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皇子妃奋斗史_分节阅读_第178节
小说作者:秀木成林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655 KB   上传时间:2019-05-06 22:39:18

  定下迁离基调后,他环视众人一圈:“邺都与郦陵,诸位以为,何处为好?”

  新的中心点,其实并不需要海选。毕竟不管是荆州还是扬州,都是本来有主的,而且不止一任。这集军事意义和经济中心同归一身的城池,原主人长驻已久。

  邺都,扬州治所,屈家曾经的根据地。

  郦陵,汉寿郡治所,曾是安王取下荆州后选定的大本营。

  邺都隔大江望徐州,数条进军大道直通北方;郦陵,汉寿北有高山为屏,通豫州有坦途有险关,险关在汉寿境内,为己方驻军点。

  两处都有上佳天险为防,又邻近中原,为稳坐南方伺机北伐的上佳之地。

  现在二选一。

  诸臣将各自沉吟,季桓和隔壁的庄延对视一眼,二人同时拱手,“主公,某以为,郦陵为佳。”

  郦陵,前有屏障后有天险,若非魏景当初取下曲阳的同时尽歼安王十八万大军,导致双方兵力过分悬殊。本身又占据了平阳,对汉寿呈半包围转态,恐怕没这么好取。

  “邺都虽不错,然却位大江之南,我方主力,为陆上之师。”

  北伐也用不上水师。

  邺都最大的防御屏障就是长江,但己方北伐就得先用战船把将士运过江了。不是不行,但不管前攻还是后撤,都及不上郦陵方便。

  另外更重要一点。

  季桓补充:“徐州乃济王治地,自济王败退,徐州南诸边城关隘俱已陈重兵。”

  魏景北伐之意,可谓司马昭之心。

  与南方接壤的各州,严防死守是不用多说的了。

  徐州,是济王一家之地,诸关隘城池互为犄角,连成一片,欲从此北伐,唯有强攻。

  而豫州,则是一个战场,朝廷军虽已败退往西北,但这南边的汝南郡,却被济王和王吉二人瓜分。这两人吧,目前很不和谐。

  不和谐好啊,不和谐就容易钻空子。

  季桓窥了上首一眼,魏景神色沉稳一如平日,看不出喜怒。

  以自家主公之能,季桓不信他看不出这明显的优劣之处。

  大约魏景过分憎恨安王,连带对郦陵这个安王昔日大本营无甚好感,故而也不肯自己直接定下,而是让大伙儿一起商议。

  季桓暗叹,站起拱手:“主公,某以为,郦陵为上。”

  庄延立即接话:“某附议。”

  “标下附议!”

  “标下也……”

  ……

  “好。”

  众口一词,魏景环视一圈,颔首:“传我令,即日起,备迁往郦陵事宜。”

  在场诸臣将立即站起,齐声应道:“标下(某)谨遵主公之令!”

  此声极高昂,穿过厅堂透出瓦顶,震得耳朵嗡嗡作响,教人心潮激荡。

  不少人面露激动之色。

  邵箐知道为什么。

  迁往郦陵,北伐的第一个重要部署。此令下,代表己方视线已正式投向中原。

  深吸一口气,她也站了起来。

第137章

  说是迁往郦陵, 其实也没这么快。

  平城作为大本营足有两年余, 待方方面面大致归置妥当的时候,已是八月中旬。

  魏景携妻女, 率诸臣将,启程往东。

  平城距郦陵七百余里,缓缓徐行六日即至。邵箐抱姁儿坐车, 车厢垫得厚不怎么颠簸, 秋高气爽的也不热,感觉颇好的。

  姁儿太小,本来夫妻俩担心她会不适应, 还提前给颜明打了招呼。但事实证明他们多虑了,这第一次出院门的小丫头显然兴奋得很,小手小脚丫蹬动得厉害,啊啊哦哦得更欢了。

  这不, 听说郦陵就在前头了,邵箐撩起帘子瞅了眼,这小丫头瞄见她爹, 立即“哈哈”两声,颠了几下伸手去够。

  够当然是够不到的, 不过她爹见了她,立即加快和庄延说话的语速, 须臾打马过来。

  摸了摸小闺女的脸蛋,魏景皱眉:“怎么不带羃离?”

  这话是和邵箐说的。

  邵箐经过一个月的持续治疗,视力已基本恢复。她身心大畅, 这一路直接当秋游赏景过来的。只为谨慎,羃离还是需要的。也就这半下午,她看着日头不强,这一会的就没戴。

  闻言她冲他一笑:“不刺眼呢。”

  其实行不行本人是有感觉的,现在她一点都不觉得刺眼。

  但魏景坚持,她只好接过平嬷嬷递过来的羃离罩上,不和他争。

  经过几日,姁儿也习惯母亲常常戴着这玩意,瞅了眼就移开视线,对车窗外的父亲伸出小手。

  “啊!”

  魏景十分意动,但想了想闺女到底太小,他今儿骑马一身尘土,不好抱她,只不舍哄道:“待进了城,阿爹再抱你,很快的,好不好?”

