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_分节阅读_第76节
小说作者:清越流歌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527 KB   上传时间:2019-05-31 16:18:44

  不过,宋奶奶毕竟是亲奶奶,哪怕看穿了宋清徽的“险恶用心”,也没有挑破的打算,她想小妹未必就不清楚小徽的把戏,不过是小年轻玩情趣罢了,她老太婆就别掺和了。

  这样想着,宋奶奶又收回视线,抱着另一份放大的照片爱不释手,“那我把这张挂家里,你们俩穿着军装多精神啊。”

  现在拍结婚照,标准配置就是男女都一身军装,宋家也称得上“军人世家”,宋爷爷更是亲自要求他们俩结婚照一定要穿军装拍。宋清徽连时髦的军大衣都有,家里自然有准备他的军装,叶小妹却没有,拍照前宋奶奶便问宋小姑借了一身。说是旧的,也有八/九成新了,宋小姑很大方的表示这套就送她了,叶小妹要是喜欢,以后她再给她弄两身新的。

  可惜叶小妹没多少迷彩情结,有一身军装过下瘾就满足了,便婉拒了宋小姑的好意。

  听到宋奶奶的赞美,叶小妹很快凑过去看了几眼,她承认自己穿军装的样子很有些英姿爽飒的风情,可是宋大哥就未必了,她很是中肯的点评起来,“我觉得宋大哥穿白衬衫最好看,军装的话还是堂哥穿着更出色。”

  叶小妹一惯坦率直言,前半句虽然过于直白,但也附和她的身份和性格,但后半句就有点过于胆大了,饶是宋奶奶了解她的性子,都忍不住诧异的转头问:“小妹,你觉得小钰长得比小徽好?”

  “也没有啦,宋大哥和堂哥各有千秋。”宋大哥都快要变成老公了,叶小妹还是会护短的,她诚实的表示,“堂哥穿军装特别精神挺拔,要是都穿白衬衫的话,肯定是宋大哥最帅的嘛。”

  宋清钰虽然不是亲生的,但也是宋奶奶看着长大的,对他的疼爱并不低于亲孙子,老太太当然认可两个孩子各有优势的观点,但这话是小徽的媳妇说出来的,说明这丫头是发自内心觉得小钰也长得好,那就有点让人意外了,宋奶奶不由抬头去看宋清徽。

  果然宋大哥也不抿唇了,眼神也不尴尬了,取而代之的是隐隐发黑的印堂。

  宋奶奶很是好笑的收回视线,并且附和了叶小妹:“你说的是,他们兄弟俩都好看,哈哈哈!”

  不明内情的叶小妹跟着宋奶奶一起乐。

  宋清徽:……

  取了照片,宋奶奶带叶小妹去百货大楼买了大半天的东西,回去把行李整理一下,第二天一早,叶小妹和宋大哥便挥别了亲爱的宋爷爷宋奶奶,带着大件行李踏上回双岗的旅程。

  他们来的时候带了许多稀罕的野味和不怎么稀罕的农产品,回去总不能两手空空,如果没有宋奶奶的热心张罗,最是讲究的赵海兰就该挺身而出了,她看不上眼的乡下亲家都准备了那么多东西送给他们,甭管上不上得了台面都算是精心了,没道理老宋家还比不上乡下人家吧?不管满不满意乡下媳妇,回礼都是必须的,这关于老宋家的面子,数量和价值都要压过乡下人家才行。

  赵海兰同志抱着不蒸馒头争口气的想法,明知道老太太会张罗,她依然亲手准备了一些回礼带过来。

  这么多礼物,再加上叶小妹到北京后添置的衣物,回家的行李反而比来北京时还要多。

  宋清徽可以劝叶队长和王翠芬缩减行李,却不能这样劝奶奶和母亲,多少显得他对岳家有点轻慢,虽然他没有这个意思,而叶小妹也肯定不会在意,可他还是没有多说。

  长辈这么热心张罗,说到底也是在给他做面子,宋清徽很配合的带上了几十斤重的行李。

  好在宋爸爸今天有空,亲自开车送他们去了火车站,宋清徽也就不用太过烦恼行李太重怎么办的问题。

  亲自到车站接他们的宋堂哥,今天却全程没有露面,宋清徽本来也想好了理由,叶小妹问起来,就说堂哥去他小姨家相亲了,结果叶小妹一直到火车启动,都没想起来问一句堂哥哪去了,宋清徽顿时都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了。

