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活色生香_分节阅读_第139节
小说作者:轻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0 KB   上传时间:2019-07-25 16:42:25

  那些人可不管她那么多,直接就从她的身上跨过去,到她家里搬东西去,早就说好了的,还不出钱就拿东西抵债,他们家光景本来就不好,哪来的什么值钱的东西啊,这些人也管不了那么多了,粮食、被褥,能搬动的都搬出来,连灶房里的锅碗瓢盆都不放过。

  有人搬了他们家的油缸出来,虽然里面只存了一个缸底的油,但这缸还不错,拿回去洗干净了腌咸菜用也好。

  出门的时候不小心绊在滚来滚去耍赖的沈俊生他娘的脚上,“扑通”一下摔了个狗啃泥,手里的油缸也砸在石头上摔碎了,里面的油淋了沈俊生他娘一头。

  还在地上打滚的女人大叫一声,见油流了一地,心疼得不行,打滚也顾不上了,赶紧捡起一块缸底,把里边剩下的油“咕嘟咕嘟”地喝光了。

  还心疼地去捡其他碎片,捡到就往嘴边送,也不管沾没沾上泥,舔干净了再说。

  她脸上手上都沾满了油,黏糊糊的,搂着旁边的人的大腿就要跟人拼命,别人哪肯被她碰到,伸脚一踹,把她踹出去三尺远。

  落地的时候,刚好坐在一块油缸碎片上,扎得她嚎叫了一声,凄厉地哭骂起来:“你们这群狗娘养的强盗……”

第250章

  沈俊生他爸,也就是沈庭生他叔, 在儿子挣钱的时候, 他也跟着吃香喝辣的,等有人上门讨债的时候,他就神隐了, 就跟这个家里根本没他这个人一样。

  一直到家里都被搬空, 抢空, 打空砸空了才又再次出现, 这时候他这一家子在村里的名声已经完全坏透了,屋子连门板都被拆卸了, 窗户啥的都被砸烂, “呼呼”地直透风, 根本就只剩一个破烂的屋壳子, 没法住人了。

  家里还有两个小的, 一个小儿子和一个闺女, 才七八岁,没人给做饭吃, 饿得只会哇哇哭。

  沈俊生他爸也是个狠的,把沈俊生他娘狠揍了一顿, 然后把她给赶回娘家去,说是沈家容不下这样狠毒愚蠢的毒妇了,要跟她离婚。

  沈俊生他娘的娘家借给他们的本钱都还没拿回来呢,怎么可能会让她回家,最后还是碍于情面, 扔给她一卷破铺盖,让她到村口只剩下半截墙的土地庙里暂且栖身,就算得上是仁至义尽了。

  沈俊生跟着他娘在破庙里窝了两天,实在窝不下去,半夜里偷偷将他娘身上仅剩的一点钱财和粮食都偷了,上外地讨生活去了,这一走,就再也没有了消息。

  沈俊生他爸拉着剩下的两个小的,投奔他大哥去了。

  他大哥也就是沈上义他爸,他家里人口也不少,除了沈上义之外,还有三个孩子,全是没什么出息的,读书读不好,干活又拈轻怕重。

  自从沈上义被抓了之后,他们家是消停了很多,但好吃懒做的本性是改不了的,所以家里的光景也是烂包,平白无故地多三张嘴吃饭,肯定是不愿意的啊!

  但沈俊生他爸就是赖定了他们,死活不走了,赶也赶不跑,一见饭做好了,也不等端上桌,直接拉了两个孩子进灶房,围着锅台边就开始吃,晚上随便找个床铺倒头就睡,扯都扯不走。

  气得他大嫂天天在家门口插着腰骂娘,偏又拿他们无可奈何。家里更是鸡飞狗跳的,没一天安宁。

  谢华香其实知道沈家奶奶有偷偷地拿家里的粮食和她自己的私房钱接济过他们,不过并没有说什么,只假装不知道就是了,毕竟是她肚子里掉出来的肉,说不心疼肯定是假的。

  沈家奶奶也是个明事理的人,谢华香也能明白她肯定是不会做得太过分的。

  村里的人都还在津津乐道沈俊生和他娘偷鸡不着蚀把米的时候,谢华香已经完全不把这些不相干的人放在心上了,她这些天上心的是廖淑芳的新饭店。

  年前的时候,她已经跟廖淑芳一起,去看过吕鹏飞的大排档了,那地方选得不错,一到傍晚,县城里很多人都喜欢上桥头那儿散步,他跟妻子一起,就在桥头那个搭了个移动的灶头炒小龙虾,香浓的气味吸引着散步的人群。

  他们的小龙虾味道虽然比不上廖淑芳做的,但也还是挺香的,而且价格比迎宾馆便宜,倒也吸引了不少客人,他们夫妻两个,一个负责炒,一个负责招待客人,一晚上能卖上两大盆呢,比光在家里种田挣得多得多了。

  看见谢华香和廖淑芳过来,吕鹏飞还有点儿不好意思,红着脸挠着后脑勺过来:“那个,我们……”

  谢华香赶紧摆摆手说:“没事没事,这小龙虾又不是我们的专利,谁都能做的,你们能想得到在这里摆摊,脑子还真是活啊,这一天能挣不少吧!”

