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_分节阅读_第120节
小说作者:人生若初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764 KB   上传时间:2019-09-03 22:02:02

  赵九福却不管吕靖气急败坏的样子,继续说道:“微臣要弹劾陛下登基之后奢侈成性、夸多斗靡。饫甘餍肥日食万钱、衣轻乘肥履丝曳缟。”

  “赵九福,你这是污蔑,圣上登基之后克俭克勤、戒奢宁俭,奢侈两字从何而来?”又是吕靖跳脚骂道,一副恨极了赵九福的样子。

  朝中其余的官员脸色却变得古怪起来,怎么看吕靖的跳脚都十分古怪,且不说这位大人一贯是泰山崩于前而不乱的性格,单单他跟赵九福的私交就十分不错,两人难道就不会私底下通通气,再说了,皇帝可是吕家的外甥。

  赵九福却继续说道:“陛下确实是克己奉公,但在微臣看来却还尤有不足,陛下且听,陛下登基之时,礼部记载花费了银钱一百万有余,皇后娘娘册封典礼,又是一百万有余,后头的几位嫔妃加起来也只多不少,再看陛下一顿饭,竟是要吃二十几样菜品,且不说一个人能不能吃完,光是一顿饭就得花费上千两银子,后宫的娘娘们加起来,每日的支持便是这个数字,陛下的后宫之中,更有宫人三千人,光是这些人的俸禄就不是一笔小数字。”

  话说到了这里,在场的人都意识到赵九福是真的在弹劾皇帝,而不是耍花腔让他们主动的削减开支,一个个脸色变得意味深长起来。

  有的人心想这个赵九福真的是不知好歹,看皇帝对他偏爱便不知道天高地厚,这一次肯定是要撞南墙了,有些人却看着吕靖的态度,猜测起皇帝的心思来。

  果然,下一刻吕靖更是跳脚骂道:“陛下是一国之君,堂堂大周的皇帝,难道一顿饭就不能吃十几道菜?后宫之中的宫人,多是先帝时期进宫的,难道这也得怪圣上,再者陛下后宫只有一后三妃五嫔,比起历史上的君王来远远不足,礼部还催着陛下明天重开选秀好开枝散叶,赵大人难道觉得这不是大事儿?”

  赵九福却说道:“陛下愿意吃,自然是可以吃的,但若是愿意为了黎民百姓少吃一口,便是普天之幸,是大周百姓的福分,是圣明之君。”

  “再者,宫中皇后和娘娘们又不是不能生,为何要让三千宫人留守宫中?陛下政务繁忙,难道还要天天在后宫选妃不成,吕大人莫不是要做佞臣,让陛下沉迷女色不务正业。”

  吕靖当下大怒,挽起袖子就要追打赵九福,谁知道赵九福年轻体力好,一边跑一边还在大喊:“天下的支出不能减,陛下若能为天下人牺牲自己,便是大周的天幸,还请陛下以身作则,带领大周皇室为大周,为百姓们克己复礼。”

  “好了!”皇帝似乎对吕靖和赵九福当庭追打十分不满,拧着眉头喝道,两个人一前一后的停了下来,吕靖气喘吁吁,赵九福却只是眼观鼻鼻观心的等着皇帝的回话。

  高高在上的皇座挡住了皇帝眼中的笑意,他很快说道:“赵大人言之有理,朕既然是一国之君,自然要舍小节而成大义。”

  “从今日起,除太后每日照旧,朕每餐不可过十,皇后亦然,其余嫔妃依律减半。”皇帝说完之后又扔下一个炸弹,“着内务府清点宫中,凡二十五岁以上宫人,可自行归家,朕登基在位之年,此后不再选秀多添后妃宫人,国库充盈之日,才是选秀再开之时!”