  他们回去的火车是宋爸爸亲自定的,不但是卧铺,而且是传说中的软卧,叶小妹上车后简直惊呆了,里面窗明几净,竟然还有门,搞得像宾馆标间一样,这个年代还是很先进的嘛~

  这是叶小妹第一次软卧,上辈子她也没享受过这种待遇,主要是没必要,在她记事的时候,她爸妈的事业已经小有所成了,爷爷奶奶偶尔带她出去见世面,也是往北上广和港澳台这些大城市跑,坐飞机就行了,偶尔选择火车也是短途的那种,买座票就行了。现在见到七十年代火车软卧的配置,还真点大开眼界,一上车便脱了鞋兴奋的往床上跳,跳完又不安分的蹿到宋大哥床上,装模作样的问:“宋大哥,这里就咱们两个人,好怕怕啊,晚上我能跟你一起睡吗?”

  宋大哥冷漠无情的把她赶回对面去了。

  叶小妹也不失望。宋奶奶比王翠芬同志要善解人意许多,听她说火车上的饭菜很好吃,就没给他们准备干粮,笑眯眯的让她在火车上吃点好的,所以叶小妹这两天吃得好住得也不错,就没那么惦记着哪天再去北京过好日子了。

  火车况且况且往前开,在他们的目的地,叶家父子几个也一早就在火车站守株待兔了。

  作者有话要说:  更新啦,继续晒霸王票——

  感谢小可爱们,么么哒~

  晚安

  ☆、第一百零六章

  大概又是“家学渊源”了, 叶家来火车站接人的阵仗, 搞得跟叶小妹拍照一样夸张——老叶家的成年壮丁竟然全都来了, 知道的是他们来接闺女姑爷,不知道的还以为这是结伴去揍姑爷了。

  叶队长和叶家三兄弟当然不认为自己浮夸,今天是元宵节, 加上年还没过完呢,在家闲着也是闲着, 倒不如一起来城里接小妹。毕竟他们全家都没出过这种远门,最不让人省心的小妹偏偏跑到北京那么远的地方去, 一去又是一个多月, 期间都没通过信、打过电话什么的,他们不放心也是正常的。

  事实上,宋清徽带叶小妹回北京的那天,叶大哥和叶二哥记就申请要去火车站送行了, 只是叶队长更希望他们哥俩能继承他的衣钵,拿上枪带队进山打猎, 加上他跟镇上送货的司机打过招呼, 人家说捎带三个人已经很勉强了, 他也只能拒绝老大老二的申请。现在猎也不用打了, 能搭上顺风车的司机又没碰上, 人家也还在家过年了, 索性大家最后都得走路回去,想来的就都来吧。

  然后父子四人就齐齐上阵了。

  接人什么的,自然是赶早不赶晚, 就算知道是下午才会到站,叶队长他们也依然一大早就出发了,大家都在家里吃饭的时候,父子几人也蹲在火车站、就着热水啃着自带的干粮。

  解决了吃饭问题,伸长脖子还是不见北京那趟车的影子,叶队长都沉不住气了,忍不住问:“老三,小妹他们在电话里面都是怎么说的?”

  叶军华今天已经是第五次回答这个问题了(今天以前回答的次数暂时不统计),但还是很耐心的解释道:“宋……清徽打电话的时候,我正在上班,他就没让同事去车间喊我,留了几句话托同事转达,但也就是告诉我们火车的时间,以及行李比较多而已。”

  “小宋打的电话?小妹就没什么话给你留的吗?”

  叶军华也很无奈,摇头道:“接线的陈干事说只听到年轻男同志的声音,对方介绍说是我妹夫,旁边并没有听到姑娘的声音。”

  叶队长眉心紧蹙,不满的说,“这个小妹,肯定是在北京玩疯了,小宋都知道给咱们打声招呼,她怎么就一点不惦记着家里。”

  叶队长一句不满,让叶家三兄弟跟着叹气,早知道这丫头出了门,玩开心了就不惦记家里,但也没想到她能没心没肺到这个地步,出去一个多月,半点都没想起要给他们打声招呼,哪怕是报个平安。弄得他们这些在家里的人牵肠挂肚,过个年都还在替她操心!

