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68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赵九福肯定不会知道,就因为他靠着角力赢得了状元,对老赵家以及陈家村附近的孩子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时光流逝岁月变迁,这一代的孩子甭管读不读书,身体都练得结实无比,倒是给未来带来了无数的变化,也成了文人中的一道清流。

第128章 大登科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江花绕屋厅事近,烟树连城野趣真。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

  所谓的金榜其实是因为殿试发榜使用的是一种黄纸,表里两层,根据不同的大小分为大小金榜,其中小金榜一般人是见不到的,这是进呈给皇帝御览之后存档使用的。

  而大的金榜在盖完玉玺之后,在传胪典礼之后由礼部尚书亲自送出太和门,张挂在宫城最东边大门之外的宫墙壁上,故而才有金榜题名一称。

  但是与之前的会试乡试等截然不同的是,其实在金榜题名之前,众位考生在金銮殿上就会得知自己的名次,传胪大典才是考生们最重视的一个仪式。

  传胪之日,赵九福等人早早的等候在宫门口,此次因为有文状元的武术之争,虽说状元之名还未定下,但当日之事已经传得沸沸扬扬。

  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到赵九福和白静轩身上,甚至还有几分主动上前与赵九福打招呼,显然是想要跟未来的状元郎打好关系。

  状元郎寻常,但一个已经入了皇帝的眼,甚至还让皇帝几次夸赞的状元郎就不寻常了,即使不能交好也不能交恶,这一点在场的人心知肚明。

  无论是何人前来,赵九福依旧是不卑不亢的姿态,说话客气中带着几分疏离,并没有任何趾高气昂的意气风发,这倒是让不少人对他的评价更好了一些。

  白静轩面色冷静,也不知道是不是受了家中老人的嘱咐,这一次倒是并未表现出任何不满来,甚至对着赵九福还客气的笑了笑。

  只是这个笑容却让赵九福警惕起来,对比起之前那个自傲的白静轩,眼前这个表情如常的更让他觉得背脊发冷,看得见的敌意不可怕,伺机而动的毒蛇才吓人。

  幸亏很快未来的新晋进士们就要进门了,这一次他们能够从宫门的正门直接进入太和殿接受传胪大典,也是他们一辈子最为辉煌的时候。

  宫殿正门可不是寻常会开的,一般而言除非是皇帝皇后或者太后之类的喜丧大事,即使是朝中一品大员上朝也得走小门,就是皇帝用到这扇门的机会也不会太多。

  大周朝的宫廷跟故宫有几分相似,但对比起来更加大气一些,占地面积似乎也更大,从宫门口往里头走的时候,微微抬头就能看见高高在上的宫殿。

  赵九福心中暗暗想着,大约权势一词就是通过这些一次次的考试,一步步的白玉台阶,一点点的渗透到每一个官员的心中。

  大周皇帝没让这群考生多等,很快就出现在太和殿中,他看起来似乎十分高兴,走进来的时候脸上一直带着笑意:“不错不错,此次赵九福连中六元,又靠着角力夺得状元之名,也算是一件趣事儿,如此,朕便点新亭府赵九福为头名状元,广西府白静轩为榜眼,山东省谢云坤为探花,特赐进士及第。”

  赵九福、白静轩和谢云坤同时出列谢恩,不知道是不是皇帝的喜好,第一甲三人都是年轻才俊,赵九福形容出色就不另说了,白静轩至少也相貌堂堂,而作为探花郎的谢云坤站在他们身边也并不逊色,三人各有春秋。

  皇帝看着满意,示意了身边的太监选旨:“此次共新晋进士98人,特赐第二甲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山东省进士苏二虎为第二甲头名,为传胪郎。”

  赵九福听着这名字有些惊讶,回头就看见一位身材健硕肤色黝黑的青年男人站了出来,朗声喊道:“传胪郎苏二虎谢陛下隆恩。”