  “没有没有。”吕鹏飞憨厚地笑着,一脸温柔地望着妻子,“孩子快出生了,得多攒点儿钱,将来让孩子上个好学校,将来能过上好日子。”

  谢华香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那个端着盘子忙碌的女人,果然腹部微挺,虽然辛苦忙碌着,但脸上洋溢着幸福安详的笑容,一心一意为将来美好的生活打拼着,也是很让人羡慕了。

  谢华香吸了一口气:“你炒得这个小龙虾可真香。”

  “哪里那里,比你们的十三香可差远了。”吕鹏飞炒了一大盘小龙虾,非要请她们两人吃,“尝尝味道,手艺不好,千万别嫌弃。”

  平心而论,在没有谢华香秘制调料的情况下能做到这样,吕鹏飞的小龙虾真的很不错了,谢华香一边吃,一边暗自点头,这个吕鹏飞,手艺和人品都是靠得住的,就看他有没有这个心,愿不愿意跟她们一块儿干了。

  如果有个男人加入,谢华香也能更放心一些。

  原本谢华香不知道吕鹏飞是不是单身,还担心他如果是个单身男人,廖淑芳会不肯跟他一起干呢,现在就好了,人家是有家室的,还马上就要有孩子了,三人也就是单纯的合作关系,廖淑芳也就用不着再担心这个担心那个了。

  她们两人慢慢地吃着,一直等到客人渐渐稀少,吕鹏飞空闲了下来,才找他过来。

  “那个,味道怎么样?”吕鹏飞颇不好意思地问,虽然是竞争对手,但他还是很希望能够得到对方的评价的,以后也好有所改进。

  谢华香点点头,真诚地赞美:“很不错,味道搭配得很好,不过你大概是怕煮不熟,特地多煮了一会,这样肉就显得有点儿老了,下次再少煮三分钟试试。”

  吕鹏飞重重地点头:“是是是,我就是这个毛病,这玩意儿壳厚,怕煮不熟客人吃坏了肚子,总是忍不住要多煮一会儿。”

  “也没事的,慎重一点是好的,反正一般人也吃不出来。”谢华香说着也笑了,正了正脸色,说,“吕同志,我们打算自己出来开一家饭馆,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跟我们一起合作呢?”

  “啊?”吕鹏飞愣住了,“开饭馆?”

  “是啊,现在不是开放了嘛,私人也可以自己开饭馆了,不过我们不是这样的小摊,而是正正经经的饭店,我平时都不在这儿,就淑芳姐一个人,可能会撑不下来,你的手艺我们也尝过了,我们真的太需要你这样的人才来帮忙了,我看你这里,再多过几个月,嫂子的肚子更大了,怕是就忙不过来了吧,你想不想不干这个了,跟我们一起干饭店?”

  吕鹏飞的脸上发光:“我真的可以?”说不想开饭店,肯定是假的,每个厨师都有自己当老板的理想,不然他也不会来做这个小摊了,可是摆个小摊容易,开饭店可不是说开就能开的了,光凭他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哪有那么简单。

  突然听到有个这么好的机会从天而降,他欢喜之余又不免有些担忧,这饭店真能开起来吗?会不会亏本?这两人不过是曾经有过一面之缘,谁知道会不会在骗自己啊?

  谢华香笑着说:“你能把这个小摊做得那么好,就足以证明你是个有能力的人了,就算没有我们,两三年之内,你也肯定能把自己的饭店开起来的,现在是我们两个女人想找你帮忙撑一下场子,当然,你有所顾虑也是正常的,这样,你回去跟嫂子好好商量一下,过完年我们等你的消息,不管成还是不成,到迎宾馆找廖淑芳说一声就行了。”

  谢华香她们本以为要到年后才能得到消息的,没想到吕鹏飞在大年三十的前一天,就迫不及待地找到了廖淑芳,跟她说想好了要一起干。

  于是双方就约定好了,过完年就开始行动,把这个饭店给开起来。

  开饭店无非就是找门面、办理各种手续执照、购买厨具、各种桌椅板凳锅碗瓢盆等,厨师是两个现成的,服务员两人也可以兼任,还有吕鹏飞的妻子也可以帮忙招待客人,收收钱什么的,暂时是用不着请人了。

  办理各种手续谢华香是懂行的,而且还能打着程立坤的招牌,好办事得很,最大的问题就是要找到合适的门面了,廖淑芳本来是想用她原来开地下小饭馆的那个院子的,可是被谢华香否决了。

  她那院子太过偏僻,以前开黑饭店只能悄悄地来,现在却是要大张旗鼓,越多人知道才越好的,酒香也怕巷子深啊!

