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长安小饭馆_分节阅读_第66节
小说作者:樱桃糕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68 KB   上传时间:2019-09-07 17:15:41

  沈韶光笑一下,怎么会没什么呢。

  “这宦海仕途到处是明流暗涌、坑坑洼洼,言论、政见、政事、党派哪个都可能让人跌一跌。妻子身世,与其相比,真不算什么。”

  “于男子,仕途经济固重,亲眷妻子亦不少轻。” 林晏看着沈韶光,认真地道,“阿荠,你是我倾心爱慕之人,若因此错过,我怕余生都不安乐。”

  沈韶光紧紧地抿着嘴,只怕张口便控制不住自己。

  “阿荠,你想得太多,总求万全,哪那么多万全呢人生便如行舟,不知会遇上什么,我们可选不过是同舟之人,你真不愿跟我一起吗阿荠”

  最后这声求肯似“阿荠”让沈韶光心理防线彻底崩塌,罢了,就跟他一起冒这场人生险吧。至于会不会平添多少贪嗔痴怨,会不会失了心神方寸,会不会人生多艰有什么算什么吧

  “我叫沈韶光,生在荠菜漫山遍野时候。”沈韶光缓缓地道。两世皆是如此,生日前后不差一星期,也所以两位父亲才取了同样名字吧只是这一世还多了个更具体小字。

  林晏笑起来,眼前仿佛展开了明媚三春景光。

第92章 东市的酒肆

  冬至节三天假,沈韶光过得堪称“跌宕起伏”,与合伙人开会一次从有房有车小富婆变成分期付款房奴;喝醉一次与男朋友分手,分手未果,干脆口头协议婚姻,另,哭了两次,造成今年情绪失控次数超标。沈韶光在冬至第四天早晨,一边喝粥一边如此总结。

  粥是黄澄澄小米粥,稀稠适度;配粥是豆腐拌咸菜,加了葱花和麻油,以及唐人爱醋芹;主食则是肉末花卷和豆面栗面麦面三合面小馒头,另有煮得鲜嫩嫩鸡蛋。

  这鸡蛋一看就知道是于三公主煮,有大约豆子大溏心儿,既够嫩,又不腥气沈韶光顶不爱吃流黄蛋。这时候家里也没有很精确计时器,不知道三公主是怎么做到每次都煮得这么好。

  说到煮鸡蛋,沈韶光想起很多年前看过一本小说,女主人公生孩子,她不靠谱又有外心丈夫送来外面买饺子,而同病房产妇则在吐槽自己老公。1

  那产妇老公往病房送了些煮鸡蛋来,一个个硬得橡皮似。产妇很纳闷,老公说他严格按照妻子说做,凉水放进去,开锅后煮四十五分钟。产妇说,“我说是四五分钟,你煮四五十分钟怎么不煮四五个钟头”又说临生孩子之前,带着老公挨个儿指着告诉家里什么东西在什么地方,只怕自己生完孩子回家,老公饿死了。

  当时沈韶光才十几岁,年龄差太多,成长背景也不一样,根本不能与书中女主人公共情,对满地鸡毛婚姻生活也不太在意,这本书读过也就算了,却不知为什么对这一段记得很清楚,特别是这“四五分钟”梗儿吃货敏感性

  沈韶光记得还有里面女主做给男主猪油拌饭,错把糖当成了味精,男主大口大口地把这一碗甜味猪油饭吃了下去两个人因为身份差距,到底错过了,一错过,就是一辈子。

  沈韶光不知道为什么会想起这么久远故事,或许是恋爱中女人格外多愁善感吧。

  自己到底没有错过林晏,至于婚后两人会不会暴露了什么真面目沈韶光微笑,把鸡蛋塞进嘴里,暴露了再说吧,就像他说,想太多是不行,总求万全,哪那么多万全呢人生便如行舟,不知会遇上什么,我们可选不过是同舟之人。

  看着自家小娘子阴晴不定、时而蹙眉时而微笑脸,阿圆问“可是这饭不合口味”

  沈韶光笑道,“我在想豕油拌饭。”