  不得不说这位苏二虎长相十分魁梧,看着不像是读书人反倒是练武的,他这个名字也很像,尤其是往第一甲三人身边一站,这个对比越发的明显。

  传胪大典上,第一甲三人还没有第四名来的显眼,因为传胪郎是要起到揭晓唱名的,这位苏二虎苏传胪倒是十分喜欢这个任务,嗓门十分响亮。

  苏二虎一个一个揭晓唱名,他念了一遍之后,自然有由阁门承接,传于阶下,卫士齐声传名高呼,不得不说这种唱名在现代人看来有些羞耻,但身处其中却能热血沸腾。

  这一届最后录取的进士少,但同样也有一样好处,那就是大部分人都是进士,其中同进士不过区区三十人,这比例比往年少了许多,这般一来大部分人心中都欢喜的很。

  传胪可不是个轻松的活儿,赵九福光是挺直腰背站在那儿就已经很累了,但这位还得不间断的唱名,唱的声音还得够大,够敞亮。

  看着传胪郎的身板儿,赵九福真心觉得这位就需要这么健壮的身躯,才能够坚持到传胪典礼结束,不然的话传胪郎半路晕倒可就糟了。

  赵九福并未想到的是,这位苏二虎苏传胪可一点儿都不觉得唱名烦人,甚至在唱完最后一人之后,他还有些意犹未尽的咂摸了一下嘴巴。

  这位苏传胪真心觉得这次亏大了,好不容易考中了传胪,结果今年的进士特别的少,他这都还没过过瘾呢,后头的名字就没了,看他那架势恨不得从头再来一次。

  传胪之后,才是第一甲三人风光的时候,赵九福三人插花披红,已经换上了对应的红袍,而作为状元,赵九福可以带上金质的银簪花,其余两人只能带着彩花。

  这时候宫廷的鼓乐仪仗队会簇拥着他们走出正阳门,进行三年一次的跨马游街,这个时候就是京城最为热闹的时候,但凡是能走得动的都会出来看新科状元的热闹。

  当然,这欢喜只有第一甲三人能够享受,第二甲的进士就得从东华门离开,第三甲的进士就得走西华门,从这里便能看出三甲截然不同的地位来。

  大周朝的状元、榜眼、探花的衣服都是绯色的,只是上头的图案有所区别,这是因为状元及第之后,他不管将来担任任何职位,都是从正六品开始的,而榜眼,探花却是从正七品开始,这也是为什么白静轩那么重视状元的名号,这其中可是差了两级。

  坐在高头大马上离开正阳门,赵九福只觉得这游街确实是风光无二,光是他头上那朵簪花就价值不菲,簪花为银质花叶,饰以翠羽,用抹金银牌,钑字相同。他原本肤色就极白,红色一衬就显得越发的俊秀不凡,竟真有一种文曲星下凡的感觉。

  与他一对比,跟在后头的榜眼白静轩和探花谢云坤倒是略微有些逊色,白静轩虽然姓白,但其实他肤色是有些偏黄的,平时看着还好,这会儿穿上绯红的衣服,带着艳丽的簪花,倒是显得有些黯然失色,反倒是不如平日里有风采,当然,也可能是状元失利,让他的气色越发不好,而他偏偏在角力之中扭到了腰,这会儿坐在马上都有些僵硬。

  而探花郎谢云坤倒是白,却是那种常年不见太阳的苍白,看得出来这位探花郎才是个标准的文弱书生,在上马的时候还需要旁边的太监搭把手。

  不说别的,骑在马上显然就让这位探花郎有些不自在了,才刚走出正阳门他就满头冷汗,脸色甚至是白中带青,赵九福觉得这位八成还有些恐高。

  赵九福第一次直面京城人的热情,在这之前他一直觉得这个地方的人有些冷漠,这一点从赵老四天天出门买菜,一个月下来居然也没能跟隔壁搭上话可以看得出来。

  但是此时此刻,哪里还看得见丝毫的冷漠,一个个那热情的笑脸,那激动的眼神,不知道的还以为看见的他们家亲儿子亲女婿呢。

  赵老四因为知道自家弟弟肯定是状元,所以早早的就琢磨着看游街的好地方,以他的身份那样子的酒楼还拿不下来,最后还是顾行之出了面,所以这会儿他们是一块儿在楼上看游街,人还没影儿呢,赵老四都恨不得半个人爬到窗外去。

  顾行之也是高兴,有什么比弟子出息更让他得意呢,尤其是想到昨日回家之后,自家老爹似有若无的夸奖,顾行之就更加高兴了。

  看着赵老四坐立不安的样子,顾行之也不取笑,反倒是笑着说道:“老四啊,别着急,待会儿有你看的时候,你瞧瞧左右的包间,估计这会儿都坐满了来看状元郎的姑娘小姐了。”

  赵老四听见这话,倒是想起了一件事,笑着说道:“哎,阿福这中了状元之后,这媳妇也得看起来才是,不然以后他在京城,连个照顾家里的人都没有。”

  顾行之明白赵老四的意思,心中想到昨日父亲的话,倒是若有所思的说了一句:“你说阿福这眼光,不知道会中意什么样的媳妇。”

  赵老四摸了摸鼻子,笑着说道:“我哪儿知道啊,他年纪小小就知道害臊,每次一问就躲开,如今爹娘也不在京城,还不得咱们帮忙看着一些。”

