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年代好妈妈_分节阅读_第39节
小说作者:雪上一枝刀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830 KB   上传时间:2019-11-10 20:22:23

  曹丽娟闻言立即说道,“好啊,既然效果好,那我多配上几幅!”

  隋主任担心妻子累着,走过来笑着说道,“莉莉你都抱了一路了,快把孩子给我吧!”

  沈莉莉笑了笑将孩子递给了丈夫。

  看到这一幕,赵珍珍抿嘴笑了,说道,“莉莉姐,瞧瞧你们两口子这黏糊劲儿,是不是还得谢谢我这个大媒人啊?”

  沈莉莉也笑呵呵的说道,“好啊,你想要什么谢礼?”

  赵珍珍还没开口,那边王文广忽然端着一杯水走过来说道,“珍珍你昨天夜里有点咳嗽,今天又起这么早,快喝点蜂蜜水吧!”

  今天日子特殊,王文广没穿旧衣服,他火力旺上身只套了一件白衬衫,是前几天赵珍珍亲手做的,下面是蓝色的劳动布裤子,脚上不是皮鞋,穿了一双白色的回力解放鞋。这么一身儿朴素的衣服,却给人感觉又有活力又特别帅气。

  赵珍珍忍不住看了丈夫一眼,春日里阳光明媚,他站在那里身材高大挺拔,剑眉星目,英俊的脸上此刻全是关切。

  她忽然想起来两人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不由咬唇轻笑。

  沈莉莉扭过头不看王文广,盯着赵珍珍喝水,等对方终于喝完半杯水,她轻笑了两声,说道,“珍珍!你还好意思说我!真没想到,文广哥现在这么会体贴人!”以前的时候,沈莉莉是花过大力气来追王文广的,可惜他总是态度冷漠不太理人。

  如今她婚姻幸福往事不想再提,但也不得不承认,这世间的事儿的确没法强求,顺其自然水到渠成才是最好的。

  赵珍珍笑笑,拍了一下沈莉莉的肩膀,瞪了她一眼说道,“那能一样吗?你又不是我和文广的媒人!”

  沈莉莉也拍了她一下说道,“对了,珍珍啊,我想好给你的谢礼了!”说着把儿子从丈夫怀里抱过来,“你给晨晨当干妈,好不好?”

  赵珍珍眼珠转了转,问道,“晨晨不会已经有了一堆干妈了吧?”

  沈莉莉有点心虚,但还是摇摇头,很坚决的说道,“没有!”

  沈莉莉的孕后期是在娘家泉城度过的,那边虽然是老家,也有不少亲戚,但她自己是在平城长大的,同学朋友都在这边,所以虽然很想给自己儿子多认几个干妈,但苦于没有合适的人选,所以做完月子没多久就迫不及待的回来了。

  赵珍珍满意的点点头,接过才两个月大的婴儿仔细瞅了瞅,这小豆丁的五官虽然还没长开,但皮肤雪白雪白的,鼻子嘴唇都很秀气,小眼睛还睁不太大,但天生眼角上扬,看着特别带劲儿精神。

  她笑着说道,“好啊,咱们说好了,不管晨晨以后有几个干妈,我都是要排在第一位的啊!”

  沈莉莉赶紧点了点头,提出了一个蓄谋已久的要求,她说道,“你既然是晨晨的干妈了,那我干脆也当建民他们的干妈好了?”

  赵珍珍憋住笑说道,“哟,你可真不吃亏,一下子就认了四个干儿子!”

  说的隋主任也在旁边跟着笑了起来。

  因为一大早从郊区坐车赶回市里,大姑子一家子没吃早饭,张妈煮了几碗面给他们四口人吃,这会儿王文美吃完了走过来,也笑着说道,“莉莉,晨晨还要不要干妈了?你看看我怎么样?”

  沈莉莉赶紧点头,说道,“好的呀,我们晨晨命真好,这么快就有两个干妈疼了!”

  三个年轻已婚女人话题多得很,说说笑笑很是热闹。

  曹丽娟就在旁边站着,她不但看到了儿子那么体贴儿媳妇,还看到了赵珍珍和沈莉莉以及自己大女儿王文美的互动,当然了她也认为人和人之间关系融洽是比较好的,但赵珍珍这样一个出身乡下的,不但有儿子这般出众的丈夫,连莉莉都主动跟她做朋友,她女儿也过去凑趣,凭什么呢?

