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一抬头,孙耀祖看见了站在旁边的赵九福,这才算是明白发生了什么,他心中暗暗叹了口气,再一次庆幸弟弟交到一个好朋友:“原来是赵大人帮了忙,赵大人,多谢了。”

  “孙大哥何必客气,你们一家人好好聊一聊,我在外头等着吧。”赵九福想着他们一家人肯定有话要说,他在场的话反倒是不大好,索性也不在这里杵着。

  赵九福走出去几步,与那狱吏说起话来,话里话外就是让他帮忙照顾几分的意思,那狱吏没料到这位赵大人说话这般客气,但是满口答应下来。

  另一头,孙光宗趁着这功夫检查了一下孙耀祖的伤口,一边小心翼翼的将家里头带来的金疮药给他换上,一边低声说道:“哥,你忍着一些。”

  孙耀祖额头冒着冷汗,却咬牙说道:“没事,不过是挨了十个大板,算不得什么。”

  孙夫人心疼都给他擦汗,一边又开始怪自己不得力,也帮不了夫君什么忙。

  孙光宗却是知道这里头的官司,衙门打板子是有技巧的,有时候一百大板都死不了人,但有时候十个板子都能让人皮开肉绽,而孙耀祖显然是后者,衙门的人根本没有手下留情。

  这样的情况让孙光宗更加担心,他低声问道:“大哥,这次的事情真的没办法了吗,这根本不关你的事情啊。”

  孙耀祖为官多年,倒是比他看得清,皱着眉头说道:“虽说是府尹办下的事情,但我是他手底下的官,并未起到监察的作用,自然也是有罪的。”

  “这,那这可怎么办啊,二弟,要不然你再去求一求赵大人,说不定他有办法?”孙夫人有些慌不择路的问道,在她看来赵九福就是救命稻草,他们家可不能放手。

  孙光宗皱了皱眉头还未说话,那头孙耀祖已经握住了妻子的手,说道:“不必了,赵大人是翰林院的官,哪里管得了刑部的事情,想必让你们进来探监已经用了人情。”

  孙耀祖又继续安抚自己的妻子和弟弟:“此次的事情看着厉害,其实并不算什么,我看着这几日那几位大人的意思,我们几个虽说会吃挂落,但罪不至死。”

  这话一说,孙光宗先松了口气,他低声说道:“之前阿福去找刑部的朱大人,那位朱大人的意思也是这般,估摸着不会继续闹大。”

  孙耀祖一听,也像是吃了一颗定心丸,他原本只是自己的猜测,这会儿听了倒是安心了不少:“就是如此,不会继续闹大的话,我们几个无甚关联的大约只会得一个失职之罪,只是现在还在风头上,所以才继续关押着而已。”

  听了孙耀祖的分析,孙夫人才慢慢平静下来,抓着他的手问道:“真的吗,若是如此的话太好了,只是老爷还要关多久,你受了伤,地牢里头又缺医少药的,我心中担心的很。”

  孙耀祖拍了拍她的手背,虽说他家夫人有些顶不住事儿,但只看她在自己出事的时候愿意奔波,并不选择一走了之,孙耀祖就愿意多花一些耐心安慰:“放心吧,我受的伤不算厉害,到时候你们把金疮药留下一些就可。”

  孙夫人又陆陆续续的说了一些家中的事情,孙耀祖虽然被抓了,但孙家家底丰厚,这些日子其实并不算难过,只是他们心中煎熬罢了。

  孙耀祖听了只是点头,说道:“辛苦夫人和二弟了,夫人,你去把点心取出来吧,我与二弟还有话要说。”

  孙夫人点了点头,自行过去讲带来的糕点一一摆出来,这边孙耀祖看了看弟弟,低声说道:“出去之后好好谢谢阿福,他为孙家奔波也是担着事儿的,又得花费人情,在官场上落井下石的多,雪中送炭的少,你要好好谢谢他。”