  顾行之还在犹豫,他跟两个哥哥的关系都不好,所以对几个侄女也不算了解,这会儿忍不住感慨道:“可惜我闺女早早出嫁了,不然还真想让阿福当我女婿。”

第129章 跨马游街

  顾行之不是随口吐槽了一句,而是真心这么觉得的,他本身不重女色,家里头的子女都是正房嫡出,其中女儿比赵九福还大了三岁,在他回京之后就出嫁了。

  顾行之自己的儿女与他都不亲近,女儿的婚事他虽然掌了眼,但大头还是听了妻子和母亲的,所以他家嫡女是嫁给了顾师娘亲哥哥的嫡长子。

  顾师娘娘家早已败落,会让顾家的女儿嫁回去也有几分照应娘家的意思在,不过那嫡长子除了样貌一般之外,倒是样样还成,所以顾行之才没有反对。

  可是几年下来,顾行之对这个女婿便有几分不满,虽说他们家不敢给女儿气受,但男人该有的毛病那人一样不落,真本事却是没有多少。

  哎,早知道弟子能这么早来京城的话,让女儿等一等也未尝不可。

  顾行之心中忍不住这么想着,这时候他不过是有些惋惜,完全没考虑他就算是有心,恐怕那时候家中妻女也是绝对不会同意的。

  赵老四也觉得可惜,可不是吗,顾行之若是有女儿的话那就是知根知底,赵九福娶了老师家的闺女也算是一件美事,现在却不成了。

  两个男人都觉得惋惜,靠在窗边露出有些忧郁的样子,倒是让旁边的青竹看得牙酸,他觉得顾大人还好,自家四爷这脸简直没法看。

  不过很快街道上传来的欢呼声锣鼓声就打断了两个大男人的伤春悲秋,赵九福骑在高大的马匹之上,走在最前面一点点步入他们的视线。

  “阿福,这儿,往这儿看。”赵老四猛地大声喊起来,直接将周围女子的欢呼声都压了下去,那些娇滴滴的声音可挡不住他的大嗓门。

  赵九福的听力十分不错,很快就跟着声音找到了他们三人所在的位置,笑着朝着这边摇了摇手,弄得赵老四更加激动,差点没把自己给挤下去。

  青竹拽着赵老四的手,忍不住喊道:“四爷,您悠着点,您这要是掉下去的话咱们可丢人丢大发了。”

  顾行之倒是镇定许多,风度翩翩的朝着下面的弟子挥手,如果不看他笑得合不拢嘴的话,倒是也是个淡然如菊的文人。

  他们三人知道赵九福这是在跟自己打招呼,可周围看跨马游街的人却不知道,赵九福朝着这边挥手的时候,旁边包间里头发出一声欢呼声音。

  下一刻赵老四就听见隔壁有个清脆的女声叫道:“状元郎看到我啦,他正朝着我挥手呢。”

  下面的赵九福没能听见这个声音,毕竟除了家人之外,在这么嘈杂的环境之中他很难分辨出其他人的呼喊声,若是他能分辨出来的话说不定能避免之后发生的事情。

  赵老四和顾行之倒是听见了,赵老四还笑着回头说道:“瞧瞧,阿福往那白马上一座,不知道多少小姑娘哭着喊着想要嫁给他呢。”

  下一刻,顾行之发出一声惊呼,赵老四回头就瞧见隔壁包间扔出来一个东西,上头还是闪闪发光的,朝着下头的赵九福就扎了下去!

  那竟是一支金簪!

  一般跨马游街的时候,旁边热情的百姓总会想要扔一些东西以表自己的喜爱之情,尤其是姑娘小姐们,扔鲜花,扔手帕,甚至扔自己的耳环玉佩的不在少数。

  但是金簪绝对是少之又少的,一来是这东西十分昂贵,不是一般人买得起的,二来也是簪子锋利能够伤人,原本是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若是伤了人自然是不大好。

