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小书呆考科举_分节阅读_第35节
小说作者:凉故生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22 KB   上传时间:2020-01-04 17:37:44

  “好好,好一个鲤鱼跃龙门啊!”武帝开心的说着,稻田养鱼,好一个奇思妙想。

  “鱼活了?秧苗也长了?”武帝好奇的问着。

  “鱼已然能够入百姓家,据说味道极其鲜美,而且已经家喻户晓,是为稻花鱼!所以水稻自然也是长起来了,要不然不会称呼为稻花鱼。”胡伟丛高声说着。

  “此名好生耳熟!”有些大臣觉着名字超级耳熟,但是又忘记了在哪里听说。

  就看着御前宦官高乐低声提醒着武帝:“前日贵妃敬献的稻花烤鱼片,想来就是这鱼做的!”

  听了这话,武帝瞬间恍然,当时他可是吃了两片,要不是有事不过三的礼训,武帝就想要吃三片了。

  “果然是祥瑞!”武帝轻声说着,但是大殿的回廊出声,无疑于把他的声音放大了。

  胡伟丛一撩官袍,就跪了下来:“臣为陛下贺,为太后贺,为我古宋国千秋贺!”

  这话一说,满殿的文武都道贺起来。

第55章

  祥瑞,在古宋国是认为代表着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吉兆。而出现祥瑞的地方自然是人杰地灵的代表。

  遇到了万圣,千盛节,古宋国各州府都会积极上报祥瑞,可是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的祥瑞首出之地,居然是被武帝训斥出京就封的礼亲王封地。

  一时间,京城风起云涌,生怕礼亲王一系蠢蠢欲动,礼亲王其他的兄弟们为此有些坐立不安,作为武帝喜爱的第三子,礼亲王一直都是立储呼声最高的,如果不是礼亲王世子离经叛道,出了恶事,现在可能已经是高坐太子宝座。

  飞鸽一只只飞出,带着祥瑞的信息,飞到了各个州府。

  流水县知县童知接到了礼部尚书胡伟丛的消息后,那真是乐的开心的紧。

  祥瑞一定,自然会有宣使官从京城过来,封赏祥瑞当地,采五谷,起甘泉进京。所以礼部尚书写信叮嘱童知要好生准备。

  一想到礼部尚书书信,看到信中所提到的这些,童知一下子就忙了下来,他需要亲自去谢家村走一趟,一方面告知里正,要带领村民做好迎接圣旨的准备,另外一个就是做好敬献祥瑞的准备。

  于是知县大人的仪仗摆起来,敲锣打鼓的从县城一路就去了谢家村。

  这一路动静可是不小,途径所过村镇,都疑惑知县这是为何巡查,毕竟非节非赋税上交之时,谁知道这知县居然去了一个小小的小山村,哪里不吓得谢家村里正和村老赶忙出来迎接。

  “我等拜见大人!”村里的人在里正的带领下,在村口拜见了童知县。

  “请起,请起!”童知县面容和蔼的很,“不知道谢家公谢明陈是哪位?”

  谢明陈在人群里听着知县直接叫自己名字,有些不敢相信,连忙出来,纳头行了礼:“小民便是,见过大人!”

  童知县看着这位做出祥瑞的家主,一看之下,不由得先是生了几分好感,仔细打量,谢明陈虽然穿着短打,但是收拾的齐整干净,人看起来四十多岁,面容周正,看起来也是相貌堂堂,知县不由得亲自过去扶起来谢明陈,口中安抚着:“谢家公,不要紧张,本县之所以过来,是因为我县府下,有祥瑞出,所以特来告知尔等,做下准备!”

  这话一说,普通的村民不是很懂,但是里正激动的手都抖了起来。

  “大人,可是说我们村子出现了祥瑞?”里正开口,问出来这话后,他也是精神有些恍惚。

  “野鱼入田,鲤鱼呈跃龙门之姿,贵村瑞龙隐现,可不是祥瑞么?”童知县笑着给里正解释着。

  武帝口中所出,那么自然就是瑞龙出,可是不知道就这几个字,把武帝的龙子龙孙吓得够呛。

  听了知县说完后,看着知县如此安抚谢明陈,里正就羡慕的看了眼谢明陈,然后心里也有几分感激。

  “那也是大人教导有方!”里正连忙恭维着,“大人舟车劳顿,不如去小的家中稍事休息?”

