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七十年代活色生香_分节阅读_第124节
小说作者:轻卿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960 KB   上传时间:2019-07-25 16:42:25

  “走吧!”张小红拉着那个姑娘站了起来,无视众人各异的目光,径直穿过围观人群,往学校的方向走去。

  走到一个瑟瑟发抖的女孩子面前的时候,张小红停下了脚步,深深地看了她一眼:“想要别人帮你,首先要学会自己努力,不然就算别人想帮你,也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那女孩子突然蹲下来,双手捂脸,“哇”地大哭起来。

  把旁边的人都吓了一跳:“哎,你怎么啦?”

  “对不起,都是我不好!”女孩一边哭一边说,李禽.兽落网以后,她天天都过得提心吊胆,生怕自己曾经被侮辱的事传出去成为同学们的笑柄,为了避免这样的事情发生,她选择了一个最错误的做法,偷偷地把其他受过伤害的女孩子的名字说了出去。

  她天真地以为,大家都去传别人的闲话了,就再不会有人发现她自己的秘密,直到听到刚才张小红对那个女孩子说的话,以及刚刚对自己说的那句话,她才知道自己错了,错得离谱。

  谢华香牵头成立的这个女性互助组织,县政府给底下的各个单位都发了文件,也让大家都大力宣传,但似乎都没有引起太大的反响,不料却是这一次某个女生的自杀未遂,让大家都熟知了这个组织的存在。

  原来是事发的时候,刚好有一名日报的记者经过,亲眼目睹了整个事件,对张小红口中的女性互助组织非常感兴趣,于是特地去了解之后,写了一篇声情并茂的报道发表在东水日报上。

  于是,谢华香的名字继代食品之后,又因为这次的女性互助组织而小火了一把。

  开往G市的火车上,沈庭生单手托腮,望着窗外出神,脸上还带着一种傻兮兮的笑容。

  林亚明去餐车买了饭回来,见他还是维持着他刚刚离开时的样子,这都傻笑了一个早上了,他就不累嘛他。

  “哎哎,回神了啊,吃饭了。”林亚明坐下来,用手肘撞了撞沈庭生。

  沈庭生回过神来,伸手接过饭盒:“谢谢啊!”

  林亚明打开饭盒,看着里边清汤寡水的饭菜,不由得皱了皱眉头,这几天住在迎宾馆,谢华香天天让廖淑芳给他开小灶,她平时有空的时候也会特地过来借迎宾馆的厨房给沈庭生做菜吃,他沾着光也吃了不少,把嘴都养刁了,再面对着火车上的大锅饭,有点儿提不起胃口。

  “哎,你那小媳妇不是特地给你做了好几罐辣椒酱嘛,弄两勺出来吃吃,这菜的味儿太寡了。”林亚明说。

  沈庭生有点儿不太愿意,G市人吃饭口味清淡,而沈庭生是吃惯了辣的,谢华香怕他平时在学校的食堂吃不惯,特地去自家自留地里摘了一大筐熟透了的小米辣,炒干捣碎,做了辣椒酱,用玻璃罐子封好,给他带去学校慢慢吃的。

  做辣椒酱的时候,把她白嫩的双手都辣得通红,这一罐罐的辣椒酱,里面包含的可全都是她对他的拳拳爱意。

  其实沈庭生并不是一个挑食的人,不管饭菜怎么样,他都能吃饱,但这是她的心意,他珍惜都来不及,他得留着慢慢吃,每天只吃一小勺,每次吃的时候都会想起她,聊以慰藉异地的思念之情。

  林亚明一个单身狗,哪里能够理解他这种细腻的情感,他就光记得谢华香做的辣椒酱好吃了,见沈庭生磨磨蹭蹭的,自己主动就站起来,从头顶的行李架上拿下了沈庭生的旅行袋,一点儿也不见外地把一个用厚棉布裹着的玻璃罐拿了出来。

第224章

  沈庭生想想他来这一趟, 也是为了帮自己的忙, 于是便忍了。

  林亚明拿了干净的勺子, 打开辣椒酱的盖子, 挖了一大勺, 放到自己的饭里, 想了想又挖了一大勺, 嘴里还说着:“还别说啊, 你这小媳妇, 做菜可真好吃,人还那么能干, 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就能把一家这么大的厂子管理得那么好, 真有点了不起啊!”

