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六零穿书生活_分节阅读_第16节
小说作者:红酥手没酒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16 KB   上传时间:2019-09-01 17:25:27

  “……”嘿,这还上纲上线了。

  “你说的对,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杜梦闲正色道,然后从包裹里掏出军用水壶,咕咚咕咚的给自己灌了两大口水,“那同志你先跟咱们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兄弟姐妹多交流交流,我先歇一会儿,为接下来咱们的新征程保持体力!”

  见对面这位长得瘦小的女同志接纳了自己的建议,又非常诚恳的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且保证往后会改,麻花辫这才满意的点点头,然后掉头跟其他人热切的讨论了起来,期待着往后的新生活。.

  其实杜梦闲也不是真的困,只是想避免被人絮絮叨叨的,便假装睡着,闭着眼睛靠在伏城的肩膀上。

  谁知靠着靠着就真的睡了过去,再次睁开眼的时候,耳边依旧是火车哐当哐当的声音,只是夜深露重的,寒意更深了些。

  这个点火车上几乎没多少人说话的声音,大多数都睡了过去,看了一圈后,杜梦闲又喝口水润润嗓子,紧接着给伏城脖子下面垫了一个自己做的小靠枕。

  两人头挨着头,打了个哈欠又睡了过去。

  等天亮的时候,火车上的人才陆陆续续的醒了过来,昨天那个麻花辫见杜梦闲睁开眼睛之后,非常热情的递过来一杯热水,“同志给,这是我刚才去打的热水,你刚醒,喝点暖暖身子吧!”

  “谢谢,谢谢!”杜梦闲有些受宠若惊,没想到大早上刚睁开眼的待遇可比昨天好多了。

  “你们休息的咋样?对了伏城,来的时候我问清楚了,咱们去的好像不是同一个村子。”打从他们上火车以后,对面上车就打呼噜,一直到现在才醒的板寸青年依旧有些睡眼朦胧的。

  那青年跟伏城的经历有些相似,却也不是那么相似。

  对方是伏娇邻居家的儿子,名叫郭新露,今年十九岁,刚考上大学。

  不过这位郭同志虽然也是家有继母,但他跟继母处的跟亲的一样,且见不得别人说他后妈的不好。

  结果现在被继母给忽悠瘸了,以为家里情况不好,又觉得自己也是一个大学生了,不为国家效力实在说不过去,当下便热血昂扬的把自己名字报到了街道办那里,然后现在就是这么个待遇。

  郭家继母心眼坏是坏,但在明面上做的还不错,至少知道给他把钱跟票带的足足的,就连干粮也备了不老少。

  要不是伏娇跟郭家当了二十多年邻居,深知郭家继母的为人,恐怕还真以为对方是一个一心为继子好的后妈。

  谁叫他是露水的露呢,这人就是个马大哈,从小听着后妈的话,认为露水的露写的太麻烦,一直写的是道路的路,所以回回都认为自己跟弟弟拥有同一个路很亲切,表示兄弟俩这样感情更好。

  眼下他被忽悠来当知青,而他那个亲弟弟带着道路的路顺溜溜的上大学。

  就这样,他还觉得自己这样做没有错,弟弟不聪明,弟弟笨,自己把大学名额让给弟弟很好,这样弟弟将来也有一个更好的未来,反正他自己还可以再考……

  这到底是别人家的事,杜梦闲还记得当初自己听了这位露水大兄弟的遭遇后惊得目瞪口呆的样子,不过这事儿旁人还真没办法说。

  世界上也没那么多傻子,更何况这事儿但凡亲近的人家,谁会说出来去得罪人?

  再说了,人家录取通知书上的路就是道路的路,人家也没认错人,你能咋办?

  谁让你自己考试的卷子上写的就是道路的路?