第226章 赵大人你惹事儿了

  皇帝一锤定音,彻底将下头的声音压了下来,从大义上来看,这位皇帝舍己为人,宁愿自己少吃一些,少花一些,少睡一些女人,也要把钱省下来给六部以及天下老百姓来用,别人不说,吕靖那个老滑头已经长揖到底,大喊陛下圣明了。

  这时候文武百官能怎么办,难道还能说皇帝做的不对,不能这么节约吗,即使他们心里头有意见也得暂时憋着。

  赵九福一副感激涕零的模样,站在吕靖身边也是做了个揖:“陛下圣明,陛下能为天下黎民百姓克己勤俭,这边是大周百姓们的福分。”

  也有人早早的将自己的女儿都准备好了,就等着新帝上位之后第一年开始选秀,现在一下子被断了国舅公的梦,忍不住说道:“陛下,节俭是一件好事儿,但选秀一事……”

  皇帝却已经接过了话茬,淡淡说道:“赵爱卿言之有理,宫中宫人过多,无所事事反倒是容易滋生事端,朕已有妃嫔数人,足以开枝散叶了,何必再耽误无辜的女子。”

  那大人恨不得跪下来说这不是耽误,是提拔,可皇帝已经站起身来了,淡淡说道:“朕意已决,诸位大人不必多说,赵爱卿,如此的话户部可能有盈余。”

  赵九福瞄了一眼脸色难看的礼部尚书,虽然皇帝削减的是自己的开支,但以前这部分开支大部分都是礼部来操持的,赵九福连忙说道:“必能有盈余。”

  于是户部的事情就这么圆满的解决了,只是从朝中出去的时候,诸位大人们的脸色都不那么好看,他们大约也是意识到了,此次的事情可不是赵九福一个人能做的,最大的可能就是赵九福与皇帝早就商量好了,到了这时候给他们挖坑而已。

  且看吕靖一出大殿就跟赵九福一脸哥俩好的样子就知道了,若不是皇帝先同意的话,他吕靖能对赵九福有什么好脸色看才奇怪了。

  虽然钱是要到了,但各部的大人却不那么痛快,毕竟皇帝高调的说从自己的吃穿用里头节约出银子来,这不是在打他们的脸吗。

  正想着呢,忽然有人看见康亲王朝着赵九福的方向走过去,不少大人都露出看笑话的脸色来,谁不知道这位康亲王是个混不吝的,向来是谁的面子都不卖。

  但要知道康亲王也是宗室,现在皇帝直接取消了选秀不说,摆明了要削减皇室的支出了,他一开口,下头宗室的日子自然就不那么好过了。

  别的不说,若是皇帝单纯的开口削减的话,估计还会有人说皇帝刻薄寡恩,上位的第一年就对自己的长辈亲人下手,同样是大周的宗室,这是同室操戈。

  但是偏偏赵九福先把国库的事情提了出来,还把六部拉下了水,现在皇帝说要削减宗室的支出,或许还有几个迂腐的老大人会念叨几句,民间却只会说他体谅百姓,是个好皇帝。

  在众人心中,康亲王估计也憋屈的很,虽说他是唯一一个有实权的宗室,但谁家也不会嫌弃钱多不是,以后景况大不相同,他心中能没点想法?

  谁知道康亲王板着脸走到赵九福面前,却露出一个略显僵硬的笑容来:“赵大人深明大义,其实本王也觉得这些年来,大周宗室过于奢靡,今日陛下带头节俭,本王也会吩咐下去。”

  最后,康亲王甚至伸手拍了拍赵九福的肩头,笑着说了一句:“你很好。”

  等这位康亲王离开之后,赵九福才反应过来,想来这位康亲王能成为唯一一个掌权的宗室,靠的可不只是皇家的血脉,其中更有政治上的敏感。

  皇帝已经决议要做的事情,他们康亲王府也不差那么点钱,康亲王自然愿意表现出大力的支持来,这一年来他算是看明白了,如今这位大侄子的心性,可是跟先帝截然不同,若是朝堂上这些人还把他当做先帝来糊弄,早晚会自食其果。