  阿圆跟着旧主时没吃过,现在好吃东西太多,想象了一下,摇摇头,并不是很感兴趣样子。

  沈韶光也没吃过。蔡澜先生把猪油拌饭列入死前必食清单,沈韶光疑心这里面有太多情感加成。一勺猪油,些许酱油和葱花,加上白米饭,难道能发生什么化学反应

  店里有现成猪油,沈韶光中午便试做了一盆猪肉拌饭。与简单地加酱油、猪油、葱花比,她拌饭几乎可称豪华了加了腊肠、鸡丝、腌笋丁、虾仁,别不说,红红绿绿,至少卖相很漂亮,热腾腾米饭把油脂香气挥发出来,闻起来也很勾人。

  阿圆在吃面前是顶没有气节,之前不以为然化成了几乎把脸埋在碗里。

  于三一向对沈韶光做奇奇怪怪饭很是拒绝,但尝了一口这猪油拌饭之后,也吃了一碗。

  其余人等也很捧场,沈韶光心满意足林少尹吃没吃倒没什么,沈韶光总疑心他味蕾比较少,之前在自己这里可着劲儿地夸好吃,都是策略。

  冬至节后,沈韶光像这样钻厨房鼓捣吃食时候越发少了。邵杰盘下了东市酒肆,忙着装修整理店面、配置桌案什物和人员,争取赶在新年元正之前开业。沈韶光除了日常管理本有四家酒肆,还琢磨着怎么把东市店打造成沈记招牌不能浪费了这好地段,关键,不能让那么些钱白花了

  东市离着皇城近,周围住了好些达官显贵,附近又有逆旅邸店集中崇仁坊和著名大唐红灯区平康坊,与西市平民化不同,东市简直是中心商业区里面中心商业区。

  为了打造这间沈记招牌,一鸣惊人,沈韶光和邵杰在保持沈记统一特色基础上,又对其做了若干改造。

  比如增设雅间。二楼隔出很大一块,做成了几个包间,供想清静客人使用。雅间也确实“雅”,墙上是几幅或富贵华丽或悠远淡然画,木地板上摆着大餐桌或小食案,余者檀木榻、小香几、银泥屏风、蜀锦隐囊该有都有,又盆中养着腊梅,炉中燃着熏香在这儿吃饭,一碗面条花上千钱,你都不好意思说贵

  给“贵人”们设置雅间用心,给大众食客“娱乐”,沈韶光也不含糊。沈韶光与邵杰商量,在一楼大堂开出一块来,砌成舞台,自家张二郎等可以在这表演报菜名和扶墙出沈记。

  邵杰拊掌“很是应该我们这戏弄在东西市可是独一份。全不似他们弄两个歌姬咿咿呀呀,都没几个人听” 2

  像这种戏剧小品形式席间表演,在此时不是没有,只是大多都在权贵豪富之家宴会上,而东西市酒肆,有些会请平康歌姬来弹唱揽客,邵杰说便是这个。

  邵杰又道“那日我跟随家祖父去赴行首周家宴席,席间便有戏弄,听说那两个杂戏人从前在王府里伺候过呢,我看也不过尔尔,关键是段子太老。” 邵杰嫌弃地撇撇嘴,“段子”这个词显然是从沈韶光那里学。

  沈记“段子”确实新,却不是沈韶光脑洞大,擅原创,或者她记性好,储备了几个g笑话,而是她发动了人民群众。

  沈韶光早便觉得“剧本”才是这种表演灵魂,就像菜品一样,不断出新,才有生命力和吸引力。

  然而不原创段子,不知道自己幽默细胞匮乏,靠着前世看笑林广记之类笑话书,也撑不了多少时候。沈韶光想起从前听说聊斋先生以茶换故事典故,便决定也加这么个互动请食客投稿,题目限定与吃饭相关,要求滑稽有趣,凡是投了便赠应季花糕一碟。

  这一举措已在沈记四家老店实行,果然群众力量是无限,收集上来不少有趣段子。沈韶光便把这些段子编纂改造在一起,除了吝啬贪吃客张二郎系列以外,又加了读书人们喜欢雅谑系列、略有些香艳闺阁系列、大众喜闻乐见痴愚系列,故事大多与吃有关。