  伏城点点头,“那也没关系,咱们离的也不算太远。”有认识的人当然有好处,遇到事儿了也能有人商量着说两句话。

  人毕竟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太独。

  “嘿嘿,你说的也是,反正离的又不远,大家都是同一个地方远离家乡的,以后互帮互助日子也不算错。”郭新露摸了摸脑门儿,然后又看向杜梦闲,“这就是嫂子吧?伏城大我两岁,我就称呼同志你为嫂子了,我这个人打小就爱睡,昨天也没来得及打招呼,嫂子别见怪。”

  伏城挺直了腰,“没事的,大家都是熟人,不会在乎这些小事的。”然后对杜梦闲挤挤眼睛,又郑重的说道,“这是我二姑家的邻居,郭家的大儿子,叫郭新露,跟咱们的目的地在一个方向。”

  杜梦闲抬头朝他笑了笑,“郭新露同志你好,我叫杜梦闲,直接叫我名字也成。”

  “哎哎,你好你好。”郭新露咧了咧嘴,“我也觉得叫名字没有距离感。”

  “对了,我是在B县的大东村,你们分到哪里去了?”

  杜梦闲想了一下,“我记得好像也是B县的,南……南汇村?”

  “哟,那是在一块儿!”郭新露一拍手,“同一个县的,也不远!”

  能考上大学就说明郭新露的智商没问题,至少在学习上没什么大问题,但人情往来方面……或者说是人心方面,就有些一言难尽了,但这一点并不是外人需要考虑的事情。

  “那可真是太巧了!”对面的麻花辫打从郭新露开始说话的时候就没吭声,这下子终于找到自己能接的话茬,“你们好,我叫梁东云,目的地也是B县,不过我在北河村。”

  郭新露一听兴致更高了,“那可真是太巧了,咱们坐在一块儿,竟然都是往B县去的!B县那边我知道,就咱们几个村子围着的那座山头,总共有四个合并起来的大村子,还有一个是西海村,这要是再来一个西海村的,那可就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齐活儿了!”

  杜梦闲挑挑眉,那还真是挺巧的,这一列火车上都是往同一个省去的知青,至少是同一个线路上的,能遇到可能分到一起的,她觉得有这种可能性,但没想到他们几个坐在一块儿的竟然都是同一个山头的,这缘分不可谓不奇妙。

  郭新露的确是能睡,但他不睡的时候也是一个话唠,“来之前我妈也给我打听过,说是B县那边虽然冷了点,气候不咋好,但条件还行。只要肯下苦力干活,就不愁吃不饱肚子……我还听说北河村那边靠着一条大河,每年村子里都会组织村民们下河捞鱼,然后挨家挨户的分,那可有不老少的鱼肉!”

  听他这么一说,杜梦闲脑子里立刻浮现出了鲜美的鱼汤,味蕾不自觉的勾着她,过来这么久她还的确没有吃过鱼肉,自然也馋得慌。

  梁东云惊讶道,“真的吗?那边真的靠大河?靠河的确是能吃到鱼,不过我家没有那边的亲戚,不太了解情况。那照你这样说,西海村是不是就靠近海?”

  郭新露摇头,“那地方可没有海,为啥叫西海村我也不明白。”

  俩人热火朝天的讨论着西海村没有海为啥会取这么个名字,杜梦闲也撑着下巴兴致勃勃的听着,只要不把她掺和到话题里去,她乐得别人多聊天让她多听几耳朵,从而得到自己想要的信息。

  火车继续慢悠悠的向前行驶着,伏城从车窗往外望,发现已到了有人烟的地方,估摸着差不多也快进站。

  又偷偷摸摸的掏出怀表看了一下,没急着拿干粮,打算出去找个地方吃一顿热乎的。

  果然,也就过了半个多钟头的功夫,火车在B县停靠了下来。

  火车还没进站的时候,就有不少人挤挤挨挨的站了起来,各自把自己的东西护在脚边,或者抱在怀里,推推搡搡的。

  杜梦闲坐在最里头没动弹,打算等人走得差不多了再站起来,眼下他们一个瘦小一个瘸腿的,强行挤出去的后果就是被人挤得瘫在地上爬都爬不起来。

  饶是这样,在车厢里不那么拥挤的时候,俩人下了车还是被挤得一个踉跄。

  无他,实在是站台人太多。

  “东西给我多拿着一点,你扶着我的手,咱们慢慢的往外挪,贴着墙走!”火车站的声音很大,即便两人靠得很近,可说话不得不加大音量。

  杜梦闲重重的呼了一口气,“把那个包裹背在我身上!”