  可别人却不知道康亲王的深明大义,一个个都觉得这位老亲王是不是迷糊了,还是赵九福这人给他灌了什么迷魂汤,不然怎么好好的康亲王也疯了。

  赵九福心中却稍稍安定,康亲王能旗帜鲜明的站在皇帝这边,那么剩下来那些宗室也只能心甘情愿的被削减开支,他们里头根本找不出一个领头人来。

  就如百官猜测的那样,在皇帝带头,康亲王紧紧跟随之后,后宫之中的太后也站出来,明确的表明自己愿意为了大周百姓,少吃一口饭,多走一步路。

  太后都带头了,皇后和后宫嫔妃自然得大力支持,不就是少吃几口饭,少做几身衣服,只要以后选秀真的停止,没有更多的小妖精进来跟他们抢皇上,那就没什么不可忍的。

  相比起来,宗室确实是有怨言也没法说出口,皇帝大手一挥,今年原本应该送给他们的福利都没有了,赏赐变成了皇帝亲手写的字,或者画的画,光荣倒是光荣了,但是不顶钱啊。

  要说大周宗室穷的吃不上饭,那肯定是没有的,大周开朝才多少年,宗室的数量还不算特别的庞大,这些人的俸禄已经在了,少了赏赐也就是少了一部分享受而已。

  皇帝并不在乎这些人的想法,若不是赵九福给出了解决办法,他原本是打算直截了当快刀斩乱麻的处理掉尾大不掉的问题。

  如今能温和一些倒是也没什么不好,但若是有人还心怀不满,来他面前,或者去太后面前哭诉的话,到时候皇帝不介意让他们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苦日子。

  宗室那边只能叹息一声认命了,心中嘀咕着这个赵九福也不是个好人,居然想出这么抠门的法子来,他倒是也不怕得罪了皇帝,谁知道皇帝自己会不会想享受呢?

  赵九福其实是想过的,但在他心中曾经的大皇子,现在的皇帝是一个不贪图享受的人,或者说他的目标并不是单纯的吃喝玩乐,而是更高层次的青史留名。

  不得不说,被先帝一手带大的大皇子身上,其实是有深刻的先帝的痕迹在的,比如说先帝数十年如一日的表示自己的仁慈,想要当一个仁慈之君流芳百世,而新帝也希望自己的姓名能成为历史上的一个耀眼的点,只是两人选择的道路不同而已。

  后宫之中宫人们归家的事情也轰轰烈烈的开始了,与太监多是被家人所卖不同,宫女们大部分都是小选上来的,并且都是良家子女,毕竟这些人其实都是妃嫔的预备役,大周的皇帝显然是不想自己的儿女从低贱的人肚子里头出来。

  数量庞大的宫女人数之中,除去一部分无家可归的不想归家自愿留下来,大部分到了年龄的恨不得立刻出宫,这时候出宫她们能带走自己的积蓄,还能拿到朝廷遣散的银两,后者虽然不多,但加起来也足够她们过一段富足的日子了。

  二十五岁的年纪在古代是不小了,但若是家中还能得力的话,想要嫁人也容易,再不然挑一个鳏夫嫁了,也比留在宫中日日夜夜的蹉跎好啊。

  倒是也有人将目光放到皇帝身上,觉得这么多宫女出宫,之后的选秀也停止了,说不准自己能有机会勾引皇上,当一个娘娘也不是不可能。

  宫中人生百态,随着一批批的宫女外放,反正传到皇帝耳朵里头的都是感激之声,到时让皇帝的心情也好了许多,有一次还跟皇后说道:“这些宫女也是可怜,最好的年华都蹉跎在了宫中,即使现在能拿到一笔银钱也无法补偿。”

  皇后娘娘是陪着皇帝一路走来的,他们是少年夫妻,感情也极好,皇帝如今的皇长子也是皇后所出,“如今能出宫,想必她们也是欢喜的。”

  想到此后宫中或许还会有新进的宫女,却不会再有选秀,皇后心中倒是也高兴的很,哪个女人不怕色衰爱弛呢,她还是一个母亲,自然要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也多亏赵大人想出这样的法子来,只是此次的话,他怕是要挨不少人的骂了。”

  皇帝听她提起赵九福倒是也不奇怪,甚至哈哈笑道:“如今人人都知道他是个不惧强权,敢直接弹劾皇帝的人,恐怕反倒是不敢招惹他了。”

  其实赵九福在官员口中的口碑不一,喜欢他的大力称赞,不喜欢的私下贬低,但在民间的口碑却十分好,从一开始的稻种良田推广,到后头的琼州红糖,一直到现在,可以说名声更上一层楼,“想必赵大人自己也是不介意的,他就是这么个人,心里头只看得见百姓。”

