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反派们宠我上天的日常_分节阅读_第61节
小说作者:小醋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426 KB   上传时间:2019-06-21 16:16:34

  萧阮赶紧起身行礼:“先生谬赞,小子班门弄斧,让诸位师兄见笑了。”

  “你这是打算长留京城了吗?”白飞帛关切地问,“若是长留京城,他们这些人是要参加今年春闱的,你不如就到洛水斋,那里的学生们也就比你大个一两岁,正好。”

  “多谢先生厚爱,不过我不日就要启程回江南,明日便不来书院了,日后有缘再见。”萧阮婉拒了。

  白飞帛扼腕不已。

  点评结束后,白飞帛还有事情,便布置了些功课让大家提前回府了。

  萧阮正收拾东西,几个萧亦珩的好友便都围了过来。虽然只相处了两日,但他们都很喜欢这个斯文聪慧的小弟弟,一致决定要替她践行。

  “亦珩兄,刘安巷开了一家很不错的酒楼,里面的香酥鸭乃是一绝,我做东,大家一起聚一聚。”

  “对,尔沅既然要走了,我们这些做哥哥的总要表示一下,酒水我包了。”

  ……

  武宁侯府的秦臻、礼部尚书家的于公子,还有平王府的周小王爷,一个个都盛情邀请。

  萧亦珩有点心动,过了春节之后他一直埋头苦读,没了从前呼朋引伴的肆意,日子过得甚是乏味;可一想到萧阮的身份,到底还是按捺住了,连连摇头:“不行,尔沅还小,不能和我们厮混。”

  “小什么小,都过了十四了,我那会儿通房都有两个了。”周小王爷暧昧地笑了笑。

  萧亦珩正色道:“她和你们不一样,她是……是我们家的宝贝。”

  周小王爷眼珠一转,伏在萧亦珩的耳边说了几句,萧亦珩的脸色顿时一变,迟疑着问:“当真?”

  周小王爷点了点头。

  萧亦珩看了看天色,终于下定了决心:“喝酒是决计不行的,要不我们就去酒楼里喝个茶,也费不了多少时间,二弟,你看怎么样?”

  听着他们说刘安巷杏林酒楼的美食,萧阮也动了心。

  前世这家酒楼在京城鼎鼎大名,老板的经历颇有几分传奇色彩,据说从前是江南漕帮的少东家,后来全家被仇人杀了,独独留下了他这么一根独苗。后来他复了仇,就隐姓埋名到了京城,凭着一身好手艺和三教九流的人脉,开了这家杏林酒楼,将江南和京城的菜肴糅合在一起,几年之间就把酒楼打造成了京城第一楼。

  祖母去世后,萧阮无处凭吊对祖母和江南的思念,慕名到这里来吃过两次江南菜,味道十分正宗,每次都眼眶红红地回家。

  大乾的富贵人家,向来有饮茶的爱好,快到申时了,酒楼大堂中居然坐得满满当当的。幸好,周小王爷的面子很足,要到了三楼的包厢。

  没一会儿,各式各样的点心和小食都上来了,瓜子花生,绿豆糕、豆酥糖、蟹壳黄,店小二还上了两壶珍稀的明前龙井,一一给客人倒上了。

  看着这几样熟悉的点心,萧阮喜上眉梢:“大哥,到时候打包两份给祖母带过去。”

  “好好好。”萧亦珩嘴里应着,面上却有点心不在焉,目光不时地往外瞟去。

  门帘一挑,有人进来了,是一位十六七岁的妙龄女子,一身艳丽的大红色小袄和八幅裙,身姿袅娜、面如桃花,款款地到了他们跟前微微一福:“小女子柳柳,见过诸位公子。”

  萧亦珩的脸色一喜,却又勉强按捺住了,矜持地坐在原地一动不动。

  萧阮恍然大悟:她这个哥哥是春心萌动,有了喜欢的姑娘了。

  周小王爷有些怕他,嘟囔了一句便转过了身去。

  蔺北行斜靠在书桌上,朝着萧阮抬了抬下巴:“小兄弟,我看着你面生,叫什么?是哪家府上的?”