  曹丽娟心里叹了口气,看到在毯子上玩耍的小建明似乎有些累了,就张开手臂说道,“四宝过来奶奶抱!”

  小家伙盘腿坐在毯子上,大眼睛转了转,没理会奶奶,却冲着妈妈笑了笑,伸出手臂要求抱抱。

  赵珍珍赶紧上前抱起小儿子,指着沈莉莉说道,“四宝啊,这是你干妈!”

  谁也没注意到奶奶曹丽娟黑着一张脸,有些吃醋也有些生气了。

  很快,平城大学的校领导,系主任,以及和王文广私人关系不错的教授,讲师,陆陆续续都来了。因为大多彼此认识,大家一番推让后落座,交谈声此起彼伏。

  张妈拿出准备好的红毯子铺在垫子上,将准备好的花饽饽,银元宝,书本,钢笔,钞票,还有曹丽娟带来的听诊器等物一一摆放在上面,小建明被抱到上头,曹丽娟在一旁逗弄他,“建明,你喜欢什么呀?喜欢什么快来抓!”

  小建明撑起小胳膊坐起身,歪着小脑袋将所有的东西都打量了一个遍,最后大概觉得银元宝很好看,一把抓到了手里,然后在饽饽和听诊器之间犹豫了数秒,选择了他没见过的听诊器。

  这下奶奶曹丽娟高兴了,也顾不上腰疼了,冲上去就把小孙子抱在回来,使劲亲了亲他的胖脸蛋,说道,“我们建明以后是不是也想当医生啊!”

  沈莉莉说道,“曹阿姨,这下有人继承您的衣钵了,说不定建明以后是比您还厉害的医生呢!”

  曹丽娟笑得更开心了。

  就在此时,萧书记两口子提着礼物上门了,这两个人春风满面,和以前大不一样了。萧书记穿了一套崭新板正的中山装,领口露出雪白的衬衫,头油打得可以滑死蚊子,脚下皮鞋也擦得锃亮。

  周大姐也和以前不一样了,一改往日的邋遢,上身穿着一件绛紫色的罩衫,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他们还带了几个孩子过来,孩子们也都穿的十分体面。

  赵珍珍抿嘴笑了笑,闪身去了厨房。

  其实,关于最近萧书记家的事情,他们工会也都听说了,萧书记搬到了专家楼,就不惦记做勤俭节约的典型了。搬到新家后,萧书记和妻子四处拜访邻居,一连走了几家后,两口子都为自己穷酸的家感到没脸。

  不说别人,就说那吴校长家,人家那屋子里一整套的红木雕花家具,看着又舒服又气派!吴校长在外头穿洗得发白的旧衣服,在家里穿的是考究的白衬衫和西裤,至于吴清芳两口子更不用说了,人家穿的用的都洋气的很!

  因此萧书记一家为了赶上邻居们的步伐,也开始洋气起来了。首先自然是给全家人都置办了新衣服,然后是家里突然开始讲究吃了,以前上顿白菜疙瘩汤,下顿萝卜疙瘩汤那肯定是不行了。

  但周大姐不会做饭,萧书记别说不会做,会做也不可能自己动手的,这个时候肖书记的前丈母娘挺身而出,将老家寡居的侄女叫来了,也不要工钱,专门给萧书记一家做饭。这小寡妇不光长得秀气,做饭也很有一套,萧家全家人都吃得很开心。

  除了周大姐看小寡妇有点不太顺眼。

  萧书记迎接着众人的目光,自觉很有面子,笑呵呵的说道,“王校长,恭喜啊!”

  十点钟客人们都到齐了,此时开饭有点儿早,赵珍珍和张妈将准备好的瓜子和花生糖放到桌子上,邻居刘大嫂其实一大早就来了,本来想趁机跟赵珍珍套套近乎的,但人实在太多了,而且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她根本不敢往上凑,想了想索性不把自己当客人了,也跟着进了厨房帮着泡茶。

  刘大嫂跟在张妈身后忙前忙后,而且两个人看起来很熟络的样子,赵珍珍自然注意到了。

第47章

  赵珍珍的私心,自然是恨不得日子过得慢些再慢些,甚至痴心的想让时间永远停留在这一刻。

  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她再不情愿,炎热的夏天也如期而至了。

  因为学校开展勤俭节约的活动得到了陈市长的认可,何校长干劲儿十足,不但在学校的会议上多次指出,开展勤俭节约活动是平城大学一项长期的,基本的校策校规,每个人都要积极自省,坚决杜绝生活奢侈,铺张浪费的行为。