  皇后的眼神微微一动,心中浮起一个主意来,不过她并未直接开口,反倒是跟着皇帝的话笑道:“可不是吗,赵大人这般的朝廷命官若是再多一些,大周百姓就有福了。”

  皇帝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微微皱眉说道:“只可惜进士易寻,好官难求,有多少人能如明鹿一般,一日也不忘初心呢。”

第227章 会心一笑

  户部的问题暂时解决了,但赵九福却并没有轻松多少,这事情并不是一直靠着皇家和宗室节省开支就可以的,若不想要老百姓税收增高,他还得想办法开源才行。

  不过此次之后,时间也已经临近年关了,赵九福想到自己回京之后忙忙碌碌,不说陪伴严玉华回娘家了,就是两个孩子都没有多少时间相处,也就先把自己的步子放慢了一些。

  钱一到位,各部的气象也大有不同,大约是新帝的一连串动作把他们都吓唬住了,才有今年的担心,其实比起时间来,这一年户部给银子还算是痛快的。

  赵九福不知道别的五部如何,反正户部里头倒是喜气洋洋的,可不是吗,年节的东西提前发了下来,每位官员的俸禄分例都没有少。

  这也是为什么皇帝宁愿削减自己的吃喝,也不乐意节约其他的,他这边节俭了,针对的其实是宗室之人,说到底节约下来的是以前浪费的,享受的。

  但若是动了其他地方,说不定削减的东西,就足以让人心生不满,甚至连生活都成问题,这并不是不可能,多少家底子薄的京官就等着这些过日子。

  赵九福的分例也拿回了家,还没焐热就直接递给了严玉华,还说道:“到年底家里头肯定要花钱,你看着花吧,喜欢什么买什么。”

  严玉华扑哧一笑,一边把东西收起来,一边又说道:“行,就听夫君的,家里头年货都买的差不多了,不过年礼还未准备,倒是可以多买一些,想必今年上门来送礼的人肯定不少。”

  赵九福现在升官了,又在京城户部就任左侍郎,朝中那一个个都是人精,不管是看官职还是看皇帝的宠信,他们恐怕都会上门来走交情。

  家里头的事情赵九福是十分放心的,要注意的那几家他也单独跟严玉华说过,听见这话只追加了一句:“你也看着买一些首饰吧,这几年在琼州也没有买什么时兴的。”

  琼州的珊瑚珍珠不少,但论式样的话肯定是没有京城这边时兴的,赵九福自己其实不懂,他总觉得女子的衣服首饰都长得差不多,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关心妻子,也愿意花钱给她买,只希望妻子能够更加高兴一些。

  果然,听了这话严玉华眼中闪过了一丝笑意,点头说道:“好,到时候让银楼送了样子过来看看,不过论珍珠首饰的话,恐怕还是咱们带回来的那些好,光是珍珠的个头就大,这样子的品质在京城都找不到。”

  正说着话呢,赵顺灏蹬蹬瞪的从外头跑进来了,身后还跟着抱着赵顺晖的奶娘,看见赵九福在家之后,赵顺灏就立刻惊喜的扑过来,一把抱住赵九福的大腿说道:“爹,你在家呀,早知道灏儿就早点回来了。”

  严玉华笑着说道:“方才让灏儿带着晖儿去院子里头转转,趁着现在还没下第一场雪,他愿意多走走就走走,等下了雪可就不能疯跑了,这孩子从小是在琼州长大的,也不知道能不能适应京城的冬天。”

  赵九福伸手抱住孩子,一摸他的后背就发现汗津津的,其实现在京城的天气已经很冷了,西北风刮起来像刀子似的,院子大也有大的坏处,院子的墙壁根本就挡不住冷风。

  不过赵顺灏是小孩子活力壮,虽然他是南方长大的孩子,但灵泉的滋润效果显然不错,他适应的十分好:“放心吧,灏儿从小就身体好,哪里会扛不住一点冷。”

  赵顺灏顺势爬到赵九福身上坐下来,看这么利索的动作就知道他平时没少这么做,一开始京城这边的下人看着觉得惊奇,毕竟像是赵大人这么宠孩子的可少见的很。

  爬上来之后,赵顺灏才说道:“娘,我一点儿也不怕冷,不穿棉袄都没事儿。”

  严玉华被他气笑了,瞪了他一眼说道:“现在人人都恨不得穿两件袄子,你只穿了一件就撒丫子的乱跑,连披风都不肯用,显得你逞能是不是?”

