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好妈妈_分节阅读_第99节
小说作者:雪上一枝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0 KB   上传时间:2019-11-10 20:22:23

  “妈妈!这积木真好玩儿,比学校里的漂亮多了!”腾腾一个人趴在床上玩儿木头积木,他小心翼翼的搭建了一座房子,越看越觉得好看。

  这些积木还有一些别的小玩具都是赵珍珍送给腾腾的。

  吴清芳正在洗衣服,她把最后一件衣服晾好,擦擦手冲儿子笑了笑,说道,“妈妈陪你一起玩儿好不好?”

  腾腾很高兴的说好。

  她的丈夫林函一进门就坐在桌子前写文章,但几易其稿也不太满意,他眉头紧锁,又一次否定了刚刚写下的一页纸。

  吴清芳陪着儿子玩了一会儿,看到丈夫还是一动不动的坐在那里,有些担忧的说道,“你歇一会儿吧,写不出来就先不要写了,说不定明天一早灵感就来了!”林函冲妻儿笑了笑,说道,“好!”

  他站起来倒了一杯水一口气喝了,然后走到床边,一把就将儿子举过了头顶。

  腾腾兴奋的嗷嗷直叫。

  丈夫写的那些文章,吴清芳都仔细看过了,她不太关心政治,亦不过太懂政治,就悄悄撰抄了拿给吴校长看了,一开始吴启元是很赞成的,他没想到脾气十分倔强的女婿转变能这么快,现在这种时候,就不要讲究别的了,想办法好好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事情。但是,林函的文章越写越多,而且有时候写得观点特别激烈,这就让吴校长有点担心了,让女儿劝女婿适可而止。

  枪打出头鸟。

  林函将儿子放下,父子俩开始一起搭积木。

  吴清芳看了一会儿忽然说道,“涵哥,你以后不要写文章了吧!”

  林函一愣,说道,“怎么了,为什么?”

  吴清芳咬了咬嘴唇,说道,“我知道你是想争取表现,让咱们一家早点从农场放出去,但你看看现在的形势,其实一点也没有变好!爸爸说,平城还算是好的,他们去做推广的时候发现,邻省的情况更糟糕呢,要不咱们农场一下子来了这么多人!不是我悲观,咱们一时半会儿出不去,王校长他们的项目组立下了这么大的功劳,实际上不也没被放出去吗?你也就别写那些文章了,根本没有用!万一要是被人惦记上了,很可能倒霉的还是咱们自己!”

  林函爱怜的看了妻子一眼,她现在已经成了惊弓之鸟,的确再也经受不起任何打击了。

  不过,就这样坐以待毙是不行的,他作为一个男人,必须要搏一搏,而且他都已经反复考虑过了。

  赵珍珍这个人,其实以前他在平城大学的时候就注意到了,这个女人身上有一种异常坚韧的东西,这在寻常女性身上很少见,而且他仔细研究了赵珍珍这几年的职务升迁史,再加上通过其他渠道的了解,惊讶的发现,原来赵珍珍真正的背景不是工作组的张处长,而是平城市长陈友松。

  据说,陈市长这样的铁腕人物对她都很欣赏。

  这就非常了不起了。

  林函觉得,陈市长不会倒,赵珍珍就不会倒,那么他肯定也会没事儿。

  事实证明,赵珍珍的确是聪明人,他把第一篇文章交给她的时候,就猜透了他的用意,并且一再提示他站队虽然益处不少,但也是有风险的!

  这一点林函根本没有往心里去,富贵险中求,哪朝哪代都是如此。

  “清芳,这事儿你不要多想,我实话和你说,这些文章是赵校长让我写的!”

  吴清芳一愣,有些意外的说道,“珍珍让你写的?”

  林函点点头,说道,“一开始的几篇不是,后来的都是了!今天写的这个题目也是赵校长前天拿给我的,最迟后天就要交稿了!”