  伏城没有听她的,把包裹往自己后背一背,脖子上又挂了几个网袋,就连两条胳膊也带了不少东西,“东西我背着,我力气比你大,你扶着我慢慢走,挂在你身上了东西重,你又扶不了我,两个人估计倒的更快。”

  看着别人大包小包的往外挤,伏城心里闷得难受,低头看了一眼两条腿,觉得这也太碍事了,忒得拖累人。

  杜梦闲也没跟他来回推,点点头,喘着粗气往外挤。

  那么长时间的火车坐下来,腰都有点直不起来,走路的时候还微微前倾,形象这种东西更是一丁点儿都不剩。

  俩人一边往外挤,一边时不时的打听着报道处在哪里,好容易挤出人群,就看到不远处的大楼下摆了几张桌子,上面竖了一个个牌子,整得跟失物招领处差不多,放在他们这儿那简直就是知青认领处。

  也亏得这时候没有那么多祸害眼睛的东西,杜梦闲眼神利落的紧,视线转了一圈后伸手指着最南边的一个方向,“大松山在那边!”

  他们的目的地就在大松山下,火车上谈论的那几个村子也都围着大松山而居。

  伏城点点头,腾出手来擦了一把额头上的汗,看到杜梦闲在大冬天的汗顺着眉毛往下滴,想顺手替她把汗给抹了,又想到什么似的,从怀里掏出一块帕子,“擦擦汗,别迷着眼睛。”

  杜梦闲也不跟他见外,顺手接过把脸上抹干净,帕子就往自己兜里一揣。

  虽然报道处在视线可及范围内,但他们俩人大包小包的,过去还得费老大的劲儿,一鼓作气的赶紧把手续办好才是要紧。

  “同志你好,我们是南汇村的知青,过来办一下报到手续!”伏城到了后,直接把身上的包裹往地上一扔,先把杜梦贤按在包裹上歇会儿,自己杵着拐杖走到了桌子旁。

  负责接待知青的人正坐着喝茶,猛不丁的一对拐杖先进入了视线,唬得他一口茶水险些喷出来。

  看了两人的证明后,负责人用一种非常敬佩的眼神看向伏城,“小伙子不错!”

  没想到啊,这位伏同志简直就是身残志坚的典范,腿都这样了,还不忘为国家建设出一份力!

  “应该的应该的。”伏城面色平静的回道,“这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负责人眼下对伏城的印象非常好,又看了眼他跟杜梦闲的婚姻证明,一个十九,一个二十一,也没什么不对的地方。

  又因为被伏城的精神所感动,特地搬了把椅子给他坐下,这种情况也没人说他什么不是,“对了,咱们现在在县城里,如果没什么要紧的事的话就坐在这儿等着。B县这次来的知青不少,大松山那一块儿更是多,就连其他山头的也有跟大松山同路的,待会儿一块走,等到了岔路口才会分开。”

  杜梦闲看了看日头,这会儿太阳上来了身体倒是暖和了些,又朝负责人要了些热水,递了个水煮蛋过去,之后跟伏城俩人靠着先填填肚子,本来打算吃点热乎的计划这下也泡汤了。

  一切都得等安顿下来再说,要不然人生地不熟的恐怕会给别人添麻烦。

  他们是两个人一起行动还好说,东西再多也能挪腾的出来,但郭新露和梁东云都是独自一人,东西也不少,同样是铺盖卷都得背着,挤下车的一瞬间就被人流分散了。

  这下找到了目的地,很快就东西一扔坐在了旁边。

  郭新露急急的喘了几口大气,“车站的人可真多啊,你们东西都齐全吧?”

