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天命为皇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燕柯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1.07 MB   上传时间:2019-08-13 15:55:23

  “是啊。唐姑姑和楚姨也是去给太后娘娘请安的吗?”姚青椒脸皮厚,针扎一样根本没动静,仿佛没察觉楚曲裳的嘲讽,依然笑语盈盈的,“太后娘娘午歇了,应是正睡的熟,唐姑姑和楚姨前往拜见,怕是得偏殿等上一会儿了。”

  “不妨事的,等太后娘娘,应当应分的。”世子妃便说。

  闻言,姚青椒就蹙了蹙眉,到有些好奇了,“唐姑姑和楚姨面见太后娘娘,是有什么要紧事儿?”否则,做甚空等?

  凭她俩的身份,正常操作……不应该是先回府,待下晌儿有功夫在来吗?

  “这……呵呵,到没什么大事,就是我哥哥下月初要办个诗会,就在城外百花沃,我琢磨着咱们能趁这机会聚聚,便来太后娘娘这儿请个旨,邀宗室郡主、县主们出城热闹热闹……”楚曲裳挑了挑眼皮,突然轻笑,“说来,我哥哥还跟我提过青椒你,说想邀你往前呢。”

  “邀我?”姚青椒挑眉。

  心里琢磨:你哥哥——豫亲王世子嘛!

  作者有话要说:  青椒——那是另一种人生态度,哪怕是咸鱼,只要抓的住机会,同样能享受人生富贵。

  就好像——零几年的时候,在首都三环里买了不止一套房的人qaq

  ps:小天使们这么热情,今天正好轮休,我就拼命加了一更。

  头一回日码九千,感觉彻底被掏空!

  话说,不止九千,这还是我头一本这么长的文,而且日六没断更的,哎玛儿,我都想给我自己喝采

第一百二十八章

  姚青椒自进燕京, 数月间,多多少少的, 其实见过楚敏几回。

  那人十来岁就‘质’这里, 平素的作风一惯就是‘低调’, 等闲不怎么出门。不过,这几年大晋战乱四起, 群雄割据, 豫亲王做为宗室王爷里最有势力地位的一个, 风头很盛。楚敏是他嫡子, 唯一的继承人,为豫州拉拢人脉, 布置暗局,动作自然就多了起来。

  燕京到底是大晋国都, 楚敏‘质’在这里, 他能做的事,实在太多了。

  “诗会?呵呵, 我到不知楚世子还有如此才学?”姚青椒眼眸微转,口中笑语。

  楚曲裳便说:“哪里需要他做诗做词的, 不过找个机会,大伙儿热闹热闹, 他做个品评罢了。”

  她哥哥是什么身份?怎能跟朝臣学子们争峰?

  他们也配?

  哦,赶情是开始正式招揽人了,逼朝臣们站队了!姚青椒眸中闪过一抹了然,面上不动声色, 她道:“楚世子举行的诗会,来往都是才子才女们,人家出口成章,说的谈的都是圣人寓语,诗词歌赋什么的,我个连字都不大识的粗人,跟着凑什么热闹,都不够人家笑话的。”

  姚青椒——丫鬟出身,本是连自个儿名字都不认识的,后来姚家军开了扫盲班,她进里学了半年左右。三、百、千……眼巴儿前的字到是认识了,读读写写的没问题。不过,跟参加诗会,妙笔生花这等级……差的确实有点远。

  跟韩太后学识相仿,人家贵女姑娘一句诗用三、五个典故、有七、八个出处的时候,她除了满眼懵圈儿拍手外,余下什么都做不了。

  根本听不懂!

  “得得得,我且不去现眼呢。”她连连摆手拒绝。

  宴无好宴,她在燕京代表的是姚家军,太后娘娘跟前儿脸皮厚点就算了,总归没人知道。诗会嘛……楚敏办来招揽朝臣的,参加的人肯定不会少,那大庭广众的,她还是远着点的好。

  万一让人堵住逼着显个才艺,让做个诗什么的……咳咳,算了,她还是别丢人了。

  自个儿到是无所谓,她是不拿脸皮当回事儿,但是,姚家军的威风,她还是得关注的。

  万万不能让人认为,姚家军跟她一样!!

  她是纨绔呀!