  萧阮心里暗暗叫苦,想装着没听见不理人,却又怕被他抓了小辫子借题发挥。

  “他是萧太傅家的,从江南来,”有人在旁边替她答了一句,“兄台麻烦你让让,这是我的位置。”

  萧阮一看,是慕呈青来了。

  蔺北行像是没听见慕呈青的话,盯着萧阮看了片刻,眼神骤然锐利了起来,狐疑地问:“我怎么看你这么眼熟?是在哪里见过你吗?”

  萧阮心头一凛。

  就在大街上这样惊鸿一瞥,蔺北行居然还有印象。

  她迅速地摇了摇头:“没见过。”

  蔺北行没想起来,放弃了思考,对着她轻蔑地一笑:“原来是萧家的,怪不得长得跟个弱鸡似的,风一吹就要倒了。”

  萧阮瞪了他一眼,咬了咬牙,忍了下来。

  算了,这小霸王惹不起,别图一时痛快了。

  “这位兄台,”慕呈青等得不耐烦了,皱着眉头道,“烦请你快些让让,先生要来了。”

  作者有话要说:蔺北行:笑话,我当然不是小鸡肚肠的人。

  醋哥:……

  醋哥:让小天使们评评,他是不是?!

  **本章15字以上的都发红包一个,爱你们,么么哒~~

第70章

  启元二十三年春,萧钊、萧亦珩、周卫旻率领大军胜利班师回朝,周卫熹以太子的身份出城相迎,入城后启元帝设宴款待有功之臣,君臣同欢,举杯相庆,夜宴从酉初开始,一直持续到了戌末才散。

  然而,夜宴还未结束,公主府里却早早地来了好几拨不速之客。

  萧钊戌时便在公主府门口求见,说是想和周荇宜商讨一下萧阮的亲事,顺便还从邠州带了些礼物给周荇宜。下人禀告之后,把他请到了前厅。

  周荇宜和萧阮都在,萧阮一见萧钊,立刻高兴地迎了上来:“祖父,你不是应该在宫里开庆功宴吗?怎么就过来了?”

  萧钊的身形虽然还是和从前一样瘦削,但精神看起来还不错,他的目光贪婪地落在周荇宜的身上,看了片刻才恍然回过神来:“宴会上也没什么事,你再过两天就要走了,这门亲事太过突兀,我一路上左思右想都不太放心,便和陛下告了假,先过来这里商量一下。”

  萧阮心知肚明,笑着把话题往周荇宜身上引:“祖父,你们被围困在邠州的时候我们都要担心死了,只有祖母知道你厉害,说你智计百出,对付那些贼寇一定不在话下,让我们放宽些心。”

  萧钊怔了一下,眼中跳动的光芒黯淡了下来,好半晌才强打起精神道:“幸不辱命而已。”

  萧阮愣了愣神,心中纳闷。

  她这是说错话了吗?她说这话的意思是在暗示萧钊,周荇宜十分信任他、了解他,怎么萧钊听了并不高兴啊?

  “太傅过谦了,”周荇宜客气地回了一句,“大乾有你这样的能臣,真是大乾之幸、陛下之福。”

  萧钊的神色更失落了,勉强挤出了一丝笑容,递上了几个盒子:“荇宜,我从邠州带过来的一些特产,还有几封柳先生和宁先生的信,他们都很想念你,问我们何时再去江南。”

  周荇宜示意下人收了起来:“劳烦太傅了。”

  “你……不打开看看吗?”萧钊小心翼翼地问着,指了指其中一个白色的木盒。

  周荇宜无奈,只好打开盒子看了一眼,只见里面是一抔土,边上的小搁栏里放着几朵已经风干了的黄色小花。她沉默着看了好一会儿,这才合起了盒子:“是江南那边带过来的泥土吗?多谢太傅。”