  说完他不由自主皱了皱眉头。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林函别看一副硬汉的粗糙模样,实际上是个完美主义者,尤其在写文章这件事情上,稍微感觉不对就要毁了重写。

  吴清芳自然知道丈夫的脾气,就笑着说道,“什么题目的文章这么难写?拿过来我看看!”

  林函颇意外,自从来到农场后,吴清芳心灰意冷,任何书都不看,更别说写文章了,他赶紧将刚才写的半页纸拿给妻子看。

  吴清芳琢磨了一会儿,试着提意见,“你要是觉得现在的角度不好,不如一开篇先举出一个反面的例子?”

  林函点了点头,觉得主意还不错,但也不会太惊艳。

  他对自己的每一篇文章要求都很高,标准就是看过之后一定要让人过目难忘。

  夫妻俩一直讨论到深夜才有了新的思路,等林函句斟字酌的写完,天已经微微亮了。

  林函匆匆洗了一把脸打算躺到床上睡一会儿,这时却有人敲响了他家的房门。

第91章

  林函觉得奇怪,这么早会是谁?

  他怕惊扰到熟睡的妻子和儿子,压低了声音问道,“是谁?”

  门外的章教授同样低声回答,“是我!老章!”

  林函打开一半屋门,没打算让他进来,但十分客气的问道,“章叔叔,您有什么事儿吗?”

  章文田一脸歉意,说道,“不好意思啊,这么早打扰你们,我能进去说话吗?”

  林函犹豫了数秒,点点头让他进来了。

  他没说半句客套话,直接就说道,“小林,能不能麻烦你问一下学校,现在还缺不缺老师了,如果还需要,帮我引荐一下怎么样?”

  章文田一开始来到农场心里的怨气很大,其他人经过一段时期的劳动,这种怨气已经基本被消磨掉了,但章文田长了一个数学脑子,看待任何事情都用数学思维,他觉得本身下放这个事情就是错误的,而且他手里还有两个很重要的项目,他是负责人,他不在了,估计项目也会彻底黄了。

  他每天都气鼓鼓的,农场的劳动很苦,但凭借着这股子气倒也支撑下来了,当梁校长劝他把心态摆正,并且邀请他进项目组的时候,他看不上似乎已经无条件顺从的梁校长,断然回绝了。

  一开始项目组在农场搞实验的时候,他还不后悔,但后来梁校长王文广他们被放出去做法推广了,他的确有点后悔了。他下放之前,妻子和女儿都和他划清了界线,但这当然都是假的,妻子和女儿都来探视过他。

  但章文田都五十岁的人了,最想看到的是一岁多的小外孙,小娃娃太小不能来,但如果他参加了项目组,就可以趁机回家看看小宝贝疙瘩了!

  是他把这个机会推出去了!

  特别是今年八月项目组回来后,竟然真的不用回农场了,虽然农场科技部听起来也不是什么正经单位,但毕竟获得了人身自由!不像在农场,白天有人监工,晚上有巡逻队,其实也跟监狱差不多了。

  后来农场小学建起来了,本来他以为以他的条件肯定能被选上了,结果没有他!后来学校又要了一批人,还是没有他!

  章教授急了,怒了,但这些都没有用,想来想去,他厚着脸皮来找林函了,觉得他们夫妻都在学校,肯定消息能灵通一些。

  林函没听说最近学校要招人,不过,他打算今天抽时间去把文章交给赵珍珍,到时候问一句也没什么,就答应了。

  “章叔叔,我今天就帮你问问,不过,目前学校应该是不缺老师!”

  章文田眼里闪过一丝很深的失落,但他最后还是笑笑,说道,“没关系,小林麻烦你了啊!”

  下午,林函去交稿子的时候,真的顺便问了一句。

  赵珍珍刚要说不缺老师,又想到林函不会无缘无故的说起这件事儿,就笑着问道,“你这是帮谁问的?”