  当然了,打铁还需自身本领强,何校长的履历表是很干净的,虽然他年轻时也赶上了最早一波的出国潮,当时还是前清官员的父亲很主张他出国,可惜后来没争取到名额,以前总以为憾,现在看来没有留学背景反而是一件好事儿。

  何校长是从最基础的教员开始,扎扎实实干了几十年才一步步当上大学校长的,他很珍惜现在的身份和地位,很想在现在的岗位上多干上几年。但是,他不可能像王文广那样让出专家楼,估计他搬出来了,也没人敢住他的房子,所以只能从其他方面下功夫了。

  考虑再三,何校长趁着妻子和女儿一家去外地,将家里带有资产阶级色彩的家具,服装,大小物件包括女儿的钢琴,都给想办法清理出去了。

  虽然这引起了最高级别的家庭大战,女儿女婿,甚至小外孙都彻底不搭理他了,还被妻子赶到了客厅睡觉,但何校长一点儿都不后悔。

  学校工会的校刊一举成名,印刷量自然也提高了,现在每期都印一千多份,除了免费给学校图书馆,校领导,各个系里以及工会留下的上百本,其余都摆在工会外面的邮箱上售卖。

  十六开大小,二十页左右的刊物定价一毛钱,每月靠着卖刊物能收入一百块左右,这笔钱不算多,但足以支付给作者的稿费了。

  根据何校长的要求,他们每一期刊物都是围绕勤俭节约的内容来编写的,虽然这个主题很好,但一连出了好几期,稿子依然不少,但对于审稿人来说,难免就有些懈怠了。

  马爱红紧皱着眉头,对旁边的同事说道,“小高啊,你看看这个稿子,哎呦写得也太夸张了,我觉得咱们这个主题不能再办下去了,可读性显然逐渐在下降了!上一期的刊物是不是还剩了五六十本没卖完?”

  小高也觉得她说的有道理,不过,这换主题可不是他们这些小职能说了能算的,就笑了笑,递过去一篇稿子,说道,“爱红姐,你看看这一篇文章写得特别好,可以放到文艺栏目吧?”

  马爱红认真的看了一遍,很欣喜地说道,“是很不错!内容也很好,是怀念朋友的文章!”

  他们工会分工明确,马爱红和小高负责初审,每天临下班会把通过的稿件交给负责复审的同事小沈和赵珍珍,但这篇文章无论是文笔还是故事都太出众了,很打动人心,马爱红等不到下班,径直拿着稿子去找了赵珍珍。

  赵珍珍此刻正皱着眉头,认真翻看着桌子上的一大摞报纸。

  其实马爱红不止一次发现了,最近这个赵珍珍有点奇怪,她以前工作都很认真负责的,但最近几天她很爱溜小号了,而且偷懒的方式和别人不一样,上班不好好审稿,不知道从哪里借来一堆报纸抱着看。

  他们工会日常工作不算忙,偶尔看看报纸倒也勉强说得过去,但赵珍珍这样一看就是一两个小时,而且那专注的神情恨不得钻到报纸里去,也真是少见了!

  这报纸有什么好看的?总不会比还好看吧?

  马爱红敲了敲桌子,有点严肃的对赵珍珍说道,“小赵!别看报纸了,你先看看这篇稿子怎么样?”

  赵珍珍回过神来,好脾气的笑笑,将稿子接了过来。

  实际上,赵珍珍已经从报纸上搜罗到了一些蛛丝马迹,虽然现在还没有大张旗鼓的报道,平城现在也很安静,没听说市政府有什么大的动作,但是她知道,一切已经在酝酿中了,甚至可能已经发生了,一切很快就会来了。

  任何事情有了第一次,就会有第二次。

  自从上门参加了小孙子的抓周礼,曹丽娟就经常拉着老伴儿来儿子家了,有时候王稼轩需要照顾花儿脱不开身,她就一个人坐公交车过来。

  孩子们是很喜欢她这个奶奶的,尤其是建昌,因为奶奶不光会带好吃的,还会教给他很多有趣的东西,曹丽娟现在上课内容很灵活,有数学语文的内容,也有一部分自然生物的内容,而且她做出来的教案很有趣,特别适合建昌这样的学前儿童。