  这么想着,叶大哥和叶二哥忍不住马后炮了,“爹,早知道就该让我们跟着去的,看着小妹,她总不能这么疯玩。”

  叶队长瞥了还在遗憾的哥俩一眼,沉默不语。让老大或老二陪着小妹去北京当然是不可能的,又不是待几天就回来,得在那边住一个多月,吃住都在小宋家里,在亲家眼里,他们不就成了那种还没结亲就迫不及待上门打秋风的穷亲戚?

  他们家穷归穷,可不能这样叫人看轻。叶队长面无表情的眺望远方。

  在火车站等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等到了北京的火车进站,小地方的车站不如北京管得严,接车送车都可以直接进站台的。列车停稳后,一大波乘客从车上涌下来,原本安静的站台瞬间便得熙熙攘攘,叶家父子在人潮中眼观八方,很快就发现了他们要接的人,眼尖的叶二哥伸手指过去:“那是不是小妹,她怎么一身大红色?”

  叶军华顺着叶二哥的手指看过去,笑道:“没有一身红,小妹应该是围了个大红色的围巾而已,听说北方冬天特别冷,出门就要戴围巾帽子什么的。”

  “那是小妹到北京后,人家给添置的?”叶大哥也很是好奇,“怎么弄这么红的?”

  在他看来,这么正的红色,当结婚的新服都够了。

  叶队长也是这么觉得的,点头笑道:“应该就是给他们结婚准备的吧,小妹也是,这么早就穿戴上了。”

  不过倒也符合他家小闺女脾气。

  叶军华跟着点头:“我猜也是。”

  说话间,父子俩默契对视了一眼,都有点安心,或者说欣慰,小妹去了北京还能置办新行头,远远瞧着她又是一副红光满面的样子,可见在北京的日子过得非常舒坦了,他们自然也不用担心小宋的父母长辈对她挑剔。

  叶大哥和叶二哥当然就没这么心思细腻了,哥俩仗着人高马大,大步流星的朝傻妹妹的方向挤过去,不一会儿叶队长和叶军华就被他们甩在后头了,然后对面的叶小妹都注意到了他们的动静,她在人群中兴奋的挥手:“大哥二哥,我们在这儿!”

  宋清徽见状,还以为今天是叶大哥和叶二哥来接他们,这倒是跟他的打算不谋而合,叶小妹完全帮不上忙,这么重的行李,他不可能一个背回双岗大队,宋清徽很有自知之明,所以特意在电话中提了行李的事,就是希望叶叔能让叶大哥和叶二哥来,这两位大舅子可是出了名的力气大,他们过来再合适不过了。

  一边思忖着,宋清徽一边带着笑容往前迎了几步,刚想跟叶大哥和叶二哥寒暄客套几句,眼角余光又瞥见不远处的叶队长和叶三哥,这下宋知青再也不淡定了,简直是受宠若惊,“叶叔,您怎么也来了,这……”

  走近前,叶队长不着痕迹打量了傻闺女几眼,发现小妹可不单单是远处瞧着的红光满面,才短短一个来月,小脸都比离家之前圆润了许多,养得油光水滑的,可见在北京不只是乐不思蜀,应该没少吃香喝辣呢!

  猜测小闺女在宋家过得好极了,叶队长现在也不只是放心,还多了几分满意,也就没让宋清徽再客套下去了,挥了挥手笑道:“这不过节嘛,在家闲着也是闲着,出来走走也好,怎么带这么多东西回来?”

  宋清徽笑着解释道:“这不叶叔叶婶准备了那么多东西嘛,我父母奶奶他们都不好意思空手拿,所以稍微给你们准备了点礼物。”

  叶队长无奈摇头:“亲家也太客气了……”翁婿俩亲切友好的寒暄着,叶大哥和叶二哥则兴致勃勃的凑到一个多月没见的傻妹妹跟前叙旧去了,叶军华看看宋知青,也默默加入了兄妹叙旧的队伍。

  其实按照叶军华的原话,他应该先招呼宋清徽,但是,就算宋知青和小妹马上就要结婚了,他的心态依然没有完全调整过来,既不好意思端着舅兄的架子喊宋知青“小宋”,也不习惯宋知青跟着小妹叫他三哥,所以只是客气的朝宋清徽笑了笑,就当打招呼,然后转头跟叶小妹热聊了起来。

  “小妹,你这围巾颜色可真好看啊!”叶大哥兴冲冲的过来,对叶小妹脖子上的围巾很是感兴趣,一边夸着,一边上手去摸,接着惊叹道,“怎么这么软,比毛衣穿着还舒服?”