  就邵箐所见,远远有一黑压压的城池如伏地巨兽,极为宏伟,距离确实不远了,大概也就十里上下。

  嗯,郦陵终于到了,这一路风景没看腻,坐着倒有些累了。

  一个时辰后,魏景率众抵达郦陵。踏上吊桥,穿过古朴的城门,沿着青石板正街直奔郦陵郡守府。

  没有得到回应的姁儿也不恼,偎依回母亲怀里睡着了。魏景先把妻女送进正院,环视这个整饰一新已看不见安王半点旧痕的宽敞院落,他轻哼了一声。

  邵箐将女儿交给乳母,吩咐好生伺候,回头笑:“这院落本也不是安王的,他也就暂居两年罢了。”

  要不是弃正院另居显得太刻意,她想魏景肯定会这么做的。

  魏景一想也是,心舒坦了不少。

  疙瘩去了,夫妻二人亲自看过闺女的屋子,很舒适和平城的一样,满意点头,遂携手往前头去了。

  刚刚搬迁过来,很忙。

  魏景要忙的头一件事,就是郦陵西郊大营的二十万常驻军。大军先一步出发已安顿好了,陈琦正等在外书房回禀军务。二人匆匆说了几句,就各自奔外书房和值房去了。

  伐扬一战后,魏景麾下大军六十万,除了这二十万,余下的大部分驻扎在丹阳汉中一线。

  扬州丹阳郡,东濒大海北接徐州;益州汉中郡,隔了秦岭和司州相接。如今南方已尽在他掌中,需要重点布防,当然只剩下与中原接壤的一线。

  当然了,魏景陈兵丹阳汉中一线,可不仅仅是为了防御的。

  关于这一点,南方诸臣将清楚,北方诸军阀也了然。

  所以,魏景迁郦陵这一动作,绷紧了所有人的神经。

  ……

  豫州,陈留郡,开邑。

  三方战场的前线,济王中军驻扎之地。

  前日接到准确讯报,齐王驻平城郊的二十万常驻军先一步奔赴郦陵;今日再接讯,魏景本人率麾下臣将启程往东。

  齐王迁郦陵,虎视中原,伺机北伐,已确认无疑。

  外书房一阵沉默,储竺率先拱手:“殿下,我等应立即往汝南、梁郡增派驻军。”

  汝南,豫州最大的一个郡,和梁郡组成和荆扬接壤的边境。前者目前被王吉和济王二人分割,势力参差;至于后者,通过扬州退军奔袭后,现已尽归济王所有。

  梁郡与济王的大本营徐州接壤,防御连成一片,济王早早就布防妥当了。难下手,魏景也没冲那边去。

  现在唯一就是汝南,最容易成为缺口。

  故而储竺有此言。

  另一谋士许嶂叹:“与朝廷之对战,我方已占据上方,若临时抽调兵力,优势将不再,恐难破延津。”

  太可惜了,延津再进一步,就是司州。

  储竺沉声道:“相较于朝廷,齐王乃头等大敌也,其一旦攻入豫州,后果不堪设想!”

  齐王已坐拥半壁江山,兵强马壮,他与北方诸军阀俱处于对立面,作为近邻之一的济王更是首当其冲。

  这是实情,所以许嶂才叹。外书房重新陷入沉默,片刻后,杨舒道:“殿下,在下附议。”

  他和储竺历来不和,但却很分得清公私,该赞同时一点不含糊。

  上首的济王眉心紧蹙,恨恨一锤楠木大案,咬牙:“也罢,便宜魏显那厮了!”

  汝南郡,先前已增防一次。济王也是个果决的,直接抽调五万精兵,再次增防。

  接下来要商议的,就是这五万精兵该如何分配。

  “山乘虽易守难攻,然却处要害之地,某以为,需增军五千,……”

  “下邑城池虽小,然却非进军坦途,齐王即使由此进军,也能及时驰援,这增军,不增无妨。”

  “某以为,……”

  汝南局势复杂,增军并不件简单的事。外书房的大门从早闭到晚,燃了灯火,一直亮到半夜。

  还没有散的迹象,因为有一处却始终定不下。

  南屏关,豫州南防线的其中一处关隘。它与距其西北二十里的西阳关为子母关。两关一子一母环环相扣,互为犄角,牢牢锁住羊首山要冲,教南方之敌无法进犯。

  本来吧,这是个很好的地方,险关,易守难攻。但现在问题是,南屏关在济王手里,西阳关却在王吉手里。

  本来就是两拨人。且经过济王扬州退军飞夺三城一事后,双方的关系更将至冰点。这各自驻防,互相仇视,子母关的优势完全发挥不出来,增军多少怕也无法弥补。

  众人不但烦恼增军,且还隐忧容易被齐王借此为隙,攻进豫州。

  要解决这问题吧,唯有子母关归一人之手,要么济王,要么王吉。

  现在出兵夺关?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07页  当前第17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8/20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皇子妃奋斗史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