  赵顺灏吐了吐舌头,不敢跟他亲娘强,转而问道:“爹,京城这边什么时候才下雪呀,我从小到大从没看过雪,晖儿也没看过,我们都想看一看。”

  赵九福笑了笑,说道:“以往这时节早就下了,今年倒是分外的晚一些。不过你自己想看就说想看,为什么还要拉上弟弟。”

  “但是弟弟就是想看。”赵顺灏看向刚被亲娘抱起来的弟弟,问道,“晖儿,你是不是想看雪,快回答哥哥是不是?”

  “爹!”赵顺晖不知道听懂赵顺灏的话没有,但却忽然张口喊了一声,这并不是他第一次开口说话,这孩子说话的时间早,九个月的时候就隐隐约约能喊人了,严玉华还说过,这个儿子长大了八成也跟赵顺灏似的是个话痨。

  赵九福听着那响亮的声音露出微笑来,伸手将赵顺晖也报过来,一边一个坐在腿上,笑着问道:“晖儿,你想看雪吗?”

  赵顺灏拉着弟弟的小手催促道:“快说想看,想看!”

  “想!”赵顺晖鹦鹉学舌的学了一个字,随即不知道想到了什么咯咯咯的笑起来,整个人在赵九福的腿上前仰后倒的,看得人生怕他跌下来。

  赵九福扶着小儿子的后背,觉得这小子这笑点有点奇怪,但赵顺灏已经兴奋的叫起来:“爹,你看,弟弟也说想,但是到底什么时候才下雪呀。”

  赵九福看了看天色,猜测的说道:“看着这天色,倒像是今明两天就要下雪了似的。”

  “真的吗,爹,雪长什么样,娘说比白糖还要白,但是世界上怎么会比白糖还要白的东西呢,那雪是不是也是甜的?”赵顺灏开始十万个为什么。

  赵九福知道这孩子好奇心太重,解释完了还警告了一句:“看雪归看雪,玩雪也可以,但你要是伸出舌头去乱舔的话,会把舌头黏在冰上头,知道吗?真要是那样的话,以后你就没有舌头了,也吃不到好吃的糖果了。”

  赵顺灏这一次倒是乖乖点头,说完了又靠在赵九福的耳边问道:“爹,那下雪的话,你可以带我去堆雪人吗,你以前答应过我的。”

  这孩子大约是知道赵九福最近忙碌的很,这话说的有些小心翼翼,一副生怕被严玉华听见的样子,倒是看得赵九福有些心酸,连忙答应下来。

  得到了赵九福承诺的赵顺灏高兴万分,自告奋勇的要去带弟弟玩,他所谓的带弟弟,其实就是让赵顺晖趴在地毯上翻滚,他则在旁边呐喊加油。

  赵九福看着觉得有趣,索性也加入了进去,于是两个孩子的闹腾,变成了三个孩子的闹腾,一时间屋子里头都是欢声笑语。

  严玉华眉眼也都是笑意,卢嬷嬷在旁边看着,也忍不住对她说道:“咱家少爷可好久没有这么高兴了,可见还得老爷亲自陪着,才觉得好玩。”

  严玉华无奈说道:“夫君公务繁忙,哪能时时刻刻抽出时间来,能这般已经难得了,等明年开春,灏儿也得去书院了,其实若不是咱们回京,他的日子哪里会这么空闲。”

  赵顺灏其实在琼州府的时候就已经启蒙了,只是他们回京一路耽搁,赵九福索性就自己在教导,到了京城这边一时半会儿没找到合心意的学堂,这才耽搁了许久。

  卢嬷嬷瞧了一眼那边,低声问了一句:“之前老夫人不是说让少爷去严家的家学?”

  严玉华却摇头说道:“我知道祖母是好意,但总归有些不合适,左右夫君也已经找到了合适的学堂,查过也没有任何问题,就这么定下来吧,之后我会亲自跟祖母说的。”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38页  当前第1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0/13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考试让我走上人生巅峰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