此子怕是一入江海便跳入了龙门啊!”

  童知县的声音中透着羡慕,他是举人身份候补的知县,别说是达天听,就是被胡学正和知府知晓自己,都废了很多的功夫,如今因为谢锦秀的存在,自己不到一年就被两人问询了三次之多,升迁有望,这谢锦秀自然被童知县当成了自己的福星。

  敕书在手,童知县哪里敢怠慢,直接带着一队衙役,敲锣打鼓的直达谢家村。

  同样的香案,时隔几个月,又一次的来到了谢家村,只是这次没有圣旨那么严肃,也没有宣使官,只是由童知县转达。

  “祥瑞之地,瑞龙出,闻谢家子谢锦秀,人品贵重,文章锦绣,案首连夺,今敕书,着流水县衙监造谢家村谢家秀才坊监造事宜!”

  然后童知县就是送牌坊银子,以及和村老们交代监督建造牌坊事宜。

  童知县这一拿出来银两,因为之前听闻那秀才坊修建而被镇住的谢家村村民都一下子哗然起来,要知道谢家村虽然也有了百年,但是这里可是一个牌坊都没有呢!不只是谢家村,附近其他的村子也没有。

  “苍天有眼啊,这是把麒麟儿降在了咱们谢家!”

  就是谢信都觉着被馅饼砸中了,这又是祥瑞,又是秀才坊,他们谢家村未来十年的婚嫁都不愁了,只会越来越富有。

  喜悦的谢家村村民们恨不得马上奔走相告。

  一时间热情无处散发的村民们,在看着童知县进了谢府后,就开始忙碌了起来。

  等看着县太爷坐坐就走后,谢家村的村民开始往谢府里面去,谢家风作为管着后勤的二管家就忙了起来,头一次知道了什么是收礼物收的手软。

  这个人从家里拿把白菜,那个人从河里网点鱼虾,又有人拿着鸡蛋,又有人拿着鸡鸭,反正都不空手的往谢府送去,开始只是几个人家,后来发展到全村,再后来谢家村串门的亲戚知道了消息,就赶忙回了自家拿着东西送了过来,直接由谢家村变成了附近的村子。

  后来发展到镇上的富户也知道了谢秀才,谢案首回来了,一时间,谢家可以说是门庭若市,远亲近亲,都从犄角旮旯冒了出来。

  人人似乎都把谢锦秀当成了香饽饽一般,就连媒婆都差点窜动起来,如果不是谢锦秀强烈的抗议,搞不好婚事就被家镇上的富户定了下来。

  谢家云第二日就带着谢锦秀的手书,带着两个家仆,去往桥头镇上,直接请了宾云楼的大厨,和厨工过来帮着做着席面,因为送东西来的人太多,人都太热情,所以三天的流水宴席答谢就这么的定了下来。

  银两由谢氏族里出,能够在秀才的时候就被赐建秀才坊,全国这么多年,都没有几个。

  好在谢府当时把山脚的一大片地买了下来建造宅院,四周也都平整了,所以院子的四周正好用来摆放饭桌,院子的后门处,谢明陈已经交代家仆码好了三个灶台,一个烧菜,一个炖菜,一个用来蒸着主食。

  因为来往的人很多,不都是一个村里的,所以席面也不拘着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这三天将会随来随吃,为此,除了大师傅,还有几个将将学成的小师傅用来顶替夜晚的上灶忙活。