  可这年头私营经济才刚刚发芽,街面上的店铺几乎都是国营的,很难遇得上关闭或者转让的情况,想找合适的门面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他们卡在这上边好几天了,天天在县城的两条主街上晃来晃去,就是没有办法。

  后来这事儿居然还是沈庭生帮忙解决的,地段还挺好,就是县城百货商店的旁边,不过不是临街的铺面,而是在照相馆的二楼,在照相馆和百货商店的大门之间,有一道楼梯通上去。

  这地方原来好像是百货商店当成仓库用的,原来是某个资本家的私产,后来平反了,这一层屋子就还给了那个资本家,但人家现在已经不住在这儿了,在别的地方过得好好的,这屋子就空在这儿了。

  也不知道沈庭生哪里得来的消息,就被他找人给租下来了,因为不是当街的门面房,租金也不算贵。

  谢华香他们本来听说是二楼还不大满意,不过来实地看过之后,发现这屋子还是挺大的,格局也好,稍微改动一下,就能当餐馆了,一个大厅,还能分成几个包房,刚刚好。

  厨房也够大,通风也好,十三香小龙虾一做起来,隔壁的百货商店都能闻到味道,肯定能把逛商店的客人都吸引过来,这么一来,二楼这个缺点也算不上什么了。

  于是拍板下来,就定在这儿啦!

第251章

  三家人分工合作,谢华香开始去跑各种证照, 沈庭生帮忙搞装修, 屋里得全部粉刷一遍,门窗也要重新上漆,弄得焕然一新。

  招牌是定做的, 谢华香没好意思提议叫做“满庭香”, 虽然她挺想这么干的, 可毕竟不是她一个人的店子, 还是廖淑芳觉得这个名字好听,主动提出要用这个, 谢华香就厚着脸皮让沈庭生去做了“满庭香饭店”的大红镶金招牌, 挂在了饭馆的墙外, 然后在一楼楼梯顶上特地用显眼的字体标明了“满庭香饭店由此上”几个字。

  廖淑芳负责一应厨具和桌椅, 她家原来开过小饭馆, 厨具什么的都比较齐全, 还有几套桌椅,反正家里也用不上, 就都搬过来了,也算作是她投资的一部分。

  吕鹏飞就负责采购食材, 油盐柴米这些常备的要先准备好,还要在乡下联系好了蔬菜肉类的供应,以后就统一在乡下收购,比在市场里买的能便宜一些。

  至于每个人的占股比例,廖淑芳和吕鹏飞都同意平均分成三份, 或者让谢华香占大头,她四成,他们两个人各自三成。

  毕竟这开饭馆的主意是谢华香提出来的,这饭店能开起来,也是她出力最多,要不是她把一切都弄得井井有条的,他们俩到现在还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呢!

  让谢华香占大头他们心服口服,而且心思还能比较定,仿佛只要有她镇着,这饭馆就能开得稳稳当当的了。

  可谢华香却不同意,她马上就要去上学了,以后这饭馆就全靠廖淑芳和吕鹏飞两人撑着了,她也就是开头出了点儿力而已,以后就什么忙都帮不上了,不干活还白白拿百分之四十的分红,她做不出来。

  就算一开始两人心甘情愿,时间长了,干活多拿得少的人总免不了会有点怨言的,就算他自己不怨,他家里的人也会怨。

  所以谢华香主动提出,她只要两成的股份,剩下的由他们两个平分,一人四成。

  在他们面前,谢华香向来说一不二,因此两人虽然觉得挺过意不去的,但最后都还是按照这样的安排实行了。

  谢华香把她这次回来得到的分红全都投入到这家饭店了,廖淑芳也把邵虎留给她的钱拿了出来,就像谢华香说的,她现在也越来越感觉到钱不经使了,随着物价的上涨,钱光攒着不用只会越来越少,抱着心里对谢华香的信任,她勇敢地把钱全都拿了出来。

  吕鹏飞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钱,她们也没计较,股份还是让他占那么多,毕竟往后还要指望他用心干活的,就说好了,在以后分红的钱里扣,什么时候把投资款扣完了,才开始有分红拿。