  课时也不像以前那么长,跟小学的课时一样,一节课就讲四十来分钟,往往小建昌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她已经结束了讲课。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很大的激发了孩子的学习乐趣。

  而且受益者也不光是建昌,赵珍珍自学初三课程难免会遇到难题,王文广工作忙,她都是把问题攒到一起问他,现在婆婆来得勤,有时候就直接请教婆婆了。

  只是来的次数多了,曹丽娟越发觉得儿子家现在的房子太小,尤其是客厅,放了沙发茶几餐桌之后,再也放不下别的了,建民和建国两个的书桌都是放到了自己的卧室里。她给建昌和赵珍珍上课,就只能选择在餐桌上进行了。

  他们家现在的餐桌是赵珍珍从学校仓库借来的,一张掉了漆的长木桌子,看起来既不坚固也有点难看,即便是赵珍珍在上面铺了一层浅米色的涤棉布当桌布,曹丽娟用的也十分不舒服。

  特别是从张妈那里无意间知道了,之前在专家楼里的那些西式家具并不是留给了现在的房主人,而是被劈成柴烧了,她对儿媳妇的意见就更大了。

  虽然那些西式家具都是花架子并不值钱,但赵珍珍这么做也有点太过分了!瞧瞧他们现在的家里,虽然打扫得很干净,但里里外外哪里还有一件能拿得出手的好东西?全都是些粗制滥造的物件!

  曹丽娟觉得,一个家庭虽然不需要太讲究,但过日子总要有几件好东西的,不然的话和那些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区别呢?

  “珍珍!你这道题做错了!”

  曹丽娟坐在餐桌旁,指着卷子上的一道物理题目,有点嫌弃的说道。

  初中的课程语文数学,包括地理历史这些学起来难度都不算大,唯有物理和化学这两门学科,赵珍珍学起来有点吃力,尤其是物理。

  她彼时正在看着建昌画画,抬起头好脾气的笑了笑,拿过来卷子仔细看了看,又耐心的演算了一遍,这次总算做对了。

  曹丽娟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学这些东西只靠死记硬背是不行的,最主要的是要认真思考!”

  赵珍珍又点了点头。

  一旁的张妈看了看时间不早了,就抱着小建明问道,“珍珍,我去做饭吧,今天吃什么?”

  赵珍珍早起去肉店排队运气很好买到了一只白条鸭子,就说道,“把鸭子炖了吧,再炒个青菜就行了!”

  张妈点点头,将小建明递给赵珍珍去了厨房。

  小建明在妈妈的怀里很不老实,他对浅米色的桌布十分好奇,伸出两个小手去抓,一开始谁也没在意,但这小家伙干劲儿十足,不停的抓抓抓,最后用力一拽,竟然将整个桌布都拽歪了,顺便,打翻了小建昌的一瓶墨水儿。

  墨水儿撒到他刚画的一串葡萄上,紫葡萄立即变得一片脏污了!

  小建昌很生气,冲着弟弟使劲儿瞪了两眼,不高兴的说道,“妈妈!弟弟太淘气了!”

  张妈去做饭了,赵珍珍又抱着孩子,曹丽娟只好帮着收拾了一下,她将桌布撤下来,将建昌的画具重新放好,说道,“三宝啊,奶奶下次来给你带一个漂亮的画册好不好?”

  小建昌高兴的点了点头。

  曹丽娟瞅了一眼掉了漆的桌面,终于忍不住说道,“珍珍,以前你们在楼里住着的时候,那些家具都哪里去了?”

  赵珍珍抱着小建明正要去院子里玩儿,闻言愣了一下,说道,“妈,你已经知道了是吧,虽然这么做的确可惜,但是现在的局势已经很紧张了,那些家具虽然好看,但一看就是资产阶级才使用的东西,留着早晚是个隐患。您不是也曾经说过吗,文广才当上校长,不知道多少双眼睛盯着呢,所以不能因为这些小事儿拖了他的后腿!”

  曹丽娟虽然没觉得局势有多紧张,但涉及到儿子的仕途,她没再反驳,但脸上的表情还是有点难看。

  赵珍珍只得再次耐心的解释道,“妈!您恐怕还不知道,因为主动搬出专家楼,文广现在在学校的口碑可好了!我们工会上一期的校刊,刊登的勤俭节约的第一个榜样,就是文广呢!而且,其实也不光是我把家具给丢了,何校长更狠心呢,听说家里的钢琴都被他扔出去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78页  当前第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9/17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年代好妈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