  孙光宗点了点头,他哪里不知道赵九福的好,两兄弟又说了一会儿话,一直到狱吏觉得时间不早过来催促,孙光宗和孙夫人才依依不舍的离开了。

  在离开之前,孙光宗又偷偷地塞了红包给几个狱吏,哪一个都没有落下,拿了孙家好处的几个狱吏满口说会照顾孙耀祖,倒是让孙夫人松了口气。

  等到了地牢之外,孙光宗才对着赵九福长长的做了个揖,赵九福连忙把人扶了起来,叹了口气说道:“咱们多年的好友,不需这样。”

  孙光宗却红着眼睛说道:“阿福,大恩不言谢,这次没有你的话,我都不知道要怎么办,哎,都怪我这些年不用功读书,我若是也在朝为官的话,说不定还能帮一帮大哥。”

  赵九福拍了拍孙光宗的肩头,只觉得短短一些时日,曾经那个单纯天真的朋友迅速的成长起来,只是眼中都带上了一丝忧虑,这样的孙光宗让他看着既心疼又高兴。

  最后,赵九福只是说道:“孙大哥也是我的朋友,我帮忙也是应该的,这下你也放心了,既然有心的话就回家苦读,一年之后的会试再看胜负。”

  孙光宗点了点头,又感谢了几句才上了孙家的车,想必此事之后他定会发愤图强,孙家在朝廷之中实在是太单薄了,若是他能高中的话兄弟俩才能相互扶持。

  赵九福微微叹了口气,孙家的现在何尝不是他的担忧,赵家比起孙家来更加单薄,孙家还有钱财,但赵家却什么都没有,他身上唯一值得拿出来说的,也就是一个系统。

  这般想着,赵九福第一次对系统看重起来,若是将来他有一个万一,那么系统里头积攒的东西,恐怕就是赵家最后能留下的。

  之前他又是成亲结婚,又是送家人返乡,后来又拿着人参酒送人,陆陆续续的花掉了不少积分,现在系统里头还剩下453,105个积分。

  看着这么多积分,赵九福心中才有了积分安全感,万一发生了什么意外,他也能有一丝自保之力,当然,真的到那种时候暴露系统的话,他可能就没办法平平稳稳的生活在大周朝了。赵九福自然不希望如此,所以他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打算打算。

  其实比起历史上有名的皇帝来,大周朝当今皇帝还算是一个宽容的皇帝,一来是他尚未完全的掌控朝廷,不能为所欲为,二来是皇帝本身并不是一个嗜杀之人,所以孙耀祖等人才会有一线生机,换一个铁血的皇帝恐怕早就血流成河了。

  但随着皇帝的年纪一日日大起来,朝廷自然也会慢慢不稳,别的不提,皇帝如今的几个儿子出了大皇子都没有成年,但皇帝如今已经四十有六,虽说看着还似壮年,但大部分的皇帝可都不算长寿,只是不知道这位皇帝能不能活到七八十。

  赵九福胡思乱想了一阵,一时间思绪都有些烦乱,他琢磨了一下打算先回家,却发现有一辆马车慢慢的从后头跟了上来。

  那辆马车看似低调,但仔细一看不难发现用料精贵,赵九福下意识的看过去,却见马车的门帘微微撩开,露出一个人的身影来,那人笑着问道:“赵大人,可有时间过来一叙?”

第164章 谈话

  赵九福坐在大皇子的马车上,看着对面风轻云淡的人心中疑惑不已,大皇子虽说年纪已经大了,但因为身体一贯不好,甚至可以说孱弱的缘故,成年之后还依旧住在宫中。

  这其实是有些不合常理的,不过大皇子本来就是嫡子,虽说没有被封太子,但却是皇帝唯一成年的儿子,皇帝和皇后愿意,其他人就算是有意见也管不着。

  不过大皇子的身体不好确实是真的,不说他成婚三年依旧无子,不管是谁看见他都会知道眼前的人身体不好,脸色一直是那种毫无血色的惨败,每逢换季都会小病一场。

  即使有太医院的人精心照料者,也没让大皇子的气色好一些,现在看他也是如此,眼皮底下的青黑一日日的积累,总让人带着几分疲倦。

  “赵大人可要用茶?”大皇子微微笑着问道,不说脸色如何的话,他长相儒雅,是个顶顶俊秀的人物,即使是孱弱的身体也不能损耗分毫。

  赵九福见他竟然提起茶壶给自己倒茶,连忙说道:“大皇子,让下官来吧。”