  本来还想说一句人也长得美的, 不过这么说的话显得自己好像有点登徒子, 便忍住了没说。

  沈庭生盯着他的勺子眼角直抽搐, 听他这么说了之后才觉得心里头舒服了些,一点儿也不谦虚地说:“那是当然,我们大队的食品厂,还是她从无到有,一手操办起来的呢!”

  “这么能干的小媳妇,你就放她一个人在这么远, 不怕被人抢了?远的不说,就他们厂的那个卢家栋,我看就不安好心, 别说我没有提醒你啊!”

  这话可是戳中了沈庭生的痛脚了,他闷闷地应了一声:“我知道。”

  “知道那你还不赶紧付诸行动,还当真让人抢走了才高兴啊!”

  “不会,她不是这样的人。”沈庭生抬起头,目光盯着眼前的虚空之处,嘴角微微上扬。

  完了,又要傻笑了,林亚明心里说,趁着他不注意,又舀了一大勺香喷喷的辣椒酱。

  在东水县又火了一把的谢华香如今有点儿焦头烂额。

  这段时间,她把工厂的管理交给了卢家栋和沈大丫,而她自己,则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如何扩大食品厂的销售范围上了,只有销量上去了,厂子有了利润,可以给工人们发奖金,给工人们尝到甜头,她的严格管理方式才能得到工人们的真正认同,这一套管理方式也才能够真正地贯彻下去,成为工人们自发的行为模式。

  也只有食品厂能够挣钱了,谢华香才算是不辜负了程立坤的信任,真正完成了他所托付下来的任务,她才能够放开手去找沈庭生,以后要提什么要求也能更理直气壮一些。

  半个月前,谢华香得到一个消息,省城的动物园想要引进一批小零食在园区内各处设点售卖,一来可以给动物园创收,二来也能增加动物园的服务范围,满足来参观的游客们的需求。

  动物园谢华香是知道的,那就是孩子们的天堂啊,动物园的主要游客群体就是带孩子的家庭,谢华香下意识就知道,这是一个推广他们东水食品厂的小零食的好机会。

  只要去逛动物园的小朋友们都爱上了他们的小零食,那他们的产品就可以销往省城了啊,省城的人口可比这个小县城多几百倍呢,那销量,可不是随便说说的。

  只要他们的产品能够打入省动物园,那以后的销量可就再也不用发愁了。

  要说人家省城的食品厂可比他们这个小县城的破厂子好多了,不管是从设备、技术,还是产品来说,都是没得比的,人家动物园凭什么要选你一个小破厂子的产品?

  靠的当然就是他们产品的独特性了。

  得知这个消息之后,谢华香回来之后就召集厂里的技术人员开了一个会,讨论用什么产品才能最具有竞争力,但最后发现,他们现在生产的产品,包括冬瓜糖、米花糖、核桃酥等等,都不具备竞争力,这些东西但凡一个食品厂都能做出来,而且别人也许能做得比他们的更好吃,成本也更低。

  谢华香冥思苦想了一个晚上,想到了后世风靡全球的薯片,薯片这种东西,作为一种高热量对人体又没有任何益处的垃圾食品,还能够在人们的心中牢牢地占据极高的地位,说明它还是有它独特的魅力的。

  在这个时代,如果能够生产出口味类似于薯片的产品,一定能够让人耳目一新。

  薯片不但又香又脆,最重要的是,它的原材料只是便宜又高产的土豆,比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那些用精面做成的高油高糖的高级食品来说,价格便宜得不是一点半点的,再加上膨化食品的体积让它看起来比其他的零食都实惠划算,在市场竞争中的竞争力杠杠的。

  谢华香是个急性子,想到就急着要去做,上辈子虽然从事的是饮食行业,但对食品的加工生产方面她也有所涉猎,如果不是突然发生的意外,她下一步的计划本就是要开创属于自己的零食品牌,再加上她自己对这些方面也有兴趣,所以对各种零食的生产方法这方面也有所了解。