  林函笑着回答,“赵校长,是原来平常大学的章教授让我问的,他年纪大了,现在天气这么冷了,在农场还要下地干活,身体……”没等他说完,赵珍珍打断了他的话问答,“章教授?章文田?”

  林函点了点头。

  赵珍珍说道,“你回去跟章教授说一声,我们学校有意调他过来当老师,不过,这件事需要跟农场报备一下,让他耐心的等几天!”

  林函没想事情竟然那么的顺利。

  隔了没几天,章文田就来农场小学上课了,他的工作很轻松,就是教学校的数学特长班,因为已经有一个老师了,他每周只需要上三节课,不过除此之外,他还有一个任务,那就是教三岁的娃娃王建明。

  一开始赵珍珍提出来希望他来教自己小儿子的时候,章文田颇不以为然,认为这是赵珍珍假公济私,而且以他的水平教小学生已经是巨大的浪费了,现在还要去交一个三岁的娃娃,真的像是一个笑话了!然而他也不敢不答应。

  章文田憋的一肚子气,在给建明上了两节课后就全消了。

  他是真没想到,赵校长的儿子竟然是个天资不错的孩子,当然了,和他小时候还是有些差距,但和普通的孩子比,已经是天上地上的区别了。章文田自己是聪明人,自然喜欢聪明的学生,他没有嫌弃四宝的年龄小程度底,他接手的时候,四宝的掌握的算术知识不多,也就是赵珍珍给他上了十来堂课而已,很认真的单独给四宝备课,每次授课也很相当耐心。

  和农场小学比起来,农场的科技部就是一排不起眼的房子,虽然离学校后门的距离只有一百米,但因为平时没有外人进来,他们内部的人除了买菜买粮的情谊也不会出门,因此,从外面看起来非常的冷清。

  他们项目组二十几人单独开火,每天光是口粮就要二十多斤,买粮是个大问题,因此大家排好了班,每天有三个人去粮店排队,再有一个人去副食店买菜,这天轮到小苏和胡利农还有梁校长去买粮,买菜的则是王文广。

  公社的粮店和副食店紧挨着,但粮店门外排起来的长队差不多有一百多米了,副食店则要好得多,因为不是节假日,买东西的人并不多,当然了,店里也没什么新货,蔬菜的种类更加少了,除了大白菜就是青萝卜,王文广买了两棵白菜和青萝卜,菜都是两分钱一斤,一共十五斤花了三毛钱。

  副食店的大姐热情的帮他把菜装进网兜,好意提醒,“现在白菜萝卜还多得很,有些生产队还没送过来,不过,等再过一阵儿货就少了,到时候价格可就上去了,你们不考虑囤点菜吗?”

  王文广冲她笑了笑,说道,“谢谢了!”

  虽然囤菜的事情也很重要,不过王文广今天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他提着一兜子菜急匆匆的从副食店走出来,顺着街道来到供销社。

  虽然在他的眼里,供销社里没什么能看上眼的好东西,但没办法,对于樱桃公社这么个小地方,供销社就相当于大城市的百货商店了,没有比这里货物更齐全的地方了。

  王文广走进去仔细看了一个遍,也没拿定主意买什么。

  供销社不算大,但拉拉杂杂摆的东西不少,什么都有一些,也有几件女士的成衣,但质地和款式他没看上,而且就是真想买也买不到,因为他没有成衣票。店里不需要票的东西其实也不算少,但没有一样是他一眼就相中的。

  不是周末也不是节假日,公社的供销社比副食店还要冷清,两个女售货员正很起劲儿的说着闲话,王文广转来转去,转了半天什么也不买,年长些的售货员不高兴了,不悦的问道,“这位男同志!你到底要买什么?”

  王文广犹豫了一下,说道,“是这样的,今天是孩子妈妈的生日,我想买个礼物送给她。”

  两个女售货员一听这话不由对视了一下,那个年长的撇了撇嘴,笑着说道,“哟,那你可真是个讲究人!小宋,咱们昨天不是新到一批货吗,你拿过来让这位同志瞧一瞧!”