  大皇子微微一笑,只是慢条斯理的倒出两杯凉茶来,他的身体虚弱,即使是夏天的凉茶也是特制的那种,不但没有加冰反倒是有些温温的:“赵大人不必客气,尝尝看合不合胃口?”

  赵九福只得客客气气的接过了一杯茶,也是这马车走的稳当,不然在马车里头喝茶非得泼一身,他尝了一口,大皇子的凉茶带着一丝苦味,不过倒是也并不难喝:“味道不错。”

  听见这话大皇子扑哧一笑,自己也举着杯子喝了一口,喝完之后才忽然说道:“没想到赵大人回京之后第一件事,竟是管了孙家的事情。”

  赵九福听见这话倒是并不奇怪,这几天他帮孙家走门路的事情并不算隐秘,但凡是有心人略查一查就能知道,只是不知道大皇子为何忽然提起:“下官惶恐。”

  大皇子露出一个笑容来,又给赵九福倒了一杯茶,忽然长叹一声说道:“说起来赵大人与那位孙家少爷也是多年的好友,想必是情同兄弟,如今孙家求诉无门,赵大人一回来就愿意伸出援手,倒是也不辜负年幼时候的情分。”

  赵九福听着这话倒像是夸赞自己的意思,试探着说了一句:“下官也并未相帮什么。”

  大皇子摇头说道:“吾十一岁就跟随父皇处理朝政,十多年来,朝堂云谲波诡,时有人乘风浪起,也有人随泥石落,发达着身在深山有远亲,落魄者伸出闹市无熟人。”

  说着这话,大皇子又看向赵九福,此时他的眼睛并不像平时那么清澈,反倒是带着一丝丝深邃艰深,“如赵大人这般不离不弃,愿意伸出援手的少之又少,若能得赵大人这般的好友,实属人生之幸事。”

  赵九福微微抬头看着大皇子,似乎有些明白他的意思,他心头微微一跳,先是想到皇帝能在十一岁就把这位皇子带在身边处理朝政,肯定是看重这位大儿子的,但又想到大皇子的身体,想到皇帝膝下单薄,那时候二皇子可还未出生。

  无论大皇子打着什么主意,赵九福对他的印象其实还是不错的,尤其是那时候大皇子一力主张医疗防止手段,要知道这可是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他犹豫了一下,笑着说道:“下官不过是做了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

  大皇子笑了笑,再一次给他倒了一杯茶,笑着问道:“不知道鄙人有没有幸,能够成为赵大人的朋友?”

  赵九福没料到他会这么直截了当的说出来,微微愣了一下,才说道:“殿下是君,微臣是民,君臣怎么能以寻常人的关系来论理。”

  大皇子微微挑眉,盯着赵九福看了一会儿,忽然哈哈笑了两声,伸手将茶杯推到他面前,继续说道:“赵大人不用紧张,吾也就是随口一提,不会因此逼迫赵大人。”

  说完这话,他转而问道:“听闻赵大人在戴河镇的时候,曾让孙家人到处寻找粮种,而这些年陈家村的粮食产出一直高于周围村庄,不知道是否寻到了粮种?”