  “是俪山上的泥土,里面埋了迎春花的种子,还记得吗?我们俩在那里赏过花。当时我们俩……”萧钊迅速地瞟了萧阮一眼,把要说的话吞进了肚子里,含糊着道,“那里的花海比以前我们去的时候更多更漂亮了,我想起从前,就摘了几朵过来。”

  周荇宜怔了一下,好像也想起了什么,神情有那么一瞬的恍惚。

  萧阮的心忍不住“怦怦”乱跳了起来,期待地看向萧钊。

  赶紧切入正题啊,这么好的机会,把从前的事情说说清楚,让祖母心里不再留有遗憾。

  萧钊却岔开了话题,他的眉头皱了起来,一脸忧心地问:“对了,蔺北行和阮儿的婚事,怎么如此突然?荇宜,我有些担心,他会不会别有所图?当年我大大地得罪过靖安王府,要是阮儿为此受了委屈,我在京城只怕要寝食难安。”

  周荇宜回过神来,沉吟了片刻道:“我看不见得。蔺北行此人虽然心机深沉,但对阮儿却是赤诚一片,应当会是个一言九鼎的男人。另外,此去西南,我已经安排好了公主府的侍卫队随行,杨泽冲也会跟着一起去,到时候让他随机应变,多和我们互通消息,这样就算有什么不对,我们也不至于眼盲耳聋,可以早做应变。”

  萧钊点了点头:“你安排得很周到,另外,阮儿,西南南昭郡的刺史商易仁是我的学生,当年我曾对他有过大恩,若是有什么十万火急的事情,你可以和他联络。郡府在西南虽然没有太大的权利,但也掌辖着一定的兵力,危难之时也能派上点用场。”

  萧钊又叮嘱了些要注意的事情,尤其是西南的风土人情,萧阮听得都心不在焉了起来,朝着萧钊使了个眼色,又暗示道:“祖父,你送过来的花好漂亮,是叫迎春花吧?”

  “对,迎春花,花虽小却很顽强,初春的时候就算再冷,也是它第一个开的,你祖母当年很喜欢。”萧钊兴致勃勃地介绍。

  “和梅花有异曲同工之妙呢,上次你送来的梅花也很漂亮,祖母摆在房间里,暗香萦绕,心情都好了很多。”萧阮笑着道。

  萧钊愣住了,几乎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种活那支扦插的梅花时没报什么希望,让人送花过来时更是预见到了花被丢进垃圾桶的下场,一听萧阮的话,他浑身的血液都往上涌去,想说的话更是蜂拥而至,卡在了喉咙里。

  “荇宜……”萧钊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我我有件事……事情想……”

  “启禀大长公主,四皇子殿下求见。”下人急匆匆地进来禀告,打断了萧钊的话。

  周卫旻来了。

  几个月未见,他又高了一头,脸庞已经长开了,虽然五官依然昳丽,但脸庞轮廓已经褪去了少年的柔和,变得分明了起来,有了几分属于青年男性的阳刚和硬朗。

  他的手受了伤,用纱布包裹着呆在脖子上,一脸笑吟吟地看着萧阮:“大长公主、阮姐姐,我回来了,太傅和萧大哥也回来了。”

  萧阮心里“咯噔”了一下:“你的手怎么了?”

  “卫旻,你受伤了?”周荇宜也吃了一惊,“我怎么没听别人提起过?”