  其余人都点头,梁东云又朝其他方向看了看,“不知道咱们什么时候才能走……”

  杜梦闲说道,“估摸着要等一会儿,总不能来几个人走几个人,想是要等人齐全了一起走。从这边走到大松山肯定得到天黑,人多一点也安全一些。”

  “说的也是。”梁冬云打起精神,又说道,“可惜咱们不在一个村子里,这一路上我也跟其他人聊了聊,倒是没再遇到同一个村子或是同一个方向的,咱们要是在一块儿相互熟识一些,也能更好的融入到当地的生活当中。”

  “反正也不远。”杜梦闲安慰道。

  几人是八.九点钟下的火车,又等到下午两点多钟才凑齐了六七十号人,都是大松山附近的。

  其中他们这边东南西北四个村子靠的近,但山的另一面也有不少村子,更别提还有同路其他靠山而居的村子了,浩浩荡荡的颇为壮观。

  负责人把他们带到了县道的大路上,不一会儿汽车的鸣笛声响起,一辆红白二色的长途汽车在不算平坦的道路上响了过来。

  车身上半部分为米黄色,发黄的痕迹很重,下半部分带了点砖红色,车顶上还有一小圈10公分左右高的护栏,大约是给乘客放行李用的。

  杜梦闲没见识过这个时代的长途汽车,正好奇的时候,伏城已经快速的拄着拐杖站了起来,然后伸手拉了她一把,快速说道,“赶紧的,要不然——”

  话还没说完,不只是负责人带头冲了过去,就旁边的巷子里也不知道打哪儿钻出了一大群人,推推搡搡的往车上冲,这架势比早高峰的公交车和地铁都不遑多让。

  杜梦闲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一边把东西往伏城身上挂,一边用大半个身子扶着他往车上挤。

  瞅着一个座位把人按了下来,又往脚下堆了一大堆包裹,结果一转身就跟一只粉嫩嫩的小猪凑了个面对面。

  “……”猪?

  猪?!

  猪为什么上车了?!

  她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拥挤的人群让她连转个脖子都做不到,只能隔着薄薄的竹筐跟那只猪来了个干瞪眼。

  也幸好小猪崽伺候的很精心,再加上它估摸着刚出生没多久,没多大异味,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

  但车上其他东西就别提了,车厢顶上堆了不少的东西,她甚至余光还能瞥到车窗外一只大公鸡在扑腾,草绳扣着鸡爪,挂在外头随着汽车颠簸来回晃荡。

  一路上都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触目可及的地方更是白茫茫的一片,山上积雪未消,可车里的一群人身上都出了不少的汗。

  这个年代终究还是淳朴的人多,即便是往上挤的时候,大多数人看到杜梦闲背着一副拐杖,又看到伏城腿脚不利落的模样还是稍稍的让着他一些,就连唯一的一个空座位也是一个热情的大哥给让的。

  看他们坐好后,让座大哥,也就是那位粉嫩猪崽的主人,热情的看着伏城,“同志,你们都是下乡的知青吧?瞧着就是有文化的人,你们这是往哪儿去啊?”

  “谢谢大哥了,我们是去大松山下面的南汇村。”

  “本来过来的时候还有些忐忑,可现在看到大哥这么热情又乐于助人的样子,我这心里就松了一口气。看来咱们B县的同志们都非常友好,叫我们这些从远方过来的知青们感觉到了亲人们的关怀!”伏城说起话来也是一套一套的。

  杜梦闲没吱声,支楞着耳朵听他们说话以及车上其他人嘈杂的声音,视线不可避免的总是收着一位胖墩墩粉嫩嫩的小猪崽。

  天色渐渐的暗了下来,在上车最初的热情过去后,车里的动静也小了下来。

  下午两三点才上车,从县城到镇上估摸着也要三四个小时,主要还是因为车速不快,路途又不平坦。

  这要再从镇上到大松山附近,大约得到半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1页  当前第1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6/12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六零穿书生活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