  “我哥哥预备请你的,前儿都跟我提了,你哪能不去?”楚曲裳眼里闪过一丝不耐,“你是北地来的,见多识广,太后娘娘都爱听你说话儿,你不去多没意思~”

  那神态语气,几乎有点把姚青椒当做宴间做耍的伶人似的,很是轻慢。

  不过,她这般高姿态,到不是只针对姚青椒,事实上,燕京里除少数几个惹不起的人物,余者,楚曲裳都不大看得起,她是亲王庶女,且还是唯一的,本身有县主的爵位。联姻出来——哪怕做了继妻,依然把前头女儿辖治的溜溜乱乱儿,没受过半点当后娘的委屈。

  老夫少妻,唐睨把她捧的跟珍宝似的,出嫁的大姑姐巴结着她,上头还没有公公婆婆,她这半辈子活的是恣意纵横,那眼界,肯定是高的。

  别说姚青椒这丫鬟姑娘了,就是姚千枝亲至,她都未必瞧得起。

  粗鄙武将什么的,根本入不了眼。

  “你瞧瞧,你瞧瞧,青椒,你楚姨疼你疼的紧,是半刻少不得你呢。”楚曲裳背景硬能得罪人,世子妃却没那么自信,只能苦笑着开口,帮衬打圆场儿。

  姚青椒则看了她一眼,面色微敛,没理会。

  不要脸是有驱向性的——她主动不要可以,别人不给不行!!

  “哎呦,困了一个整冬儿,好不容易春暖花开了,怎能不热闹热闹,青椒,到时候唐姑姑来找你,且得拉你陪着我呢。”打了个哈哈,世子妃拽了拽楚曲裳,见她别着眼闭了嘴,心里微微松了口气。

  伸手揽住姚青椒,她打趣儿着,“太后娘娘爱你爱的紧,我们还得借你的面子,才能得她老人家的金口,放郡主县主们出来耍呢。”

  自前次黄升尚主,闹下诺大风波,内宫没有公主,只得匆匆忙忙寻了个宗女梵芃顶替,还闹得人家绝食、捆上轿子什么的,很是狼狈……韩太后得了教训,寻了好几个宗室孤女接进后宫,封了些个郡主、县主预备着,就怕在出这样的事儿,被打个措手不及。

  世子妃和楚曲裳想请旨,准备邀请的就是她们。

  毕竟,哪怕没什么依靠,人家都有爵位撑着,名头上就好听。

  不过,想邀请她们参加宴会并不容易,她们都居住深宫,出入都需韩太后首肯,且,出门一趟儿,顾及皇家威仪,宫女太监前呼后拥的百十来人,十分不方便。因此,她们自受封后,便没大出过宫门,如今,世子妃和楚曲裳想邀这些人来镇场子,自然是到韩太后面前,来请恩旨。

  当然,有她俩亲自来,诚意十足,韩太后不会不答应。

  肯定从善如流。

  说个甚的借姚青椒面子,不过是世子妃说词,打圆场儿的。

  姚青椒同样明白这道理,到懒得跟楚曲裳计较,事实上,但凡想起她要送唐小姑娘进宫选秀,姚青椒就恨得牙根直痒痒,根本不想搭理她,陪着世子妃应酬了两句,到底没答应参不参加宴会,她就直言告辞,世子妃和楚曲裳不好留她,客气了几句,三人就此分开。

  世子妃和楚曲裳进慈安宫偏殿坐冷板凳,静待韩太后歇午儿起身,姚青椒则跟着紫阁,一路出了宫门。

  ——

  北伯候府——距离皇宫的位置有些远,就是燕京西边,名叫‘铜锣胡同’的地方。

  占了半条胡同的五进大宅子,前年刚刚翻修过。

  这里,原是敬郡王府——就是原充州州牧,被乔氏和孟央亲自灭门的那家所在。因胡人进犯,他家起了乱事,合府丧命,不过余下敬郡王世子妃和几个庶女庶孙……

  他家在燕京没甚势力,没人帮着说话,自灭门后,郡王爵位——就叫朝廷给抹掉了。

  世子妃领着仅剩的庶孙和庶孙女回了娘家,敬郡王府烟消云散。

  他家的产业,自然被宗室收回。

  包括燕京里几处大宅和无数田产。

  铜锣胡同这处五进宅院,就是敬郡王府的产业,本收归朝廷,不过,姚敬荣御封北伯候,赏府院一座、金银无数。内务府择捡择捡,就把这宅子给让出来了。

  毕竟,燕京寸土寸金,想找处足够体面的宅子,并不容易。

  那些个好的,早就被人预定了。

  五进的宅子,宗室郡王住过的,刚刚翻修一新,哪怕位置不是特别好,依然界处中央地带……住个候爵而已,算是很体面了。

  不过,如今这体面的大宅子里,到没迎来候爷,就住了个‘姑娘’。

  从宫里出来,掏出银子打赏紫阁,姚青椒坐上马车,一路往南,‘踏踏踏’约莫行了半个时辰的功夫,便到了地方,朱红大门敞开,她上软轿坐到内院,这才提裙子下轿。

  踩在柔软的草地里,入目是花园假山,流水亭阁,她眯了眯眼睛,嘴角勾出抹笑。

  纨绔的人生,当然是怎么享受怎么来。

  走路——那是不可能的,否则,养轿夫做什么?

  开玩笑吗?她脚下穿的是金线绣鞋,鞋绑镶着十多颗白珍珠,走掉了怎么办?