  “那就有劳谢家公了!”童知县听了这话,没有直面回答里正,反而是看着谢明陈,无疑告诉众人要去的话,自己也是要去谢明陈家里,里正自然领会,安排妥当。

  “好个笔法!”童知县下了轿子,一眼就看着了谢宅两个字,还十分的喜欢。

  “听闻谢家公有一子,名为锦秀,这小公子,看来所言非差,书画双绝,天资好,从这手字上就能看出来一二。”童知县口中夸赞着,作为一个入了皇帝眼中的童生,不出意外,科举之路就要青云直上,童知县虽然没有这个方面的经验,但是想想趁着人式微时结交一下,总是好的。

  “多谢大人夸赞,小儿在竹庐读书,我已经让人去叫来拜见大人,应该不时就到!”谢明陈赶忙说着。

  一进入院子,众人就在一进的厅堂中坐了下来,然后童知县和他们寒暄了几句,就说着正事:“京中宣使官不日便到,所以诸位要做好迎接准备,以及准备接旨之物,香案…”

  里正等人一听,则慌忙开始记着。

  “恭喜诸位,不无意外,谢家村将会免赋税徭役三年。”说着童知县就端起来茶碗抿了一口茶,“你们当早做打算!”

  早做打算?怎么个早做打算,大家都突然有些不太明白了,但是里正和谢信互相一对视,就见里正站起来拱手行礼:“我谢家村等众位村民,都感念大人恩德。”

  听了这话,童知县就知道这明白人是听懂了,所以他就含笑不语。

  谢锦秀回来的时候,童知县正好和众位族老在喝酒,他看着赶忙直接向前躬身行礼:“学生见过童师!”

  “免礼免礼,哈哈,好个锦秀公子,你就是本次县试案首,本官可是记得你!”童知县笑看着这个少年书生,俊逸华美如一块美玉,若不是自己官职太低,此时真想收下这个学生。

  “童师县试主笔点名,学生感激不尽!”谢锦秀再次的一拜,让童知县笑的开怀,一时间,更是宾主尽欢。

  童知县离开谢家村后,村里就是繁忙的准备,不知道宣使官什么时候到来,谢家和族人都急急忙忙的为着做准备工作,附近的山地能开垦的马上开垦出来去县衙里面立了地契,附近能从别人那里买回来的田地,也都尽量买了回来,一时间谢家村原来的耕地面积扩大了一倍不止,可是把周围的村子羡慕的厉害,什么时候谢家村如此财大气粗了?

  如此忙忙碌碌,终于在童知县离开的第十四日,他又带着宣使官再次来到谢家村,因为各种接旨准备都已经提前预备好,所以里正带领的村民一点也不显的忙乱跪下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流水县桥头镇谢家村,地出祥瑞,山涌甘泉,稻花之处生吉鱼,日日呈跃龙门之姿,瑞龙既出,天感降祥,天子封赏!”

  宣使官开始向后面挥挥手,就看着一个个宦官和官差托着盖着红色绸缎的东西出现。

  “赏瑞龙雕座一,镇谢家村气运。”

  “赏谢家村免除赋税徭役三年!赐祥瑞名纸。”

  “赏水车敬献良民谢明陈,黄金百两,名晋乡老。”

  “赏祥瑞画作谢锦秀,笔墨纸砚一套,青罗书生衫一件。”

  “赏…”