  沈韶光创作不行,选择编撰本事还是过关,立意不正、太黄暴、涉及政事等等全不取,只取那些“全家坐在一起吃饭都能看”毕竟,我们就是为了逗个乐子。

  食客们能讲出这样幽默故事,都是好这一口儿,此时见自己笑话被演出来,颇感自豪,有自恋,问准了什么时候演,不断重复来看,不光自己看,还约着亲朋好友来看,沈记无端又创了一波收,圈了一波粉。

  邵杰便是“戏弄”粉,闲着没事便听几段,也所以才格外看不上人家无他,胃口被养刁了。

  沈韶光却又道,“光戏弄到底单调,我们莫如与东市演百戏、跳胡旋舞这些签个契,让他们每旬来一两次,客人们打赏他们自留,我们再额外付他们些钱。”

  “那更好了”

  沈韶光没提请平康坊歌舞妓子来,倒不是她清新脱俗三观正,而是请不起有名、漂亮、弹唱好,请一次,太贵;不那么好,请来做什么呢

  进了腊月,东市沈记酒肆开业了。

  站在二楼围栏边儿,看着云来食客,听着许四郎那经典开场报菜名,沈韶光问专门来捧场林晏“是不是觉得还不赖”

  “不是不赖,是甚好,”林晏笑道,“特别好。”

  沈韶光生出些圆满感来,笑得眯起眼。

  “也不枉我在你那里虚等喝那些茶水。”

  沈韶光扭头看他,林晏眼角翘起,神色中带着三分调笑,两分委屈。

  因着新酒肆开业并老酒肆换季度菜单迎新年等事,沈韶光确实比较忙,甚至偶尔还有外宿时候。林晏也忙,抽出空儿去探望她,她却又不在

  沈韶光舔下嘴唇,学着浪荡子声调,斜睨他“是不是有悔教夫婿觅封侯之感啊”

  林晏忍不住笑了。

  沈韶光以为他不会回答,他却笑着点头“悔得很。”

第93章 进击的火锅

  也许是季节原因,也许是前阵子东市火锅节群众基础,几家分店火锅都卖得格外好。

  沈韶光趁热打铁,干脆仿效秋天螃蟹月,弄了个“火锅月”,打出口号“天天吃,不重样”,并单做了个火锅菜单,数一数,果真有三十余种。

  沈记火锅锅底样数多是真,却也有噱头成分在。

  从前沈记就有七八种锅底,经典奶汤锅、清汤锅,主打“鲜”味儿海鲜锅、鱼头鱼骨锅,素菌子锅、枸杞红枣桂圆锅之类,今年冬天,火锅家族又壮大了。

  其中一大类别是养生锅。唐人颇重视养生,好采个药、练个丹不知道有多少,便是普通人也爱吃个乌米饭,喝个黄芪粥之类。

  乌米饭,又称青精饭,是把南烛叶子捣碎取汁,浸泡粳米,然后炊蒸而成这浸泡炊蒸又有讲究,要“九浸九蒸九晒”。如此折腾出来米粒,色黑而紧小,可煮食,亦可泡食,属于一种半方便食品。沈韶光吃过几次,觉得滋味并不见佳但食疗,求本也不是滋味,没看诗圣杜甫都说吗,“岂无青精饭,使我颜色好。”

  沈韶光请郎中开了十来道适合大众秋冬季食疗方子,其中有一道真还有南烛,为其可以强筋益气,固精驻颜,而冬天正适合补益。沈韶光本来担心加了南烛以后汤底黑乌乌,影响食欲,谁想大家对此接受良好。

  有食客写诗说,“奶汤枸杞颜如玉,小鼎青精色如丹”,弄得跟美容产品广告似。

  除了这些食疗药膳锅底以外,作为一个穿越人士,作为一个从辣椒顶起火锅多半边天时代穿过来穿越人士,不鼓捣出个辣味锅底来,实在意难平。

  沈韶光与于三试了总有五六次,总算做出了适口香辣锅底。

  用芝麻油与鸡油把花椒、葱、姜爆香,加胡椒、豆蔻、桂皮等香料,略炸,然后加大量食茱萸酱,并适量豉酱、醪糟和糖翻炒,随着热气升腾起来是呛鼻子浓郁复合香辣味。

  小跑堂一进厨房就打了个喷嚏,赶忙出去,而沈韶光和于三都装备齐全蒙着口罩全是拜托阿圆缝。他们把适才炒底料加水熬煮,然后从细筛中滤过,再加滚烫花椒油,便有了几分后世川渝麻辣锅样子。