  第二天上班的时候,她马上又召集了技术人员,把生产薯片的做法和要求都告诉了他们,让他们马上进行研究,尽快研制出新产品。

  谢华香虽然对薯片的做法有所了解,但实际上她也只是知道一点理论知识而已,真正放在实际操作上,还需要这帮技术人员的努力。

  东水食品厂的技术员,虽然说之前都是在混日子,但毕竟在食品厂干了那么多年,经验和能力都是有一点的,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又有人提供方法,要研究起来就很容易了。

  几天之后,东水食品厂的第一批薯片就新鲜出炉了。

  谢华香让技术员调配了几种口味的调味粉,分别撒在薯片上,然后分给全厂的职工品尝,然后收集整理职工们的意见,选出最受欢迎的口味,作为第一批送往省动物园的样品。

  这桩生意能不能做成,就看这一次了。

  准备送样的这段时间,刚好是沈丽华和张小红状告李禽.兽的时候,这两桩事撞在一块儿了,两相比较之下,当然是家里的事比较重要。

  而且样品都已经制作出来了,送样而已,谁送过去都不是太重要,谢华香把这件事拜托了自己最信任的卢家栋去负责。

  林亚明帮忙打官司审判李禽.兽的那几天,刚好就是卢家栋把薯片样品送到省动物园的时间,等官司的事尘埃落定,谢华香也把沈庭生和林亚明送上回学校的火车之后,卢家栋也回来了。

  可惜带回来的却是失败的坏消息。

  迎着众人期盼的目光,风.尘仆仆从省城回来的卢家栋垂头丧气地说:“没成。”

  所有人,包括谢华香在内,第一反应都是:“怎么可能!”

  特别是辛辛苦苦把这个产品研发出来的技术员们,早就等着卢家栋带回好消息,他们这个月可以拿一笔丰厚的奖金了,可是居然没成?他们就不信了,谁能做出比他们更好更新颖的产品?

  还是谢华香最先反应过来:“大家先别着急,能不能成功也不是光看产品的,还要受到其他更方面的影响,我们还是先听听卢家栋同志说一说当时的情况吧,有哪里做得不好的地方,我们以后也好改进。”

  这次的产品不能顺利进入省动物园也没有很大的关系,薯片这个产品是有它的实力的,打开市场销路是迟早的事,只是可能需要多花点儿时间而已。

  对这一点,谢华香还是很有自信的。

  没想到卢家栋重重地捶了一下桌子,气愤地说:“是省食品厂,他们也拿出了跟我们同样的产品,而且价格还比我们的便宜一成,再加上他们距离比较近,还省下了运输费,所以动物园选择的是他们的产品。他们,他们还……”

  “他们还怎么了?”

  卢家栋的脸涨得通红,支支吾吾地说:“那些人还明里暗里地嘲笑咱们,抄袭他们的产品,说咱们这么一个小厂,怎么可能有这样的研发技术,他们根本就不相信这薯片是咱们自己做出来的。”

  “胡说八道!”参与研发的技术员们都愤怒了,这分明就是他们辛辛苦苦熬了几天几夜做出来的,怎么能被别人这样怀疑。

  谢华香也陷入了沉思,既然从事了这个行业,她也一直都非常关注行业的动态,对于省城食品厂的产品也有一定的了解的,之前确实没有听说过有哪一家工厂已经生产出了薯片这种零食啊,怎么会这么巧,偏偏她们推出的时候,对方也推出了呢?

  沉思片刻,谢华香开口:“大家请稍安勿躁,先不要吵了,别人怎么说我们管不着,这次失败了也不要紧,只要我们用心做好自己的产品,就不愁没有销路,这样,技术部回去之后,还是继续研发薯片的各种口味,还有包装的问题要赶紧解决,生产部尽快生产一批样品出来,交给销售部,这几天就安排业务员多跑一跑附近的市县,尽快抢占市场。”

  一位技术员有些泄气:“咱们做的东西,怎么可能比得上省城食品厂的,人家买东西都认老牌子,怎么会把咱们这些放在眼里。”