  年轻的售货员应了一声跑到里面,很快端过来一箱子新货。

  不大的箱子里东西很多,有花花绿绿的头饰,还有粉红瓷瓶的面霜,各式各样的木头梳子,小铜镜等等。

  王文广一眼看中了一个蓝色的发卡,他拿在手里仔细看了看,这发卡不大,做工还不错,上面有一排星星图案,显得很是别致。

  赵珍珍常年剪着齐耳短发,额前总会有调皮的碎发,这发卡对她来说特别实用。

  王文广掏钱买了发卡和一瓶面霜。

  他另外又买了一条崭新的手帕,将这两样东西揣到衣兜里,提着菜满意的往回走了。

  回到农场科技部,小苏和胡利农早就回来了,他们今天买粮不算顺利,粮店细粮供应不上了,只买了十斤面粉,剩下的二十斤都是粗粮。吴启元走进来查看了一下地瓜面和玉米面,说道,“都是好的!要不这样吧,我来做两锅发糕,文广,你酵母买了吧?'

  王文广只想着给妻子挑礼物,早把这个忘在脑后了,有些歉意的说道,'不好意思啊,我马上就去!”

  小胡拦住他,笑嘻嘻的说道,“老师,我去吧!”

  他说完就率先走出了屋子,小苏也紧跟着出去了。

  吴启元笑了笑,说道,“就让他们去吧,文广,咱们早上吃地瓜烙饼怎么样?”

  王文广点点头,卷起衣袖要帮忙,吴启元摇摇头,说道,“不用了,你去歇会儿吧!”

  吴启元虽然六十多岁了,但身体底子很好,在没下放之前非常注意养生,除了在饮食上特别讲究,还天天早起打一个时辰的太极拳,来到农场以后,一开始还咬牙坚持着这个习惯,但下地干活实在是太累了,很快就放弃了,而且农场吃得很差,女儿外孙的状况都堪忧,那一段时间他一下子苍老了很多,但最近情况变好了,吴启元又开始坚持自己的习惯,每天早起打拳。

  再加上吃得好睡得好,他每天都精神得很,气色好了很多。

  吴校长的厨艺不错,经常主动承担给大家做饭的任务,他还花一块钱去买了一个的鏊子,这样大家早上就能经常吃到热腾腾的煎饼了,小苏老家是天津人,就爱吃个煎饼果子,煎饼上打个鸡蛋,切个葱花抹上豆瓣酱一卷就成了,当然了,若是能夹上半根油条或者一片薄脆就更好了。

  油条薄脆自己做太费油,去国营饭店去买的话需要粮票,只能算了。

  吴校长很快做好了一大摞煎饼,烧了一锅玉米面粥,又切了一大盘子咸萝卜,二十几个人的早饭算是完成了,他回到办公室,从自己的办公桌底下拉出来一个篮子,里面有十几个鸡蛋。

  吴校长往自己的煎饼上打了一个鸡蛋,就着一碗玉米粥很快吃完了。

  这时候厨房已经有人陆陆陆续续进来吃饭了,小胡和小苏早就回来了,小胡大口嚼着煎饼,笑着说道,“吴校长,我和苏教授买粮的时候就想了,回来要吃地瓜煎饼!”吴校长冲他笑了笑,说道,“好吃就多吃几张啊!”

  吴启元吃完早饭,鏊子上的余热正好把最后一个煎饼烙熟,他给锅底加了一点柴,将另一个鸡蛋打上去,很快就做好了一个鸡蛋煎饼,他小心的卷好放到一个干净的布袋里,然后就急匆匆的出了门。

  他躲在路口的一棵大树下等了几分钟,就看到女儿吴清芳领着孩子走过来了。

  小孩子的眼神好使,腾腾老远就看到了姥爷,他挣脱开妈妈的手就跑过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9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9/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好妈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