  一番封赏下来,可谓是满村皆喜,没想到出祥瑞的人家是谢明陈家里,可是却是惠及乡邻和族人。

  里正带着谢信等人把圣旨小心翼翼的请回了祠堂,供奉起来,这接旨仪式才算是结束。

  “童知县治下有方,这偏远小村,果然是这般人杰地灵,不简单啊!”宣使官,是礼部尚书胡伟丛的副手,所以一点也不会为难童知县,一路上两人相谈甚欢。

  “下官谢过大人!能得大人一番夸奖真是三生有幸,哎,大人,这便是祥瑞所出之家,那边便是您说的京中传言的谢家麒麟子,锦秀公子。”童知县看着谢锦秀过来了,拉着谢锦秀就介绍了。

  “锦秀文章,书画双绝,谢公子?”宣使官显然有些认识谢锦秀,这让谢锦秀有点奇怪。

  “学生见过大人,锦秀文章,书画双绝,学生想来不是!”谢锦秀连忙否定,自己可是老老实实的没有出村,更是没有去过京城。

  “谢家小公子,人不在京城,但是已经扬名京城,宾云楼可是挂着小公子的稻香鱼图,公子名讳可谓是如雷贯耳,不知道可否赠与本官一副画作?”宣使官确实是看过那稻香图,虽然书画看着还有些稚嫩,但是独辟蹊径,加上画者年纪还小,加上出了敬献祥瑞的事,自然名声远播。

  “大人若是不嫌弃,学生真是三生有幸!”谢锦秀一听着宾云楼,就知道是王具他们把画挂了出去,这么一想,也许并不是坏事,毕竟要考科举基本就要在考前扬名,现在只当是提前吧。

  稻米水车和稻香鱼做的干货,都装到了车上,谢锦秀这里则作画两副给了宣使官,如此一来,皆大欢喜,宣使官更是开心,他已经想好了,其中一副自己留着,另外一副就敬献给武帝,他可是注意到武帝对于这样的画作很感兴趣。

  十里八乡的,知道谢家村成为了祥瑞村后,都简直不敢相信,从祖上到现在,什么时候谢家村里出现过祥瑞?

  于是这绵绵不断的陌生人出现在了谢家村,等看着谢家村全村给水田改造,放水,插秧苗的时候,那议论纷纷的声音更大了几分。

  “还出祥瑞?这些谢家村的人是不是脑子有毛病?”

  “是啊,秧苗烂根,那些水把田都泡了,上好的水田就糟蹋了!”

  很多好心人想要劝阻谢家村人,尤其是有些姻亲关系的,可是让谢家村人哭笑不得,他们也想起来自己劝阻谢家人的时候,可是现在想想真是无知是福,原来当时谢明陈应该和自己现在是一样的心理吧?

  因为改造的事情不少,谢家的牛也借了出去,三年免徭役赋税,可是给了谢家村人大力发展的时间,这个时候,每个谢家村的村民都希望自己大丰收,所以甚至开始挑灯夜里也在田间劳作。

  这巨大的积极性自然是带来了良好的效果,短短时日,谢家村的水田全部改造完成,秧苗的成活率也较谢明陈之前的要高些,看着那些扎根结实的秧苗又是挺直生长,半大小子们可是有了工作,那河中的半大鱼苗,更是幸福的搬了家,有丰厚的虫子吃,有掉落的麦粒吃,还能自由的游动,这鱼自然就长的快些。

  “变化真大啊!”谢锦秀看着谢家村成片成片的水稻压弯了稻竿,脸上笑意满满。

  “谢锦秀,谢贤弟!我不管怎么说,今次谢家村的稻谷一定要给我们半成。”朱肩平看着谢锦秀愤愤的说着,这次没想到连王具他们都来抢了,你个银楼要那么多的粮食做什么?