  谢锦秀则如同吉祥物一样坐在门口,对着来往的人笑着点头礼就行。

  小孩子是最开心的,往常吃不到的肉,可以吃个够,吃不到的白米可以吃个够,一个个都吃的嘴油肚圆的。

第68章

  流水宴后,便是谢家村的大事,秀才牌坊要修建了,至于立在哪里,就让族老们争论不休,有人提出要把牌坊立在村口,而有的人则说要立在通往祠堂的主干道上。

  于是就看着谢家族老们,有的拄着拄杖也要走下村里的小道上进行亲手测量,他们心里想着务必要让这牌坊既大气又瞩目。

  反而当事人谢锦秀闲了下来,因为不想坐在家里招待一些不认识无关紧要的人,所以除了每几日去参加王具等人的宴请,他就是来返于谢府和竹庐之间。

  修建秀才牌坊的事情在流水县被众多的人知晓后,那些采石场,矿场的作坊主也坐不住了,他们提着东西来谢家村打点,都希望能够接下修建牌坊这个石料的供应这个活。

  毕竟牌坊这个东西,一立下来,可不是一年两年的,可能流传百年千年,一座那么醒目的牌坊对于他们自己的采石场矿场也很有帮助,赚钱是次要,毕竟用石料也就那么多,但是名声却是长远的。

  建造牌坊,谢家村不缺钱,童知县送了的四百两督造银两,别说是建造一座秀才牌坊,在谢家村这个地界,节约节约建个五六个都没有问题,这钱是直接交付给谢明陈,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算是贴补谢锦秀的,毕竟在当权者眼中,农家学子,进学十分不易,有的可能是全家节衣缩食,就是将将温饱之家也不容易,但是作为祥瑞的首善之地,武帝也不希望自己推出来的典型是破破烂烂贫苦的。

  最终经过了激烈的讨论后,谢家村决定把秀才牌坊立在了村口。

  如此一来,从大路到牌坊的小路,就要修建一下,至少不能那么凹凸不平,影响了牌坊的气势。

  这样一来,那些采石场的优势就比矿场大了许多,他们的砂石比较多,用来修路是最合适不过,于是谢信出面和提出来条件最好的刘进砂石场合作,修建秀才牌坊,造价百两,刘进砂石场负责免费修整,整个谢家村的大道小路的路面,这般商定下来,就看着谢家村进入了工程模式,简直就是工地一般,因为为了赶工,附近的村民都能来这里做工,谢家村每天热闹的都跟集市一般,为了躲清净,谢锦秀只能天不亮就去竹庐,下了黑才回谢府。

  这么一来,倒是让谢锦秀的书法和画技大有长进。

  而话本的等身画像也在逐渐的成型,为了凑够染料,谢锦秀也在此期间自己带着家仆或者谢家云和谢家风去山中寻找,所以现在竹庐里面除了书房,还多出来一件画室。

  每日里夏景都会把画室整理一遍,而春灵则是负责书房,两个丫鬟的存在倒是让整个竹庐变得更干净整洁了起来,一些花草也慢慢的被种植了起来,整个竹庐虽然还是处于秋季,但是色彩多了几分。

  竹筏靠了岸,谢家云带着一个家仆,往竹庐里面搬着炭炉和木炭,虽然白日里还是秋高气爽,但是早上和傍晚已经有些寒凉,怕突然降温,没有准备冻着了谢锦秀,所以谢家云亲自过来送炭火。

  此时春灵正在竹庐的院子里,坐在小马扎上用红泥砂壶在炖煮着茶汤,里面放了些花果,小火慢煮半柱香的时间,倒出来的茶汤是既鲜亮又扑鼻清香,然后加上几块冰糖,喝起来很是爽口。

  “春灵,主子呢?”谢家云现在在仆人面前也改了口,毕竟三叔的称呼私底下可以,现在谢府已经改换了门庭,各项规矩也在慢慢的立了出来。

  “主子在画室,已经一个多时辰了,应该很快就会出来了!大管家,你可以先坐一会儿!喝杯茶!”说着春灵就拿来一把竹椅递给了谢家云,旁边的夏景也倒了一杯野山茶水给谢家云。

  不得不说,谢锦秀对待下人十分的宽松,一应的吃食也没有苛刻,像是亲近的这帮人,吃用已然比普通的村民要好上许多,这也让身边人做事都比较尽心,毕竟在和她们以前的生活比,可谓是掉进了福窝,不想要因为一时的失误或者懈怠而丢了这份在这个年月看来很好的工作。

  谢家云也没有推辞,毕竟这一天天的跑上跑下,他腿脚也累的很,能歇一会,他就逮着机会歇一会。

  “家云来了?”