  辣味实在是一种太神奇味道,只要接触,不管它刺激是口腔还是鼻粘膜,嘴里都会禁不住分泌出唾液来。

  食茱萸辣又不同于辣椒辣,它没那么霸道,却又有自己香味,并可以去腥去膻,实在很适合涮食羊肉和鱼虾。

  因着火锅新菜单事,沈记老店诸人,中午惯常试吃火锅。对这香辣锅,爱爱死,不能吃则到处找冷水漱口。

  沈韶光是受过“魔鬼辣”摧残,觉得这点辣味不算什么,吃着感觉还不错。于三公主这样矫情人竟然是个能吃辣,平时难得听他说个“好”字,这次评价居然是个句子“还挺好”,沈韶光几乎感动得流下泪来。阿圆照旧是“小娘子做得都好吃派”,虽然也喊辣,却吃了不少然后下午就跑了好几趟厕所。

  阿圆经历让沈韶光专门在菜单上注明,“此辛香锅底,味道虽美,然刺激肠胃,诸君子慎选。”

  谁想食客们不少都有“中二病”,这一句似乎起到了广告语作用,店家既这么说,一定要尝尝然后便有大老爷们儿红了眼睛。

  沈记是顶贴心,跑堂奉上香米粥,不说解除窘状,只言护利肠胃。

  除了这些在锅底上做文章,沈记又添了羊蝎子锅、酸菜白肉锅、鸡肉锅、鸽子肉锅等已经炖好了锅子,骨酥肉烂,热气腾腾,可蘸料食用,亦可空口吃。秋冬本流行炖菜,这些炖菜锅子颇受一些保守食客欢迎。

  为了配合这三十天“天天吃,不重样”口号,各分店门前诗壁上都是漫画火锅争先显然是受了相声五官争功影响。

  几个长脚带手火锅围在一起。

  一个“眉眼清秀”穿士子袍火锅道“吾汤清味鲜。”

  一个长胡须穿道袍火锅道“食吾可益寿延年。”

  一个圆墩墩笑眯眯火锅道“还是我等炖锅骨酥肉烂。”

  一个着石榴裙有两分妖娆态火锅“食过我香辛锅,再不看你们”

  明明是锅子模样,却有须有眉,神情栩栩,唐人何曾见过这种广告画,谁见了都捧腹。

  特别是东市分店,其诗壁长而宽,沈韶光为了画它,费了不少工夫。工夫不白用,有不少看了画儿进来,进来便问,“来个那可益寿延年”又或者“要那个再不看其他香辛锅。”

  沈韶光偶尔听见,颇为自得。

  东市酒肆开业时间短,人流大而杂,她盯在这里时候居多。

  在这里,颇碰到几位故人,比如禁军中那位花二十两银子买了酸梅汤方子校尉。他与另几个大汉一同进来,虽都是便服,但看其身形步态,也知这几人当都是禁军中人。

  沈韶光迎上前去打个招呼,那校尉一怔,也想起她来,再想到这“沈记”名字,原来当初摆摊儿小娘子已经在东市开了大酒肆

  几个禁军中为首那个看看沈韶光,又看这校尉。

  校尉轻声道“这便是那卖我们乌梅饮小娘子。”

  为首笑了,“小娘子熬得好乌梅饮子,这两年我们兄弟熬过酷夏全靠它。”

  那校尉与她道,“这是吴将军。”

  沈韶光忙对这将军福一福,客气回去。因着这点渊源,沈记赠了几道菜,也算再续善缘。

  沈韶光还见到了宰相李悦。

  那是个休沐日,太阳颇好,已经过了饭点儿了,老相公带着两个奴仆溜达进来。

  沈韶光本在柜后与管事说话,抬眼见他,忙笑着迎上去,“相公万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页  当前第6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6/7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长安小饭馆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