  叶三哥闻言也好奇的凑过去摸了摸,直接惊呆了,“这好像是羊绒的,软成这样,品质很难得啊,价格可贵了吧?”

  叶军华是纺织厂的工人,哪怕是实习工,也依然是现场唯一的业内人士,说话具有一定的权威性,连正在跟宋清徽热聊的叶队长都微微侧目了一下,不过他还没说话,便听到叶小妹美滋滋的点头:“对啊,这是小姑送给我的,奶奶都说这块围巾很难买呢。”

  就像叶队长他们想的一样,回来的路上叶小妹就迫不及待围上醒目的围巾,当然是为了衣锦还乡,在乡亲父老们跟前好好秀一波啦。所以叶三哥这样识货,她秀起来就更开心了。

  叶三哥看着骄傲神气的模样,倒是忍不住摇头:“你既然知道贵重,怎么还好意思收下?”

  叶小妹抬头挺胸、理直气壮,“这也是小姑的一片心意,我怎么能拒绝呢?再说,这么洋气的红色,除了我还有谁能压得住。”

  虽然叶小妹厚颜无耻,不过最后那句话还是有点道理的,就算围巾不是宋家父母特意为了他们结婚置办的,宋家小姑选这个红色也很是应景了,刚好符合小妹马上要结婚的身份,可见对方还是用心了。所以叶军华也只是笑着点头,没再吐槽傻妹妹了。

  叶大哥和叶二哥满足了好奇,非常主动扛起宋清徽跟前的行李道:“爹,我们该回去了吧?”

  宋清徽知道自己搬不动,也想跟大舅哥二舅哥客气几句的,万万没想到他们这么不见外,上来就直接往肩上扛,叶队长就更爽快的点头了,“是该动身了,现在回去,搞不好到家太阳都得下山了。”

  赶在天黑之前到家就好了。

  听出了叶队长的未尽之言,宋清徽到底不好再耽误了,只能默默跟上了大部队。

  叶大哥和叶二哥扛着东西,依然像门神似的、一左一右走在傻妹妹身侧,把叶小妹衬托得更加神气十足,叶三哥还紧紧跟在她身后,一副生怕被哥哥妹妹抛弃的模样,兄妹四人气氛如此之亲密和睦,宋清徽都插不进,只好继续跟老丈人把臂同游_(:3J∠)_

  他们一家人回到生产队,果然天已经半黑了,叶家大院却热闹极了,父老乡亲也学会了叶家父子的守株待兔,正齐聚叶家大院守着叶小妹和宋知青自投罗网。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打开小黑屋准备啪啪啪的,突然想起宝宝至今没有男朋友,顿时悲从心来、无心码字。所以这么晚才更新,小伙伴们一定能理解我这只弱小无辜又可怜的单身狗的对不对_(:3J∠)_

  晒霸王票——

  感谢以上小可爱们,么么哒。

  晚安

  ☆、第一百零七章

  双岗生产大队的队员们已经在叶家大院等候多时了。

  不能怪他们太过大惊小怪, 小地方没什么大事件, 生活平静的宛如一潭死水,导致稍微有点风吹草动、鸡毛蒜皮,都能引起全村的轰动, 况且家境良好、老家在首都北京,随时都有可能回家过好日子的宋知青, 居然不声不响跟叶队长家好吃懒做的叶小妹大看对眼了, 还亲自带着叶小妹回北京老家探亲,看是要结婚的讯号啊,这是小事吗?

  当然不是了,宋知青和叶小妹关系的曝光引起了全村的轰动,如果说这个年叶家人都没过好,为去北京见婆家的叶小妹操心了一个多月,那其他队员也同样没好好过年, 在队里整整八卦了一个多月,热度到现在依然没有退散, 还有越演越烈的架势。

  这就是叶家人自己的锅了。先不说配不配的问题,叶小妹跟宋知青要结婚了, 不单是大事,办喜事也是全队的好事嘛,可叶队长家却愣是一声不吭、密不透风, 直到叶小妹都跟着宋知青去北京了,藏不住了,才让他们知道这件大事, 把他们瞒得可真苦啊。

  有句老话说的好,你越不想发生什么,往往越容易发生什么,叶队长一家不想让他们知道实情,最终还是瞒不住叫他们知道了,那大家当然要好好的八卦一回啊,队员们开始乐此不彼的扒他们俩到底是怎么看对眼的。

  这个倒是没什么好聊的,宋知青一向跟叶队长家走的近,估计接触多了,一来二去就跟叶小妹看对眼了吧。虽然叶小妹在媳妇婶子们嘴里有点毛病,比如比叶队长夫妻宠得太娇气,一看就知道不会过日子云云,最后还要加一条长得太漂亮,一点都不像乡下人,这也不是好媳妇的人选。不过大家倒是能理解宋知青瞧上她什么,小伙子到底太年轻,没经验也没多少生活阅历,不知道娶妻娶贤、关上灯在美若天仙都一样黑得看不清模样,美丑也就无所谓了,娶个能干的媳妇才是真实惠!