  赵九福没料到大皇子居然对粮种感兴趣,不说皇室中人了,就是京城的那些大户人家估计也不太重视粮食产出,毕竟不管是灾年还是丰年,他们终归是饿不着的。

  赵九福倒是也没有隐瞒,开口说道:“这些年倒是寻到一两种好的良种,但一旦换了地方产出也一般,有些味道好的,产出就更差。”

  “陈家村那边的粮食产量比周围的村子好,相比起粮种,其实还是土地的缘故,下官早些年一直在琢磨农肥的事情,倒是真的折腾出一二办法。”赵九福说着说着,倒是也来了精神,“殿下想必不知,在城里头人人嫌弃的东西,在村里头却受欢迎的很,只是不说要花钱买,有时候就算是想买也是买不到的。”

  这就是古代人口的问题了,种地的人远超过城里头的人,再有一个土地也贫瘠的很,光是靠着天然肥料可不够用,古代可没有化肥,有些偏远的村庄连买肥料都没处买,土地却得年年连种,这么下来产出能上来才怪了。

  赵九福从自己想到的堆肥的方式,说道后头找到的那种旱稻的种子,倒是说得神采飞扬的样子,在他心中考中状元自然值得骄傲,但是在十几年的时间内,将陈家村的土地慢慢改善,不但扩大了良田的范围,更增加了粮食的产粮,富裕了大家的日子才是难得。

  一直到现在即使没有金坷垃的作用,陈家村的百姓只要能够勤勤恳恳的种田,风调雨顺的时候就能过一个丰年,这是赵九福最骄傲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他此次回乡并没有再次使用金坷垃,只因为陈家村的土地基本都改造完毕了,村人也熟悉了堆肥的办法,金坷垃虽然能够增产,但用在当地已经有些浪费。

  明明是带着味道的乡间农事,但大皇子倒是听得兴致勃勃的样子,赵九福说完之后才反应过来,抬头一看大皇子的模样倒是不好意思起来,“殿下,下官说的这些是不是太无趣了,乡间之事大多粗鄙,听起来也毫无趣味。”

  大皇子却摇头说道:“吾倒是觉得,乡间之事才是大周朝的大事,若是百姓吃不饱,还谈什么其他,赵大人说得这些,听得吾也是热血沸腾。”

  赵九福脸色有些奇怪,暗道这位大皇子的品味也有些奇怪,听农家小事米田共也能听得热血沸腾,这审美倒是有些奇特。

  赵九福这会儿显然没有想到,这位看似孱弱的大皇子有着一颗多么伟大的雄心,正因为如此,他才会凭着孱弱的身体活到现在,也那么的关心民生小事。

  大皇子的话题一转,忽然问道:“赵大人在翰林院也有一年有余,不知道有没有心去工部,将这堆肥的法子普及天下,甚至还有可能研究一下粮种。”

  赵九福的心头微微一跳,要知道他现在是从五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若是愿意慢慢熬资历的话,将来或许能有一天能够入阁也说不定。

  但是工部就不同,先不说他过去的话能不能升职,光是这两个体系就不同,别看现在大皇子给了他一个机会,但实际上进了工部,他能不能真正的做事还不一定。

  大皇子显然也知道他的担忧,只是笑着说道:“工部那边员外郎有空缺,若是赵大人过去的话,倒是能够正好接任,再有一个,比起在翰林院饱读诗书,赵大人不觉得在工部更能施展自身所长吗?”

  大皇子这话并无任何贬低人的意思,赵九福的学识是不错,但翰林院这地方别看间在帝心,但实际上却徘徊在政治中心之外,赵九福再想要做出一些成绩来可难上加难。

  除非是皇帝私心偏爱,不然翰林院就是个熬时间的地方,得慢慢的打磨才可能升职,再说萧甯年纪轻轻,这位置十年八年都不一定能空出来。

  但是工部就不同了,大皇子细细的观察过赵九福的为人,觉得他并不是那种阿谀奉承之人,反倒是个实打实的实干家,这样的人在翰林院实在是浪费了。

  尤其是赵九福方才说起粮种和堆肥的事情,那确实是一套一套的,别的不提,光是堆肥能够普及开来的话,让百姓们的粮食产出增加一些也是好的啊。

  大皇子这时候的提议真心实意,事实上工部那空出来的位置也实在难得,若不是他跟在皇帝身边的话,怕还不知道这次的事情。

  赵九福心中犹豫,他犹豫的并不是舍不得翰林院的事情,事实上这话若是皇帝问的,他肯定一口答应下来,但此时问他的人是大皇子。

  若是自己答应了,会不会被归入到大皇子这一派,若是不答应,会不会得罪这位大皇子。

  赵九福也是看过宫斗剧的人,忍不住一时就想多了一些,倒是大皇子似乎想到了什么,笑着说道:“赵大人放心,无论你选择如何,吾都乐意为之。”