  可这时候偏偏就有人扔了,还是一支沉甸甸的,从二楼直接扎下去的金簪,赵九福身手敏捷,在发现的时候第一时间弯腰躲了开去。

  赵九福动作利落迅速,他身后的白静轩却反应不及时,他原本没注意从天而降的金簪子,发现赵九福的动作才心中一惊避了开去,谁知道这一下又扭到了自己的腰。

  伤上加伤的后果就是白静轩一个跟斗直接从马匹上载了下来,若不是下头的护卫机灵扶了他一把,说不定还要被那骏马狠狠踩上一脚。

  更加坑爹的是,白静轩摔下来之后才发现,那姑娘扔金簪的力气不算大,方才他跟着赵九福躲摔下了马,但事实上他就是不躲开,金簪最多也就是砸一下旁边的路。

  可躲都已经躲了,摔也已经摔了,白静轩脸色难看的再次上马的时候,只觉得周围的老百姓都在看自己的笑话。

  赵九福微微挑眉,这次他可真的不是故意的,任由谁看见金簪朝着自己砸下来也会躲开。

  后头的探花郎谢云坤倒是想要劝解两句,结果才说了一句白静轩就冷哼一声,显然是连他都迁怒上了,谢云坤也不是没有脾气的人,顿时也懒得再搭理他。

  除了白静轩本人之外,其余人都只觉得这是跨马游街过程中的小小意外,毕竟这么多年来游街的时候发生的意外多了去了,

  上头的姑娘大约知道自己闯祸了,连忙让下人将包间的窗户关的紧紧的,恨不得从未在这家酒楼出现过,既然没出大事这时候也没有人会上去追究此事。

  赵老四倒是低声嘀咕了一句:“这谁家姑娘啊,金簪子说扔就扔,好险没砸到咱家阿福,你瞧瞧,把那榜眼都吓得掉下马了。”

  顾行之也心中不满,眼看队伍已经过了他们这一段,站起身笑着说道:“成了,你们早些回去吧,待会儿阿福就骑着大马,备伞盖仪的被送回去了,家里头总不能没有人招待。”

  赵老四一听果然赶紧着就回去了,等了一会儿果然看见仪仗队送了赵九福回来,他又是邀请他们喝茶,又是一个个送了荷包,忙得不亦乐乎。

  仪仗队却没有多留,毕竟不管是马匹还是那些依仗都是要送回去的,这一次小巷子又彻彻底底的热闹了一次,赵家临时住的宅子门槛儿都差点没踏平了。

  等人终于走了,赵老四才兴致勃勃的围着赵九福绕圈,看着他身上穿戴的状元朝服喜不自胜,那欢喜的尽头几乎能比得上当初他喜得贵子了。

  不得不说,赵九福这一身确实是十分打眼,御赐的状元朝服是一整套的,也就是说从正六品的状元朝冠、朝服之外,还有腰带、靴子等,甚至还有一套补服随着仪仗队送到了家中。

  这一同送来的还有赐给每一位进士的五两银子,表里衣料各一端,这些赵老四都没功夫看,只盯着自家弟弟看个没完没了。

  赵九福这么厚的脸皮都被他看的不自在起来,忍不住说道:“四哥,咱坐下来歇一歇成不,您喜欢这套衣裳的话,我换下来放你屋里头让你慢慢看。”

  赵老四却拉着他说道:“别脱,让我再看一会儿。”

  下一刻,一直以来五大三粗,发生什么事情都乐呵呵跟没事儿人似的赵老四,忽然伸手揉起眼睛来,赵九福第一时间还以为他眼睛进沙子了,仔细一看才知道他竟是红着眼睛哭了。

  原本一个大男人抹眼泪的场景是有些滑稽的,但赵九福不知为何却觉得有些心酸,他一路走来固然有自己的意愿,但身上却是背着全家人的希望的。

  赵家之中每个人都对他寄予厚望,除去老赵头和老陈氏之外,一路陪着他科举的赵老四怕是花费心思最多的一个人,也怪道他会这般激动。

  赵九福心底忍不住有些想念家中老父老母,虽然知道捷报会一路送到陈家村,他也为父母挣得了名声,但终归不能亲自拜谢二老。

  许久,赵老四心中的激动才慢慢平静下来,他打量了一番自家弟弟,方才跨马游街的时候光顾着高兴了,这会儿才发现弟弟穿着这身衣裳越发的俊秀。

  赵老四看着又有些鼻头发酸,拍着赵九福的肩头说道:“阿福,你出息了,爹娘若是知道的话怕还不知道如何高兴。”

  赵九福忽然笑着抱了抱自家四哥,才说道:“四哥,你之前不久知道我可能会夺得状元,怎么这会儿看着更加激动了。”

  赵老四不好意思的抹了抹鼻子,才说道:“知道归知道,到底没落到实处,这次可不同,你开始皇帝老子亲自封的状元郎,谁来都拿不走的。”

  赵九福听着有趣,又说起会让他高兴的事情来:“过几日朝廷还会发放进士牌坊银,每个人都能拿到二十两,到时候四哥你带着回家去。”

  赵老四一听果然更加高兴,这可是进士牌坊,到时候往村里头一建,他们老赵家几辈子都能光耀,人家都说光耀门楣,他家弟弟这一出息,是把将来几代人的脸面都挣到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