  的确,周卫旻虽然和大军一起胜利回京,但朝廷上下提及他战功的不多,启元帝的嘉奖圣旨上也只是寥寥写了一句,赏赐了一些东西,没提他手臂受伤的事情。

  萧阮一直觉得事有蹊跷,照理说周卫旻立了这样的大功,启元帝应该十分开心,大肆嘉奖才对,说不定还会提前封王,现在这样悄无声息的,实在是反常。

  原来,周卫旻这是受了伤,看来这一次江南之行,除了公文里说的,还有很多上不了台面的事情。

  “路上出了点小意外,”周卫旻勾了勾嘴角,“皇姑婆,你和萧太傅聊一会儿,我有要紧的事情,借阮姐姐一步说话。”

  这正中萧阮的下怀。

  周荇宜和萧钊正在要紧的关口,周卫旻这一打扰,要敞开心扉说清楚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而且,她也的确要和周卫旻交代一下,要不然以周卫旻这阴狠的脾气,只怕什么时候发作了都不知道。

  萧阮已经定亲,再单独见外男并不合适,幸好这是在公主府中,周荇宜便命两个婢女随同,去了旁边的厢房。

  两个人隔着桌几坐了下来,萧阮想了起来,纳闷地问:“你今天怎么跑出来了?不是在庆功宴吗?你该是主角啊。”

  “主角?”周卫旻从齿缝中挤出两个字来。

  萧阮敏感地察觉到了不对劲:“出什么事了?太子殿下找你麻烦了?”

  周卫旻轻吐出了一口浊气:“是,我手臂上的伤就是拜他所赐。他还向父皇参了我一本,说我目无军法、刚愎自用,擅自带兵去抄了倭寇的老巢,幸好天佑大乾,阴差阳错获了胜,要不然只怕十万大军都要被我葬送了。”

  周卫旻行军到了江南地界,和萧涵、秦城一起反复研究了邠州的形式,定下了围魏救赵之策。原本启元帝命他务必即刻赶往邠州解围,因为时间紧急,来不及得了启元帝的允许,周卫旻便直接下令改变了行军方向,同时向启元帝禀告,然而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封奏折丢失了,没有送到启元帝的手中。

  和倭寇大战告捷后,周卫旻在沿海一带整理军务、追击从邠州逃过来的残寇,启元帝来了一封旨意,让他即刻班师回京,周卫旻不想走,又多留了几日,彻底肃清了残余的倭寇,还跃跃欲试地想要追缉逃往海岛的李玉和,萧涵极力劝阻,他不得不听从了劝谏回京。

  回京途中,他听说有个小镇产的砚台十分有名,便微服领了几个人慕名而去,想给萧阮带点礼物,中途遇到了伏击,侍卫二死三伤,他的手臂也受了伤,幸好萧涵不放心他,带人过来接应,这才没有出大事。

  伏击的贼寇都服毒自尽了,周卫旻仔细地检查了一遍尸首,无论从服饰还是武器,都显示这些人和倭寇、李玉和这一帮人有关,但他细心地从一个领头杀手的身上发现了一块锦帕,从这块帕子顺藤摸瓜,他找到了这个杀手的相好,最后确定了杀手的身份。

  “真的是太子的人?”萧阮倒抽了一口凉气,“他……这也太心狠手辣了!”

  周卫旻的眼中一片漠然,仿佛变回了从前那个被关在西宸宫里孤僻阴狠的四皇子:“是我太天真,我早就该想到的,他不会让我平安活到封王,更不可能会让我在父王面前立功得宠。”

  “那你和陛下说了没有?”萧阮又惊又怒,“这样骨肉相残,陛下总不能视若无睹吧?”

  周卫旻冷笑了一声:“我和他说干什么?你以为他会信吗?指望他的话,只怕我死得更快。放心吧,等我和我的好大哥好好斗一斗,鹿死谁手还未得知。”

  萧阮呆了半晌,她想起了前世周卫旻和云珛的结局,一个失踪一个惨死,这一世周卫旻的处境比前世好了很多,但能不能逃脱这个劫难却还是未知数。她忧心忡忡地道:“四殿下,你千万要小心。依我看,陛下心里并不是没有你,此时他对你不加封赏,未必就是不喜与你,你如果把自己站在陛下的对立面,反倒正中了太子的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5页  当前第6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1/10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反派们宠我上天的日常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