  宋知青不懂这个道理,可不就被叶小妹的脸迷花了眼?不只是他,队里还有好多小伙子也都偷偷关注着叶小妹呢。

  所以,就连七姑八婆们都不是很关心宋知青和叶小妹感情的起源,消化了这个事实以后,他们都在私底下猜测,叶小妹去北京见婆家到底顺不顺利,首都人、听说还是干部家庭的宋知青父母能接受乡下媳妇吗?

  会这么想,主要是宋清徽条件实在太优越了,年轻小姑娘看中他的长相气质谈吐以及体面的穿着打扮,年龄大的更在意他家隔三差五给他寄来的那些肉罐头、糖啊票啊什么的,优秀成这样真的有点让人望而生畏了,总结来说,宋知青就是高高在上的高岭之花,迟早还是要回天上去享福的,他们这些凡人高攀不起。家里有适龄闺女的七姑八婆都不敢肖想这么优秀的宋知青给她们当女婿,没想到队长媳妇不但妄想了,居然还瞒着她们成功做到了,都是乡下人,凭什么叶家就有这福气?

  在众人看来,叶家走运程度不亚于十几年后的中奖导致一夜暴富的情形,是人都会不平衡,刚开始那段时间,不只一两个人在心底期盼叶小妹被婆家嫌弃,然后灰溜溜的被赶回来——也不只是队员,就连知青点也有人这样真心实意的祈祷。

  然而事与愿违,叶小妹不但没有被婆家赶回来,反而安稳的在北京住下了,大有在首都过年的架势,这可真叫人大开眼界,北京的领导干部找媳妇都这么不挑的吗?

  但是震惊归震惊,叶小妹年前没有从北京回来,众人就已经猜测叶小妹估计成功得到了婆家的认可,叶队长一家是因为当局者迷,所以患得患失、忐忑难安,旁观者反而看得更清楚,叶小妹在北京留得越久,说明宋知青家里对她越满意。

  看来叶小妹是嫁定宋知青、当定北京媳妇了。得出这个结论,七姑八婆对叶小妹的羡慕嫉妒恨,一下子变成了佩服和向往。

  所以,当事人还没从遥远的首都回来,队里的风向已经来了个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在队员们的嘴里,叶小妹俨然成了双岗生产大队最有出息的人,简直是全村的希望,她哥叶军华都比不上她,毕竟叶军华虽然进城吃上了皇粮,可他到底是个实习工,都还没当上正式工人呢,就算哪天转正了,小县城的正式工人也还是比不上北京人,都是老百姓,首都的老百姓可就太幸福了,估计天天在家吃香喝辣呢!

  只要宋知青回城,叶小妹就能跟着去当首都人。队员们对这个猜测深信不疑。

  虽然周边是有出现过抛妻弃子回城的知青,他们笃定叶小妹不会被抛弃,倒不是多相信她的魅力,而是相信宋知青的人品,那些娶当地姑娘的知青,基本上都是为了吃饱饭,或者想要少干活,再或者就是当地队长心术不正,导致知青备受打压、日子艰难,熬不下去的就通过这种方式缓和关系,出于这些原因结婚的,有机会回城后当然就抛弃瞧不上的乡下媳妇了。

  可宋知青完全不需要这样啊,附近十里八村,就数他们大队的知青日子过得舒坦了,他们不但不打压,遇到知青点有什么事还会主动搭把手呢!至于宋知青本人,他干活不说多好,但也不差了,就他家这样大手笔的补贴着,别说宋知青和其他男知青一样都记七个工分,他就是每天赚一两个工分,那也能吃饱饭,绝对不会因为娶叶小妹有饭吃就这么干。

  如果宋知青心术不正,就不可能主动带叶小妹回家了,就像那些抛妻弃子的男知青,可从来没听说过谁带媳妇回家探亲过!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3页  当前第7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6/93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在年代文中不思进取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