  谢家云坐了有一炷香的功夫,谢锦秀就打开了画室的门,一眼就看着和春灵聊天的谢家云,就笑着问了一句。

  谢家云听了谢锦秀的声音,赶忙站了起来,恭敬的行礼后,问候谢锦秀:“三叔,身子可好?这边水汽还是寒了些,三叔要多加些衣物,现在天越来越寒,府上今天运了不少木炭过来,我就带着人送些过来竹庐。”

  听了谢家云关心的话,谢锦秀心里一暖,不自觉的就点点头,这时夏景就赶忙去端着了木盆架子过来,让谢锦秀净了手。

  将帕巾递给了夏景后,谢锦秀就对着谢家云颔首,然后两人一前一后的去了书房。

  春灵则赶忙把煮好的花果茶给送到了书桌前,赶忙退下,不耽误两人聊天说事。

  “家云,这些日子你费心了!河口那边的事情进行的怎么样?”谢锦秀先是道谢,就关心的问着外间的事情。

  谢锦秀明白自己能够清闲的待在竹庐里面读书作画,都是有了家里人的支持,所以谢锦秀对他们的态度都很和蔼,也很关心。

  “鲈鱼已然网了有几千斤,因为三叔的嘱咐,所以没有走陆路,一路的走水路,在沿路散货,倒是没有把价格压了下来,反而因为每处不是很多,每日的进项都很可观!账册没有带过来,三叔可是要我口述一下?”谢家云知道谢锦秀不喜问过程,所以回答的也是言简意赅。

  “不用了,账册等鲈鱼告一段落再说。那边的宾云楼建设的怎么样?”想到鲈鱼所获颇丰,谢锦秀就对自己这一神来之笔,有些开心,不过想到那边的地理位置,他对于后期的建设也很上心。

  “王管家就在那里督造,现在已然能够营业,建设的就是竹楼,速度快,就地能取材,我昨日还看着他们那边已经挂了红绸,想来开业就是这几日!粮店倒是建造的更快一些,我看着生意倒是和镇上不遑多让!”谢家云把他所看的东西一一和谢锦秀说着。

  只是他不明白,为什么自家三叔不和他那些友人一样,开设店铺,毕竟在谢家云看来,那些才是进项大的买卖。

  “三叔,为何咱们不也修个铺子呢?”想到就问,因为跟着谢锦秀的时间最长,谢家云直接就问出来声音,他知道他家三叔不能以常理来看。

  “如果是秀才牌坊没有立起来,咱们可以多买多建些店铺!但是秀才牌坊立了起来,咱们谢家,只能是耕读世家!书香门第!”谢锦秀简单的说着。

  看着谢家云迷茫,谢锦秀微微一笑:“现在不懂没有什么,等以后,懂了就可以了!”

  其实之所以不自己开铺子,谢锦秀也是有自己的考量,自己如果开了铺子,一些经营会不会照着前世画葫芦,想来一定会的,这么一来,暴露的东西就多了。

  这对于现在刚刚冒出来头的自己来说,这不是什么好现象,尤其是现在还没有背后靠山的情况下,要是出格了,可能就不是天才了,而是妖孽了,对付妖孽这个时代可是很残忍的,谢锦秀不想尝试,所以也算是谢锦秀打算在年龄不是太大的时候,低调发展的策略。

  他可不想看到,自己是别人眼中,是那种被人看他起高楼看他宴宾客看他楼塌了的角色。

  说完谢锦秀就拿出来之前画好的图纸递给了谢家云:“既然鲈鱼那边有了进项,那这第二竹庐就建设起来吧,不求多么美观,要保暖,实用,和水面的高度,都要参考往年涨水的高度,务必不要让水淹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3/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书呆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