  谢华香说:“你们要对我们自己产品的质量和口味有信心,而且在价格方面,省城食品厂并不一定会比我们有优势,大丫,你让财务再核算一下,看看我们这个产品的价格还有没有再下调的空间,省城食品厂虽然在原材料方便有大批量采购的优势,但是我们离原产地近,有距离优势,而且他们厂子大,机构比我们臃肿,日常生产和管理的成本比我们要高,我可以肯定,他们给出动物园的这个价格是不赚钱的,如果以后真要推出市场,肯定不会是这个价格的。去吧,先把自己手头上的事情做好。”

  众员工们都应了,陆续地离开了会议室,卢家栋也正想离开,谢华香突然说了一句:“小卢,你留下。”

  卢家栋的背后出了一层冷汗。

第225章

  谢华香没注意到他的异样, 一脸平常地问:“省食品厂的薯片见过吗?跟我们的比起来怎么样?有没有尝过味道?”

  如果当时是谢华香去的,她知道省食品厂的产品跟他们一样的话, 肯定会想尽办法看一看, 品尝一下味道的, 只有知己知彼, 才能更好地应对。

  卢家栋的模样有些窘迫:“没尝过,不过看起来样子和我们的差不多。”

  “那他们的产品包装是怎么样的?”

  产品的包装是谢华香最关心的问题,因为东水食品厂自己的产品也还暂时没有解决包装的问题, 众所周知,薯片的特别就是薄、脆, 这是它口感的优势,但同时也存在一个很大的问题, 就是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破碎, 如果包装不当, 很有可能到了顾客的手中的时候,就已经变成一堆碎末了。

  最好的解决办法, 当然是使用硬纸筒包装,或者用复合铝膜的包装袋, 充气包装,目的就是尽量减少在运输过程中的挤压和震动, 尽量保证薯片的完整。

  但是这两种包装方式目前以东水食品厂的技术水平来说, 都没有办法解决,这正是谢华香最头疼的问题。

  她让卢家栋带样品到动物园的时候,这个问题也都还没有得到解决, 她是让他用铁罐装上一大罐的薯片过去,然后随身带着一个小型的热封口机和一叠裁切好的塑料袋。

  到了省城之后,再打开罐子把品相完整的薯片挑出来,装进塑料袋里,然后当场用热塑封机封口的。

  但以后正式大批量生产的时候肯定不能这么干,所以谢华香也很想知道,省食品厂那边是用的什么包装方式。

  听她问起这个,卢家栋就更窘迫了:“这个,我,我没留意。”

  谢华香皱了皱眉,怎么回事,自从卢家栋这次回来以后,就表现得一直怪怪的,跟他平时能干利落的模样完全不一样,问起来也是一问三不知。

  看来这个人心理素质还是差了点,就算普通人第一次去省城出差会有些紧张,也不至于紧张成这样吧,而且不过就是一次失败而已,这就稳不住了,看来往后还是得再看看,他还真不一定能接下管理好食品厂的这个重担。

  “就,就跟咱们的差不多吧!”卢家栋见她表情不好,便又加上了一句。

  如果跟他们的差不多,那就是普通的塑料袋包装了,现在大多数食品都是用这种普通的透明塑料袋包装的,不但不抗压,而且只要里面有一点破碎,就看得清清楚楚,用来包装薯片的话实在是不合适。

  这样的话,省食品厂也肯定会有包装上的困扰。

  “那行,你先出去吧!”谢华香点了点头,让他先离开,想了想又加上一句,“也不要有太大的负担了,这次不成也没什么关系,我们不一定要指着动物园这点订单的。”为免他心里负担太重,谢华香还是安慰了一下他。

  卢家栋前脚刚走,沈大丫后脚又进来找谢华香。

  “华香姐,我觉得这事儿不太对劲。”

  “怎么了?大丫。”

  “这个卢家栋有问题。”

  谢华香放下的手中的笔,认真地看着沈大丫:“为什么要这样说?”

  “我刚来的时候,你就告诉我这个卢家栋是做行政管理的,在生产方面不太懂,我一开始来的时候也觉得他确实是不懂生产,但是前些时候,他一直非常关心新产品的研发过程,从研发到生产,都一直盯着。“

  “这也不能说明什么吧,毕竟他作为厂里的老员工,希望工厂能够得到这次的机会,所以特别关注一些也不奇怪。”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81页  当前第12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4/18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七十年代活色生香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