  “诸位学兄,咱们该去府城了,这里我可管不住了!”说着谢锦秀就上了马车,让谢家云和谢家风赶紧赶车

  四位集合而来的学兄赶忙让自家马车跟上,这赶考五人组正式成立。

第56章

  “啊”的一声,谢锦秀睁开眼睛,缓缓伸了个懒腰。

  结伴参加科考,果然是比一个人要有趣很多,几人赶考互相有个照应,就是马车临时有个坏处,也没有耽搁时间,一天的时间就到了府城。

  谢锦秀想了想,嘴角就笑了笑,活动下身体,就缓慢起身下床。

  因为是竹床,起身的动静就传到了屋外,在外间打着地铺的谢家风听到动静,迷迷糊糊的就醒了过来,赶忙起身。

  “三叔,三叔可是醒了?”谢家风起身打开内门,就看着谢锦秀已经穿着中衣坐在了床边,他赶忙从箱笼里把准备好的青衫拿了出去,双手给谢锦秀递了过去。

  谢锦秀揉揉眼睛,看看身侧的谢家风,不由得开口:“家风,我惊醒你了?天色还早,你再睡会儿,不用管我,我练几篇大字!”

  谢家风一听,轻轻点头,表示听清楚了,但是嘴里没有应,只是把衣服放到了谢锦秀旁边的床铺上,就去外间端过来一杯温热的清茶递了过去。

  “三叔哪里的话,侄儿哪里辛苦,三叔日夜读书,才是辛苦。三叔,您先喝口茶漱漱口!”谢家风说完,将清茶递了过去,然后就去拿了新的痰盂过来,仔细的伺候着。

  看着谢家风如此积极,谢锦秀也不再坚持,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谢家云还算是族侄,而谢家风只是随了家字辈的外家子,人和自家也有身契,所以态度上,自然倒不能和谢家云一般客气。

  “家云呢?”

  漱口后,看着进内侍候的是谢家风,谢锦秀还是问着谢家云。

  “家云哥说三叔喜欢喝王记豆浆,所以早早的去了王记豆腐铺。”谢家风仔细的回着,看着谢锦秀漱了口,才把茶盏和痰盂放到外间,留着等下清洗。

  回来看着谢锦秀起身往书桌边走,他也连忙跟过去,然后就研磨起来墨。

  两人间就无声下来,看着谢锦秀开始静心写起来大字,谢家风就出去收起来床铺,然后在外面升起来炉子开始烧着热水,一来等下谢锦秀好用来洗漱,二来等下还要把一路上的衣物洗一下。

  谢家风想着从众多的外家孩子们脱颖而出,到谢锦秀跟前当上书童,真是不容易,他虽然比谢锦秀大上三岁,但是打心眼里佩服他,如今的谢家村,提起来谢家三子锦秀,哪一个不是真心的叫一声小相公,就冲着祥瑞封赏,大家都知道自家的获益从谁得来,所以能够跟着谢锦秀都成了谢家年轻一辈的心愿。

  把所剩无几的木柴塞在了炉灶里面,放好烧水壶,谢家风就仔细的听着外面的各种叫卖声,过了一会儿,他脸上一喜,连忙拿着五文钱,去把外面叫卖柴禾的樵夫叫了过来,如果不是谢家云交代,他还不知道这城里还要买柴禾,都说是进城舒服,可是自从过来,他就觉着咂舌,哪里哪里都得用钱买。

  结算了银钱给樵夫,谢家风还不等关门,就看着谢家云满头是汗的跑了过来。

  “家风,三叔醒了么?”谢家云问着。

  “醒了,已经在练习大字了!家云哥,豆浆可是买着了?”谢家风看看谢家云手里的食盒问着。

  “打着了,头一壶!还打了豆腐花,要了几块豆腐!”谢家云笑着,不枉费他起个大早,这头锅的豆汁听人说最是养人,立志做谢锦秀身边第一大管家的谢家云,方方面面的学习着,细致着。

  谢锦秀练了两篇大字,才堪堪住手,怪不得都说一日不写字就会有些手生,还有大书法家都会洗笔洗出来一个墨池,这个真的考验毅力,和定力。

  “家风,水可是好了?”

  此时听着外面水的嘟嘟声,谢锦秀就问着。

  “好了,三叔,现在可是要洗漱?”谢家风赶忙回着,将食盒放到了堂屋的桌子上,就赶忙去拿着盆放了热水兑了冷水,拿着帕巾和皂角,就进了谢锦秀的内室。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3页  当前第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2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小书呆考科举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