  赵九福心中一动,又一次想到自己曾经关于粮种的想法,到底还是舍不得眼前的大好机会,笑着说道:“殿下,若是陛下有旨意的话,下官自然会遵从,只是殿下也知道,在朝为官并不是臣等能随心所欲的。”

  大皇子一听便知道了他的意思,笑着说道:“吾知晓了,赵大人且等等吧。”

  说完这话,赵九福才发现马车已经到了赵家门口,放下他之后大皇子就离开了,赵九福心中有些不安,不知道这位大皇子会如何操作,他私心里并不想跟皇子们搅和在一起,尤其是现在皇帝身体还好的情况下,但显然这事情并不是他自己可以控制的。

第165章 工部员外郎

  赵九福暂时没把这事儿告诉严玉华,实在是这事儿悬而未决,他现在说的话平白无故的让她跟着一块儿担心,毫无好处。

  第二日,赵九福果然早早的过去销假,距离他的假期结束其实还有整整六日,但回到京城之后他却没有偷懒的意思,这也是摆出一个态度给上司看。

  赵九福的探亲假是有例可寻的,萧甯又分外的喜欢这位下属,自然不会多加为难,回来销假这一日就开始工作起来。

  按理来说即使他不在,翰林院的事情也不会堆着等他回来做,但事实上屋子里头确实是多了许多等着人整理的文档,显然是冷淮川并不想给他收拾烂摊子。

  对此赵九福倒是毫无怨言,事实上他与冷淮川的关系时冷时热,全看这位大人心里头打着什么主意,但终归是好不到哪里去的,他若是愿意帮忙的话,赵九福估计心里头也会嘀咕。

  就这么连续忙碌了十几日,好难得一个休沐赵九福又陪着严玉华回了一趟严家,严老夫人倒是高兴的很,只是严波又拉着他说教了一通,无非是怪他不该掺和孙家的事情。

  在严波面前,赵九福只是乖乖听他训话,左右严波也只是老丈人,总不能搬到他家中教他做人的,与其跟他当面过不去,还不如忍一忍,等他说够了也就罢了。

  果然赵九福摆出乖顺的样子,严波反倒是不好说了,毕竟女婿不是儿子,可不是他想打就打想骂就骂的,说到底严波还觉得自己这都是善意的指点。

  严老夫人看见严玉华回来倒是高兴的很,见她脸色红润又放心了一些,拉着她的手说道:“知道你跟着孙女婿回去了一趟老家,我还怕你一路不习惯会瘦了,现在看着倒是气色很好,可见孙女婿对你想必是不错的。”

  严玉华露出一个羞怯的笑容,这会儿没有外人在,她跟祖母倒是也说了几句心里话,:“祖母,夫君他对我很好,陈家村那边也不错,都是知书达理的人,相处起来并不困难。”

  严老夫人并不完全相信这话,乡村里头的人能知书达理到哪里去,赵家人过来的时候虽然还算明理,但也带着几分粗鄙的,不过她也不会当着孙女说这话,反正赵家人现在都回去了,赵家现在是孙女自己当家,日子肯定是舒服的。

  两人说了一会儿知心话,严老夫人又催促道:“如今你们俩回到京城了,孩子的事情也得抓紧,玉华,居家过日子,只有生了孩子才算是稳当了,一个不够两个不少,多生几个才更好,若是有了儿子,你在赵家才算是扎根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