  那好贵的!

  主子姑娘回来了,丫鬟们早早等在那儿,一脚迈八脚抬,边赏景儿,边往自个儿院里走,行至小内湖的时候,远远的,她就见湖边坐着一群人。

  “哟?是外祖母吗?”姚青椒几步上前,含笑打招呼。

  湖边,乌鸦鸦坐了一群人——两个通身富贵的老太太、一对模样憨厚的中年夫妻、十五、六岁的小姑娘伺候在她们身边,湖里,还有个十来岁,刚刚留头的小男娃儿在戏水。

  “舅舅,舅妈,你们这是……钓鱼呢?”姚青椒站定,目光扫了一圈儿,脆生生的喊。

  “哎,这不是天气暖了嘛,你弟弟非闹着要出府玩儿,我到拦不住他,就哄他来凫水了。”姜正转头站起身,回答的一脸拘紧。

  姚青椒微微蹙蹙眉,抬眼看了水里玩的正欢,泼的哪哪都是水的姜湖,“过段时间就要选秀了,燕京想来要热闹一段儿,舅舅谨慎些是对了,巧姐儿和湖哥儿若是烦闷了,就府里耍耍吧,忍过这阵子就好了。”

  “哪里用什么忍?府里这么大的地介儿,有花有草、有山有水的,根本不比往头差,还出去做甚?”一旁,钟老姨奶忙不迭的开口,笑的眼睛直眯眯,“她们两个娃娃,一个大姑娘,一个皮小子,不出门更好,省的一撒手就没影儿了。”

  “你说对吧,老姐姐?”她说着,侧头问姜母。

  姜母正盘腿坐在湖边钓鱼呢,闻言回头,淡淡说了声,“是吧。”

  那神态,很有几分盛气凌人。

  钟老姨娘半点没在乎,就跟没热脸贴冷屁股一样,老脸笑的满是皱纹,她上前拍姜母的手,“老姐姐,您真是福气人儿,不拘是女儿,还是外孙女都这么孝顺,把您当观音菩萨那样伺候,我们这些个人儿鸡犬升天,跟着老姐姐吃油穿倜儿……”

  “哎呦,我这把老骨头,临了临还享了福了。”她拍着肉墩墩的脸,“这见天肥鸡大鸭子的,可把我养起来了,这腰整整粗了三圈儿。”

  扭着缸一样粗的腰身,她往姜母身边蹭了蹭,烦的姜母眉头皱的死紧,然,眼底隐约间,还能看见一抹得意。

  到让姚青椒看的心内暗笑不止。

  自她进京,领了御旨,联系着胡雪,头一件大事,就是把姜母一家接进北伯候府居住。

  那是她义母的亲娘,燕京里唯一能跟姚家扯上血缘关系的人。

  尤其,姜母还是姚千枝的外祖母,同样亦是她的外祖母,姚青淑肯定是不能不管的。

  把姜母接过来,那她膝下嗣子——姜正夫妻并一对孙儿,北伯候府同样得接收。

  毕竟,按如今的世俗,嗣子跟亲儿子一样,更别说姜正还奉养姜母那么多年,挺孝顺的呢。

  舅舅、舅妈、表妹、表弟……姚青椒一块全认了,俱都接回府来,好生照顾孝顺着,一切都很顺利,唯一的意外就是钟老姨奶。

  姜正的岳母兼亲姨。

  人家一起生活了十好几年了,姚青椒真不好把她撇下。

  事实上,她还挺喜欢钟老姨奶的,这老太太是真识时务,一身的市井精明,把姜母连哄带蒙,‘收拾’的一个来一个来的,姜母不喜欢她,偏偏两老太太相处那么久,骤然离开还挺别扭,就一脸不情愿的把她带进了府。

  并不卑躬曲膝,自进府,钟老姨奶对姜母的态度还是那样,偶尔哄哄,偶尔奉承,惹急了拐弯抹角给两句,怼的姜母脸色紫青……然而,就这般,姜母的状态竟然越来越好,根本没发生像姚青淑担心的那般,环境骤然变化而产生什么不好的影响……

  许是终于能彻底压下钟老姨奶,姜母高坐钓鱼台,跟人家老太太‘斗’的旗鼓相当,哪怕落了下风,都能依靠‘本土’优势很快回缓过来,不拘身体还是心理,简直健康的无法形容。

  一顿饭三个大馒头,整整冒尖儿一海碗的炖肉,她连往常那些因亡夫无子,深刻骨子里的怅惘都没了。

  钟老姨奶:功成身退!

  依靠和姜母的微妙关系——能保证她身体健康,钟老姨奶彻底在北伯候府站稳脚根,就连姚青椒和胡雪见着她,都会含笑叫声‘姨奶’,曲一曲膝盖。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39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23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天命为皇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