  吕鹏飞感激地表示哪怕是当牛做马,也一定会好好地给店里干活。

  饭店的主打菜品还是十三香小龙虾,谢华香留下了不少十三香调料粉,估摸着能用上一个学期的了,以后的等放暑假了她再送回来。

  趁着还没开学,谢华香又教了两人几道大菜的做法,有这些再加上两人原本的手艺,要撑起一家饭店是不成问题了。

  饭店正式开张那天,谢华香果然请到了程立坤来剪彩,又在临街的楼梯口摆上了许多花篮,请了民间乐队敲锣打鼓舞狮,很是热闹了一番。百货商店和照相馆的人乐得看热闹,也就没怪他们的花篮摆放得太出来,都占了两边的一半门面了。

  满庭香饭店是东水县第一家开张的私人饭店,而且开业的时候还请到了副县长来捧场,可以说是非常风光了,一开始,很多人都抱着一种尝鲜的心思去试了一下,发现口味确实不错,而且价格也实惠,再加上谢华香还专门设计了一些打折券,一次消费满多少钱就可以送,下次来的时候可以用的那种,渐渐地回头客越来越多,生意也越来越红火起来。

  谢华香在饭店开张的第二天,就跟沈庭生一起回了G市,回到家里,发现爸妈已经“旅游”回来了,还给他们带回来了不少北京特产,茯苓糕、云片糕、豌豆黄什么的,谢华香吃着这个味儿不怎么正宗,不过她也不太了解现在的北京是什么情况,或许爸妈不懂行买差了也不奇怪。

  这些话她当然也不会当着爸妈的面说,只说好吃就是了。

  谢华香不知道,她随口称赞了几句,胡爱春回过头就朝谢义平得意地眨眼睛,那意思就是,瞧见了吧,我就说闺女很好哄的,随便说点儿什么她就信了。

  开学以后,谢华香和沈庭生两人又开始了忙碌的学习生活,沈庭生除了学习之外,还要忙着做生意,两人一周能挤出时间见一次面就已经很不错了。

  还好两人都渐渐习惯了这种节奏,见面的时候互相说一下这一周以来都发生了些什么,只要心还是在一起的,就感觉也没怎么分开过。

  谢华香当了半个学期的学霸,让各科老师都对她刮目相看,这学期本想重点培养的,突然又发现这姑娘的心思又不怎么放在学习上了。

  她这是在东水县开饭店把自己的心也开野了。

  上辈子第一次开饭店的时候,觉得一切都那么艰难,每一步都走得非常不容易,可是这次,可能是有了以前的经验垫底,再加上天时地利人和吧,感觉就是轻轻松松就把一家店给开起来了,这让谢华香的野心膨胀起来,她还想继续再开店。

  但这里的情况跟东水县又不一样,首先她没有人手可用,不像东水县有廖淑芳和吕鹏飞两个现成的厨师可以合作,在这里她就一个人,平时还要上学,根本就不可能整天守在店里做菜。

  第二,大城市的经济发展程度比小县城快得多,在东水县他们开的饭店是头一家,可是还在上个学期,大城市里的各种大小私营饭店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地开起来了,如果她开的只是一家普通的家常菜馆,根本就没有太大的竞争力,不是说不能挣钱,但做得也肯定不轻松。

  第三,她现在手头上也实在没什么钱了,又找不到靠谱的人合作,开饭店是暂时开不起来了,只能另辟蹊径。

  这天跟宿舍的同学一起去学校饭堂吃饭,大家惯例性地是要抱怨一下学校食堂的大锅饭寡淡无味,太难吃了的。刚好食堂出了新菜色,卤水猪大肠,大家都很高兴地打了一份准备换换口味。

  结果吃了一口之后,就都失望了,这大肠根本就没洗干净,还有很浓重的腥臊味,而且卤水的味道也调得不好,死咸死咸的,大家都在纷纷抱怨学校食堂的大厨实在是太没水平了。

  谢华香灵机一动:“咱们下午没课,要不我们去菜市场买点肉回来,我做卤味给你们吃吧!”

  舍友们都惊讶地看着她:“你会做卤味?”

  谢华香老神在在:“祖传秘方,保证美味,吃完了包叫你把碗都舔干净。”

  别人都笑她胡吹大气,也确实啊,谢华香来上学之后就没有展露过厨艺,她看起来又不像是个会干活的人,别人不相信她会做菜那也是正常的。

  不过她这番话还是挑起了舍友们的热情,天天吃学校食堂的饭菜,要不就是嘴里都淡出鸟来,要不就是被盐齁死,再不换换口味,人都得被憋疯了。

  所以大家都对谢华香这个到菜市场去买菜回来自己煮的提议有点儿心动,这些姑娘们都是劳动人民出身,煮饭做菜对她们来说都不在话下,倒也不怕买回来煮了不好吃。

  就是这做菜的锅灶有点麻烦。

  “没事,咱们买个炭炉就行了。”谢华香熟门熟路地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9/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活色生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